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号外
news menu leftnews menu right
China Pear Resturant 联系我们   KIM-MAN Food Market
查爾斯三世《加拿大國王》閃訪渥太華

News Chinatown製作《雙城直播室》新兩輯(l)及(2)己上YouTube查看。(1)賴清德一周年後評。(2)特習會。

alt

緬懷感謝保衛我們的人

Boston市長Michelle Wu說:我們與退伍軍人、社區成員以及托馬斯·菲茨杰拉德 561 號的成員一、起參加了他們的年度陣亡將士紀念日儀式。陣亡將士紀念日讓我們反思退伍軍人的非凡勇氣和做出的犧牲。感謝所有為了保衛我們而獻出生命的人,也感謝今天聚集在一起向他們致敬,並紀念他們保護所愛之人免遭危險。

alt

加拿大君主(英語:Monarchy of Canada)為加拿大國家元首,作為立憲君主西敏制議會民主制度在加拿大的體現。現任君主是查爾斯三世,於2022年9月8日即位。查爾斯三世現為14個大英國協王國君主。加拿大從前是大英帝國殖民地,現為大英國協王國之一。由於君主長期居住於英國,加拿大總督代表君主在加拿大履行禮儀職務,而各省督在各省代表君主。(圖)威廉王子(左起)、查爾斯三世、喬治王子同框,象徵王位的繼承。(The Roayl Family推特)

查爾斯三世《加拿大國王》閃訪渥太華

根據《泰晤士報》報道,英國國王查爾斯三世將於當地時間26日,抵達渥太華開啟對加拿大不到24小時的「閃電訪問」。這是查爾斯三世作為國王首次造訪加拿大,在當前高度敏感的美加外交爭端背景下,此行引發輿論關注。報道稱,身為加拿大的國王和英聯邦的國家元首,查爾斯三世此行的目的是向加拿大人民和加新總理卡尼保證英國堅定支持該國。

alt

作為此次行程的重頭戲,查爾斯三世及王后卡米拉27日,將以加拿大國王的身份主持議會開幕儀式,這是自1957年伊麗莎白女王後再次由英國國王主持。報導稱,查爾斯三世將發表由加拿大政府撰寫的約30分鐘演講。倫敦大學歷史學者菲利普·墨菲分析稱:「此次演講,無論是否隱晦,都會提到特朗普以及當下局勢。這其中將會包含強烈的潛台詞,加拿大人對此非常期待。」特朗普曾多次公開提出「吞併加拿大」的想法,並表示願意透過「經濟力量」來實現這個目的。美媒引述白宮官員的話說,特朗普的這一說法是「認真的」。在卡尼造訪白宮前,特朗普曾發文:「為什麼美國每年要補貼加拿大2,000億美元,外加免費軍事保護和許多其他援助?

alt

比利時王儲也遭哈佛

國際生禁令撤銷波及

美國國土安全部禁止哈佛招收新國際學生,預計將衝擊數千名來自世界各地的留學生,比利時王儲、23 歲的伊莉莎白公主正是其中之一,未來能否繼續在哈佛就讀備受關注。根據《路透社》報導,比利時王室發言人證實伊莉莎白公主確實受此禁令波及。伊莉莎白公主是比利時國王菲利普與王后瑪蒂爾德的長女,也是比利時史上第一位有望登基為女王的王儲。她目前於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攻讀公共政策碩士,該課程以培養公共服務與政策領導能力為主。早前,她也已取得英國牛津大學歷史與政治學學位,學術表現備受矚目。

哈佛招外籍生特朗普首發文

特朗普於社群媒體發文:「為何哈佛不說明,他們有將近31%的學生來自外國,而這些國家,有些對美國根本不友好,既不為他們學生的教育出錢,也從未打算這麼做。我們想知道那些外國學生是誰,這要求很合理,畢竟我們給了哈佛數以十億美元的資金。但哈佛一點也不想說清楚。」(*美國每年通過留學生收入超430億美元。)

alt

殿堂級華裔科學家

爆離美潮高出75%

中國新一代科學家,已不再追求「美國夢」,華府與學術界已劍拔弩張,中國正以銀彈政策搶奪科研人才歸國。去年至今,至少十多名留美的殿堂級華裔科學家回國効力。愈來愈多35歲左右、正值壯年的學者甘願回流。學者分析,今次是歷史上第三波海歸高峰,既有臨近退休的科學家,亦有處於科研想法爆發期的年輕「新勢力」,帶來人才網絡的滾雪球效應,格局由「回得來」,進而「留得下」、且「跑得快」。

伯克利孫菘回國

回國者包括美中歐七院院士、曾獲多項國際殊榮的固體力學專家高華健;「納米發電機之父」王中林;曾獲幾何學最高榮譽「維布倫獎」的孫菘等。近日被指曾參與中國政府「千人計劃」在美被定罪及監外看管的化學界領軍人物李柏,在中美學術界投下震撼彈。《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2023年報告指出,生命科學、數學與物理科學、工程與電腦科學等領域的華裔科學家從2018年至2021年間,離美比例較以往高出75%。研究發現,2010年離美的900名華裔科學家中,只有48%回流內地和香港,到2021年離美的2621人中則已有67%遷往中國。(*伯克利數學係正教授孫菘全職加入浙大。)

alt

中美機器人大戰「李、杜」再生

(News Chinatown大小姐手記/文:徐佩蒂)美中兩國機器人由鬥跳舞、識體操、翻筋斗、中國機器人成功研發出互動型仿生人AI李白和杜甫。李白和杜甫是中學國文課必讀的兩位作者,一個被稱為「詩仙」、一個「詩聖」,被後世譽為撐起盛唐文壇的兩大巨擘,但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兩人的關係也十分耐人尋味。國文課沒教的「唐朝世間情」,其實他們私底下也頗有交情,曾經牽手伴遊、同床共枕,也曾互相寫詩給對方。

唐玄宗天寶三年(西元744)的春天,44歲的李白已經名滿天下,離開長安展開漫遊,在洛陽遇見了33歲仍默默無聞的杜甫,兩人一見如故、一起喝酒聊天,杜甫自此對李白一見傾心贈詩千首,甚至連李白參加皇位爭奪行動失敗後入獄、被流放,所有人都對他落井下石,只有杜甫站了出來寫了《不見》:

「不見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殺,吾意獨憐才。敏捷詩千首,飄零酒一杯。匡山讀書處,頭白好歸來。」就算全世界與你為敵,我也還是要愛你,我在你少時讀書的地方,等你歸來,就算你頭髮斑白,我也依然等你。這真是何等的癡情啊!

李白只回詩兩首,在南下江東前,寫了一首懷念杜甫的詩《沙丘城下寄杜甫》。我來竟何事?高臥沙丘城。城邊有古樹,日夕連秋聲。魯酒不可醉,齊歌空復情。思君若汶水,浩蕩寄南徵。這首詩是李白在沙丘城下寄給杜甫的,表達了他對杜甫的思念之情。


 
往事仍新《再》認識吳弭

alt

往事仍新《再》認識吳弭

「時光飛逝、往事仍新、認識吳弭」她說:《我剛來這裡讀大學的時候,非常想念家人,但是,當我搭乘紅線地鐵來到中國城的時候,我知道我回到了家……我每天都能深切感受到,許多家庭緊迫地爭取著讓行政系統能夠聽取我們的意見,以及建立健康、安全和堅韌的社區的重要性,我們共同創造了歷史、現在、是我們做出大膽改變的時刻了,大家來吧!》」圖:市長母女和老人局局長和大家合照留念,各人手持的福字是黃周麗桃每字親筆寫上的。

圖文:徐佩蒂

主編:鄒國綸

alt

alt

(圖)左至右:陳家驊、阮鴻燦,黃官羨也出席。

吳弭市長與600長者互動溫馨滿懷

(News Chinatown大小姐手記/文:徐佩蒂)長者是社區的「寶貝」,如同吳弭市長抱在胸前的小寶貝,自出生至今滿四個月,四個月理,她隨著市長媽媽出席了波士頓不同社區的宴會和活動。長者是「寶具」也因為他們是社區的建樹者,從他們一生為「家」,為社區等等的照顧和承擔,以身作則令華人社區一直向好的一方發展。

5月是美國政府訂下的亞裔節,每天忙於市政的波士頓市長吳弭,也透過老人局及社區活動支持者之一的黃周麗桃協助,成功的主辦了一埸活動,宴請了600位長者23日在帝苑飲茶。並且母女倆和60席的嘉賓拍照留念,這位屬於波士頓市民可愛的「波士頓之孫女」似乎很懂事明白親和的重要,笑臉更引人。

alt

alt

(圖)周美林桃的元極舞表演吸引大冢注意。

alt

在大會中她宣佈撥出70萬給耆英會,以支助該會在物價高漲時補貼耆英的午餐。也支持昆士小學的獅隊,大會亦送出了小小可愛禮品,是一個可貼在手機背後存放証件的小玩意,在七份抽獎活動中更送出了兩個缸包,出席者並有大巴接送。

「時光飛逝、往事仍新」,吳弭市長首個任期將滿,並且在競選連任中,23號她沒有向大家提過請支持我連任,但翻開三年多前,她就職宣誓時的心聲心語,會明白她的人生目標……往事仍新、認識吳弭

「親愛的波士頓

衷心感謝您選我為您的下一任市長,把您的未來交付予我,我迫不及待要與您一起努力,讓大家更能夠在這座我們稱之為家的城市安居樂業。在成長過程中,我從未想過有一天我會參加競選。作為移民的女兒,我親身體驗了我們許多人面臨過的障礙,我的父母來到這個國家時沒有錢,也不會說英語。我5歲時,便要自己擔任父母的翻譯,當我大學畢業時,我媽媽開始被精神疾病折磨,我成為了她的照顧者並開始撫養我的兩個妹妹,我們發現自己陷入了家庭危機的深淵,我覺得我們是孤獨的、隱形的、無能為力的。

alt

(圖)昆士小學獅隊表演。

alt

(圖)長者們表演年齡沒法限制學習心情。

到中國城我回到了家

我剛來這裡讀大學的時候,非常想念家人,但是,當我搭乘紅線地鐵來到中國城的時候,我知道我回到了家。波士頓它的資源、機會、社區幫助拯救了我們。但我也了解到,在面臨危機之時,在你們最需要幫助之時,我們的政府可以顯得多麼的脫節。無論是為了讓我的妹妹們,在學校得到他們需要的資源,還是為了在附近開一家小生意,還是為了讓我自己的孩子們在波士頓公立學校入學,我們都在本應是為我們提供支持的城市機構遇到了困難。當我遇到其他處於同樣情況的人,一些必須照顧家庭成員、撫養孩子、開自己的生意的人的時候,我看到了同樣的挫敗,就像我們正在與一個並不是為所有人服務的系統作戰。

alt

(圖)久違了的老朋友主持節目中、英、粵語同上陣好出色。

alt

(圖)耆英會工作者「用愛心」服務大家。

參與政治進程

我在市政府工作的十年裡,先是作為曼尼諾市長的實習生,然後是擔任不分區市議員,我們重新定義了市政府可以做些什麼來修復這些破損的系統。我們一起為波士頓的員工贏得了帶薪育兒假。我們通過了全國最具保護性的租賃條例,阻止Airbnb等公司趕走波士頓的租房者;我們在市政府的聽證會中提供多語種服務,讓每個波士頓人都能參與我們的政治進程。

這些工作對我個人來說有非凡意義。作為Blaise和Cass的母親,我每天都能深切感受到,許多家庭緊迫地爭取著讓行政系統能夠聽取我們的意見,以及建立健康、安全和堅韌的社區的重要性,現在是我們領導的時候了。」

3個小孩的母親

牽兒搭公車跑市政

吳弭於2021年11月16日正式履新,宣誓就任為第55任波士頓市長;是台灣裔美國人,民主黨籍政治人物。吳弭父母來自台灣,她在芝加哥長大並畢業於哈佛大學,其後受其大學時期的導師、麻州聯邦參議員伊莉莎白·華倫影響而開始投身政治。

alt

(圖)左四:梅麗梨安排了耆英會老人家和市長茶聚。

alt

(圖)右四:大家熟悉的鄧北海夫人也是坐上客。

alt

(圖)陳國航負責大會音響,在散席時他送上一首「念親恩」,單鳳琴附和,我們都難忘父母親對我們的一份愛。

alt


 
中華公所一份《情深的堅守》

alt

關於博愛……

當他(她)們大剪一揮,在高呼混集了喜悅,更重要的是「一個窩、一個家」,提供給一些為安身之所苦逼者,解決了生活中的期待,從始再次鼓勵他(她)們邁向更美麗好前路!(*在此感謝Boston Mayor Michelle Wu(PRO/專業)攝影師John Wilcox提供的照片。)

中華公所一份《情深的堅守

(News Chinatown大小姐手記/文:徐佩蒂)「博愛」這個詞彙指的是「一種廣泛關懷和愛所有人,不分種族、階級、宗教等的愛心和友愛精神。它可以是一種個人行為,也是一個國家或社會的理念,例如法國革命的理念「自由、平等、博愛。」「博」:是一種普遍的愛,不局限於親屬、朋友或特定群體;「愛」:是要愛所有人。

alt

alt

博愛樓住宅於2025年初竣工,是一個擁有85套公寓的經濟適用房社區。該地塊以前是隔壁大同村社區的地面停車場,也是中國城附近,最後幾塊可開發的地段之一。紐英崙中華公所(CCBA)是一家唐人街非營利組織,也是大同村的擁有者,該會認識到該地塊公用的潛力,並於 2019 年選擇 Beacon Communities 作為其開發合作夥伴,以在租金快速上漲的地區,建造急需的經濟適用房。博愛樓已為社區帶來85套認可公寓,所有公寓均可供收入指數(AMI)等於或低於 80% 的家庭負擔得起。該社區的負擔能力等級超出了聯邦和波士頓市的要求,許多公寓專為收入AMI的30%或以下的人保留。為無家可歸者預留了九套公寓。更深層的可負擔性對於 CCBA、Beacon、波士頓市、聯邦以及更廣泛的唐人街社區都很重要,公寓包括一房、兩房和三房。

alt

alt

101年前,從大陸的華人投奔怒海在海外創業,在波士頓中國城不同的團體在互動互助中,像積木段重重疊加有了中華公所,51年前有了中國城引以為傲的大同村,而51年後又增添了博愛樓,對一個組織隨著「一位又一位前輩」的耕耘,有了滴滴績德,改變了華人的生活質素,是我們的福氣。博愛樓之後,再有草議了許久的華埠中國超市興建的落實。

有時候等待一椿又一椿事情從想到完成,有點像上古年代阿嫲纏足般走得好慢,執政者和旁觀者的視野總有差距,用心等待策劃週長總也足以減去日後不停修復的麻煩。

alt

alt

回顧2024年中華公所踏入100年時,News Chinatown刊登了主席雷國輝對來年展望,他說,中華公所會繼續完成中華大樓的設施,籌劃安裝電梯,以符合傷殘通行條例,增設華人傳統訪客中心,籍以推廣文化,向外賓及訪客介紹華人在波士頓的生活及歷史,組織各種活動亦已收到州政府撥款。完成博愛樓;籌備未來50號哈露街大樓建設;翻新有50年樓齡的大同村;妥善管理龐大的資產;都應該由有專業人才來幫忙解決。

連任一屆的雷國輝,是否在不少好評下「再連任?」一直是2025年中華公所選舉年備受關心的一個問題!而雷國輝的一項衷心之言《面對時代急劇變化,中華必須求取進步,董事們必須共同合作,招納人才,循中華公所的使命和宗旨,更進一步為華人服務。》

alt

alt

alt

*後記:要求一個完善的章程,近10多年來均沒法進行修章,修章難在那裡?政策、政治、利益、權勢……是目前世界大轉彎突出表現,有完善的章程,才能保存有能之仕的清白。

5月21號的程序:Welcome:Josh Cohen(President, Beacon Communities Development。) Speakers: Felix Lui (中華公所主席雷國輝);Michelle Wu: Mayor of Boston; Nick Collins: Massachusetts State Senator, First Suffolk District; Aaron Michlewicz;廖朝宏:駐波士頓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Clark Ziegler: Executive Director, Massachusetts Housing Partnership;博愛樓居民;Closing Remarks: Dara Kovel (CEO, Beacon Communities)

alt


 
特朗普良心閃光

alt

新駐華大使龐德偉

外交部副部長馬朝旭會見美國新任駐華大使龐德偉。雙方就當前中美關係及共同關心的重要問題坦誠、深入交換意見。馬朝旭強調,中方按照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的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三原則,看待和處理中美關係,堅定維護自身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希望美方同中方相向而行,共同推動中美關係穩定、健康、可持續發展。

美國新任駐華大使5月15日抵達北京,75歲龐德偉,2015到2021年擔任美國喬治亞州參議員,此前曾任美國商界領袖四十多年。還在新加坡和香港生活、工作多年,宣誓就職,接替今年1月卸任的駐華大使伯恩斯。除了推動美中貿易談判取得進展,其另一項關鍵任務,是與中方協商,阻止芬太尼前體化學品流入美國,美國目前仍對大部分中國進口商品徵收關稅,其中約20%的關稅與芬太尼流入美國,危害美國人生命和健康直接相關。

alt

特朗普良心閃光

特朗普周二在國會山莊與共和黨眾議員舉行閉門會議時,對部分黨內成員針對「醫療補助」(Medicaid)政策提出削減計劃表達強烈不滿,並直言:「別在醫療補助上亂搞。」(Don’t f--- around with Medicaid)。據《CNBC》報導,他此行旨在催促共和黨支持通過一項主要減稅法案。法案卡關,部分原因來自於共和黨內少數議員反對。批評者出,若將工作要求納入,將造成龐大行政負擔,政府須追蹤數千萬人的就業狀態與求職行為,恐加劇系統壓力。目前醫療補助與兒童健康保險計劃合計覆蓋近8,000萬美國人,主要為低收入族群。此外,來自紐約與加州的共和黨議員也成為法案的另一障礙,他們要求提高州稅與地方稅扣除額的上限,另有部分議員則希望該法案能包含更多減赤內容。眾議院議長強生(Mike Johnson)望能在即將到來的陣亡將士紀念日連假前完成法案表決。

又接種COVID-19疫苗

美國官員20日表示,追加劑的對象,將僅限於65歲以上人群或有嚴重疾病高風險者。美國衛生部長小羅勃甘迺迪,正在推動重塑聯邦公共衛生政策。美食品暨藥物管理局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撰文指出,此政策變動以科學證據為基礎,這將使美國的指導方針與歐洲國家更為一致。當局將鼓勵輝瑞和莫德納等疫苗製造商進行試驗,對象涵蓋50歲至64歲成年人。這些研究應評估追加劑能否降低染疫症狀、重症、住院以及死亡的風險。

alt

麻州監獄緊急避難所和

32家酒店將於7月關閉

麻州州長莫拉希利辦公室稱,在前麻州監獄設立的緊急避難所和近32個酒店避難所將於今年夏天關閉。比原計劃提前六個月。據希利辦公室稱,截至4月30日,僅剩下32家酒店庇護所,比2023年夏季的100家高峰下降了68%。收容所內的家庭總數自2023年7月以來首次降至5,000個以下,預計今年夏天將降至 4,000個以下。希利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我們實施改革,以降低數量和庇護系統的成本。我們承諾在年底前關閉所有酒店庇護所。我很高興我們提前完成了計劃,更多的家庭找到了工作並搬進了穩定的住房。」

Meals for Unity團結派餐

524派三百份食物贈長者

(紐約訊)非牟利組織Meals For Unity團結派餐週六,5月24日上午十一時將在勿街62號中華公所樓前派發免費食物給社區長者,共三百份食物數量有限,先到先得,派完為止。Meals for Unity團結派餐是由一群熱心服務關懷長者的亞裔青年義工組成,與中華公所長期合作派發免費餐食給社區長者,其熱心服務的精神獲得一衆老人居民的誇獎。更多關於Meals for Unity團結派餐組織的相關資料請至官網查詢 www.mealsforunity.org

alt

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方秀蓉、蘇春槐以及褚月梅、民主黨華埠65D區領袖于金山、僑務諮詢委員陳秋貴、前州眾議員孟廣瑞以及輔仁大學紐約地區校友會前會長周燕霞,皆出席晚宴。當天紐約市長亞當斯也派代表到場,並頒發紐約市嘉獎狀(Proclamation),表揚當天為「輔仁大學大紐約地區校友會日」,陳焌說,「這是對我們校友會極大的鼓勵與肯定。」

輔仁大學百年慶

校長率團訪紐約

「輔仁大學」校長藍易振率團訪美交流,19日抵達紐約,與當地校友會代表會面,介紹校務發展並籌備百年校慶事宜。駐紐約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副處長張麗賢、紐約華僑文教中心主任陳永豐及多位僑界人士出席晚宴。藍易振表示,自5月初起展開密集行程,已先後走訪洛杉磯、大阪、雪梨、奧克蘭、布里斯本等地,至今短短不到一個月已飛行逾6萬哩。他說,盡管行程緊湊,但每到一地與校友會及校友見面,感受到的熱情難以言喻。他也特別強調,每到一地,皆會主動拜會當地經濟文化辦事處,以表達對駐外人員辛勞的支持與敬意。

輔仁大學大紐約地區校友會會長陳焌表示,他已擔任會長近五年,對於藍易振此行,他形容為「來去匆匆」,但誠意十足,「校長跟我說,他這一兩個月內飛了兩個地球、超過6萬哩,可見他對校務與海外校友的重視。」張麗賢表示,輔仁大學歷史悠久,培養出多位優秀人才,為社會作出貢獻。她提到,輔仁大學從2021年開始跟天普大學等學校開始合作,促進台美雙邊教育、文化的進展。

alt

憲法設計、權力分立

(News Chinatown大小姐手記/文:徐佩蒂) BBC評:賴清德上任滿一年,對內面臨朝小野大的政治格局,對外則需要在北京的壓力與美國的咄咄逼人間「尋求平衡」,在週二(5月20日)執政一周年紀念日演說中,有別於過往的強硬態度,完全沒有提及「中國」或台灣主權,分析指其措辭顯示了他在兩岸問題表現出的「極大彈性」。

柯文哲羈押禁見迄今已經9個月,民進黨動用國家機器傾全國力量辦案,台北地院20日開庭審理調查柯有無再延長羈押禁見必要,柯文哲表示,他一定不會逃亡,民進黨希望第三勢力泡沫化,結局剩下藍綠對抗而已,加上國民黨已奄奄一息,所以最希望他逃亡的是民進黨。柯文哲說截至目前,沒有一個人指控他在案子中收賄,他做為行政首長,當然要捍衛部屬依法行政的決定,相信時間久了,真相會一件一件浮現出來。

中華民國的憲法設計是以「權力分立」的原則為基礎,行政權要尊重立法權的監督,對許多重大議題雙方都必須相互溝通妥協。引致25萬名反對派支持者今年4月在台北走上街頭,指責賴清德獨裁統治並扼殺民主自由。

alt

馬英九憂:自由的燈塔要熄滅了嗎?

中華民國總統賴清德就職屆滿一年,他向台灣人民發出嚴厲警告:「如果你發表任何威脅台灣安全的言論,都將承擔後果。」前總統馬英九接受聯合報專訪以「自由的燈塔就要熄滅了嗎?」提出沉重呼籲!

其中提及:「在美中台大三角架構下,賴清德總統會帶領台灣走到哪?對賴政府有何建言?」馬英九說:「賴總統能否帶領台灣走出當前困境,攸關2300萬台灣人民的前途與生命財產的安全。我認為關鍵在他能否有效處理台灣與大陸以及台灣與美國之間的雙邊關係。我希望賴總統冷靜下來,捐棄成見,審慎思考,停止推動撕裂台灣社會的「大罷免」。

要團結非對立

因為台灣目前最需要團結,最不需要對立;最需要合作,最不需要對抗。這樣才能做到全民眾志成城,一致對外。他應該老老實實遵循我國憲法與「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的規定與精神,穩定兩岸局勢,安定民心士氣,才能有效因應當前的國際變局。因此我要在此鄭重呼籲賴總統,面對當前國家面臨重大危機與挑戰時,應該邀集朝野政黨領袖與社會賢達,召開國是會議,展現朝野團結、共赴國難的決心與氣勢,以穩定台灣當前瀕危的情勢。賴總統個人萬萬不可自以為是、獨斷獨行,違背國內渴望兩岸和平與台灣安定的廣大民意,否則將對台灣內部的團結以及我國未來的國際處境與兩岸關係,造成不可逆料的嚴重傷害。」

賴清德周年演說

國台辦回應來了

賴清德總統20日,發表就職周年演說,大陸國務院台辦發言人陳斌華說:「台獨」分裂與台海和平水火不容,對立對抗與交流對話背道而馳。停止謀「獨」挑釁行徑,兩岸關係才有轉圜空間;加強兩岸交流合作,台海緊張局勢才能緩和;認同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兩岸協商對話才有基礎。


 
« 最先前一個12345678910下一個最後 »

第 1 頁, 共 484 頁


登錄









Supported By J&Z Information Technology. XHTML and C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