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雪阻不了愛;社區需要暖流 |
祝聖誕節快樂 News Chinatown 仝仁 敬賀 (圖) 在並不浪漫的環境,多倫多德明校友會舉行了年度聚餐,圖中校友們友誼長存,這是他們電郵向「紐英崙德明校友暨眷屬聯誼會」的祝賀卡。
風雪阻不了愛;社區需要暖流
(News Chinatown徐佩蒂報導)
由星期五開始一連三天,(American Legion Post 328) 「328華裔退伍軍人會」成員製造了一個「奇蹟」,在大風雪中,堅守收集玩具送贈給有需要的孩子;通過社區熱心人士支持,收集得100件玩具,其中至孝篤親公所送上30件;圖片中左起:余寶愛、陳毓禮、 328華裔退伍軍人會會長司徒文信、Vu Tran、陳文浩、陳滋源、陳伍佩芳。
國際社會高度評價嫦娥三號成功探月:造福全人類
12月14日晚,嫦娥三號探測器在月球表面預選著陸區域成功著陸,標誌中國已成為繼蘇聯、美國後世界上第三個實現地外天體軟著陸的國家;15日,嫦娥三號探測器與月球車順利互拍,五星紅旗完美展現,嫦娥三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國際輿論普遍認為,嫦娥三號成功探月,體現了中國在航太技術方面的成就和不畏困難、勇於探索的精神,將進一步提升中國的國際影響力。
英國《每日電訊報》稱,嫦娥三號成功著陸使中國離將航太員送上月球的終極目標又接近了一步,此次登月之旅是中國空間計劃的重要里程網向世界展示了中國航太領域的科研水準和技術實力。
英國《金融時報》稱,中國的空間計劃進展非常迅速,嫦娥三號成功著陸標誌著中國躋身於掌握世界最先進科技的國家行列。
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報道稱對中國來説,嫦娥三號在月球上實現軟著陸,是一次巨大的飛躍,值得注意的是,運送嫦娥三號的火箭,也完全是由中國自己研製、生産的。
英國《衛報》報道稱,隨著中國嫦娥三號成功軟著陸,中國實現了科技大躍進,《衛報》週末刊《觀察家》發表社評稱,嫦娥三號在月球成功軟著陸是一次科技凱旋,中國極好地展示了繁榮興旺的科技實力。
西班牙中國問題專家、《環球亞洲》雜誌社社長伊萬馬涅茲指出,嫦娥三號成功著陸是中國在航太事業上取得的又一個新的成功,再次向國際社會展示了中國的綜合國力尤其是在科技領域取得的巨大成就。
德國《法蘭克福彙報》報道稱,登月成功鞏固了中國作為航太大國的地位,在航太技術上更加接近與美國平起平坐,探月進一步增強了中國人民的民族自豪感。
越南《人民報》網站和越通社都對嫦娥三號成功登月進行了報道,越南之聲廣播電臺報道稱,中國成功實現飛行器的地外天體軟著陸,標誌著中國在宇宙空間探測進程中邁出了重要一步。
波蘭知名媒體專欄作家、著名政論家彼特卡濟諾夫斯基表示,嫦娥三號成功著陸,標誌著中國已經進入具有深空探測能力的國家行列,中國發展太空計劃,不僅極大地豐富了人類的航太和探月知識,也將為人類在航太探索和空間技術領域合作開創新的歷史。
尼日利亞通信衛星公司工程師弗蘭西斯表示,嫦娥三號成功探月,為實現中華民族復興邁出了堅實一步,也是人類對外空間領域不斷探索的又一偉大成就,非洲國家航太事業的發展仍處於起步階段,嫦娥三號成功著陸必將堅定非洲國家與中國在高科技領域合作的信心,進一步密切非中戰略夥伴關係,加快非中全方位合作的步伐。
俄羅斯軍事科學院院士彼得羅夫斯基表示,1976年蘇聯最後一個月球探測器登上月球,嫦娥三號成功落月是此後37年來世界史上的又一次壯舉,它必將為中國探索外太空計劃注入新的動力。
美國傳統基金會研究員成斌認為,想要成為全球大國的中國必須向世界做出科學知識方面的貢獻,人類對月球的探索遠未完成,中國在這方面可以做出貢獻,美國海軍戰爭學院專家約翰約翰遜—弗裏茲認為,這是人類探索月球邁出的一大步,這使得中國實現載人探月更具可能。
法國《世界報》報道稱,此次嫦娥三號成功探月,證明中國掌握了高精尖技術,標誌著中國宏偉的航太計劃取得重大進展。
義大利《晚郵報》網站報道説,這次中國的月球探測活動可以稱得上是中國在科學技術方面的大躍進,並強調指出,這次月球探測活動體現了中國在電子遠端控制方面達到了很高的水準。
巴西環球網在報道嫦娥三號登月軟著陸成功時表示,中國對於空間的探索又邁進了一步,中國的空間科研水準和技術正一步步攀上高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