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号外
news menu leftnews menu right
即時新聞

唐人街最近动态



柯文哲提「一五共識」 四個互相、促交流增善意
作者是 Alan K Chow   

柯文哲接受大陸新華社等媒體訪問時,再度被問及「一個中國」的看法,及如何看待「九二共識」等問題,柯文哲表示,他最怕這個被「斷章取義」,柯文哲說,一個中國的內容到底是什麼,不要老是講符號,要講內容是什麼?柯文哲提出他的新觀點,就是「四個互相」、「促進交流增加善意」,柯文哲更將這個觀點,定調為2015年的「一五新觀點」,如果大家都同意,就是「一五共識」。

柯文哲提「一五共識」 四個互相、促交流增善意

台北市長柯文哲接受大陸新華社等媒體訪問時,提到『一個中國』的內容是什麼?」,陸媒也問及柯文哲,「如何看待『九二共識』」,柯文哲回應, 「世界上並沒有人認為有『兩個中國』,所以一個中國並不是問題。」

柯文哲說,媒體不要問他這麼難的問題,台灣的媒體不要剪一段他的話來問他,一個中國的內容是什麼?要講清楚,如果被斷章取義,他就完蛋了,柯文哲也再度提出自己的新觀點,柯文哲說,兩岸的交流,必須尊重過去已經簽訂的協議及互動的歷史,在現有的政治基礎上,以互相認識、互相瞭解、互相尊重、互相合作的原則,秉持兩岸一家親精神,促進交流、增加善意,兩岸追求更好未來,柯文哲也把自己的這個說法,定調為一五新觀點,讓大家討論,討論到最後大家都同意,就是一五共識。

清明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公曆四月五日前後為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二十四個節氣中,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的只有清明,清明節不僅是人們祭奠祖先、緬懷先烈的節日,也是中華民族認祖歸宗的紐帶,更重要的是認識先輩,看自己的不足,修正自己,帶動後人。

一個清明節的愛情故事:漂洋過海和你在一起

(來源:荊楚網)「這時在我的面前又出現了你,有如曇花一現的幻影,有如純潔之美的精靈,我的心在狂喜中跳躍,為了它,一切又重新蘇醒,有了傾心的人,有了詩的靈感,有了生命,有了眼淚,也有了愛情。」

 

這是普希金描寫愛情的詩句,60年前,普希金的愛情詩句曾出現在中日兩個年輕人的交流中,以此來抒發對愛情的忠貞不渝,他們的愛情故事從上個世紀延續至去年,直至兩人合墓,永遠地長眠在一起。

這是日本女士溝脅千年和當年的中國軍人杜江群之間的故事,去年6月,溝脅女士的骨灰從日本被帶到武漢,在扁擔山公墓和她一生摯愛的人杜江群合葬在一起,了卻了她的夙願。

1944年,還不到16歲的溝脅千年來到中國東北,目睹了中國人民所經歷的水深火熱,以志願者身份加入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八路軍,不久,日本投降,但是溝脅千年並沒有選擇回到日本,她隨着解放大軍,從北方南下,1952年夏,她和另7名日籍護士,從廣西南寧軍區303醫院調到羊樓洞部隊療養所。

羊樓洞地處湘鄂交界之要衝,就在這裏,溝脅千年和當時因患結核病正在此療養的杜江群結識,29歲的杜江群是一所學校的政治教員,曾有過地下黨經歷,雖然病重,卻依然樂觀,當時,不少病員都排斥外籍護士的照料,態度甚至粗暴,看着溝脅千年着急的樣子,杜江群站了出來,說服傷員,讓他安心地接受治療。

正是這一次,兩個年輕人擦出了火花,他們常常在一起散步、談心,感情慢慢升溫,然而,杜江群的肺結核時好時壞,有一次發高燒,因為洋樓洞缺水無法用涼水降溫這樣的物理方法。這急壞了溝脅千年,後來,她拿出攢着的零花錢買來冰棍替他降溫,度過險情。

一別竟是永訣

1953年,溝脅千年被調到湖北襄陽軍區醫院,在離開的那天早上,她將一些繡花的手絹、枕套和画着彩圖的書信,塞到了杜江群的枕頭下,1954年下半年,溝脅千年從襄陽調到武漢東湖療養院,此時,杜江群的病愈發嚴重,而溝脅千年也面臨着日本家人的催促,她寫信告訴杜江群,媽媽正在尋找她,爸爸和哥哥在戰爭中都離開了人世,媽媽一個人帶着三個女兒艱難度日,日夜盼着她回去,溝脅千年也糾結着,放心不下杜江群,並不願意回國。

接到來信,杜江群心情沉重,他捨不得心愛的姑娘,但又覺得自己不應該那麼自私,他便寫信告訴她:為了你的幸福和親人,你必須回國去;1955年,溝脅千年將返回日本,已在病危之際的杜江群被人用擔架抬着,來到武漢關的碼頭,和心上人依依惜別,卻未曾想到,這竟是永別,回國後,兩人以書信往來,訴說離別相思之苦,然而,1956年,也就是溝脅千年離開武漢的第一年,33歲的杜江群病情惡化,離開了人世。

一生從未放棄

一別是永遠,但溝脅女士卻從未忘記這段在中國的情緣,常常憶起和杜江群的點點滴滴,而她也因為這段感情選擇一個人過一輩子,杜江群的侄女歐陽蔚怡在上世紀80年代去日本留學,曾和溝脅女士共同生活過一年,去年,她為合墓事宜回武漢,並在博客上記錄了她記憶中的溝脅女士以及合墓的細節;據歐陽蔚怡的表述,得知杜江群因病去世後,溝脅女士從此在家裏的客廳裏放着杜江群的照片,每天都要給他擺上飯菜、茶水和花草,忌日還要特別做上一碗粥,因為她聽說杜江群在最後的日子只能喝粥。

歐陽蔚怡在博客中說道,溝脅女士曾給她看了一直保存着的杜江群的來信,尤其是杜江群臨終前顫抖的筆跡和臨終訣別的文字催人淚下,也可能是這種難以忘卻的感情讓溝脅從此無法接受其他人。

漂洋過海看你

1987年,離開中國32年後,她才得以重返故地,輾轉聯繫到杜江群生前戰友王家騄,以及杜江群的妹妹也就是歐陽蔚怡的母親庹友生,提出希望為杜江群掃墓,然而,因為種種原因,杜江群的墳塋已難覓蹤跡,溝脅女士和兩人商量後,決定以三人名義共建一座空墓以示紀念, 墓碑上溝脅女士的落款是,你永遠的朋友;1988年,在墓碑即將完成時,溝脅女士從日本寄來了白色的蘭花,庹友生定製了杜江群和溝脅女士的瓷像,將這些都放進了墓中。

當時,溝脅女士來漢時,住在庹友生家中,歐陽蔚怡的堂哥庹曉林回憶了那時的情景:姑媽庹友生讓在學校食堂工作的他請了一周的假,為溝脅女士做些中國的特色菜,庹曉林記得當時做了宮保鷄丁、武昌魚、咕咾肉等家常菜,溝脅女士很喜歡。

永遠在一起

2012年,83歲的溝脅女士在日本去世,她生前的心願便是,將部分骨灰葬於中國,和杜江群在一起,一直旅居日本的歐陽蔚怡得到老人的信任和委託,並在老人家人的理解下得到部分骨灰,歐陽蔚怡在博客中記錄了合葬的故事:由於兩人已相隔六十年, 她擔心杜江群會不認得已經年老的溝脅女士,便把溝脅女士從年輕到年老的部分照片以及她珍藏的兩個筆記本還有溝脅家族墳墓邊的土壤,連同溝脅女士的骨灰一起帶到了武漢。

歐陽蔚怡記錄道,溝脅女士珍藏的筆記本是當年杜江群贈予,裏面有兩人寫下的贈言和同事、親人的照片,還有溝脅女士用中文抄寫的普希金愛情詩篇,溝脅女士離開中國時並不能帶走這些珍貴物品,直至30年後重返中國才又獲得。

在聯繫安放溝脅女士骨灰的過程中,扁擔山公墓需要合墓兩者的關係證明,但他們並沒有相關證明,於是,歐陽蔚怡便給扁擔山公墓管理處寫了信,講述了兩人之間的故事和當年修繕墓碑的過程,得到了管理處的理解。

去年6月,歐陽蔚怡帶着老人的骨灰和物品回到武漢,重新修整了墓碑,將溝脅女士的遺物放進了墓穴中,分隔了60年的愛人終於相聚,這是這個真實故事的最後結局,雖然他們分開有半個多世紀那麼久,但因為溝脅女士的矢志不渝,終於和她牽掛一生的人走在了一起。


 
2016總統大選國民黨士氣低瀰漫「藍色憂鬱」
作者是 Alan K Chow   

(圖) 新台灣國策智庫民調顯示,2016大選蔡英文(右圖)支持度均領先吳敦義、朱立倫、王金平,但與王差距最小。

據聯合報報導,2016總統大選,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已就戰鬥位置,國民黨人選未定,黨內瀰漫「藍色憂鬱」,國民黨前副主席、立法院副院長洪秀柱接受聯合報專訪時高分貝喊話說,繼續拖延表態,會讓支持者泄氣,想參選的人,最遲四月底以前要宣佈吧!

九合一選舉大敗後,國民黨士氣低迷,面對2016,幾位被看好的總統人選如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立法院長王金平與副總統吳敦義等,至今皆未鬆口。

再忸怩下去,民心會愈來愈喚不回,如果沒有人願意表態,國民黨就等死吧!洪秀柱呼籲黨內有志之士盡快挺身而出,承擔責任。

對洪秀柱的說法,黨內看法不一,立委呂學樟表示,總統人選宜早不宜遲,對明年整體選戰佈局與整合當然有幫助,但重點還是要找到能勝選的最強人選,立委吳育升說,理想的總統候選人産生必須水到渠成,若可為黨的總統候選人多累積正面能量,早一個月,不如晚一個月。

洪秀柱表示,扁第二任總統後期,民進黨陷入扁家涉貪風暴,更加愁雲慘霧,但2007年五月國民黨確定提名馬英九參選總統後,當時氣勢正弱的民進黨即緊盯國民黨步伐,隔天就公佈總統初選時程。

洪秀柱指出,美國總統奧巴馬在黨內初選勝出前,也從來不是最被看好的人選,當時對手希拉莉已連任兩屆參議員,但奧巴馬一樣打敗希拉莉,國民黨現在需要不怕輸、敢承擔,願正面迎戰、有必勝決心的人選,這樣才能帶領打仗!”

黨內拱朱、拱王聲浪相互較勁,洪秀柱直言,這種拱來拱去的戲碼,基層已經很無奈了,台灣社會不喜歡再看政治人物的勾心鬥角或忸怩作態。

朱、王、吳,誰是最佳人選?洪秀柱說,這要交給選民決定,但國民黨必須找出「最有戰力的人選」;總統初選作業可以等到五、六月,但想參選的人至少四月底以前就應表態。

誰來PK蔡英文 王金平勝朱

(中國日報) 新台灣國策智庫發布2016年總統選舉民調,由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分別與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副總統吳敦義及立法院長王金平進行對比式民調,民調結果蔡英文以二十點九個百分點領先朱立倫;若對上吳敦義,蔡則以五十四點一個百分點遙遙領先;若對上王金平,蔡僅以十六點四個百分點勝出,差距最小。

吳敦義輸54百分點

2016總統大選,民進黨確定由蔡英文代表參選,國民黨尚不明朗,若國民黨由朱立倫出征,朱支持度為百分之三十三點一,蔡英文為百分之五十四;若由吳敦義出線,吳為百分之十五點五、蔡為百分之六十九點六;若是王金平對上蔡英文,則為百分之三十四點五比百分之五十點九。

政黨傾向分析,王金平得到百分之二十一點五泛綠支持,泛藍部分拿到百分之五十八點三支持;而朱立倫獲得百分之七十六點五泛藍支持,但僅能拿到百分之五點七泛綠支持。新台灣國策智庫民調中心主任徐永明指出,相較於朱立倫,王金平較可能獲得泛綠者的支持。

國民黨滿意度上升

不過,國民黨藍營輔選人士認為,王金平對上蔡英文的差距雖然最小,主要是因為有超過兩成的綠營選民宣稱要投票給他,若選戰開打后,綠營選民勢必迴流蔡英文,若由王代表國民黨參選,國民黨票源將分裂,几乎是篤定敗選。

在政黨滿意度部分,民進黨去年十二月的滿意度為百分之四十六點二,今年一月上升至百分之四十六點三,但到了三月降至百分之三十七點八,驟降八點 五個百分點,反觀國民黨,自一月新任黨主席朱立倫上任後,滿意度從去年十二月的百分之十一,到今年一月上升至百分之十六點七,三月持續上升至百分之十八點 三,新台灣國策智庫研髮長李明峻認為,民進黨滿意度下滑,應與最近黨內初選的負面新聞有關。

此外,總統馬英九曾詢問吳敦義是否願意代表國民黨參選2016總統大選,不過總統府發言人陳以信否認,強調絶無此事,吳敦義辦公室也說,馬總統從未徵詢過吳參選事宜。


 
全球最佳大學:哈佛再佔鰲頭
作者是 Alan K Chow   

哈佛大學位於美國波士頓的劍橋城,建校於1636年,是美國曆史最悠久的大學,該校所獲捐款也傲視全球各校,此外,該校對於擁有40名以上的諾貝爾獎得主也引以自豪,美國是1776年建國,比哈佛建校要晚140年;哈佛大學的建立是由當時的英國殖民者想在美國的土地上建一座大學,正因為哈佛大學的建立者當中有很多人都是劍橋大學的畢業生,哈佛大學所在的城市也就被命名為劍橋城,原來这這所大學的名字叫做「劍橋學院」;哈佛大學現在的名字來源於1638年一位名叫哈佛的學院院長,院長去世時,把自己積蓄的一半和400本圖書 (在 1638年,這所建校只有兩年、学生首年只有9位的學校這可不是小數目) 捐贈給這所大學,後來經過議院的投票,决定将這所大學命名為哈佛大學。

全球最佳大學:哈佛再佔鰲頭

英國泰晤士報今年公佈的全球聲譽最佳大學排行榜中,哈佛大學再佔鰲頭,是該校第五年榮膺全球最佳大學的榮銜,同時,榜上前10名有8校為美國的大學;在全球頂尖100所大學的排行榜上,美國占了43所,遙遙領先其他國家,最佳大學第2多的英國僅12所,第3多的德國有6所;該排名是針對全球142個國家約1萬名學術界人士,要求他們提名10所全球教學和研究最佳大學後,獲得的結果。

該排行榜前5名除了哈佛和英國的牛津、劍橋,麻省理工學院和史丹佛大學分居4、5名;第6至10名則依序為柏克萊加州大學、普林斯頓、耶魯、加州理工學院和哥倫比亞大學,該排行榜作者指出,美英6所菁英大學連續5年上榜,是名副其實的「超級名校」,在全球衆多名校中依然鶴立鷄群。

與去年相較,麻省理工和史丹佛均跌落2個名次,被牛津和劍橋后來居上,柏克萊加大則保住第6名,哥倫比亞大學取代了洛杉磯加州大學升入前10名,洛杉磯加大落到第13名;其他未晉入前10名的遺珠,包括第11名的芝加哥大學、第18名的約翰霍普金斯大學、19名的密西根大學和20名的康乃爾大學,同時,去年美國有46校列為全球百名最佳大學,今年減少了3校。(*該排行作者並指出,中國、巴西和俄羅斯的大學都有顯着進步,同時歐洲、加拿大、澳洲和亞洲大學也表現亮眼。)

 
遏止「生育旅遊」歪風;美國出生公民權待改
作者是 Alan K Chow   

美國公民權成為對外國人的引誘,那是難以計算的,它也鼓勵了非法移民進入美國,皮尤研究中心則認為每年有340,000名外國人在美産下嬰兒,這種情況也間接使非法移民人數增多;奧巴馬總統下令停止驅逐美國公民和合法永久居民在美國非法居留的父母,約有四、五百萬人合乎這種條件,而其中很多是非法進入美國後在美國生孩子的人。

遏止「生育旅遊」歪風;美國出生公民權待改

(華盛頓電) 共和黨籍衆議員維特 (David Vitter,路易斯安那州) 提出修正案,推動廢除「出生公民權」,以遏止「生育旅遊」歪風,維特提出的修正案,在美國出生的孩子,必須父母之中至少有一人是美國公民、擁有綠卡或曾在美軍服務,才能獲得美國籍,根據現行法律,任何出生在美國的人都自然成為美國公民,維特宣稱這種規定助長「生育旅遊」。

維特表示:「這是非常真實的爆炸性現象,有整個地下企業在操作推銷生育旅遊,這是一種力量逐年擴大的強大誘力,吸引愈來愈多人越過邊界就只為了到美國生孩子。」他希望把這項提案加入「為販賣人口受害者伸張正義法」,辯稱他的修正案與這項法案有關,因為2者都關乎移民問題,也是導致嚴重灠用和人口偷渡的問題。

「財政時報」(Fiscal Times)報導,曾經贊成讓非法移民獲得轉變為合法身分,甚至成為美國公民的威斯康辛州州長史考特. 華克 (Scott Walker) 對所有候選人建議,應該重新檢討新的移民政策,希望能終結「在美出生即為公民」(birthright citizenship) 的觀念;新聞網站「財政時報」亦贊成取消出生公民權,指出已開發國家中,只有美國和加拿大仍向在其境內出生的孩子自動提供公民權,歐洲沒有任何國家這樣做。

「財政時報」引用最近在南加發生的聯邦執法人員突襲37個「月子中心」,發現這些商業行為服務多達60,000名來自中國的孕婦,生育旅遊」不只在於讓孩子自動成為美國人,還包括價值可能達到幾百萬元的免費教育、食品、健康和退休福利。

「紐約時報」指出,聯邦政府引用中國政府的資訊報導稱,在2008年在美國誕生的中國嬰兒有4,200名,到2012年已超過一萬名中國嬰兒在美出生,相信近兩年人數更多;報導中說,當這些外國媽媽來美誕生的嬰兒年滿21歲,若他們住在美國,他有權申請他們的家人來美,這是家人團聚的人道精神,根據「移民研究中 心」(Center for Immigration Studies) 的約翰. 菲裏報告稱,2009年批准獲得永久居留權的有1,130,818人,其中以親屬關係申請來美的有747,413人,約佔百分之66。

中國新富地位象徵:生美國娃娃

(中國日報) 法庭檔案和媒體報導指出,中國新富爭相到美國生育,以讓孩子獲得美國籍,不只是希望藉此得到美國的福利和保護,也成為一種炫耀財富和地位的方式,爾灣加州大學亞美歷史專家陳勇說,對於中國新富,擁有美國籍孩子是一種地位象徵,顯示他們負擔得起到美國生孩子,促使更多人跟進。

法庭檔案詳細描述移民及海關執法局 (ICE)特別探員,對最近遭到突檢的一家坐月子中心進行的調查,表示最近幾年有數以千計孕婦持臨時觀光簽證從中國到美國生産,以讓孩子擁有生為美國人的福利,法庭檔案宣稱,到美國生孩子的中國人大多很有錢,在銀行擁有相當於160萬美元存款的中國人,將近67%都存心這樣做,檔案也透露,有一家公司的「生育旅遊」客戶,包括一些中國政府人員。

 

報告引用有線電視新聞網 (CNN) 財經網站的報導,表示近年到美國生産的中國孕婦暴增,從2008年的大約4200人,到2012年達到大約1萬人,估計外國人每年在美國生下的孩子約有30萬人,其中大約4萬人的母親是蓄意到美國「生育旅遊」。

房地産業專家說,中國人也爭相在美國置産,成為美國房地産成長最快的外國買主,而且他們有76%全部付現金,中國買主通常喜歡在房價昂貴市場購買高級住宅,不過達拉斯和西雅圖等市場也逐漸熱門,Realtor.org房地産網站說,53%中國買主偏好加州,中國買主最感興趣的市場包括:底特律、洛杉磯、拉斯維加斯和奧蘭多。


 
朱立倫回應兩個太陽論:國民黨不需要所謂的太陽
作者是 Alan K Chow   

(圖) 迎接中國羊年來臨,美郵局特別推出「羊年」郵票,這款以盛裝春節應景甜品、零食果盒為主體的「永久」郵票,色彩鮮艷,充滿「羊羊」喜氣,已在全美郵局出售,郵局網站亦接受民衆訂購

馬英九:可再往前走;兩岸關係看長遠

總統馬英九說,兩岸關係中間出現一些小波瀾,都不是關鍵,要看長、看大、看遠,在他任期內,兩岸關係當然還是有可能再往前走,國民黨在去年杪的「九合一」慘敗,被視為輸到只剩馬英九辦公室;馬英九在訪問中以少見強硬態度表示,沒跛腳、看守問題,且年後要找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行政院長毛治國來談談,用甚麼方式進行朝野和解。

對於前任台陸委會副主委張顯耀泄密案不起訴處分,馬說,檢察官認證據不足,不代表沒證據,前陸委會主委王郁琦處置是正確的;他也駁斥兩個太陽之說,指與朱立倫常聯絡關係很好,至於朱是否角逐大位,馬說,國民黨初選制很明確,只要哪位出線,他都全力支持。

台灣總統馬英九遇到挫折,不會回家向妻子周美青訴苦,他說她都瞭解,我也會承擔下來, 台灣中央社報道,馬英九說,妻子周美青對他的清廉非常有信心,而這段時間雖然碰到很多不順心的事,但他從來沒有對周美青訴過一句苦。

馬英九接受媒體訪問,談到周美青時表示,周美青一向對他的建議就是多聽民眾的意見,多瞭解基層的聲音,這個都沒有斷過;但周美青基本上知道他這個人,是非常清廉,而且有原則,這一點周美青對他非常有信心。

他說,這段時間裡面,周美青也知道他碰到很多不順心的事情,但是我從來沒有對她訴過一句苦,基本上他覺得自己能承擔下來,而且他會反擊,會讓情勢逐漸變好,談到周美青有勸自己辭去國民黨主席嗎?馬英九說,選舉當天就說不排除辭黨主席,後來當然有跟周美青商量,周美青也贊成,所以在這些方面雙方看法基本上是一致的。

另外,監察院最新公佈的資料,馬英九夫婦在去年11月最新申報存款為7千876萬元,較2013年申報的7千293萬元增加583萬,其中夫人周美青名下的銀行存款超過30筆。

朱立倫回應兩個太陽論:國民黨不需要所謂的太陽

據台灣中央社報導,身兼國民黨主席的新北市長朱立倫表示:國民黨需要大家都成為主將,一個太陽沒有辦法打贏,「我不會是太陽,我們也不需要所謂的太陽。」

馬英九接受專訪時表示,與朱立倫是好朋友,也是世交,兩人互動有默契,黨內沒有兩個太陽的問題,馬英九還說,他還有1年多任期,很多事可以做,沒有什麼看守的問題,也沒有什麼跛腳的問題,該做的就要做。

朱立倫上午受訪時表示,台灣過度沉浸選舉氛圍,會讓整個社會失去動力,馬英九還有400多天的任期,如果大家在還有將近1/3的任期,就認為馬英九不要再做事情,台灣要怎麼推動政策? 他說,選舉歸選舉、施政歸施政,還是要鼓勵現任的台灣地區領導人與行政當局做事,畢竟台灣要做的事情還非常多,他認為,「朝野」都應該秉持這樣的心情。


媒體問到黨內有沒有「兩個太陽」的問題,朱立倫說,「我不會是太陽,我們也不需要所謂的太陽」,國民黨需要大家都成為主將,一個太陽沒有辦法打贏,他舉棒球賽為例,一切都要講求團隊,贏球不是靠一個人,而是靠一個團隊,而現階段對台灣來說,有太多的事情要推動,朱立倫說,馬英九還有1/3的任期,應該把民衆關心的提案與重大施政做改革,如果台灣只考慮未來的選舉,就覺得現階段的領導人就應該看守、跛腳,未來台灣很快的在選舉完就繼續跛腳,「最後跛腳的是台灣。」


 
« 最先前一個341342343344345346347348349350下一個最後 »

第 345 頁, 共 384 頁




Supported By J&Z Information Technology. XHTML and C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