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花樣年華》王家衛
那些消逝了的歲月,彷彿隔著一塊積著灰塵的玻璃,看得到,抓不著。他一直在懷念著過去的一切。如果他能衝破那塊積著灰塵的玻璃,他會走回早已消逝的歲月。鄭天儀ÂÂ | 2021年10月6日:「三十而立、念念不忘:王家衛墨鏡下的極致頹美」中這樣寫……都說電影是夢工場,而王家衛就有本事把虛夢轉化為實質價值,把老土的舊物與情懷活化為世界級物質及非物質遺產,不負韶華。他說過「一部電影的誕生,燃燒是人的青春和心血。」
世間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
(News Chinatown大小姐手記/文:徐佩蒂)最近寫了不少「國際新聞」,負責網站的工程師Jason提醒我,「明星故事」已一年多沒有更新,而一再翻看的數字卻有三萬多。今時今日的電影,我好像看不懂,倒不如說說「花樣年華」,那些回不去的從前,花樣年華的故事中更有故事……(*2018年香港導演王家衛獲哈佛榮譽博士學位。)
香港電影有一種另類,這種另類叫王家衛。《花樣年華》之所以經典,不只是因為梁朝偉與張曼玉,更因為電影裡除了人之外、場景、燈光、道具、配樂等等,幾乎每一樣關於電影的元素,都是關鍵,王家衛自己也說,他並不想把故事描述得像搞外遇似的,而是更想要描述香港某個時期人們的生活狀況和態度。
王家衛五歲從上海來港,父親是海員,來港後從事夜總會工作。他對電影和文學的鍾愛都來自母親的薰陶,天天放學後便跟母親看電影去。當年在理工學院念設計是出於「意外」,王家衛說他未畢業便去了當編劇,繼而入行。「我的電影裡沒有臨時演員,每個人都是演員。」
王家衛式浪漫,是到了情難自控的地步,他對愛情執着。「我覺得愛情在六十年代是一個很長很大的病,愛一個人可能廿年、卅年的事,現在卻可能只是個小感冒。」那是1991年王家衛以《阿飛正傳》確立了在香港影壇地位後的感言。
《花樣年華》(In the Mood for Love)是一部於2000年上映的愛情浪漫電影,為王家衛導演的第七部電影,靈感來自劉以鬯的小說《對倒》。電影由香港與法國合拍,梁朝偉、張曼玉共同主演。
該片以20世紀60年代的香港為背景,「從來沒有一部電影能如此流利地用失落和慾望的通用語言來表達。」《花樣年華》為王家衛執導三部曲的第二章,故事上承《阿飛正傳》,下續《2046》。
2000年,梁朝偉憑藉該片獲得第53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獎。2001年,該片獲得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外語片獎。2009年,該片被美國CNN評選為「最佳亞洲電影」第一位。2019年9月,該片被英國《衛報》評選「21世紀最佳影片100部」位列第5名,
2020年2月19日,電影推出4K修復版,並在第73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戛納經典」單元進行全球首映,以紀念《花樣年華》上映20週年。2021年12月30日下午,4K修復IMAX版《花樣年華》在中國內地的首次放映。2022年9月16日,《花樣年華》4K修復版將在台灣地區上映。
2018年享年99歲逝世,他一生歷經滄桑,先是上海富家少爺,30歲時流落香江,60歲才真正成名,82歲才因為電影《花樣年華》而成為年輕人心中神秘宗師。顧媚在回憶錄上寫了她與劉的感情《紙上的愛情——痴痴地等》她認識了一位作家劉以鬯,他曾對她說:「愛情像一滴水銀,放在掌心只能小心地欣賞,不能把它抓緊,一抓緊,它就會從你的指縫間溜走了。」(*五六十年代香港著名的歌星,現今的山水畫名家。圖:01News)
(*說往事,寫故事,對香港的一份情,總時心中的至Top, 參考了許多別人心「故事」成就了這一個「故事」,對他們致以說不出的感謝,對網友希望你們收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