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号外
news menu leftnews menu right
即時新聞

唐人街最近动态



大陸為台生設奬學金獲獎者不得反對一個中國
作者是 Alan K Chow   

第一夫人「了解熊猫」爬長城獲贈「好漢証」11月10日北京,當美國總統特朗普飛往越南,第一夫人梅拉尼婭稍後離開待在北京,去了北京動物園了解熊猫保育情况;下午她登上慕田峪長城,獲贈「好漢証」,北風雖然凛冽,但蜿蜒的長城氣勢磅礡,引得梅拉尼婭流連忘返。

大陸為台生設奬學金獲獎者不得反對一個中國

財政部、教,育部近日印發《台灣學生奬學金管理辦法》,以切實貫徹執行中央對台工作方針,推進祖國和平統一大業,鼓勵和支持更多的台灣地區學生來祖國大陸普通高校和科研院所學習,增強他們對祖國的認同感,激勵他們勤奮學習、積極進取。

根據《辦法》規定,台灣學生奬學金主要面向在大陸普通高等學院和科研院所就讀的台灣地區全日制本專科學生、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獎項等級在原有基礎上增設特等奬,分為特等奬、一等奬、二等奬、三等奬4個級別。同時,總名額增加900名,達到2900名,漲幅45%。

同時,奬學金額度也有不同程度提升,從4000元至30000元人民幣不等。其中博士生特等獎金最高,為3萬人民幣(約13.6萬新台幣),比原《台灣學生奬學金管理暫行辦法》中的最高獎金(博士研究生一等奬獎金)8000元人民幣,增加兩倍多。

 

《辦法》明確,台灣學生奬學金按學年申請和評審,每年10月開始受理申請,於每年12月31日前將奬學金一次性發放給獲獎學生。台灣學生可根據申請條件,按學年向所在學校或科研院所提出申請。

《辦法》規定,台灣學生奬學金按學年申請和評審,每年10月開始受理申請,當年12月10日前評審完畢。台灣學生根據上述奬學金申請條件,按學年向所在學校或科研院所提出申請,提交《台灣學生奬學金申請表》。奬學金每學年評選一次,符合條件的學生可連續申請。

台灣學生奬學金評審程序為每年9月開學后,各招生單位根據上級主管部門下達的奬學金名額,受理台灣學生的申請材料,組織等額評審,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確定初審合格學生名單並公示。各有關招生單位應當按照審批通過的獲獎學生名單,於每年12月31日前將奬學金一次性發放給獲獎學生。

據統計數據顯示,每年逾萬名台灣學生在大陸就讀,同時,該辦法指出,對於獲獎的台灣學生,學校應繼續加強管理和教育,如出現有反對「一個中國」的言論或行為;觸犯國家法律、法規,參加非法社團組織;違反校規、校紀等情況,應取消其獲獎資格並及時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


 
2535億美元、34個合作項目的經貿大單涉及那些領域?
作者是 Alan K Chow   

民調:逾8成美國選民願意再次投票給特朗普 據俄羅斯衛星網報導,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和民調機構Morning Consult聯合進行的一項民調結果顯示,超過8成美國選民表示願意再次投票給現任總統特朗普;調查顯示,82% 的美國選民表示願意再次投票給特朗普,只有7%的人表示會投票給其他候選人,其余的人則表示無法回答,並且52% 的受訪者相信,特朗普能夠坐滿任期;此外,53% 的人認為特朗普贏得大選是通過合法方式,而33%的人對此表示懷疑。

習特會成果不止2500億美元大單 還談成了這些大事?

11月9日商務部部長鐘山在「中美企業家」對話會上宣佈,在兩國元首的正確引領下,在兩天中,兩國企業創造了奇跡,經貿合作的金額達到2535億美元。這既創造了中美經貿合作的紀錄,也刷新了世界經貿合作史上的新紀錄,這充分說明合作是「中美關係」發展的唯一正確選擇,「互利共贏」符合中美兩國共同利益。

2535億美元34個合作項目的經貿大單涉及那些領域?

據統計,兩國企業在兩場簽約儀式上共簽署合作項目34個,金額達到2535億美元,雙方取得豐碩的商業成果,既有貿易項目,也有雙向投資項目;既有貨物貿易,也有服務貿易,涉及「一帶一路」建設、能源、化工、環保、文化、醫藥、基礎設施、智慧城市等廣泛領域。

這2535億美元經貿大單明細究竟是怎樣的?(1) 中國航空器材集團公司與波音公司簽署採購波音飛機的協議總價值超過370億美元;(2) 通用電氣:與中國合作伙伴簽署3項商業協議總價值達35億美元;(3) 高通與小米、OPPO和vivo簽署協議採購金額120億美元;(4) 中核集團與美國西屋電氣公司商討合作事宜;(5) 中投公司與高盛集團成立中美製造業合作基金金額50億;(6) 中國或投資阿拉斯加州開發液化天然氣投資額430億;(7) 美國大豆出口協會:中國同意在2017/18年度再進口1200萬噸美國大豆金額50億美元;(8) 國家能源投資集團和美國西維吉尼亞州簽署投資框架協議總額837億;(9) 東華能源與特朗普訪華團UOP簽署合作協議金額2.2億美元;(10) 京東未來三年將在美採購農産品 金額20億美元;(11) 海倫哲與美國特雷克斯公共事業設備公司簽約金額50億元;(12) 福田汽車與美國迪捷集團簽署《智慧城市交通解決方案備忘錄》;(13) 摩拜單車與美國陶氏化學簽諒解備忘錄(以上內容綜合多家媒體和官方網站)

 

不過,这只是「習特會」的成果之一,習近平主席與特朗普總統共同會見記者時表示,特朗普總統對中國的國事訪問是一次成功的歷史性訪問,為今後一個時期中美關係的發展明確了方向、規劃了藍圖,所以,這次「習特會」的成果遠遠不止2500億美元大單,還談成了這些大事!

定調中美關係:合作是中美兩國唯一正確選擇:(1)「習特會」為中美關係定了調,雙方認為,中美關係事關兩國人民福祉,也關乎世界的和平、穩定、繁榮,合作是中美兩國唯一正確選擇,共贏才能通向更好未來。

雙方同意加強兩國高層及各級別交往:(2) 如何推動中美關係發展?雙方同意繼續發揮元首外交對兩國關係的戰略引領作用,加強兩國高層及各級別交往,充分發揮4個高級別對話機製作用,拓展經貿、兩軍、執法、人文等領域交流合作,加強在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上的溝通和協調。

特朗普重申美方將繼續奉行一個中國政策:(3) 台灣問題是中美關係中最重要、最敏感的核心問題,也事關中美關係的政治基礎,習近平指出,希望美方繼續恪守一個中國原則,防止中美關係大局受到干擾;特朗普給出了清晰明確的回應,他表示,美國政府堅持奉行一個中國政策。

雙方同意擴大經貿、投資、能源等領域合作:(4) 雙方同意,擴大經貿、投資、能源等領域合作。雙方將就中美經濟合作一年計劃或中長期合作規劃保持溝通;中美雙方願進一步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包括財政、貨幣和匯率政策的協調。

雙方致力於擴大兩軍各層級交往與對話:(5) 兩國元首重申了兩軍關係重要性,致力於擴大兩軍各層級交往與對話;雙方同意辦好年內舉行的兩軍聯合參謀部對話機制首次對話和人道主義救援減災聯合實兵演練和研討交流。

雙方將加強網絡安全合作:(6) 雙方同意兩國繼續執行2015年達成的網絡安全合作五點共識;雙方將加強網絡反恐和打擊網絡兒童淫穢信息、電子郵件欺詐、網絡竊取企業智慧財產權案件等方面合作。

雙方將共同努力促進中美雙向留學:(7) 雙方將共同努力促進中美雙向留學,推動兩國教育機構和學者間的交流合作;中方將實施「優秀美國學生短期留學中國計劃」,未來4年向美國提供一萬個學分生奬學金名額;雙方歡迎每年在兩國舉辦「中美青年創客大賽」,並在兩國新設若幹「中美青年創客交流中心。」

雙方同意推動科技、文化等領域合作:(8) 雙方歡迎《中美科技合作協定》及早續簽;雙方將召開「中美環境合作聯委會會議」,致力於支持雙方藝術和文化機構建立長效溝通與合作,包括舉辦文化交流活動。

雙方同意推動衛生領域合作:(9) 雙方同意開展關於防治艾滋病、新發和再發傳染病等領域的合作;雙方同意快速、持續分享可能引發大規模傳染的流感病毒,並制定清晰的流程和時間表。

兩國元首表示支持維護南海和平穩定:(10) 兩國元首表示支持維護「南海和平穩定」,支持根據公認的國際法,包括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基於友好談判協商和平解決爭議,支持通過對話管控爭議;雙方支持維護各國依據國際法享有的航行和飛越自由,同意在海洋環保等領域開展更多對話與合作。

雙方重申致力於促進亞太地區和平、穩定與繁榮:(11) 兩國元首重申致力於促進亞太地區的和平、穩定與繁榮,決定繼續探討關於改善兩國互動的基本原則。

雙方將合作推動實現朝鮮半島無核化的目標:(12) 雙方同意致力於維護國際核不擴散體系,重申致力於實現全面、可核查、不可逆的半島無核化目標,不承認朝鮮擁核國地位;雙方同意就下步半島形勢發展及中美應採取的措施保持溝通,並繼續通過現有機制加強溝通與合作。雙方強調在通過對話談判最終解決半島核問題上有共同目標,並致力於維護半島和平穩定。

雙方同意拓展反恐合作:(13) 雙方重申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同意在雙向互利的基礎上拓展反恐合作,包括開展反恐情報交流等;雙方同意向伊拉克提供幫助,支持伊和平重建和恢復穩定。

雙方同意開展聯合追逃行動:(14) 雙方計劃繼續開展定期會晤和建立工作組,確定重點案件,減少藏匿在本國的對方國家逃犯數量。為此,雙方同意盡快確定重點在美逃犯案件,開展聯合追逃行動。(本文來源:央視新聞、人民日報客戶端、新華社、觀察者網)

 
特朗普訪華團中有那些人隨行?
作者是 Alan K Chow   

8日至10日,特朗普將開啟亞洲行第三站,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這是他就任美國總統以來,首次來華訪問;據美國媒體報導,特朗普政府對這次訪華之旅非常重視,率領了一支高規格的代表團;他們是咋選出來的?特朗普來華後將會商談那些議題?


特朗普訪華團中有那些人隨行?

豪華代表團由於特朗普此次亞洲行將出訪5個國家,時長達12天,隨行人員會有所差異,比如其長女伊萬卡,在日本打完前站後即返回美國,與特朗普擦肩而過。

據美國媒體報導,伊萬卡之所以急着回美國,是要與留守的財政部長努欽和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科恩一道,在國會為特朗普提議的稅制改革進行遊說;伊萬卡的丈夫,同為總統高級顧問的庫什納,在特朗普訪華結束後也將返回華盛頓,缺席特朗普接下來的行程。

在特朗普政府中,庫什納主要負責的事務之一就是對華政策,另一部分部分「標配」隨行人員,則將全程參與特朗普的活動,如第一夫人梅拉尼婭、國務卿蒂勒森、國家安全顧問麥克馬斯特、白宮幕僚長凱利…… 此外,白宮發言人桑德斯、白宮通訊主管希克斯、白宮秘書波特等一衆白宮幕僚也將一直跟隨特朗普,負責對外溝通、媒體聯絡等。

29位企業大佬隨行:

除了政府部門隨行人員,特朗普訪華的隨行團還有一大特點:29名美國企業大佬組成的豪華商務代表團,包括高盛集團CEO勞爾德·貝蘭克梵、波音民用飛機集團總裁兼CEO凱文·邁卡利斯特、通用電氣公司副董事長莊睿思等人;據彭博社此前報導,超過100家美國企業申請加入訪華代表團,美國商務部最終精挑細選了29家。

為何是這29家企業?如果仔細查看企業名單可以發現,這29家企業主要是能源和製造業,按美國媒體的说法,能源領域合作將是此次特朗普中國行的重點之一;據新華社報導,美國駐華大使布蘭斯塔德接受採訪時也提到,兩國元首將見證一系列檔案的簽署,涵蓋製造業、能源等諸多領域。

這些CEO們由商務部長羅斯和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帶領,傳遞了希望建立長期美中雙邊經濟關係的訊息;沃克此行同樣為能源問題而來。阿拉斯加擁有豐富的油氣資源,一直希望打開中國市場,和他一塊的還有阿拉斯加管道開發公司總裁。

朝核問題是重點:經貿之外,朝鮮半島核問題無疑是一大重點,今年以來,中美兩國元首多次通電話,就朝核問題進行溝通:《紐約時報》認為,特朗普亞洲行帶上全套國安班子表明,這在一些分析人士看來,白宮要在尋找對朝鮮施加區域性壓力上做出更大的努力,以應對朝鮮的核武器和彈道導彈項目。

3日,在外交部就特朗普訪華舉行的媒體吹風會上,外交部副部長鄭澤光表達了中方堅持談判解決朝核問題的一貫態度;;當前,各方應避免採取可能激化矛盾、導致局勢緊張升級的言行,下更大功夫把半島核問題拉回談判解決的軌道,中方一貫反對美方在韓國部署「薩德」反導系統、反對美方對中國實體和個人搞「長臂管轄」和單邊制裁。

個應記者問到「在此次中美元首會晤中,中方期待雙方就朝核問題達成怎樣的共識。」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對此回答:「此次中美元首北京會晤期間,雙方將就包括朝鮮半島核問題在內的共同關心的重大問題進行深入的戰略性溝通,我們願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與美方保持密切溝通協調,為推動半島核問題得到妥善和平解決作出不懈努力。」


 
這是一種社會種族隔離
作者是 Alan K Chow   

根據新公佈的數字,牛津大學13個學院在6年期間沒有收過1名A等成績黑人學生;前負責高等教育的大臣、工黨議員拉米透過資訊公開法(FOI)要求取得數據後,指控牛津大學的「社會種族隔離」,數據也顯示,牛津大學32個學院中僅3個學院,2010年到2015年期間,每年會收1名A等成績黑人學生;劍橋大學的數據顯示,6年期間每一年,平均1/4的學院沒有收英國黑人學生,劍橋大學巴基斯坦裔學生申請入學成功率不到1%,劍橋大學29個學院中的14個學院2015年沒有收過1名巴基斯坦裔學生。

這是一種社會種族隔離

(歷史回望) News Chinatown精選「英國」是過去1000年中幾次合併的結果,19世紀遙遙領先的世界大國和海上霸主,有着當時「世界工廠」的稱號,是世界上第一個工業革命和工業化的國家,西方資本主義的倡導者,無論在科學技術還是文學藝術水平亦有顯著的貢獻;其頂峰時期,大英帝國曾經控制世界百分之二十二的土地和世界百分之二十的人口,因其控制的土地覆蓋地球大部分經度,太陽時時刻刻都會照耀英屬領土,故稱為「日不落帝國」,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帝國;二十世紀頭50年,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的英國國力減退,而在後半個世紀中,這個龐大的殖民帝國的殖民地紛紛開始獨立,最後一個脫離英國的殖民地,是主權在1997年7月1日移交給中國的香港。

「自我意識」非常自保的「英國」,當年九七前,香港人首選是英國,卻遭諸多制抓,始才造就了今天的温哥華和多倫多,也許這便是「一種社會種族隔離」的文化;牛津大學發言人告訴英國「衛報」,解決這個問題「是一條漫長的路,需要整個社會非常努力的處理嚴重不平等問題,包括牛津大學這樣的頂尖大學。」劍橋大學發言人表示,劍橋大學在招生上僅以學術為考量。

道德法律

「法律是顯露的道德,道德是隱藏的法律。」解放黑奴的林肯這樣說過;法制上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如果被冠上種族歧視的帽子便很麻煩,「黑人」有英國黑人(Black British)和美國黑人(African American);前者是指來自非洲或其後裔的英國籍黑人,包括非洲裔加勒比人,有時也包括相關混血族裔,這個詞語在1950年代開始使用,主要指來自西印度群島與非洲的前英國殖民地,居住於聯合王國且自認為英國臣民的黑人。

在英國「黑人」一詞在歷史上有多次被當作種族和政治標籤,可能用於更寬廣的社會政治背景,以涵蓋更廣泛的非歐洲裔少數族群,這是一個有爭議的定義,「英國黑人」是用於官方版英國族群分類的各種自我認定項目之一;2011年,黑人居民約佔英國人口數的3%;該數字係從2001年略少於115萬居民(佔人口數的2%)增加到2011年的略多於190萬,超過95%的黑人居住在英格蘭,尤其是在英格蘭的大都會區,超過一百萬英國黑人住在大倫敦地區。

非裔美國人指美國人口中的黑人,又稱為美國黑人,大多美國非裔祖先都是在17世紀和18世紀西非被綁架後引入美國而壓迫為奴隸,在19世紀中期,他們由美國南北戰爭而獲得自由,獲憲法保障平等的權利,但此後因美國最高法院普萊西訴弗格森案,有關隔離但平等的判決,以及美國各州陸續出現不少種族隔離的法律,導致非裔美國人的公民權利不受保障;非裔美國人在20世紀中期,他們由美國民權運動而最終獲得全面的公民權;2008年,巴拉克·歐巴馬贏得總統選舉,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有黑人血統的總統。

黑就是美

非裔美國人一般也指後來移民到美國的非洲人,部分非裔美國人認為,稱他們為非裔美國人等於是和亞裔美國人、德裔美國人、愛爾蘭裔美國人、墨西哥裔美國人等平等的對待,非以種族及膚色稱呼;不過不同的是,其他族裔的美國人是自願來到美國的,而他們的祖先是被迫的,和其他族裔不同,所以他們倒寧可和自己的非洲同胞一樣,被稱為黑人(black),反而不願意被稱為非裔美國人。

另外,這也與1960年起的一股黑人自我認同運動有關,這股運動與當時狂飆的民權運動相結合,強調「黑就是美」(Black is beautiful),不再將Black看做是一種較為低等的形容詞,不過,稱為非裔美國人實際上帶有政治正確的意味,因為這樣比較可以包含平等的意義,避免直接以膚色及種族稱呼黑人,與白人相對。

非裔美國人在早期絕大部分一直支持共和黨,因為共和黨總統亞伯拉罕·林肯支持解放黑奴及種族平等;但自從1930年代民主黨政府實行羅斯福新政以及提倡和支持民權運動後,他們轉而支持民主黨,現時美國有80-90%以上的非裔美國人支持民主黨,但也有約7-10%的非裔美國人支持共和黨,共和黨總統在過去五十年只獲不到15%的非裔美國人選票。

英國黑人講的英語與美國黑人講的英語有很多不同之處,這體現在口音、詞彙、語調等許多地方;兩國黑人在語言習慣上的不同經常是英國黑人喜劇演員選擇調侃的地方。


 
清末民初外交家伍廷芳:首位香港立法會議員
作者是 Alan K Chow   

胡適讚嘆伍廷芳之外交風範:「他在海外做外交官時,全靠他的古怪行為和古怪的議論,壓倒了西洋人的氣焰,引起了他們的好奇心,居然能使一個弱國代表受到許多外人的敬重」;鑒於伍廷芳在西法上的造詣和成就,清廷特委任他和沈家本主持變法修律;他以紮實刑律知識改造《大清現行刑律》,力主廢除凌遲、梟首、戮屍等酷刑,並禁止刑訊,建立符合現代文明的刑法觀;被孫中山稱之為「中國刑法開新紀元」。

外交家伍廷芳:首位香港立法會議員

(歷史回望) News Chinatown精選「他是首位取得外國律師資格的華人,也是香港首名華人大律師和首名華人立法局議員-伍廷芳,生於1842年7月9日卒於1922年6月23日,又名伍才,祖籍中國廣東新會,生於南洋的英屬馬六甲;清末民初外交家、法學家、書法家;後於中國從政,是近代有名的政治家,官至中華民國外交總長。

伍廷芳一生從中方到西方,從封建到民主,3歲時隨父親回中國廣州芳村定居,13歲時遭綁架,說服綁匪逃脫,14歲時在親戚陳藹亭陪同下以伍才之名往香港求學,在聖保羅書院就讀,畢業後於1861年任香港的高等審判庭、地方法院等的翻譯;1860年,與黃勝利用報社廢棄的中文鉛字,一同創辦中國第一份中文報紙《中外新報》;同時,又協助陳藹亭創辦《香港華字報》,1864年與牧師何進善的長女何妙齡成婚,1871年調任港府巡理署譯員。

1874年與妻子自費赴英國留學,在英國倫敦大學學院攻讀法律,並於1874年入四大訟務律師學院之一的林肯律師學院受大律師培訓,1877年畢業,獲得倫敦大學學院所頒法律博士(LLD)學位,1876年通過大律師資格考試,同期同學包括後任英國首相的H·H·阿斯奎斯;1877年1月26日正式成爲大律師,1月23日,拜會駐英公使郭嵩燾,郭氏欲招為己用;3月乘船離英奔喪,在船上認識候任香港總督軒尼詩,改變了他的人生。

 

5月18日,香港政府司法機關決定準許伍才,在香港法庭執行律師業務,伍才是第一位獲准在英國殖民地擔任律師的中國人;6月22日,郭嵩燾、劉錫鴻聯名上書,奏請朝廷委任伍才為駐英使館三等參贊;李鴻章得知伍回港,派黎兆棠到香港洽談,1877年10月6日,黎兆棠攜伍到天津與李鴻章見面;10月22日,李鴻章與沈葆楨各出黃金三千兩,共六千兩黃金作為伍的年薪,但伍才沒有接受,選擇回香港執業師;1878年12月16日獲港督軒尼詩委任為首名華人太平紳士,1879年,香港律政司返英,軒尼詩提議由伍署理,遭到在港英國人反對,只好作罷;1880年2月19日,港督接受香港各界華人領袖的建議,委任伍為定例局首位華人非官守議員,同年他曾署任裁判司。

反歧視華人

在港期間,他積極支持港督軒尼詩的政策,反對歧視華人,並要求廢除公開笞刑和遏止販賣女童等,後因與妻及妻舅何添投資生意失敗,被迫辭去立法局議員一職,1881年12月20日,在特遣分艦隊「巴坎蒂爾號」服役的英國皇孫艾伯特維克托王子喬治(即後來喬治五世長兄及喬治五世)隨分艦隊訪港,由於艦隊司令海軍中將嘉蘭威廉伯爵(Vice-Admiral Earl of Clanwilliam)的拒阻,將伍才等香港縉紳為王室成員籌備的許多歡迎節目省掉,伍才被嘉蘭威廉伯爵數次冷落,決心北上大陸發展。

1882年10月底,伍才以伍廷芳之名離港北上,到天津接受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的邀請,任法律顧問,成為李鴻章的幕僚,其間曾參與1885年中法新約、1886年長崎事件、1895年馬關條約等的商議,擔任馬關條約換約全權大臣,亦曾任中國鐵路公司總辦等職,創辦中國歷史上第一條經政府批准興建使用的鐵路唐胥鐵路。

1896年11月16日,清廷封伍廷芳為出使美日秘國大臣,1897年1月22日,伍省親後回到香港,港督羅便臣熱烈相迎,4月24日到達美國華盛頓,5月1日正式就任駐美公使;上任後,不斷為華人爭取利益,抗議排華法案;1901年幫助孔祥熙進入美國;1902年伍廷芳回中國,與沈家本同任法律修訂大臣;1906年期間,擬訂了中國最早的商業法;提出廢除凌遲等酷刑;並按歐美等國辦法起草訴訟法,建議使用陪審團制度。

伍廷芳曾任駐美公使,1905年,當時美國剛剛通過排華法案,墨西哥隨後亦宣布跟隨;當時,伍廷芳曾為了這件事在美國和墨西哥兩國之間不斷遊走,以解決危機;1907年12月,伍庭芳再次出使美國、墨西哥、秘魯及古巴,1908年2月啟程,經過日本東京,前首相大隈重信設宴款待,後不歡而散,3月7日抵達華盛頓,後來與美國總統羅斯福漸成好友,伍在美國目睹主張推翻清朝和帝制的高漲革命浪潮,又拜訪科學家、發明家愛迪生,邀請其到中國遊玩。

府院之爭

同年5月31日,伍開始南美洲之行,先後到巴拿馬、厄瓜多、秘魯慰問華僑,與秘魯簽訂《中秘條約》;8月底回美國,不久又到墨西哥、古巴遞交國書;免職後於1910年3月離開美國經歐洲、新加坡、香港,進京辭職,上奏《請剪髮不易服折》,後稱病寓居於上海。

1911年辛亥革命後,伍廷芳支持革命,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建立後,任南京臨時政府司法總長,4月袁世凱掌權後,伍廷芳離職;1916年6月6日袁世凱死後,黎元洪繼任為總統;伍廷芳出任段祺瑞總理政府的外交總長;1917年發生「府院之爭」,伍廷芳反對加入協約國,並提出辭職,段祺瑞被黎元洪解除職務後,伍廷芳一度出任代理國務總理;後來黎元洪迫於張勳的壓力,要伍簽署解散國會的命令,伍拒絕,辭職。

應孫中山的號召,南下廣州,出任護法軍政府的外交部部長,1919年,任廣東省省長及後一路追隨孫中山,1921年孫中山於廣州就任非常大總統,伍任外交部部長,兼財政部部長、廣東省省長;更曾一度任代行非常大總統,1922年6月23日病逝廣州。

伍廷芳妻何妙齡,妻舅為何啟爵士,二人為何福堂牧師之子女,伍廷芳與何妙齡育有一子伍朝樞,他是民國時期的外交家,曾出任國民政府駐美國大使;曾孫伍浩平為美國聯邦法院第四位華裔法官;伍廷芳在英國進修其間與一英國女子瑪麗婭誕下一女伍麗芳,三歲時帶回香港撫養,許多的私人文物及藝術收藏品由伍麗芳及其子孫鄭月娥及趙泰來繼承。


 
« 最先前一個281282283284285286287288289290下一個最後 »

第 284 頁, 共 386 頁




Supported By J&Z Information Technology. XHTML and C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