真的;馬英九 0ut 了! Array 列印 Array

真的;馬英九 0ut 了!

(大小姐手記) 文:徐佩蒂

30年前,培育一名大學生,並不是一件易事,30年後就算是大學生又算得上什麼?博士滿街都是,台灣、大陸有富爸便能出國,英語好不好是一種溝通的「文化」;「文化」水平的差異,暴露出一個人的教育背景、出生與地位,「文化」也是一種修養、一種質量標準的定位。

馬英九在世新大學的演講,提到了台灣政治大學法律系學生控告學校不該實施英語檢測一事,他表示,自己贊成維持原制度(進行英語水平檢測),但認為具體方式可以改變;更借這個機會談及台灣學生英語程度不如亞洲其他國家和地區,尤其高中畢業後每下愈況的現狀,對台學生的英語能力相當擔憂。

事實上,在一個無需面對「英語」的社會中,英語派不上用場自然會「流失」;故馬英九認為島內學生英語水平下滑,原因在於「不夠用功」是不正確的。

對一群即將踏入社會的年青人,送他顆甜到入心的Chocolate (巧克力) 多好,鼓舞士氣,讓他們飛翔自在,懷着珍貴的「名人」畢業贈言「乘風破浪」尋找屬於自己的理想。

馬英九卻「一盤冷水」撥出,指當台灣地區和香港、大陸及新加坡等亞洲地區的學生競爭時,發現台灣學生的英語程度「並不如人」,英語能力已經輸給了這些地區的學生,這是他此前從沒想過的情況。

作為曾經領導中華民國 (台灣) 的馬英九,是否了解《香港、大陸及新加坡等亞洲地區》的地理環境與國際地位?

香港:全球重要的國際金融、服務業及航運中心,連續多年蟬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有「東方之珠」的美譽,「亞洲國際都會」則為官方定位的香港品牌。

中國大陸:國際角色,和半個世紀前不可同日而語,五十多年前它是國際共產主義陣營一員,三十多年前它加入了聯合國,二十多年前,鄧小平啟動了中國經濟的改革開放,使得這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經濟、政治、外交和軍事等各方面重新融入國際社會,兩年前,中國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過去十年到十五年,中國國際地位的提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顯著,其主要原因,是出口產業的壯大推動了貿易的擴張。

新加坡:不僅只是一個城市,同時也是一個國家,1819年,任職於英國不列顛東印度公司的史丹福·萊佛士與柔佛蘇丹簽訂條約,獲准在新加坡建立交易站和殖民地,經萊佛士的努力,逐漸發展成繁榮的轉口港;新加坡在二次世界大戰前一直是英國在東南亞最重要的戰略據點;1942年至1945年間,新加坡曾被日本佔領三年半,其後回歸英國管理,並從海峽殖民地獨立出來,1959年成立自治邦;1963年加入馬來西亞成為—個州,稱為新加坡州(簡稱星州);1965年8月9日,新加坡退出馬來西亞並獨立建國。

自1965年獨立後,新加坡依靠着國際貿易和人力資本迅速轉變成為富裕的亞洲四小龍之一,也是全球最國際化的國家之一;大多數的新加坡人都通曉至少兩種語言,分別是英文以及自己的母語;同時,新加坡也是亞洲重要的金融、服務和航運中心之一;根據最新「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排名,新加坡為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僅次於英國倫敦、美國紐約。

演講中,馬英九分享自己沿用了快五十年、父親送給他的「三有三不」原則:有原則不亂、有計劃不忙、有預算不窮;勉勵畢業生們要做人誠懇,做事認真;最後,馬英九還舉例說:「大陸的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以及香港大學等地的教授薪資待遇,是台灣大學的四倍,希望當局有更多經費幫助學校辦學,增加競爭力,否則強項恐會變成弱項。」真的,馬英九Out了。

這個島破産了;好想轉為美國第51

(中央社綜合外電報導)波多黎各11日舉行公投,投票結果雖支持併入美國,但過程遭到杯葛,投票率也相當低迷,使得這次投票的合法性遭受質疑,總督羅塞洛則誓言要讓波多黎各成為美國第51州;美聯社報導,總督羅塞洛(Ricardo Rossello)深夜對幾百名揮舞著美國國旗的支持群眾說,他將儘快成立委員會,指派2名參議員和5名眾議員要求國會準許建州;而波多黎各政治地位的任何改變,都需要經過美國國會同意。

羅塞洛向手持美國國旗、隨著宣傳建州的熱帶音樂起舞的群眾大喊:「美國必須服從我們人民的意願!」不過專家表示,共和黨掌控的國會不太可能承認這次的投票結果,更別提接納波多黎各,因為波多黎各比較傾向支持民主黨;逾50萬人在這場不具約束力的公投中支持建州,近7800人支持成為自由聯繫州或獨立,超過6800人支持維持現狀,不過投票率僅有23%。

(歷史新聞回顧) 早在2015年 6月30日,這個美國在海外的自治領地政府無力償還高達720億美元的公債,美國白宮發言人當時表示,美國政府已排除聯邦當局出手提供財務紓困方案的可能;作為美國海外的自治領地,波多黎各居民都是美國公民,但卻沒有與其它美國州或市一樣的地位,這意味著波多黎各不能像2013年密歇根州的底特律一樣,透過申請破產保護來進行債務重整。

2017年6月11日,位於加勒比海上的美國聯邦領地波多黎各舉行了全民公投,以表決與美國的地位關係問題,初步計票結果顯示,絶大多數參與投票的波多黎各人都投票選擇成為美國第51個州。

波多黎各原是西班牙殖民地,1898年美國與西班牙戰爭結束後,波多黎各被割讓給美國;目前,波多黎各擁有美國聯邦領土地位,但不同於美國各州的是:「波多黎各人雖然擁有美國公民身份,但是不能參加美國大選投票,此外波多黎各人雖然不用繳納美國聯邦所得稅,但是相比美國各州,波多黎各所獲聯邦撥款要少很多。」

這次公投中,波多黎各人有三個選項:成為美國第51個州;維持現狀;與美國實行自由聯繫下的內部自治或獨立;參與投票的人中,絶大多數都投給了成為美國第51個州;不過,當天的投票率只有23%左右,低迷的投票率引發了多方對於投票結果合法性的質疑。

波多黎各能否「成為美國的一個州」,最終將取決於美國國會,華盛頓方面目前明顯對公投採取冷處理方式,顯示聯邦政府及國會均不想被「拉下水」;事實上,即使波多黎各在經濟狀況正常的情況下,想要成為美國的一個州都十分困難;而當前,波多黎各經濟持續衰退,當地政府已申請破産保護,在這樣的狀況下,波多黎各想成為美國的一個州基本沒有可能。

*先後五次公投表決與美國關係:自上世紀60年代以來,就與美國的地位關係,波多黎各已舉行了5次全民公投,前三次公投中,成為美國第51個州的方案都被否決,2012年的第四次公投中,雖然做出決定的選民中,超過半數贊成「成為美國的第51個州」,但三分之一以上選民未作決定,因而這一結果的合法性受到質疑,投票結果最終不了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