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僑社和台灣僑團的差異 |
傳統僑社和台灣僑團的差異 (News Chinatown徐佩蒂報導) 僑務委員長吳英毅『尊重』傳統僑社,在僑委會經濟並不太充裕的環境底下,還是宣佈了一件事,會在不久將來,在原來夏利臣街65號,增設閱讀室,恢復多年來『僑教中心』他移後,對傳統僑社所造成的一份失落。 自當年僑教主任歐宏偉,在陳水扁任總統,僑務三等分的張富美僑務委員長年代,把僑教中心從中國城,連根拔出遷至郊區牛頓市,自此,傳統僑社足跡少見。 圖右起:『波士頓台灣同鄉聯誼會』會長陳永茂、中華總會會長陳毓禮、至孝篤親主席陳滋源、議長陳文浩、僑務委會陳家驊、馬滌凡、經文處鍾麗文副處長、洛杉磯簡許邦主任、簡夫人、簡啟雯、中華公所主席梁永基及黃正杰主任。(徐佩蒂 攝) 傳統僑社和台灣僑團的差異,不單在語言上不同,在處事手法上也有不同;例如,『傳統僑社』對有悠久歷史的『僑團』敬而重之,他們備受尊重,其他不說,單只在『中國城』所舉行之喜慶宴會,『洪門致公堂』和『安良工商會』,一定編排在第一排,是超過一個甲子的事。 台灣僑團一視同仁,入席以示公平,由會長或代表抽簽來定席號,此事對老牌 『僑團』來說,便有『剃眼眉』不受尊重之『待遇』;另一更重要的犯錯是『尊卑不分』;任何場合,總理、元老、會長之後,才是其他職員,正如『阿爺在』,點到個孫『阿支阿佐』,目無尊長。 簡許邦波城聚舊愛女全免入讀MIT 黃正杰後生可畏《兒子美國製造》 (News Chinatown徐佩蒂報導) 前僑教主任簡許邦,在波士頓任職一年四個月,奉調洛杉磯,19號由『波士頓台灣同鄉聯誼會』主辦,歡迎簡許邦晚宴,在僑務委會馬滌凡推動下,『中國城』僑團熱烈支持。 『洪門致公堂』(一席)、『安良工商會』(兩席)、至孝篤親(四席)、李氏(兩席)、國民黨(一席)、榮光會(一席)、龍岡親義公所(一席)、全美華裔婦女會(一席);餘下計有專業人員協會、台灣同鄉聯誼會、客家同鄉會…..等合共19席,並以抽纖方式取得席號。 這晚稱得上『雙喜臨門』,簡許邦夫婦偕女兒簡啟雯,和大家見面,透過大會司儀馬滌凡宣佈,獲悉其『掌上明珠』啟雯,獲全免入讀MIT,夫婦倆送女兒入學,特替女兒添置傢俬、冬衣……等。 另一喜事,亦由馬滌凡宣佈,年青36歲的黃正杰主任,太太將臨盆,並經超聲波得知是兒子,在馬滌凡帶頭下,大家以熱烈掌聲回報。 胖了的簡許邦,站在臺上,回想在波士頓短短的一年零四個月,和這個社區所建立的交情,在他僑務生涯中永難忘懐,他說:『回想前年一月十號,下着大雪,在同一個地方,大家歡送我,並迎接新來的黃正杰主任,那份熱情仍暖在心頭,僑務工作四海為家;在波士頓洪處長、黃主任的推動下,一代比一代好,令這個餅越發越大。 國父孫中山先生,建立民國,随着兩岸和諧、振興、人民得以安居;日後小女在波士頓也得要各叔、伯、阿姨的照顧。』 僑務委會陳家驊,引用國父遺言『禮義廉恥、天下為公』以警做人本質,一心一德貫徹始終。 中華總會陳毓禮、榮光會殷尚堅、國民黨王競芳、李伍綺蓮…..等都上臺說談簡許邦;『波士頓台灣同鄉聯誼會』會長陳永茂說出一番心底話,他表示:『2008年波士頓經濟好差,僑務經費有限,簡主任想出了名厨名菜,在中菜館中帶起活動,他是這樣關心僑胞的好主任。』 『洪門致公堂』有元老阮全義、主席李厚鵬等在座,作為洪門年資最淺的何遠光,在司儀叫他代表洪門上臺講幾句,一馬當先,不讓中華公所主席梁永基專美; 『安良工商會』會長黃國健卻禮儀週週,笑說:『元老梅錫銳出埠不在,否則今晚企在此說話的應係佢……』 啟雯有一個比她大三歲的哥哥,今年入讀博士學位,黃正杰主任『爆』了一句,前輩準備退休,巧與啟雯同席,她笑說,爸爸做事都早有計劃、好有安排,同席的蔣繼美等對後輩關心萬分。 簡許邦波城聚舊說了兩則有味笑話,是王帝、王后小便的禮儀,因擔心兒童不宜,只能道,中樂裡的『高山流水』、『雨打芭蕉』是涉及用以表達小便之情況。 因緣際會,人生随緣………
圖:『至孝篤親』人才濟濟40人到賀。 圖:『專業人員協會』與簡許邦一家碰杯互祝安康。 圖:『波城安良工商會』兩位會長:黃國健、李天生、三大顧問:余文博、黃毓麒、朱自律、幫辦梅惠聰、翁英宏、中文秘書鄒國綸、外文梅凱生、黃雄心、財政鄧北海、議員梅偉文等合攝。 『李氏公所』會長李奇舜、元老李壽泮、李鴻偉夫人、李錦棠伉儷、李伍綺蓮等合攝。 (徐佩蒂 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