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号外
news menu leftnews menu right
即時新聞

唐人街最近动态



香港「英、中立法會」定局
作者是 Alan K Chow   

「拉布」filibustering,又稱阻撓議事,議員利用「拉布」的方式阻礙立法會的正常進程,嘗試逼使政府答應他們的訴求,「拉布」的情況不只出現在立法會大會審議,在財務委員會(財委會)及轄下工務小組委員會及人事編制小組委員會,亦不時受個別議員進行「拉布」所影響,客觀後果是造成等待審議項目出現「大塞車」的情況;「拉布」令立法會審議各項事務所需時間大幅增加,以及屢有發生因立法會出席議員人數不足而「流會」的情況,均會造成額外支出。


香港「英、中立法會」定局

(歷史回望) News Chinatown精選「民主是需要過程,法律又保障什麼?」香港在一個50年不變的《各據意識形態》而令某一撮人要改變社會;《英治時期》香港開埠初期(1841年)成為英國的殖民地,首份憲制性法律是由維多利亞女皇以《英皇制誥》形式頒布,名為《香港殖民地憲章》,並於1843年6月26日在總督府公布,該憲章訂定成立「定例局」(其後改稱立法局),授權「在任的總督……在取得立法局的意見後……制定及通過為維持香港的和平、秩序及良好管治……而不時需要的所有法律及條例」;1917年頒布取代1843年憲章的《英皇制誥》。

香港立法機關成立初期稱為定例局,由政府三司的當然議員、政府官員出任的官守議員及民間人士出任的非官守議員組成,除了當然議員以外,其餘成員皆由總督委任。(總督派自英國)

1843年8月,第一任港督砵甸乍宣布委任官守議員加入定例局,三名官守議員(即正在擔任某種官職之意)分別為莊士敦(前護理總督)、摩理臣(商務總監中文秘書兼傳譯員)及金尼(首席裁判司);1844年2月26日,通過首條香港法例,1845年3月7日,定例局根據《1843年皇室訓令》第6條,制定並通過首份《香港立法機關會議規則及常規》。

 

1850年委任兩位太平紳士代表,大衛渣甸及約瑟艾德格為首兩名非官方議員;1857年,增委兩名官方議員及一名非官方議員,1884年擴大立法局的成員人數至七名官方議員及五名非官方議員,其中包括一名華人伍才(又名伍廷芳);1896年,進一步擴大立法局的成員人數至八名官方議員及六名非官方議員;1929年,立法局共有10名官方議員及八名非官方議員,其中包括三名華人及一名葡籍人士。

1960年代,香港經歷文革引發的六七暴動,政府一方面推出香港節等文化活動安撫民心,另一方面也籌備代議政制,令市民有參與政制的機會;1967年,立法局成員人數增至26名,官守和非官守議員各佔13名;1973年,人數增至46名;1980年,增至50名;於1984年政府推出《代議政制綠皮書》,詳列立法會民主化的過程,正式就立法局引入民選議席諮詢公眾。

1985年起,立法局搬到位於中環的舊最高法院大樓,並首次推行間接選舉,由於立法局的間接選舉以及當時主要由民選議員組成的市政局都甚為成功,不少泛民主派成員都要求政府在1988年引入直接選舉議席,當時被稱作「八八直選」;但最後政府推出的《代議政制白皮書》,卻把首次直選的時間推遲至1991年,使泛民主派頗為失望;1985年,通過《立法局(權力與特權)條例》,使立法會的權力大大提高,1991年,成員人數增至60名。
1991年立法局第一次直接選舉舉行,香港首個政黨香港民主同盟成立,由於聯票效應,使泛民主派大獲全勝;立法局內非官守議員為對抗泛民主派,以免議會被控制,成立了今日自由黨前身的「啟聯資源中心」。

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Legislative Council of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是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立法機關,亦有對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施政情況的監察權;第一屆立法會成立於1998年7月1日,應屆議員任期為兩年,自第二屆立法會(2000年)開始,每屆議員任期改為四年,2012年起,立法會議席增加至70個,現時的立法會屆別為第六屆,任期為2016年10月1日至2020年9月30日。


 
老外如何評中國最好的大學
作者是 Alan K Chow   

川普總統於白宮接見並表揚董繼玲

News Chinatown報導美国总统川普及商務部長羅斯24日於白宮接見並表揚董繼玲等成就傑出的少數族裔企業家,以及致力促進少數族群商務發展的機構。董繼玲獲商業領導力獎(Advocate of the year award) ,彰顕她多年來致力推動少數族群商業及亞裔企業發展、促進美國經濟成長的傑出成就。

董繼玲现任全美亞裔總商會( National ACE )會長,與全美各州亞裔商會結為聯盟,攜手帶動亞裔企業經貿發展,推動美國經濟更為繁榮。她表示,她與少數族裔企業發展署(MBDA)抱著促進少數族裔企業發展的共同理念,攜手合作多年,如今獲得白宮及商務部認可,心中十分感動。她直言少數族裔企業的發展是推動美國 經濟前進的引擎,她很高興自己有機會在這方面貢獻心力。

川普總統恭喜董継玲的成就,並且表示非常高興有機會在白宮一起慶祝她的獲獎。他表示,董継玲辛勤的工作是我們這個國家,繁榮經濟成長的動力。他並且表示,希望將來透過她的努力,和亞裔社區有更多共同合作。

10月22日至28日是美國總統川普宣佈的2017年全美少數族裔企業發展週(MED),美國商務部少數族裔企業發展署和全美少數族裔供應商發展協會(National Minority Suppliers Development Council)也特地選在10月22日至25日,於密西根州底特律市舉行年度商業高峰會,在大約5000名企業領袖及政府高層參加的大會中宣布獎項,表揚董繼玲等有傑出成就的少數族裔企業家,及致力促進少數族群商務發展的機構。在十10位得獎者中,她是唯一一名華裔。

來自台灣,曾是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學者的董繼玲,長期服務社區,貢獻卓著。她於2001年被美國前總統小布希(Bush)任命她為白宮總統亞太顧問委員,其後進一步被任命為美國商務部副助理部長,主管美國的亞太經貿事務,推動自由貿易政策,雙邊經貿談判,督導貿易條款的執行,促進國際貿易及投資等。2003年,董繼玲調任美國聯邦少數族裔商業發展總署副署長,負責立法和教育,與白宮各部門協調相關事項,幫助中小企業策畫、爭取美國政府及主流公司的合同。同時,並管理發展總署的日常運作,兼管美國白宮總統亞太裔事務處。2015 年聯邦參議院多數黨領袖麥康諾再任命她為國會勳章委員會委員。馬里蘭州州長霍根任命她為亞裔委員會委員。她也是全美知名的國際領袖基金會創會會長,專門訓練亞裔青年,進入美國主流政界。而她擔任全美亞裔總商會會長後,致力培養亞裔青年商業領袖。


 
台「國安局」兩岸報告點出2035年 危機
作者是 Alan K Chow   

國防部回應:中美兩軍關係未來如何

10月26日下午,國防部舉行例行記者會,國防部新聞局副局長、國防部新聞發言人任國強大校答記者問。

記者:美國總統特朗普將於下月訪問中國,美方表示要為未來五十年美中關係作出規劃,請問發言人對於未來的中美兩軍關係有何期待?

任國強:前不久,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明確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中國將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堅定不移地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發展同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各國的友好合作關係,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係;我們高興地看到,一段時間以來,在兩國元首的重視和親自推動下,中美兩軍在高層互訪、機制性磋商對話和軍事互信機制建設、專業交流、聯演聯訓等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年內,雙方還將開展多領域、多層次的對話交流;展望未來,我們願與美方一道,相互尊重、深化互信,聚焦務實性交流與合作、妥善管控分歧,不斷為兩國關係的發展注入正能量,增添新動能。

英媒:因中國企業家崛起 亞洲億萬富豪數首超美國

據路透社消息,這份周四(10月26日)出爐的報告顯示,2016年亞洲的億萬富豪達637人,多於美國的563人,不過以總財富計,美國以2.8萬億美元繼續稱冠,亞洲只有2萬億美元,歐洲有1.3萬億美元。按現時的增長速度,亞洲億萬富豪的總財富有望在四年內追上美國;報告顯示,中國億萬富豪總數為318人,平均年齡55歲,平均財富25億美元,主要來自綜合企業、工業及房地産領域。在香港,億萬富豪有69人,平均年齡66歲,平均財富40億美元,主要來自房地産、工業及科技領域;該報告覆蓋的全球14個最大市場總共1542位億萬富豪,他們的財富在2016年按年增加17%至6萬億美元,並占全球億萬富豪財富80%。帶動財富增長的因素包括亞洲億萬富豪急速增長,以及材料、工業、金融和科技板塊的增長。而去年全球新增162位億萬富豪之中,中國大陸占101位,香港占10位。

台「國安局」兩岸報告點出2035年危機

(鳳凰網) 雖然蔡英文沒有正面回應十九大報告涉台內容,但台灣方面對十九大報告高度關注,台「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26日邀請台「國安局」、「外交部」和陸委會等單位報告「中共十九大后對台之影響與評估。」

台「國安局」報告明確點出,十九大後,解放軍將以「2035年基本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為目標,落實軍改以完善聯戰體系、持續換裝高新武器,且強化機艦遠海訓練等實戰化演練力度,加速推動軍事現代化進程。

「國安局」報告表示,中共抱持恢復對話期待但窄化復談條件,十九大報告持續堅持兩岸同屬「一中」的政治定位,並做為兩岸恢復對話前提條件;繼十八大報告以來,再度提及「九二共識」,但以「體現一中原則的九二共識」表述,局限台灣各界可能「各表」空間。

報告稱,中國共産黨對台政策動向,反獨重於促統,繼續保持對台壓力;中共第十九屆全國代表大會報告涉台內容雖未出現、「統一時間表」「不放棄對台用武」等強硬表述,但仍重申「一中」、「九二共識」及反獨既定立場。

「國安局」表示,這顯示中共未關上兩岸復談大門,保持與台灣政府對話協商的政治期待,但談判前提條件未有讓步,反而更窄化台方論述空間;分析十九大后對台灣有四大影響,包括:兩岸持續缺乏互信可能加劇對立;中共加速軍事現代化將增加對台安全威脅;台灣國際空間將遭擠壓、固邦難度加大;中共融台政策恐衝擊台灣經濟安全。

國安局表示,兩岸持續冷和,缺乏正常溝通對話管道,將不斷積累彼此誤判、誤解風險,擴大互疑鴻溝,加深兩岸猜忌與疏離,恐因意外事件導致對立升高,不利兩岸營造和解氣氛。

也提到經濟層面上的影響,表示中共為實現全面小康目標,經濟規模與中産階級數量將同步增加,雖有助台灣外貿成長,但中共置重實體經濟發展,並將高科技業納入重點推動領域,台灣産業面臨競爭壓力更大;未來中共如果進一步完善對台灣民間促融相關法令、政策、制度,恐將加深對台人才、技術磁吸效應。


 
波士頓臺美青年"學長輔導計畫”經驗傳承
作者是 Alan K Chow   

波士頓臺美青年"學長輔導計畫”經驗傳承

由波士頓僑教中心與臺美專業協會波士頓分會(TAP-Boston)合辦的「學長輔導計畫」活動於10月21日舉行,透過簡介學長輔導計畫、自我介紹及分組討論與報告,學員藉此機會向學長吸收新知,擴展自己的眼界,共計60餘位僑青參加。

TAP的學長輔導計畫(EDGE)是臺美專業青年幫助本地第四年大學生透過教室以外的各種模式向學員傳授知識及經驗,並為學員提供適當輔導,為職業生涯做準備,讓他們不論在個人成長,或是專業發展上都有進步。臺美專業青年藉參與本計畫亦可回饋社會,為學員樹立良好榜樣,並協助學生訂立並實踐個人的人生目標。

現任僑委會僑務促進委員的會長舒其馨表示,希望透過這樣的「學長輔導計畫」服務活動來回饋社會,也可讓協會成員更有向心力及歸屬感。

會長舒其馨(第一排右一)、活動主辦人Vanessa  Chiang(第一排左一)和參與學長輔導計畫(EDGE)的臺美青年合影

簡介「學長輔導計畫」活動學長經驗分享,學員認真聆聽


 
習近平:這是對我的肯定鞭策和激勵
作者是 Alan K Chow   

中共回電國民黨 提九二共識反台獨 (中央社25日電) 中國國民黨日前致電中國共產黨,祝中共第19次全國代表大會圓滿成功,今天收到中共中央回電提及,與國民黨秉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共同政治基礎,攜手努力推動兩岸和平發展。

國民黨傍晚公佈回電全文:「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吳敦義主席台鑒:來電收悉,謹致謝忱。2005年以來,貴我兩黨秉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之共同政治基礎,攜手努力,推動兩岸關係走上和平發展道路,成果惠及兩岸同胞。

誠期貴我兩黨以兩岸同胞福祉和中華民族利益為念,鞏固既有政治基礎,不斷增進互信,加強交流合作,同為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貢獻。即頌時綏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習近平2017年10月25日」

習近平:這是對我的肯定鞭策和激勵

(大小姐手記) 文:徐佩蒂

「習近平指出,歷史是人民書寫的,一切成就歸功於人民,只要我們深深扎根人民、緊緊依靠人民,就可以獲得無窮的力量,風雨無阻,奮勇向前。」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央電視台、中國國際電視台、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對見面實況進行了現場直播,人民網、新華網、中國網絡電視台、中國網,人民日報客戶端、新華社客戶端、央視新聞客戶端也進行了直播了「新班子」第一個記者招待會。

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中國,習近平的目光聚照新聞界,這位剛剛在中國共産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上當選的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強、慄戰書、汪洋、王滬寧、趙樂際、韓正,25日中午在人民大會堂同採訪中共十九大的中外記者親切見面。

習近平說:「中國共産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已經閉幕,這次來了很多記者朋友,許多是遠道而來,大家對會議作了大量、充分的報導,引起了全世界廣泛關注,你們辛苦了,我向你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作為新聞界,最高興的是:「被尊重」,習近平的態度值得學習,習近平報告了大會自開幕以來,有165個國家452個主要政黨發來855份賀電賀信;其中,有814份是國家元首、政府首腦、政黨和重要組織機構領導人發來的,在此,他謹代表中國共産黨中央委員會,向他們表示誠摯的謝意。

習近平指出,過去的5年,我們做了很多工作,有的已經完成了,有的還要接着做下去,中共十九大又提出了新目標新任務,我們要統籌抓好落實,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新時代要有新氣象,更要有新作為,中共十九大到二十大的5年,正處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期,第一個百年目標要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要開篇,這其中有一些重要的時間節點,是我們工作的坐標。

習近平強調,2018年,我們將迎來改革開放40周年,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40年的改革開放使中國人民生活實現了小康,逐步富裕起來了,我們將總結經驗、乘勢而上,繼續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堅定不移深化各方面改革,堅定不移擴大開放,使改革和開放相互促進、相得益彰;2019年,我們將迎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將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惠及中國人民和各國人民,將繼續落實好「十三五」規劃確定的各項任務,並對未來發展作出新的規劃,推動各項事業全面發展,把我們的人民共和國建設得更加繁榮富強;2020年,我們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2021年「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百年恰是風華正茂!習近平強調,中國共産黨和中國人民從苦難中走過來,深知和平的珍貴、發展的價值,中國人民自信自尊,將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同時將同各國人民一道,積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不斷為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 最先前一個281282283284285286287288289290下一個最後 »

第 285 頁, 共 386 頁




Supported By J&Z Information Technology. XHTML and C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