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号外
news menu leftnews menu right
即時新聞

唐人街最近动态



特朗普女兒的中國閨蜜
作者是 Alan K Chow   

(圖)經文處賴銘琪處長夫婦以貴賓身分出席王力宏演唱會,陳銘俊副處長、教育黃組長薳玉、僑教中心主任歐宏偉及新聞組組長朱永昌也出席盛會。

賴銘琪出席伯克利音樂學院王力宏演唱會

駐波士頓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賴銘琪夫婦於13日晚,出席伯克利音樂學院盛大舉行的臺灣歌手王力宏演唱會及頒授榮譽博士學位典禮,賴處長表示,王力宏不僅是年輕人的偶像,也是臺裔美國人的佼佼者,他以音樂為媒介,搭起東方與西方的橋樑,是成功的文化大使;此次獲母校頒發榮譽博士學位,實至名歸,期盼他未來更上層樓,藉音樂促進世人友誼;伯克利音樂學院是以培養當代音樂人才為主要目標的高等學府,培養許多國際表演人才,校友曾獲得逾300座葛萊美獎及拉丁葛萊美獎,王力宏係該校1999年畢業的校友。

特朗普女兒的中國閨蜜

(綜合報導)都說「每個成功的男人背後都有一個支持他的女人」,特朗普能當總統,也是有一個女人幫了他大忙,他的女兒伊萬卡,明明可以靠臉吃飯,可卻偏偏要靠才華,就是這樣一個真正白富美性感公主,對中國教育非常看中,原因居然是伊萬卡有一位中國閨蜜,她是就是鄧文迪。  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他們一家人都火了……

這一切都源自陪着特朗普走南闖北的這五個子女實在是優秀的令人咋舌,個個顏值出衆,颱風穩健,各種技能都處於滿值狀態,連希拉莉在競選時被問及「特朗普的優點」時,也不無艷羡地說:「我很尊重特朗普的子女,他的子女很能幹,而且支持他的父親。」

 

這種優秀源自家族優良的教育傳統,這兩天他的小外孫女阿拉貝拉(伊萬卡的大女兒)說中文的視頻又在社交網站上掀起一陣熱潮,要知道小姑娘今年才4歲,中文已經說的有模有樣,除大女兒阿拉貝拉以外,伊萬卡對自己其他兩個孩子的要求也是一模一樣:必須都得會流利中文。

特朗普家庭為什麼如此看重中文教育,除了基於商業原因,對中國經濟發展前景看好;據說,和伊萬卡的中國閨蜜鄧文迪也有莫大的關係;鄧文迪之前一直因政治圈和娛樂圈的八卦緋聞而出名,大家關注到的大多是她的男性朋友圈。

事實上鄧文迪在圈內實實在在是有許多高質量女閨蜜的,芭芭拉沃爾特斯、約旦王后、妮可基德曼、奧巴馬夫人米歇爾都是她的座上賓,還有特朗普的大女兒伊萬卡。

有人曾詬病鄧文迪心機很深,遇見有權有勢的,想方設法就會往上靠,可事實上,鄧文迪和伊萬卡的友誼已經保持了好多年。在鄧文迪還是默多剋夫人,而伊萬卡只不過是一個紐約地産商的女兒時期就開始了。

有人說是因為鄧文迪給伊萬卡介紹了一位極其優秀的老公,2007年,伊萬卡與未來老公傑瑞德·庫什納在朋友介紹下認識,起初雙方只是想談談生意,可一來二去,郎才女貌的兩個人竟看對了眼,成為了熱戀情侶。

可就在一片看好聲中,這兩個相愛的人,受限於猶太教的一些要求,不得不在2008年黯然分手。

關鍵時刻,伊萬卡信賴的鄧大姐出手了,她給傑瑞德打了個電話:親愛的你工作太拚命了,周末來我們游船玩一下吧,當傑瑞德登上默多克的游艇才發現,伊萬卡也在,兩人愛火重燃;學霸伊萬卡為愛郎啃下厚厚的教義經典,通過難度很大的考試,皈依了猶太教。兩人最終在2009年結婚。

鄧文迪和夫妻二人的關係就更好了,對於兩人為何成為好朋友,鄧文迪在一次接受採訪時曾經談到:伊萬卡是一個獨立、努力、聰明的女性,是我非常欣賞的朋友,我在她身上可以看見自己;除了一起吃喝玩樂,鄧文迪和伊萬卡在事業上的互相扶持。

去年號稱「時尚界奧斯卡」的met ball,在紐約舉辦"鏡花水月"中國主題大秀,由鄧文迪和鞏俐攜手主辦,伊萬卡就盛裝出席給鄧文迪捧場,鄧文迪的藝術網站舉辦活動,伊萬卡也義不容辭幫站台;而伊萬卡的珠寶品牌開拓中國市場,鄧文迪也是全力支持,還替她出馬辦發佈會。

 
中領館提醒留學生注意安全
作者是 Alan K Chow   

美國大選後現反華言論 中領館提醒留學生注意安全

『各位中國留學生、訪問學者、漢語教師及志願者:美國總統大選結束後,連日來,包括舊金山、波特蘭、西雅圖等,在內的美國多地爆發遊行示威,部分城市的遊行還演變成騷亂,有人在市中心縱火,有人打破商店玻璃,有人在建築物上噴刷標語,部分抗議者把憤怒的焦點發泄到當地華人身上,出現了很多反華言論,一些地方的中國留學生也遇到被謾駡的情況。

為此,中國駐舊金山總領館教育組提醒領區廣大中國留學生、訪問學者、漢語教師及志願者務必注意自我保護,確保自身安全,不要去人群密集的場所,遠離遊行集會,不要圍觀,避免與他人發生爭執,如遇緊急情況,請立即報警並與我館有關部門聯繫;我館領事保護熱線:415-852-5924(工作時間);415-216-8525 (非工作時間)。』也可以聯繫教育組的管片領事。

 

 
波士頓退伍軍人大遊行
作者是 Alan K Chow   

波士頓退伍軍人大遊行

為紀念11月11日「美國退伍軍人節」,波士頓舉辦大型遊行活動,包括經歷:二戰、韓戰、越戰、阿富汗、伊拉克等戰役之退伍軍人和現役戰士及受過軍訓之高中學生等組成之壯大陣容,從波士頓公園雄赳赳氣昂昂地遊行至波士頓市府廣場;由中華民國榮光聯誼會員,加上留學生及波士頓辦事處同仁組成的隊伍,由賴銘琪處長率領,身穿黃背心、頭戴船型帽,手舞小國旗,在巨幅中華民國及美國國旗引領下,浩浩蕩蕩前進,隨行之軍樂隊在行進中演奏梅花、中華民國頌等歌曲,氣氛隆重莊嚴;民眾扶老攜幼夾道致意,波士頓辦事處沿途分贈小國旗,不斷有美國民眾揮舞中華民國國旗,充分展現與美國之堅定情誼,美國社會對為國捐軀者和保國衛民之軍人的崇高敬意,令人印象深刻。


 

 
賴銘琪致贈感謝狀予設置波士頓華埠牌樓及銅匾友人
作者是 Alan K Chow   

賴銘琪致贈感謝狀予設置波士頓華埠牌樓及銅匾友人

(News Chinatown訊) 駐波士頓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賴銘琪於11月7日晚間致贈感謝狀予波士頓前市長Raymond L. Flynn大使、阮浩鑾牙醫師、布朗基金會前執行秘書Robert J. Fleming及銅匾製作公司負責人Daniel G. Moriarty等人,感謝他們當年的付出與努力,使華埠牌樓的歷史及其意涵得以忠實呈現,也為中華民國與波士頓地區的友好關係作了最佳見證。

賴處長在致詞時指出,中華民國政府於1980年代捐贈建造華埠牌樓所需材料,並由布朗基金會(Edward Ingersoll Browne Trust Fund)撥款建造此牌樓,成為美化華埠的地標,Flynn大使也在市長任內為其製作銅匾作說明,使到訪遊客更易明瞭其歷史緣由,Flynn大使表示,波士頓因為各個族裔的參與及貢獻而文化豐茂,花團錦簇。他本人也是先祖來自愛爾蘭的後裔,而各族裔在美國一齊為生活奮鬥,成就今日波士頓的繁榮興旺,他也引以為榮;受獎人之一、曾任波士頓-臺北姐妹市協會會長的阮浩鑾牙醫師指出,藉由許多熱心人士的努力推動,讓華埠居民及觀光客對中華民國與波士頓的友誼有正確的認識,是很有意義的事。

波士頓華埠牌樓是觀光客造訪華埠必經駐足留影之地,也象徵中華民國與美國的友誼。1980年代建成後,除Flynn在任時製作銅匾誌記其事外,今年也在臺北經文處發起下,由華埠25個僑團公所捐款製作另一銅匾,以中、英文說明牌樓橫匾「天下為公」及「禮義廉恥」的意義,並鑴刻中華民國國旗、美國國旗、波士頓市徽及臺北市市徽,彰顯兩國及兩市的情誼;Flynn大使曾於1984至1993年擔任波士頓市市長,並於1993年經柯林頓總統任命為美國駐教廷大使,至1997年卸任。


(圖) 賴處長夫婦與波士頓華埠牌樓及銅匾友人合影,中左為前市長Raymond L.Flynn夫婦、右一為僑領阮浩鑾醫師、左為布朗基金會前執行秘書Robert J. Fleming、右二為銅匾製作公司負責人Daniel G. Moriarty夫婦。


(圖) 賴處長致贈感謝狀予波士頓前市長Flynn大使(前駐梵蒂岡大使) 。



 
特朗普持 278 選舉人票入主白宮
作者是 Alan K Chow   

奪關鍵搖擺州;特朗普持 278 舉人票入主白宮

(News Chinatown報導) 美東時間(9) 零晨2時48分,特朗普在當選致詞中表明接到希拉莉祝賀,他亦公開感謝希拉莉一路來為美國所做的一切;並稱:「選舉才結束,我們的工作才開始,並願意和全球建立有好關係,保持良好合作機際,讓美國夢更接近,國家再次富強,做好你們的美國總統。」

據新華社資科,《特朗普逆襲當選美國總統、打破華府精英政治鐵律》這次選舉與以前美國各大媒體和民調機構所預測完全不同,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特朗普不僅沒有丟掉一個原先預計能獲勝的州,更接連贏得了幾個選情接近的重要搖擺州,包括佛羅里達州、俄亥俄州、北卡羅萊拉納州等州,而這也是他此次能夠獲勝的最重要原因。

希拉莉和特朗普在此次選舉中,都獲得了傳統上各自黨派票倉的支持,特朗普贏得了德克薩斯州以及中部地區大部分州的選票,而希拉莉則贏得了加尼福尼亞州以及東北部州的支持。

然而在關鍵搖擺州佛羅里達,特朗普獲得了49.1%的支持率,希拉莉獲得了47.7%的支持,特朗普得票457萬,而希拉莉獲得了有444萬張選票,雙方差距了13萬張選票。

在中部兩大關鍵搖擺州俄亥俄州以及北卡羅來納州也將關鍵的選舉人票投給了共和黨候選人特朗普,在擁有18張選舉人票的俄亥俄,特朗普獲得了超半數的52.2%的選民支持,超出對手26萬張選票,在北卡,共有231萬的選民將選票投給了特朗普,占到了全部選票的50.6%。

在數百萬美國人投下選票之際,Morning Consult 和Politico聯合進行了一項特別的民意調查,調查美國人面對2016年總統選舉的心情如何,令人意外的是,在民主黨和共和黨人中,85%的被調查者吐露的心聲竟然是「只希望大選快點結束。」

還有超過一半的受訪者對大選感到「憤怒、緊張、焦慮和生氣」,因大選感到「鬱悶」的人也高達39%,實際上,僅有25%的受訪者對大選感到高興,有29%的人為美國大選「感到自豪」。

有分析稱,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亂象叢生,相互抹黑揭醜取代政策辯論,而從這份民調也可以看出,對於持續1年多的美國大選混戰,美國人更多的是心累,“只希望快點結束”。

此前有民調顯示,美國民衆普遍感到選舉制度已經背離民主初衷,演化為一場金錢解遊戲和政治鬧劇,越來越多美國民衆喪失對“美式民主”的信心,對國家的發展走向深感憂慮。

 
« 最先前一個301302303304305306307308309310下一個最後 »

第 310 頁, 共 386 頁




Supported By J&Z Information Technology. XHTML and C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