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号外
news menu leftnews menu right
昔日頭條 Michelle Wu 凝聚人脈支持革新以愛回家……Boston
Michelle Wu 凝聚人脈支持革新以愛回家……Boston

Michelle Wu 凝聚人脈支持革新以愛回家……Boston

(News Chinatown徐佩蒂報導)

作為公眾人物,太有自我、太多謙恭都不討好;作為公眾人物,自然流露的親和力,便是我們常說的「合眼緣」;Michelle WU(吳弭)便擁有這份「合眼緣」,她令男性欣賞女性讚賞,平凡得來真誠的外表,加添上她學歷的豐厚,Michelle便有了她獨得的性格 – 自信、有活力、堅持信念,只要參與,便能改革。

她和她的父母同樣伸手「摘星」,但她和她的父母所不同之處還是,老一輩從臺灣移民到芝加哥,「摘星之旅」要為下一代安排好的教育,在自由、民主社會中,發展所長;Michelle出生在美國,比她的父母伸手摘星站在高等學歷基礎上,也就更加的「得心應手。」


(圖)Michelle和她的部份支持者合攝。(徐佩蒂 攝)

Michelle Wu之平地一聲雷,引人關注的,是她在她的恩師Elizabeth Warren競選麻州聯邦參議員時,同一時段中她一口氣完成三件大事:(1)為Elizabeth Warren籌辦競選活動、(2)從哈佛法學院畢業、(3)籌辦自己的婚禮。

她說:「1983年我父母從臺灣到芝加哥,我在當地成長到波士頓哈佛唸大學,就喜歡這裡的簡樸、學術、放假日子便到中國城,更愛到龍鳳喝茶,有一份屬於這裡的感覺,對波士頓我有份回到家的感覺。」

學的是經濟畢業返回芝加哥,開了間小小茶館小吃店;後來把店賣掉,再返波士頓再在哈佛攻讀法律,27歲的Michelle覺得,社會由無數個家組織而成,每一個人個別處理好自己的家,整體社會便上了軌道,她關注家庭問題,家庭包括了孩子教育、居住問題、社區治安、就業、醫療及老人問題;年紀輕輕,抱負不少,參選波士頓市議員,她深信市政工作,應該隨著社會步伐改革,也基於她從生活中得來的經歷,最好的方法是來自社區參與、包容、合作、創新,建成一個既全球又不失本土文化的城市。

 

Michelle會說很好的國語,如果能當還,便擦創新紀錄:首位、最年青、女性、華裔美籍市議員;首次華裔籌款活動有超過100人出席。

4月5號晚6時,Michelle抵達中國城安良工商會,在陳毓璇、陳毓禮穿針引線下,波城安良工商會大門再次以舉辦「Michelle Wu for Boston City Council At-Large」為首打開,會長黃國健表示:「今後社區主辦活動,可函安良申請借用地方,經審查符合條件便可免費借用」;而 Michelle第一次華裔籌款活動由波城安良工商會贊助。

初選日:2013年9月24日;大選日:2013年11月5日;Michelle亦必須在5月21號呈交1500個簽名以支持她出線。


(圖) 安良元老梅錫銳、Michelle、陳毓璇;陳毓禮、梅錫銳、市議員林尼肯、社區議會議員陳偉文。(徐佩蒂 攝)


(圖)Michelle、支持者王信成、鄭成輝、陳毓璇;廣教校長曾秀芬、董事長蔡倩婷、Michelle。(徐佩蒂 攝)

後記:4月2號晚,麻州聯邦參議員Elizabeth Warren為 Michelle站台,激動非常地說:「我很榮幸有機會介紹我所喜愛的人,我自己以前的學生,我們要在未來贏出 - Michelle Wu。」

在公開宣佈參選會上Michelle說:「從我們城市的每一個角落超越出身,你們慷慨的支持, 幫助我們籌集資金,人人擠滿了維多利亞藝術中心,我深深感謝你們巨大的能量,為我參選活動,開創新的一篇;未來數月,我們將努力工作,我們更需要你們慷慨的、精神和能力上支持,傅遞我們令人鼓舞的創新消息。」
Michelle是家中長女,有兩妹一弟,她和丈夫Conor一起住在南端,要了解更多請上她的網站:www.MichelleforBoston.com,請也喜歡她的Facebook頁面,並考慮捐贈競選活動經費。

 

登錄









Supported By J&Z Information Technology. XHTML and C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