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号外
news menu leftnews menu right
即時新聞

唐人街最近动态



聯大:為這星球困難找答案
作者是 Alan K Chow   

真新聞:蔡英文作証 9月20日又有傳言稱李登輝因心臟病「死」於家中,恰巧當日蔡英文與祕書陳菊帶雞湯拜訪李登輝,一組照片闢了謠;李登輝如今已經95歲,據台灣媒體報導,他近來已經數次進出醫院,日前14日甚至傳出病危消息;蔡總統英文稱李登輝精神很好,與她閒話家常很久;據稱蔡英文還帶了燉好的藥膳雞湯,請人打包好送給李登輝,並祝他「中秋佳節愉快」,並表示,自己停留大約一小時。

聯合國大會是聯合國的6大機構之一,於1945年根據《聯合國憲章》設立,是聯合國主要的審議、監督和審查機構;大會於每年9-12月期間召開,據聯大第73屆會議主席埃斯皮諾薩稱,今年的聯大7大優先事項:(1)體面工作、(2)殘疾人權益、(3)環境行動、(4)移民與難民、(5)性別平等、(6)聯合國振興,(7)以及青年、和平與安全;未來一年內,本屆聯大將處理330項決議,舉行100多次全會,以求全球在關鍵議題上達成共識。


 

 
吳伯雄:不應讓民進黨胡作非爲
作者是 Alan K Chow   

吳伯雄表示,過去大陸有很多人對台灣友好,但如今鴿派越來越少,鷹派越來越多;今天要翻轉兩岸當前形勢,這次選舉是關鍵,這次選舉贏了,兩年後台灣「大選」與「立委」選舉才能贏,纔可以讓台灣人民安全福祉重新回來。

吳伯雄:不應讓民進黨胡作非爲

(海外網) 中國國民黨前主席吳伯雄18日參加活動時表示,大陸老百姓不能得罪,十幾億人敵對我們就不好了,他還擔憂「讓民進黨繼續胡作非爲,台灣怎麼辦?」據香港中評社報導,國民黨臺北市長參選人丁守中18日在台北舉行客家後援會成立大會;客家大佬、國民黨前主席吳伯雄也出席力挺丁守中,並強調,大陸老百姓十幾億人,他們想法對我們友善,台灣纔能有很多發揮空間,若敵對我們就不好了,所以民心不是我們在這裏坐井觀天,自己講自己爽的話。

這次選舉如果讓民進黨繼續胡作非爲,台灣怎麼辦?吳伯雄致詞時指出,所以這次選舉,國民黨有沒有作爲,關鍵就看丁守中能不能當選台北市長。

吳伯雄接着說,2008年到2016年,兩岸之間和平發展彼此互助,台灣有尊嚴,且讓老百姓安居樂業,這是因爲兩岸有政治互信,在此基礎上,即便有些看法、立場不一樣,但是大陸覺得我們都是中國人,大方向沒有違反炎黃子孫、中華民族的利益,那不同的地方可以擱置再談。

 
挑戰特朗普 傳彭博欲問鼎總統寶座
作者是 Alan K Chow   

注意 (20) 號;手機收到總統短信

聯邦緊急事務管理局(FEMA)在聲明中稱,週四 (20)首次開始測試「總統預警系統」,屆時,即使未曾在推特上關注特朗普,朗普也可以通過手機直接跟民衆取得聯繫;緊急報警系統除了提醒公衆當地天氣等突發事件外,官方目的是爲了能讓美國總統在10分鐘內與全國通話,FEMA 表示,測試短信將在美東時間星期四下午2點18分發出,以總統預警(Presidential Alert)爲開頭,短信內容爲這是全國無線緊急警報系統測試,無需採取行動;但美國境內所有的手機都無法選擇屏蔽掉預警系統。

挑戰特朗普 傳彭博欲問鼎總統寶座

英國泰晤士報(The Times)報導,彭博對親信透露,他計劃在特朗普總統連任時出馬挑戰,76歲的彭博曾分別於2008、2012、2016年三度有意問鼎白宮寶座,過去20年間至少三次轉換政黨歸屬,2001年由民主黨改披共和黨戰袍競選紐約市長,接著轉爲無黨籍,不久前又重回民主黨懷抱。

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6月報導,彭博在一場募款活動告訴賓客「你們離席前,我想取得你們的手機號碼,因爲我正在思考重組團隊」;富比世雜誌(Forbes)估計,這位媒體暨金融大亨身價高達520億美元,彭博批評特朗普的立場鮮明,尤其在槍枝管制與氣候變遷等議題上;其他可能在民主黨內總統提名戰與彭博競爭的人選,包括加州聯邦參議員賀錦麗(Kamala Harris)及麻州聯邦參議員華倫(Elizabeth Warren);2016年民主黨黨內初選排第2的佛蒙特州無黨籍聯邦參議員桑德斯(Bernard Sanders),也被視爲可能的挑戰者。


 

 
榮光聯誼會徵召呼籲
作者是 Alan K Chow   

榮光聯誼會徵召呼籲

「波士頓榮光聯誼會」緊急徵召中華民國退役軍、警、憲、國民兵及認同中華民國之僑民,加入波士頓榮光聯誼會支援波士頓區民國107(2018)年「十月六日雙十國慶千人大遊行」;活動由波士區傳统僑社、郊區社團、各學校及廣大僑民共襄盛舉,由中國城牌樓集合(9:30)行經市區後舉行昇旗典禮,並有各式舞龍、獅、武術表演等文化活動;有意者請聯絡:

馮臺甲781-380-3903 Email: taichiafng@gmail.com;陳世隆781-271-0368 Email: newmast37@hotmail.com;石家孝508-366-2024 Email: ray_shih2011@yahoo.com。另在「十一月十一日波士頓區美國退伍軍人大遊行」歡迎參與。報名方式如上。

 
羅州臺灣日萬人參與徐佑典處長感謝支持
作者是 Alan K Chow   

知名學者、近年一直心繫兩岸關係的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胡佛,10日晚於台大醫院病逝,享壽86歲,台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辦公室表示,馬英九得知胡老師過世的消息,深感不捨與哀痛;胡佛反對台獨,認為「議統」將成為台灣社會風氣,他認為現在兩岸統一的條件雖不成熟,但就長遠來看,兩岸將統一,他主張,兩岸統一是最高的道德價值,對於有台灣人否定自己是中國人的行為是「缺德」。

胡佛:兩岸統一最高的道德價值

(News Chinatown綜合港媒報導)

「中央研究院」院士胡佛離世,馬英九得知胡老師過世的消息,深感不捨與哀痛;蔡英文致上哀思;胡佛德高望重,是憲法、政治學權威,包括馬英九、江宜樺、呂秀蓮等藍綠政要、台灣各大學不少法政學系的院長或教授都是他的學生。

馬英九表示,胡佛是台灣政治學界導師,對法治及兩岸關係都有高超見解,桃李滿天下,飽受仕林尊重;回憶在大學時代曾上過胡老師的課,胡佛老師學識淵博、態度誠懇、觀點持平,除了在《大學雜誌》發表政論,還參與創辦《思與言》雜誌及澄社,在維護自由與人權、落實民主方面,貢獻卓著;胡佛生於1932年5月14日,浙江杭縣人,台灣大學法律系畢業,之後取得美國愛摩瑞大學政治學碩士,曾任美國耶魯大學、芝加哥大學與哥倫比亞大學訪問學人等,在台大政治系任教期間,奠定台灣政治學經驗研究的國際地位,作育莘莘學子;蔡總統認為,胡佛教授畢生致力台灣政治學術發展,貢獻卓越,特別在威權轉型期間,投身澄社創辦,倡議民主憲政。

胡佛,站在「政治、憲法、人權、道德」舞台上,情牽兩地;2005年10月23日,與:勞思光、于宗先、林毓生、張玉法、黃彰健、楊國樞等6位「中研院」院士,共同發表「兩岸和平論述──和平中國運動的起點」聲明,希望促成「和平中國運動」,消弭兩岸危機、促成中華民族再發展,這份格局遠大的聲明,近期在兩岸僵持之際,重獲社會關注。

 

該聲明強調,兩岸應擺脫軍事對抗性思維,用相互了解、彼此合作的態度追求真正的安全與和平,胡佛去年底接受媒體訪問時還曾表示,「兩岸統一是最高的道德」,把台灣推向「台獨」方向是「假道德」,禁不起考驗;他曾提到,「台灣主義」有一整套的思維,會轉化成台灣文化,如同當年日本統治台灣,灌輸皇民思想時也是如此,因此要用文化導正。

至於何謂「台灣主義」?胡佛在2014年受訪時曾經解釋,他認為,這些人主張台灣是一個主體,歷史400年,目的是要從歷史的感情割斷與中國大陸的關係;提出以台灣為主、向外擴張的「同心圓論」就是在切割空間關係,把兩岸民胞物與、歷史淵源、鄉土中國都割斷,「不論政治經濟文化都有主張,都是要與中國大陸切割」;胡佛認為,「兩岸統一是最高的道德」,現在台灣有人說自己不是中國人,是非常大的缺德,因為祖先都是從大陸過來,現在卻不承認、不講;如果根本的道德不重視,只重視現實,就是沒智慧;時間久了,就會造成族群分裂,把台灣推向「台獨」方向,是假道德,禁不起考驗。

翻看2017年12日11日胡佛接受香港中評社訪問(折錄)指出:近年來一個有趣的現象是,雖然各種形式的台獨主張、台獨言行層出不窮,台獨甚至成為台灣的一種政治正確和選舉時催票的工具;隨著大陸綜合實務的增長和兩岸差距的不斷擴大,相信台灣能夠獨立的人越來越少;相反,議論統一的人有增加的趨勢,無論是武統還是和統,或者被統、融統,兩岸的統一是歷史的必然,當然無論對台灣還是對大陸或整個中華民族,和統最符合兩岸人民的共同利益;胡佛表示,要解決當前兩岸問題,牽涉到一個觀念,就是「道德」,道德的起源是從家庭開始,父母養育小孩,再苦都養育、照顧小孩成人,這個道德來自天性,子女長大了和父母有感情,為了家庭付出、回饋,所以家庭是道德組織,進而擴展到家族、宗族、社會乃至國家,所以對國家的愛是一種道德。

臺灣日萬人參與徐佑典處長感謝支持

(News Chinatown報導) 駐波士頓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與羅德島州黑石谷旅遊局,8日在羅州普塔吉市(Pawtucket)普塔吉河畔(Pawtucket River)聯合舉辦「2018年羅德島州龍舟賽暨臺灣日節慶」(Rhode Island Dragon Boat Races & Taiwan Day Festival),吸引逾萬名觀眾前往,觀賞龍舟賽、跳繩與吃餃子比賽、欣賞中華民俗技藝表演、體驗臺灣童玩與手工藝創作,熱鬧非凡。

到場嘉賓包括羅州羅州州長羅曼朵(Gina Raimondo)、羅州副州長麥基(Daniel Mckee)、聯邦眾議員西西里尼(David Cicilline)、羅州州務卿嘉比亞(Nellie Gorbea)、羅州參議員柯帝(Marc Cote)、羅州財政廳長馬克力尼(Seth Magaziner)、普塔吉市長蓋比思(Donald Grebien)、克蘭斯敦市長馮偉傑(Allan Fung)、前州務卿布朗(Matt Brown)、商務廳官員Katherine Therieau 及羅州藝術節主席John Baxter等。

駐波士頓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長徐佑典致詞時表示,羅州臺灣日節慶已進入第19年,感謝當地政要共襄盛舉,樂見臺灣日活動規模逐年擴大,節目逐年充實多樣,更重要的是,19年來臺灣日活動已提供一個良好機會讓超過19萬羅州居民更加認識臺灣。

此外,經文處甫於本月6日與羅州簽署完成免試相互承認駕照協議,羅州成為美國第28個州及新英格蘭地區第2個與我簽署此類互惠協定的州政府,我成為羅州政府第1個簽署駕照免試互換之外國政府,經文處對於羅州政府及州議會在本案推動過程中的鼎力協助,均表達誠摯謝意。

今年共有來自北美各地的30支隊伍,角逐頭獎5000美元,盛況空前,其中包括第一支由旅居新英格蘭地區臺灣僑胞及留學生組成的「波士頓臺客隊」隊,比賽成績十分出色,龍舟賽最後由Ohana New England隊贏得冠軍及獎金5000美元;規模盛況空前。

另中華航空及長榮航空亦連續五年贊助相關趣味競賽,並分別提供首獎之參賽人往返美國-臺北之機票,參與臺灣日活動多年之「中華民俗藝術工作坊」亦帶來鑼鼓喧天、戲獅、功夫少年、原住民舞蹈及扯鈴等表演,並在現場示範傳統手工藝,包括捏麵人、燈籠製作、創意剪紙、書法書籤、面具製作、布袋戲偶及原住民頭飾等,吸引到場民眾駐足參與;另外現場還提供多項臺灣美食,吸引眾多食客。羅州龍舟賽暨臺灣日活動今年邁入第19屆,早年係由中華民國政府及民間企業捐贈6艘龍舟後逐年擴大辦理,每年均吸引上萬民眾前往參與,已成為該州年度文化盛事,係北美地區少數以臺灣日為名與美國主流社會充分結合的大型活動之一,代表臺美雙方密切的交流與情誼,意義非凡。

 
« 最先前一個261262263264265266267268269270下一個最後 »

第 263 頁, 共 385 頁




Supported By J&Z Information Technology. XHTML and C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