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ch三連任打造 A City on the Move |
Koch三連任打造 A City on the Move (News Chinatown徐佩蒂報導) 昆士市市長 Thomas Koch在8號以10510票數勝出,擊敗持8340票的對手Anne Mahoney,在一個1254票之多的差距,選舉定案後;市長 Thomas Koch便可以着手繼續為 $1.6 billion打造『A City on the Move』明日更完美城市;昆士市中心的建設;除市中心『脫胎換骨』外,新的中學和海堤及排水系統上亦有連串改善計劃。(註:官方最新公佈得票數字) 圖:早前省長百德在昆士簽署為數 $1.6 billion的『A City on the Move』計劃,右二為昆士市市長 Thomas Koch。(News Chinatown資料照片) 市長 Thomas Koch的競選總部,其發言人Christopher Walker,在當晚8:30分已把上述優勝告知市長支持者。 在勝利慶祝及答謝群眾支持之祝捷會上,勝利歡呼聲,便一再透過窗户傳出,至於 Anne Mahoney將返回學校委員會,她仍是副委員長。 Gary Christenson 大比數勝登摩頓市市長 (News Chinatown劉陽報導) Gary Christenson(加利、薛廷信) 8號在摩頓市選舉日,全市16個投票站共有約一萬名選民參加投票,共中最為人關注的便是市長選舉;由於現任市長李察斯,决定不再競選連任。 候選人便有:現任第一選區市議員Gary Christenson及Deborah Fallon,大約在8號晚8:30分,非正式點票結果Gary Christenson以6127票對2915票勝出,成為了候任摩頓市市長。 在祝捷派打對上,10多位華人助選團員及支持者皆有參加,其中有活躍華埠的阮鴻燦、摩士市人權委員會的羅祖德、協助翻譯及與中文媒體聯絡的劉啟祥等;面對500多位支持者的歡呼及掌聲下,緩步進入Anthony餐廳大禮堂,笑容可掬地接受如潮人群之祝賀,在其勝選演說: 『27年前巳立志做摩頓市市長,2004年第一次當選第一選區市議員,經過7年的磨練,今天能成為下任市長,是摩頓市市民對我的認同、肯定和信任。』 Gary在感謝其競選團隊,父母親友,更特別介紹一班8歲至12歲的小義工,最後再次衷心感謝投他一票的市民,並承諾『盡心盡力、服務市民。』 圖:Gary Christenson與華人助選團員合攝。(攝:劉陽) 林乃肯勝李素彩 黃素芬喜再連任 (News Chinatown徐佩蒂報導) 選舉往往是『出人意表』,林乃肯(Bill Linehan)因多持87票而再獲連任,在一個平行秤中,高低之分,也只在分毫之別;在這個回合中;林乃肯以5065票險勝李素影的4978票。 李素影為參選波城『第二區』市議員競選,是華人社區盛事,由於李素影姓李,在此間李姓宗親推動下,協助籌募競選活動經費,更跨州至紐約募款。 李素影在初次參選獲得優勢,其在中國城得票頗多,相信是獲得大部份耆英之友支持,以服務草根30多年的李素影,初試實力亦屬『輸得光彩』,再接再厲等待下次機會;對李素影來說,是找到了一個個人『價值定位』。 林乃肯的《乃》是繼續與不棄《肯》是一定與承諾;更重要是林乃肯,經常支持中國城的活動備受歡迎;從今次中國城票數大比數傾向李素影,其中亦有不少是華人愛支持華人的『情義結。』 至於Fitchburg市來說,黃素芬(Lisa Wong)一直擔心競選對手太强,結果她喜得再連任,足以証實在過去她對Fitchburg所作的貢獻被肯定,黃氏婦女會主任黄周麗桃稱:『週前,黃氏宗親會,為她準備的晚會,也是一份很好的鼓舞,令她感到有一個大家庭在背後無比的支持力量。』 黃素芬的確為華人爭光,在她28歲的時候(2007年11月),首次當選(Mayor of the city of Fitchburg);當時,她嬴了三個第一:(1)最年青的市長、(2)首位少數族裔市長、(3)第一位亞裔女性美國人,出任馬薩諸塞州聯邦的市長。 在2008年,衝擊全球金融危機之前,她令Fitchburg的財政穩定,黃市長說:『我以大企業CEO的營運方式去處理市務,而且好有成績』;在她的第一個兩年半任職期間,她把22個市有關部門合併至10個,建立了穩定基金,並由 $10,000元至超過 $ 3,000,000,平衡預算;因此提升城市的債券評級,財務健康狀況的措施,已增加了兩倍。 (圖左起) 第一次到中國城,籌募競選經費還是次要,能領略到大家的關懷,足以燃熾動力、鼓舞起來;Lisa Wong的父母親、黃健波、Christina;『紐英崙黃氏宗親』主席黃國威、YoKe Wong、黃市長素芬、帝苑東主黃官羨、中華僑立學校董事長黃鷹立。(News Chinatown資料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