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台前走向幕後;不一樣的梁國忠 |
2014年「News Chinatown號外」賀年特刊《金馬迎歲功成到》獨家專訪精選之一:與「東海企業集團」總裁梁國忠談到他的:「從前、事業、家庭、僑社及未來……」;兩代間轉接期;亞裔的存在和價值。
從台前走向幕後;不一樣的梁國忠 文:徐佩蒂
停了5個月的 (Lucky Star) 祥龍巴士可以「復航」,是中國城一件「喜訊」,大家又可以在South Station (南站) 乘坐巴士直達紐約唐人街,同樣一如以往,在紐約祥龍巴士公司售票店等候返回波士頓;對持牌東主梁國忠來說,在三年一次例行調查中,基於兩位受訓執行人員對「調查條文規限」理解與評估上的差誤,導至停駛整整5個月,損失之餘,梁國忠仍然堅持,2006年從兄長梁國光手中接過來的巴士事業,絕對有前景;這次,他更投下500多萬,購入10輛新巴士,只是他說:「對美國的法律有了疑問、亦有些茫然若失的無可奈何。」
一個下著微雨的早上,和「東海企業集團」總裁梁國忠談到他的「從前、事業、家庭、僑社及未來……」
少年時與家人,從香港來了美國30多年的梁國忠,一直有他做人的原則,他對做生意的大方向是人人手法不同、各有各做,也可以有競爭;唯一宗旨「把自己風險放在別人身上,損人益己的一定不做。」
祥龍巴士從2003年年尾構思,2005年開始,當時的票價只有$10元,這種低價服務,影響盈利之餘,也成了大公司矛頭所指,當時有兩間華人巴士,其他不說,單油價從早年$1.29一加侖至三倍跳上,其經營風險可見一斑。
2013年5月7日,交通局例行調查,梁國忠認為是應該的;誰不知這一查「查」了「29」天,調查人員所指的「違規」達38條,涉及司機醫療體檢、13個月內80次機件事故;2012年12月26號,因大風雪受阻行車遲了2小時30分;調查人員示意:「遇上這種情況,是應該安排乘客入住公路旁的旅館。」
梁國忠轉述了保險公司紀錄,在最近3年中並無發生過交通意外;最令人感到不開心,而他耿耿於懷的另一件事,在一次行車途中,巴士底部發生響聲,司機當其時一度停車檢查,沒有任何發現,到返抵車站,乘客所有行理被提取後,發覺車底有一個大洞,是被公路地面上水渠蓋彈穿,意外就是意外;生活中、工作上相處除了公平、公道外,亦該有洽商、尊重,任何族裔都有好和不好的人群,華人也一樣不應被歧視;他個人歡迎接受按時的調查,覺得是交通局協助指導市民是好事;但今次「不分皂白」的報告就這樣呈交華盛頓DC總部,令他第一回感到在這個民明的美國,也有不民明的一面;他曾諮詢過律師,辛辛苦苦建立的事業,是否有必要討回公道?
法律是社會規則的一種,今天,法律以各種方式影響著每個人的日常生活與整個社會,法律的研究來自於對何為平等、公正和正義等問題的訊問;梁國忠對祥龍巴士可以「復航」,得來的「新經驗」是:日後在處理各項大事務上,有必要有法律界人士及專業顧問參與。
目前在收費方面周1至周4每程 $25;5、6、日每程 $30 ;首兩個月,第一個月周 1至周4來回8班;5、6、日16班;第二個月周 1至周4來回10班;5、6、日24班。
而目前情況,也許會像包青天面對一宗「無頭公案」,有了解碼的線索、有了一個據理持平的機會,祥龍巴士成本增加,在交通繁忙時段,更會安排兩位司機服務乘客,一切都在從新開始,也有個適應期;梁國忠笑笑說,我自己都好想知道,其他大公司在繁忙時間下,都只用一位司機,我真想向他們學習怎樣做法。
美國夢 (American Dream) 是一種相信,只要經過努力不懈的奮鬥,便能在美國獲得更好生活的信仰,亦即人們必須通過自己的工作勤奮、勇氣、創意、和決心邁向富裕;梁國忠在生意上他的酒樓、食市都上了軌道,享受了他的美國夢,擁有了從踏實中應得的回報。
從前西裝畢挺的梁國忠,這幾年改換上牛仔褲T恤;他笑說:「你看過穿西裝躲車底碼?大巴士換零件通常自己會跟進」,最重要還是確保客人安全第一,目前,祥龍巴士公司增設了保養和維修部。
問他,有沒有考慮開拓其他長途巴士的路線?
他說:「這會是18至24個月以後的事啦!」
話題也從西裝散發開去……他說:「孩子大了,總想多點時間和她們相處,多盡點父親的責任」,他減少了出席社區活動,梁氏夫婦的女兒都愛跳舞,她們所參加的「中華藝術協會」每年都在波士頓大學表演,舞臺上的小孩不斷在銳變,也是父母一份心思的栽培。
30年在中國城,對這塊「發跡地」他的看法又如何?
「交替期」處於一個新、舊交接期,當中存有分歧;兩方面需要協調;老一輩是家長式管理很嚴謹,與年青的ABC一代無論從「觀點與角度」都會是不同的,舊一輩和新一輩都要互相尊重對方;社區需要和諧、在某一個大問題上,足以影響到華人社區「大環境」時,必須明白「團隊精神」團結華人力量的重要,為將來、為我們下一代好、華人社區穩健「壯大聲勢」,是有需要憑著前輩的「經驗和人際關係」。
這個「轉接期」需時多久?
他笑說:「10至15年」才有壯觀;訪問的尾聲,梁國忠這樣提及一個比喻,以前「中國人大白髮雲集」現在不同了,年代需要「時間」去改變;亞裔要多點發聲作出反應,否則便失去了備受尊重的地位和存在的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