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号外
news menu leftnews menu right
昔日頭條 孫中山陸皓東的一段:真知灼見
孫中山陸皓東的一段:真知灼見

《青天白日滿地紅》旗上三色分別象徵自由平等博愛之精神,何解被紐英崙中華公所當權派屢拒門外?

是:當權派《扭曲》其自由平等博愛的三民主義?是:少了對中國歷史的認識?是:以獲得美籍後當了洋狗?還是,諸多砌詞,另有他圖?

孫中山陸皓東的一段:真知灼見

(News Chinatown徐佩蒂) 台灣的『李氏 』出了個總統李登輝;台灣的『至孝篤親 』也出了位總統陳水扁;前後16年統治令台灣變天;目前台灣的『至德三德』也出了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與馬吳助選團夾道相逢於麻省,在台灣政要各不相讓爭取『選票』的同時。(紐英崙李氏、至孝篤親、至德三德,請勿見怪,所謂樹大有枯枝、族大有乞兒。)

非常愛出位的現今『紐英崙中華公所』當權中老坑派,也在爭取機會表現自我之餘,仿效李登輝、陳水扁的『台灣之父、台灣之子』假民主、真權益的『鐵環扣』選戰方式;如此一來,落臺並不一定真退位,更成了幕後推手。

許多人,都在奇怪,何以一直自有『紐英崙中華公所』以來便存在的一面「青天白滿地紅」旗幟,在梁添光任中華公所主席後,與孫中山遣照共存的那面旗不見了;時至今時今日,卻被某些人用作換取『登上2012年中華職員選票的籌碼。』

《青天白日滿地紅》旗上三色分別象徵自由平等博愛之精神,何解被紐英崙中華公所當權派屢拒門外?

是:當權派《扭曲》其自由平等博愛的三民主義?是:少了對中國歷史的認識?是:以獲得美籍而當了洋狗?選是,諸多砌詞,另有他圖?

2011年9月27日(星期二)晚,身為洪門義姐的余麗媖,會的當年為扶助國父 從事革命,血流成河的『洪門英雄』,爭取對他們的一份『崇高敬意』,她說:『遍地紅是他們的血,在辛亥革命100年,有正義者,都希望為他們做點事;讓《青天白日滿地紅》旗上三色分別象徵自由平等博愛之精神,與我們長存,與紐英崙中華公所長存。』

與國民革命有很密切的關係 

陸皓東(1867~1895)與孫中山先生(1866~1925)都是廣東省香山縣翠亨村的人,幼時一起在陸氏祖祠讀書,是少年時期的玩伴,兩人曾因毀損北極殿神像,遭受村民指摘,遠走上海、香港避難。

後來陸皓東在上海電報學堂學習,畢業後轉至蕪湖電報局服務,至1890年始回鄉,開始與孫中山、陳少白、鄭士良、尢列、楊鶴齡、程奎光及周昭岳等人往來,秘密集會討論時局。

 1894年11月24日中國近代第一個革命團體「興中會」在檀香山組成,第二年總部在香港中環士丹頓街成立,計劃發動起義襲取廣州,作為革命基地之計劃,他們對外以「乾亨行」為名號,同時以陸皓東所創製的「青天白日旗」為革命軍旗,最後起義計畫因洩露而告失敗,陸皓東等人殉難,孫先生則被迫亡命海外「青天白日旗」先後在第一次廣州起義、庚子惠州之義及尢列在南洋創立中和堂時使用過,但此旗之正確圖案未有統一規定,以致旗上所排列的叉光多寡不一,縫製者無所適從,後來孫中山先生將叉光解釋為代表天干地支之數,故叉光應排作十二,以代十二時辰,自是旗上叉光之數,始為確定。


但陸皓東設計的青天白日旗只是中華民國國旗的前身,真正確定下來,還是之後的事, 興中會成立宣言 興中會宣誓地點李昌宅 香港中興中會總部乾亨行故址,然1906年冬天,同盟會在日本東京召開幹部會議,編纂革命方略,當討論中華民國國旗形式時,意見紛歧,孫中山先生堅持以青天白日二色旗,再加上紅色底為青天白日滿地紅旗,作為中華民國國旗,以紀念陸皓東及興中會諸烈士流血獻身之精神。(而烈士流血獻身絕大多數是洪門兄弟。)


民國十五年蔣中正繼承孫中山先生遺志,率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民國十七年十二月,東北張學良通電易幟,歸順中央,北伐大業始告完成,當時,除台灣尚在日本統治下,中國每一寸領土才同時飄揚著這面得來不易的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幟。


自從陸皓東創製青天白日旗以後,旗幟上的規格,雖經孫中山先生潤飾、修正,但仍不為多數人所了解,民國三十二年九月九日,當時的總統蔣中正先生眼見國旗濫造,有失莊嚴神聖之義,在中國國民黨五屆十一中全會的演講中,再次說明國旗之十二道光芒的排列,要如同時鐘上所繪製十二小時的位置一樣均勻、對稱,同時昭示大家要對黨旗、國旗格外尊重,一切懸掛方式或升降旗儀式,都要依照規定,確實做到。


民國四十三年十月二十三日,在修正公布的「中華民國國徽國旗法」中,對國徽、國旗之式樣,就其位置、尺寸、比例、使用及製作、管理等方面,更作了明確的規定。

 

 



 

登錄









Supported By J&Z Information Technology. XHTML and C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