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銀河下的誘惑》小龍小史 |
作者是 Alan K Chow |
《唐人街風雲》之《銀河下的誘惑》 作者:湖邊草
好多好多年前,香港經濟氣候不佳,不小華人飘洋過海,望能在外地闖一番事業,落地生根建立了一個又一個『他鄉的故事。』1940年,三藩市有一個男嬰誕生了,其父是香港粤劇界名人李海泉先生。
李氏希望這個小孩將來可出人頭地,替他改了一個極有意思的名字『振藩』,寓意他長大後可威振三藩市,這位名叫振藩的小朋友,後來不單威振三藩市更揚名世界,他的目標不只是天上的飛鳥,而是奔向太陽,李小龍的一生充滿傳奇色彩……挾著一身武功『飛越舞台』,小龍的死更是一個永遠不解的桃色之迷。 1940年,時值第二次世界大戰,不少家庭遭逢巨變、顛沛流離,在一個時局不穩定的日子裡粵劇伶人李海泉在外各地登台,11月27日在美國三藩市登台演出時,妻子何愛榆誕下了兒子李振藩,也就是日後名冠四海的李小龍;在李小龍一歲時,李海泉攜家眷從舊金山返回香港。 雖屬戰亂,上流社會的李家還算富足,李海泉本名李滿船,原藉廣東順德均安鎮上村鄉,著名粤劇丑生,拜師小生奕門下,與半日安、廖俠懐、葉弗弱合稱粤劇四大名丑,更娶了何東爵士之弟何甘棠之女何愛瑜為妻。
李小龍的童年和少年是在香港度過,幼時頑劣不堪,時不時地出外滋事,李父為要兒子體魄强壯,在他7歲時便教其練習太極拳,另一方面小龍開始了他的演員生涯,1946年演出第一部電影《富貴浮雲》與父李海泉合演,1948年以李小龍藝名在《細路祥》片中演出,成了早年香港影壇小有名氣的高產童星,自該年起在香港参演22套粤語片;1958年『全港喳喳舞』賽冠軍,並参演電影《人海孤鴻》與白燕、吳楚帆同演出。 13歲時跟随名師葉問學習咏春拳,並在家中設一座木樁,每天勤練不綴;此外,他還練過洪拳、白鶴拳、譚腿、少林拳、戳脚等拳種,為後自創截拳道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為了提高技擊水平,除勤習中國拳術外,還研究西洋拳拳法,省錢購買世界拳王路易士的拳擊賽紀錄片,從中學習拳王的步法、身法、拳法和訓練方法;常参加校内外的拳擊比賽,不斷豐富實戰經驗。
他有三名好友小麒麟、奀仔和光仔,號稱『龍城四虎』,初戀時,梁醒波女兒文蘭和有影壇鐵漢之稱曹達華的女兒曹敏兒,同時喜歡上他,1959年生性好動的小龍,因一次冲突事件遭警方扣留問話,在家庭的告诫下,18歲那年决定離開香港到美國留學。
1961在西雅圖的生活相當艱苦,進入大學後,他除學習外,把精力都放在研習武術上,在學校裡組織了『中國功夫隊』,常在校園裡練習和表演;1964年,美國加尼福利亞州舉行全美空手道賽,24歲的李小龍横掃所有選手取得了冠軍。
他有感傳統中國武術應有更大發揮空間,把生平所學功夫整理,創出一套全新的武學系統;為宣揚中華武術,在大2時租了校園的一個停車場角落,掛起了『振藩國術館』的牌子,亦因此他認識了來學武術的醫學院女生連達,經過一年多的交往,在1964年8月,正式結婚,婚後夫婦同輟學,合力經營武術館。 1966年改編自連環圖的《青鋒俠》拍成劇集,李在片中演青鋒俠助手,但《青鋒俠》未能延續他的事業,賦閒在家的日子不好過;在潛修苦練下,使功夫達到更高的境界,其中的『李三脚』、『寸拳』和『勾漏手』更是他的絕招,除了精通各種拳術外,亦擅長長棍、短棍和雙節棍等各種器械,並研習氣功和硬功。
自李小龍在佛羅里達州唐人街赤手空拳制服4個持刀歹徒,勇救華人少女的消息在報上刊登之後,名字便傳遍了美國,佛羅里達佛州等電視台也請他表演腿法,中國功夫引起人們的重視,而他創辦的振藩國術館也逐興旺起來了;為擴大影響力,常到各處参加武術比賽,並在西雅圖、奥克蘭、洛杉磯等地開設分舘授徒,國術館規模與設備不斷完善。
許多顯赫的武打明星如美國空手道冠軍羅禮士等都争着拜他為師,荷里活的著名影星如占士亨賓和史提夫都是他的門徒,世界拳王阿里也曾登門拜訪,與他交流經驗,美國内各流派的拳師經常聚集在他的武舘切磋武藝,他的『以武會友』的宗旨收到了預期的效果,20世紀70年代初,涉足電影界,一股中國功夫影片的狂潮席卷着世界,李小龍這個響亮的名字震撼全球。
1970年代,在香港他的好朋友『龍城四虎』之一的小麒麟,替他搭路,打算入邵氏拍夫功片,第一小麒麟在電影圈只是小角色,第二當時邵氏功夫片是張徹導演的天下,加上早年資訊並不發達,在多種原因下,只叫價$10000美元一片也被拒於門外。
六叔邵逸夫的『紅粉佳人』方逸華退下歌壇,入駐邵氏,身為邵老板身旁兩員猛將鄒文懷、何冠昌另起爐灶,在九龍斧山道成立嘉禾電影公司,取其『家和』萬事興之意;鄒文懷出身報人,是早年英文虎報記者,觸覺神經敏感度高,一打聽之下,便笑邵老板今回捉到鹿都唔識脫角…….
1971年夏季,他接受香港嘉禾電影公司禮聘來港,拍了以中國武術為題材的《唐山大兄》,談片創下香港開埠以來影片最高票房紀錄,高達到300萬港元,也為嘉禾电影公司打響了世界市場。
《唐山大兄》後1972年又拍攝了《精武門》在片中他的大無畏精神和悚人的打鬥技巧,特别是他表演中的『李三脚』和『地躺拳』,令人贊不絕口,也傳出了他在港的第一段緋聞女主角是苗可秀。 1973年與美國華納電影公司聯合拍攝的《龍争虎鬥》面世,初奠國際巨星地位,李小龍後又自組協和電影公司,集編、導、演於一身的《猛龍過江》和《死亡遊戲》,(更欲捧紅顏知己丁珮參演) 可惜拍攝《死亡遊戲》却是這位巨星的最後遺作;李小龍本打算完成《死亡遊戲》後返美大展拳脚,命運竟安排巨星在最燦爛奪目的一刻殞落,正當他雄心勃勃,大展宏圖的時候,由於藥物過敏,1973年7月20日,突然在香港(影星丁珮家中)逝世,享年才33歲。 原名:李振藩、英文名:Bruce Lee藉貫:中國廣東順德、出生地點:美國舊金山,出生於1940年11月27日、終於:1973年 7月20日,有一兄李忠琛(曾任香港天文台長,第一任妻子才女林燕妮、第二任妻子港姐張瑪莉)、一弟李振輝(曾娶無線歡樂今宵藝員森森),有兩姊、1964年8月17日结婚,育有一子李國豪1965年2月出生,因拍電影『烏鴉』,1993年意外身亡;女:李香凝1969年4月出生(曾拍电影『渾身是胆』,妻子:蓮達英國、瑞士血統的美國人。 在武術和電影等方面有卓越的貢献,在1972年、1973年兩度被國際權威武術雜誌《黑帶》評為世界七大武術家之一,1972年當選香港十大明星之一,美報刊把他譽為『功夫之王』,日本人稱他为『武之聖者』,香港報章讚譽他為『當代中國武術及電影史上的奇才』,在美、日、英、港、台等國或地區同時出版了紀念他的特刊,都稱他為『發揚中國武術最有成效的人。』 他逝世前留下了七大本學武筆記和六本著作手稿:《截拳道》、《截拳道研究》、《功夫記錄》、《雙節棍法》、《布鲁斯-李拳術解》(英文版)和《布鲁斯-李武打技法》(英文版),世界各國技擊界仍在不斷研究、介紹他的武功,回顧作為一位中華武術傳人的李小龍一生時,人們永懷念他那熱愛中華民族、振奮中華民族精神,渴望中華民族强盛的赤誠之心。 (後記):洛杉磯市政府把《死亡遊戲》的開映日,定為李小龍日。 1980年獲日本《朝日新聞》選為七十年代代表人物。1986年獲德國漢堡大學選為最被歐洲人認識的亞洲人。1993年美國荷里活名人大道舖上李小龍紀念星徽;另獲香港電影金像獎大會頒發終身成就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