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号外
news menu leftnews menu right
手指指話你知
告別樂壇忘盡心中情

alt

葉振棠告別樂壇忘盡心中情

(News Chinatown大小姐手記/文:徐佩蒂)「葉振棠80話當年」,入行近55年的葉振棠,縱已步入80歲,對音樂仍然充滿熱情。多年來演繹過無數膾炙人口的電視劇金曲,葉振棠即將圓夢,以個人身分登上「紅館」,舉行告別樂壇演唱會,臨別舞台,棠哥親自剖白內心感受,訴盡心中情!

《忘盡心中情,遺下愛與痴,任笑聲送走舊愁,讓美酒洗清前事……》

葉振棠生於澳門,祖父輩為越南華僑,十歲時因猩紅熱發高燒,眼睛神經細胞受損,視力衰退,他就讀澳門聖約翰書院小學,中學轉讀英文學校澳門培道中學

18歲中學畢業後赴港,本想找寫字樓工作,但因香港不承認其澳門學歷,在澳門印尼華僑朋友介紹下,唯有在尖沙咀酒吧工作。其時正值樂隊熱潮,且崇尚歐西英語流行曲。1970年代中期,葉獲鍾定一邀請與陳潔靈等人組成「新特樂樂隊」,任樂隊低音吉他手主音4],經百代唱片發行過五張英文專輯,並曾兩屆入選由《華僑晚報十大歌星金獎……展開不一樣的人生。

altP.

葉振棠說自己視力只剩下一成,自此活在一個模糊的世界,今年80歲,葉振棠反而更為樂觀,灌錄了台灣視障歌手蕭煌奇的《你是我的眼》。他說自己子女已40多歲,做會計等工作,孫也10多歲,都很疼他,沒有承繼他的音樂天分,但每次演唱會都有來看。現在很多人高呼撐廣東歌,葉振棠正正經歷過由英文歌轉變到廣東歌抬頭的大時代。

忘盡心中情,遺下愛與癡……唱盡不少感人肺腑歌曲的葉振棠,感情生活一直低調,葉振棠於1990年代與前邵氏女星于楓成為工作上拍檔,二人進而成為伴侶,二人同居逾20年並未結婚,于楓一直照顧患有眼疾的葉振棠的起居飲食,亦在事業上為葉處理演出工作的安排。2015年5月27日,于楓因胃癌瑪麗醫院病逝,享年63歲,葉振棠此前亦一直有在醫院守候相伴直至女友離世。

發展黃昏戀

近年已走出傷痛的葉振棠,72歲時在友人的聚會上認識了一名年約三十多歲的內地女子,據悉葉振棠與這位紅顏知己甚為投契,更與女方發展黃昏戀,女友對葉振棠更是愛護有加,還不介意中、港兩邊走,不時頻撲地來港,前往男友位於元朗的寓所照顧他的起居飲食……

《你是我的眼》

如果我能看見,

就能輕易的分辨白天黑夜,

就能準確的在人群中牽住你的手。

如果我能看見,

就能駕車帶你到處遨遊,

就能驚喜的從背後給你一個擁抱。

如果我能看見,

生命也許完全不同……

低調的發展黃昏戀「如今的感情生活如何?」也就如他說:「是不是上帝在我眼前遮住了簾、忘了掀開?」一切留下他的私隱,群眾收起八卦心、送上祝福。


 
我們的《花樣年華》王家衛

alt

我們的《花樣年華》王家衛

那些消逝了的歲月,彷彿隔著一塊積著灰塵的玻璃,看得到,抓不著。他一直在懷念著過去的一切。如果他能衝破那塊積著灰塵的玻璃,他會走回早已消逝的歲月。鄭天儀 | 2021年10月6日:「三十而立、念念不忘:王家衛墨鏡下的極致頹美」中這樣寫……都說電影是夢工場,而王家衛就有本事把虛夢轉化為實質價值,把老土的舊物與情懷活化為世界級物質及非物質遺產,不負韶華。他說過「一部電影的誕生,燃燒是人的青春和心血。」

alt

世間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

(News Chinatown大小姐手記/文:徐佩蒂)最近寫了不少「國際新聞」,負責網站的工程師Jason提醒我,「明星故事」已一年多沒有更新,而一再翻看的數字卻有三萬多。今時今日的電影,我好像看不懂,倒不如說說「花樣年華」,那些回不去的從前,花樣年華的故事中更有故事……(*2018年香港導演王家衛獲哈佛榮譽博士學位。)

香港電影有一種另類,這種另類叫王家衛。《花樣年華》之所以經典,不只是因為梁朝偉與張曼玉,更因為電影裡除了人之外、場景、燈光、道具、配樂等等,幾乎每一樣關於電影的元素,都是關鍵,王家衛自己也說,他並不想把故事描述得像搞外遇似的,而是更想要描述香港某個時期人們的生活狀況和態度。

王家衛五歲從上海來港,父親是海員,來港後從事夜總會工作。他對電影和文學的鍾愛都來自母親的薰陶,天天放學後便跟母親看電影去。當年在理工學院念設計是出於「意外」,王家衛說他未畢業便去了當編劇,繼而入行。「我的電影裡沒有臨時演員,每個人都是演員。」

alt

王家衛式浪漫,是到了情難自控的地步,他對愛情執着。「我覺得愛情在六十年代是一個很長很大的病,愛一個人可能廿年、卅年的事,現在卻可能只是個小感冒。」那是1991年王家衛以《阿飛正傳》確立了在香港影壇地位後的感言。

《花樣年華》(In the Mood for Love)是一部於2000年上映的愛情浪漫電影,為王家衛導演的第七部電影,靈感來自劉以鬯的小說《對倒》。電影由香港與法國合拍,梁朝偉、張曼玉共同主演。

該片以20世紀60年代的香港為背景,「從來沒有一部電影能如此流利地用失落和慾望的通用語言來表達。」《花樣年華》為王家衛執導三部曲的第二章,故事上承《阿飛正傳》,下續《2046》。

2000年,梁朝偉憑藉該片獲得第53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獎。2001年,該片獲得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外語片獎。2009年,該片被美國CNN評選為「最佳亞洲電影」第一位。2019年9月,該片被英國《衛報》評選「21世紀最佳影片100部」位列第5名,

alt

2020年2月19日,電影推出4K修復版,並在第73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戛納經典」單元進行全球首映,以紀念《花樣年華》上映20週年。2021年12月30日下午,4K修復IMAX版《花樣年華》在中國內地的首次放映。2022年9月16日,《花樣年華》4K修復版將在台灣地區上映。

2018年享年99歲逝世,他一生歷經滄桑,先是上海富家少爺,30歲時流落香江,60歲才真正成名,82歲才因為電影《花樣年華》而成為年輕人心中神秘宗師。顧媚在回憶錄上寫了她與劉的感情《紙上的愛情——痴痴地等》她認識了一位作家劉以鬯,他曾對她說:「愛情像一滴水銀,放在掌心只能小心地欣賞,不能把它抓緊,一抓緊,它就會從你的指縫間溜走了。」(*五六十年代香港著名的歌星,現今的山水畫名家。圖:01News)

(*說往事,寫故事,對香港的一份情,總時心中的至Top, 參考了許多別人心「故事」成就了這一個「故事」,對他們致以說不出的感謝,對網友希望你們收貨。)


 
吳諾弘「學界奧斯卡」

alt

舒沉重壓力「鬆中國留學生簽證」美國《華爾街日報》刊文,外國留學生是美國大學的主要收入來源,因疫情影響,去年秋季美入學人數大幅下降,持F/M簽證的外國留學生數量下降18%,申請簽證的新生人數下降了72%。報導稱,中國留學生約佔美國國際學生總數的1/3,簽證的不確定性給美國高校帶來的「沉重壓力」或許是美國政府實行此項新政的原因。

據【環球網報導】美國一邊恢復為中國留學生「發放簽證」,另一邊,仍在收緊對部分高科技專業中國留學生簽證的限制。隨著中國留學生人數回升至疫情前水平,美國開始重新為中國學生發放簽證。今年5月起,美國開始加強對中國學生的簽證審批工作,F1簽證最新數量與2019年底,新冠疫情暴發前發放的簽證水平相當。6月份,美國向中國公民發放了33896份F1簽證,而2020年6月發放的只有8份。(*那些科學、技術、工程、數學、軍事相關領域的人,他們會選擇簽證政策更寬鬆的國家,比如英國、瑞士或加拿大。)

alt

(圖)吳諾弘(右)在香港公開賽挑戰張家朗。(檔案圖片)

吳諾弘「學界奧斯卡」

(News Chinatown大小姐手記/文: 徐佩蒂)吳諾弘站在一堆人中,看起來個子細小,但他公開的身高為 1.75米(5英尺9英寸),前香港童星,他曾於香港無綫電視劇演出。

年僅21歲作為替補的吳諾弘,雖然未必一定有上場機會,不過他認為自己有既定的責任及角色,希望能成為隊友在場上安心奮戰的堅強後盾。

現為香港男子擊劍運動員,曾代表香港在2016年世界青少年擊劍錦標賽中連挫歐洲及南美對手,最終名列男子少年組個人鈍劍賽第5位,2018年轉做全職運動員。2021年代表香港出戰東京奧運鈍劍團體賽。學歷: 拔萃男書院,代表國家/地區: 香港手: (右手)。

alt

他多次奪得香港學校朗誦節冠軍及戲劇節傑出男演員獎,小學三年紀開始打學界賽,更連奪3屆全港小學學界個人花劍冠軍及傑出運動員獎,包括2016年榮膺有「學界奧斯卡」之稱的中銀香港紫荊杯最佳運動員(劍擊),這樣的戰績可謂文武雙全,而他從此立定志向要做劍擊運動員。

不過,吳諾弘有感運動員生涯短暫,並渴望在劍擊界取得成就,讀到中五時他向父母提出休學,認為以後還可以繼續學業,但是運動員卻有年齡界限,沒想到他的想法得到父母全力支持。

休學後,吳諾弘朝著自己定下的目標邁進,提早成為全職香港男子劍擊(花劍)運動員,經過不斷的鍛煉,擊劍水平快速提升,並和隊友積極參加一些國際性比賽,並創下很好的成績,去年更與隊友出戰「男子花劍世界杯埃及站」團體賽,成功躋身世界杯4強,獲得了東京奧運會的參賽資格。

alt

今年東京奧運香港「少年劍神」張家朗贏得男子花劍個人項目金牌,為香港贏得歷史上第2面奧運金牌,同是港隊花劍4人組之一的吳諾弘,2018年,亦曾以專業身份回歸TVB,在劇集《是咁的,法官閣下》中為黃智賢、關禮傑於終審法院格劍一幕擔任劍擊指導。

吳諾弘自小在劇組長大,首部參與的電視劇是《心花放》,參與的劇集當中包括《酒店風雲》、《On Call 36小時》、《巨輪》、《宮心計》、《法網伊人》等等,拍了超過30多部港劇,2015年的《四個女仔三個BAR》是他最後一部劇集。吳諾弘坦言,始終演戲是自己人生第一份職業,從小就接觸劇組,他沒有想要放棄拍戲,不排除以後觀眾還會在影視劇中看到他的演出。


 
「台灣電影教父」李行:離世

alt

「台灣電影教父」李行:離世

(News Chinatown大小姐手記/文:徐佩蒂)1948年,於蘇州國立社會教育學院藝術教育系戲劇組,因為看了費穆導演的《小城之春》,而決定獻身戲劇電影,同年遷徙台灣,進入台灣師範學院就讀,其電影風格深入台灣電影界,三次金馬獎最佳導演,他執導的作品有七部獲得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

《養鴨人家》1965年上映,中央電影出品,該片獲1965年第3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彩色攝影獎,亞洲影展金禾獎最佳男配角、最佳編劇、最佳藝術指導獎。《秋決》為1972年2月所上映的台灣電影。《汪洋中的一條船》上映後,旋即造成盛況空前的轟動,無人不知此部家喻戶曉的影片,觀眾皆無不動容落淚,創下極高的賣座紀錄。《小城故事》鍾鎮濤、林鳳嬌、葛香亭等人主演,電影同名主題曲〈小城故事〉及插曲〈你在我心裡〉由鄧麗君演唱。

alt

(圖)前總統馬英九頒授李子達(李行)導演二等景星勳章。

19日晚間9時55分,因心肺衰竭病逝於台北,享耆壽91歲,他的一生對華語電影貢獻卓越,除了創作無數經典,也在1990年接下金馬執委會首任主席,李行是影壇的大前輩,包括李安、侯孝賢以及朱延平等導演都受他影響極深,他的電影捧紅不少大明星,包括甄珍、鍾鎮濤、林鳳嬌以及李烈等人,也讓秦漢、張艾嘉拿下金馬獎,即便他後來年事已高,每次華語電影一有公開盛事,絕對事必躬親,幾乎全程參與。

李行是台灣電影的開拓者和標誌性人物,上世紀90年代後,更積極推動兩岸電影交流,在1990年他就應中國電影家協會邀請,率台灣電影界人士赴北京參加研討活動,1991年他組團赴大陸參加金雞百花獎,是台灣電影界首次參與大陸影展,1993年他續任金馬獎執委會主席,促成了大陸電影界正式組團到台參加金馬獎活動。

alt

2009年台灣兩岸電影交流委員會成立,李行被推舉為主任委員,同年,該機構與中國電影基金會共同舉辦了首屆兩岸電影展,雖已是耄耋之年,且行動不便,但李行仍常年為兩岸電影交流奔走付出,得到了兩岸電影界共同尊崇,大陸曾多次舉辦李行電影展,李行還多次將自己的作品捐贈給中國電影資料館。

李行導演最遺憾的2件事 (1):是大陸電影近年不參加金馬獎,一直期許兩岸電影能重新恢復交流,(2) 便是一直還有想拍電影,原來他拍完「秋決」之後,一直想把作家謝家孝的「跪在火燙的的石板上」改拍成電影,並請歐威飾演男主角,不料歐威英年早逝,感嘆今生今世可能都做不到了,當時曾無奈表示,以後在我的墓碑上可以寫:『跪在火燙的石板上籌備中』。

李行將恩師唐紹華說的「要把電影當成是1場馬拉松」奉為圭臬,即便卸下導演身分,仍一手創辦兩岸電影展,致力於中港台影人交流,2018年適逢影展第10屆,包括:黃曉明、王力宏等大明星,都為了力挺該影展而出席現身,去年眾多影人為李行舉辦90歲壽宴時,他更堅定表示自己終身都是台灣電影的志工,「活著的每一天,都會為電影打拼奮鬥」。


 
« 最先前一個12345678910下一個最後 »

第 1 頁, 共 37 頁




Supported By J&Z Information Technology. XHTML and C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