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号外
news menu leftnews menu right
即時新聞

唐人街最近动态



放棄美籍的祖明
作者是 Alan K Chow   

獨身王國 美單身人口逾半

(中央社訊)根據一項調查顯示,全美有將近1億3000萬人單身,而且在全美50州中,逾半數的27州的單身比例超過5成,這項由美國大西洋月刊所做的調查顯示,目前在全美的成年人中,有超過半數都是單身一族;調查中指出,全美共有1億2820萬名16歲以上的單身人士,占的比例51.2%,相較於1976年的37.6%,40年來情況已經逆轉;在全美50個州中,也有多達27州的單身比例超過5成,其中以路易斯安那州與羅德島最高,同為55.7%,紐約州55.4%名列第3,人口數最多的加州則也有53.5%的單身人口比例,名列第6;即使單身比例排名最低的猶他州,比例也有43.7%。

放棄美籍的祖明

(大小姐手記) 文:徐佩蒂

北京東城區人民檢察院以涉嫌容留他人吸毒罪對著名演員陳祖明(藝名:房祖名)批准逮捕,律師分析認為,房祖名如容留他人吸毒罪名成立,可能被判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且根據已披露的情節看,其被判處緩刑的可能性較低。

翻查一段資料,林鳳嬌1981年,在秦祥林的介紹下,與成龍認識,兩人一見鍾情,秘密結婚,後為保成龍超級偶像地位,於1982年宣布息影,赴美國生下兒子房祖名,她從此在「大哥」背後隱姓埋名生活20年,直到1999年「小龍女」事件曝光,才讓林鳳嬌重回人們視線。

(美國之音) 報導稱,房祖名本在美國出生,有美籍身份,惜房祖名因演唱和影劇事業主要在亞洲的華人地區,於2009年放棄美國籍,取得中國籍,在香港正式居留,這個消息當時被許多中國媒體報導,用來和放棄中國籍的其他藝人做對比,成龍在接受採訪的時候,也曾經提到兒子放棄美國籍一事。

曾擔任斯坦福大學法學院講師的洛杉磯執業律師梁福麟表示,房祖名放棄美國籍與否,並不影響吸毒案情,如果他是美國人,中國政府必須在一定時間內告知美國領事,美國領事可對當事人提供法律協助,但他不可能因為美國籍而得到中國法庭的任何優惠待遇,再説,他已經放棄美國籍,在中國眼中,就是個香港的中國人。

房祖名是香港功夫演員成龍和台灣演員林鳳嬌的兒子,1982年出生在南加州的洛杉磯,房祖名和母親林鳳嬌本來住在洛杉磯縣的核桃市,為了讓房祖名就讀好學校,他們後來搬家到洛杉磯的比弗利山,房祖名就讀出名的比弗利山高中,當時他們的鄰居是為李安的電影《臥虎藏龍》演唱主題曲的歌手李玟一家,兩家經常往來。

定居洛杉磯跟成龍交情頗深的藝人,還有上世紀七十年代在台灣影壇紅極一時的演員秦祥林,當時有所謂《二秦二林》的説法,指的就是經常在銀幕搭檔演出的秦祥林、秦漢、林青霞和林鳳嬌等四個俊男美女演員。

(網上綜合資料) 林鳳嬌一生兩個令她傷心的男人,房祖名的「壞」是成長歲月中沒有爸爸的教育;談成龍令人替她傷心,她說:「我和成龍的故事開始得有點讓人猝不及防,那一年,他帶著成家班的弟兄來台灣為我主演的一部電影做武打設計,他時時處處親力親為,我就這樣喜歡上了他。

周圍的人提醒我,成龍身邊的女人從來沒斷過,可是,我相信,相處久了,他會明白我是怎樣一個人,明白我與別的女人的不同之處;於是,我們同居了,然後,我懷孕了。

我隨後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息影,獨自來到美國待產,待產的日子漫長而無聊,成龍沒有來看過我一次,隨著肚子一天天隆起,心裡開始變得空空落落,我安慰自己:成龍是屬於事業的,連他自己都無法擁有自己,我又怎麼可能完全擁有他呢?
孩子的預產期定下來以後,我打電話告訴成龍的助手,過了一天,他從香港飛來了美國,我當時的感覺有點幸福,畢竟,他還是心裡有我。

我靠著他,試探地問他?孩子就要出世了,可我不知道孩子的父親那一欄里該寫誰的名字。
他說:就寫陳港生。
我驚喜交加:你愿意娶我?
他說:是的,我娶你。

孩子後天就要出生,我們只有一天的時間用來結婚,聯系教堂都來不及,他跑到附近的教堂把一個神父請到了醫院附近的一家餐廳頂樓,四周鬧哄哄的,神父喝著咖啡問我們—你們是否彼此相愛,愿意結婚?我拼命點頭。
那麼,交換戒指吧。
我頓時暈了--我們居然忘記了准備結婚戒指。
成龍從自己手上取下一枚戒指遞給我,太大了,我勉勉強強套到了自己的大拇指上,就這樣把自己嫁給了他,第二天,我在醫院剖腹產下兒子陳祖明。

他多數時間在工作,偶爾的閒暇又給了兄弟,我們母子得到的,只能是兄弟分食的奶油蛋糕的包裝盒上剩下的那一丁點忌廉。

只有一次,他晚上8點多就回家了,然後在家幫我掃地,到了12點,我拿個花瓶遞給他:我今天要給你頒個獎--結婚這麼久你第一次晚上沒有出去,他似乎有點不好意思,於是用動作表達對我的愧疚--他將我抱進臥室,一進門,就將我舉過頭頂,忽然向右邊扔了出去,我們的床就擺在進門右手的地方,他相信,他一定能夠讓我不偏不倚地落到柔軟的床上,發出驚恐卻興奮的叫聲。

可是,在家閒得無聊的我已經改變了家具的布局,以前擺床的地方現在立著一套跑步機?我被摔得一聲慘叫,成龍趕緊將我扶起來,確定我沒受傷後,吐吐舌頭,一溜煙跑了,我不知道自己是該哭還是該笑--這是他唯一一次晚上在家陪我給我帶來的驚喜。

可是,和兒子比較一下,成龍虧欠兒子的比虧欠我的還要多,每個孩子上學,都喜歡炫耀自己的爸爸是做什麼的,可是,祖明不能說,父子倆每日見面的唯一機會,都在半夜2點後,我和兒子,一個是成龍的地下妻子,一個是成龍的祕密兒子。

兒子上學會寫字了,就開始寫日記—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爸爸能來接我放學,我把日記給成龍看,他的臉紅一陣白一陣,說:我一定會滿足兒子這個心愿的,可是,轉眼又過了好幾年,他始終沒機會去接兒子。

終於有一次,機會來了,早上6點飛回家,他興奮地給司機打電話:告訴祖明,我今天去接他放學!祖明下午1點鐘放學,一個上午,他盡管呵欠連天,就是不敢睡覺,怕耽誤了接兒子的時間,在家陪著我東坐坐西看看,到了12點半,趕緊開車出了門。

過了1點鐘,兒子的電話來了:媽媽,我找不到爸爸!我給成龍打電話,他說他也找?我問他在哪裡等兒子,他說正在小學校門口,我嘆氣,告訴他,兒子已經讀中學了;過了一會兒,父子兩個悶悶地走了進來,表情都很尷尬。
兒子說:爸爸,我已經讀中學了!
成龍說了聲對不起,眼淚就淌了下來。
兒子的第二句話是:我的同學都走光了,我本來想讓他們看看我的爸爸是成龍的,多威風!
成龍繼續流淚,連聲跟兒子道歉。」

 
聯邦學生貸款巨額呆帳壓低社安退休金
作者是 Alan K Chow   

聯邦學生貸款巨額呆帳壓低社安退休金

奧巴馬政府預算艱困,使「社會安全」(Social Security)基金要付給退休人士的金額,受到額外的苛扣,主要是付給退休者的社會安全退休金,原應每年依物價指數調漲,但奧巴馬政府都從嚴發給,使退休者的權益受損。

專家分析稱,聯邦政府緊縮社安退休金給付調漲的主要原因,就是學生貸款違約大增,使聯邦政府必須壓低社安退休金給付,來打消學生貸款的巨額呆帳,以維持它運作。

美國政府責任辦公室(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 Office)最近報告,聯邦政府在學生貸款負擔、老年美國人照護,和社安給付將會遭到問題,在2005年和2013年之間,聯邦學生貸款餘額成長到極高水準,竟然有不少年逾65歲的老人竟還積欠學生貸款,其中多數是為子女學費,出面申貸學生貸款的家長,到年至退休仍要承擔,據統計,學生貸款餘額在 2013年超過180億元,為2005年當時學生貸款馀額的6倍之多。

這些負擔學生貸款的老年人,還款能力遠不如年輕人,處於弱勢、困難的地位,因此,未來可以看到老年人無法還學生貸款的違約情況,會比年輕人還要多得多,而且老人對學生貸款違約情況未來會更嚴重,不單單是65歲以上的人面臨積欠學生貸款的問題,不久就可以看到許多年逾70歲,更年長的老人對無法還清學生貸款而有違約的情況。

因為老年人財務困難,聯邦為了因應學生貸款違約情況增多,必須多備財源應付這項難題,因此,領取社安退休金給付的老年人面臨退休金給付被苛扣不 能依照生活指數上漲的人數,將會多達15萬5000人,為11年前的5倍之多,在65歲和65歲以上的老人,由2002年的6000人受影響,到2013 年增至3萬6000人。

除了對退休老人不能如生活指數調高給付之外,不少殘障者社安給付也受到影響,在2013年,受影響的殘障人士多達10萬人以上,國會預算局指出,聯邦政府在平衡預算法之下,使社會安全基金和學生貸款的未來政策都受到影響,受到影響的退休老人十分依賴社會安全退休給付以維持生計,但是聯邦政府無法完全依照生活指數,調整社安給付,對退休老人及殘障者來說,都是極大而且不公的影響。

2014年世界大學排名

(BBC訊) 英國環球教育智庫QS發表最新年度世界大學排名,北京大學在中國大陸地區的「盟主」地位不保,由清華大學取代;兩岸三地中仍以香港大學為首,但與亞洲榜首新加坡國立大學(NUS)的差距進一步擴大:NUS升兩級至24位;港大跌兩級至28位,台灣方面,排名最高的國立台灣大學比去年連升六位至76名,報告說,清華大學在此項目的排名上升了36位,而北京大學則下跌了18位;QS於6月份發表了第二次金磚五國大學排名榜,該份報告指出,中國是金磚五國中最有可能達成發展世界級大學目標的國家,但仍需改善高校學生與教職員比例,並提升於英文學術期刊發表論文的數量。

(1) 麻省理工學院 (美國)、*(2) 劍橋大學 (英國)、*(2) 帝國理工學院 (英國)、(4) 哈佛大學 (美國)、*(5) 牛津大學 (英國)、*(5) 倫敦大學學院 (英國)、(7) 斯坦福大學(美國)、(8) 加州理工學院 (美國)、(9) 普林斯頓大學 (美國)、(10) 耶魯大學(美國)。

(22) 新加坡國立大學 (新加坡)、(28) 香港大學 (香港)、(39) 南洋理工大學 (新加坡)、(40) 香港科技大學 (香港)、(46) 香港中文大學 (香港)、(47) 清華大學(中國大陸) 註 *兩家大學齊名

近半大陸富人考慮在未來5年內移民

香港《南華早報》9月15日文章,近半數中國有錢人考慮未來5年內移民發達市場,以為子女尋找更好的教育和工作機會,據《巴克萊財富透視》報告,這些有錢人最可能遷往北美和歐洲,該報告調查樣本超過2000名個人及投資者,調查對象資産凈值皆在150萬美元以上;「但現實狀況是,中國大部分超高凈值的人士可能仍得在中國賺錢」,Knight Frank LLP 住宅研究部門負責人Liam Bailey在報告中說,因此,為了生意考慮,他們需留在相對較靠近中國的地方;波士頓諮詢公司今年6月的報告稱,中國在過去5年內超越德日,成為全球私人財富排名第二的國家,僅次於美國。

 

 
開學季中國赴美留學生超20萬帶去百億美元
作者是 Alan K Chow   

美國民衆悲觀情緒達24年來最高水平

根據華爾街日報和美國全國廣播公司的調查,盡管美國經濟處於向好的趨勢,76%的美國人認為其子女的生活不會比他們更好,1990年45%的美國人對未來表示不樂觀,2008年這一比例上升到56%,奧巴馬競選總統時也提出了「變化和希望」的口號;美國華盛頓郵報專欄作家Dana Milbank 評論道,美國的樂觀主義正在消亡,美國夢的核心是相信下一代的生活勝過父輩,而現在這一點正在消失;1980和2000年之間出生的美國人是第一代感受到生活標準下降的美國人;在美國出現經濟復甦跡象的時候,民衆仍然存在這麼高的悲觀情緒,值得警惕,自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美國創造了20萬個新就業機會,失業率降至6.2%,然而很多美國人仍然認為美國還處在經濟衰退中。

開學季中國赴美留學生超20萬帶去百億美元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導,又到一年開學季,美國各大機場隨處可見拖着大大小小行李箱的年輕人,臉上或是期待或是興奮,準備迎來在異國他鄉的求學之旅,近年來,中國留學生已經成為赴美國留學生中的主力軍,在美中國留學生人數超過20萬,在美國學習生活的過程中,中國留學生難免遇到一系列困 難和挑戰,不過,一些美國大學管理人員認為,中國學生有着獨特的優勢。

布魯金斯學會近日公佈一項報告指出,越來越多的留學生傾向於大城市,其中,大紐約、南加州和大波士頓地區是國際學生最嚮往的地區,報告還顯示, 這些國際學生中,有85%落腳在全美118個城市,其中大紐約地區是全美留學生人數最多的,其次是南加州和大波士頓地區,從2008年到2012年的5年 時間內,這些留學生為學校和當地帶來218億美元學費和128億美元生活支出。

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國際處的幾位負責人評價,中國留學生在一些方面儘管有不足之處,但總體來说學業優秀,具有鑽研和進取精神,畢業之後,不管這些學生選擇回到中國還是留在美國,都將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目前美國大學也有一些項目,可以幫助中國留學生回國找到合適工作。

近年來,去往海外留學的中國留學生人數逐年增長,同時,中國留學歸國人員迅速增加,中國每年海外留學回國人數有望很快超過出國人數,今年8月在北京舉行的第九屆中國留學人員創新創業論壇上,教育部副部長劉利民介紹,2013年中國留學回國人數為35萬多人,創歷史新高。

 

 
金山御製梁皇寶懺法會通告
作者是 Alan K Chow   

金山御製梁皇寶懺法會通告

禮請諸山長老主持法會,頂禮梁皇寶懺,並傳授在家戒法:三皈、五戒、八關齋戒等。祈求世界和平,人民安樂,社會安寧。禮懺者福慧增長,消災免難。

法會時間安排(公曆)2014年9月14-21

(農曆)八月廿一日至八月廿八日

禮懺時間安排上午九點到十一點半,下午一點到五點

法會期間設有延生緣位增福延壽、消災免難、常獲安樂。

往生蓮位過世宗親,永離苦海、往生極樂。

於圓滿日敬設齋天聖會,入夜施放瑜伽焰口回向過世宗親眷屬,普利十方,往生極樂,蓮增上品。

屆時歡迎諸善信大德共襄盛舉,法會殊勝,因緣難於,敬希各方善信,蒞臨拈香,同修禮懺。本寺法會期間敬備午齋結緣。如欲設齋供佛暨眾等功德,廣種福田,請於法會前致電或到福田堂登記,以便書寫。欲寄支票請寫(M.B.S.S.I)

註:法會期間,如需住宿請自備睡袋、洗漱等用品,

提前一天來報到登記

53-55 Massachusetts Avenue, Quincy, MA 02169

Phone: 617-773-1688; 617-773-7745

Email1000buddha@gmail.com

www.thousandbuddhatemple.org

 
美中期選舉華裔群體參政意願增強
作者是 Alan K Chow   

播民意調查顯示,超過一半美國公民認為總統奧巴馬是一位不成功的總統,民調顯示,美國公民愈來愈不認同奧巴馬管理國家的方式,其支持率持續下降,55%受訪者認為,奧巴馬的行動導致國家不團結,政策的支持度更低於前任總統喬治布殊,美國另一項民調結果亦顯示,33%受訪者認為奧巴馬是「最差」總統。

盛產櫻桃的加州,是華裔群體爭取自身權利的起步點。

美中期選舉華裔群體參政意願增強

(中新社華盛頓電)  劉雲平 (Ted Lieu) 有望成為繼趙美心和孟昭文之後美國國會第三位華裔衆議員,馮偉傑 (Allan Fung) 有望成為羅德島州第一位華裔州長、全美第二位華裔州長……盤點剛剛結束的美國2014年中期選舉初選,更多華裔面孔出現在勝選名單上,此間大選觀察人士認為,本屆中期選舉初選「華人元素」比以往大幅增加,華裔群體參政意願增強,正扭轉「漠不關政」的刻板形象。

加州民主黨籍衆議員候選人劉雲平很有可能成為今年中期選舉華裔群體的最大驚喜,美國華人全國委員會主席薛海培表示,加州第 33選區初選中,劉雲平在18名候選人中突出重圍,獲得19%的支持率,排名僅次於共和黨籍候選人卡爾,由於其他民主黨籍候選人的票數都將在中期選舉日當天流向劉雲平,卡爾後繼乏力,目前選情對劉雲平極為有利。

劉雲平今年45歲,3歲時隨父母從台灣移民美國,曾擔任加州衆議員與參議員,多次為其助選的薛海培透露,劉雲平長期關心亞裔事務,對美中關係也感興趣,勝選後當會成為聯絡美中的又一橋樑。

在華裔人口佔比並不突出的羅德島州,共和民主兩黨的主要候選人都與中國淵源頗深,華裔共和黨籍州長候選人馮偉傑是香港移民之子,也是該州有史以來第一位挑戰羅德島州長一職的華裔,他初選獲得55%的選票支持,順利勝出,由於該州向來有共和黨人出任州長、民主黨人士擔任議會要職的傳統,馮偉傑很有可能成為繼駱家輝之後全美第二位華裔州長。

 

值得一提的是,初選期間馮偉傑的競爭對手之一、民主黨籍羅德島州州長候選人包禮圖 (Clay Pell) 雖是一位美國白人,卻與中國聯繫密切,他的妻子是知名華裔花滑女王關穎珊,自己曾赴北京大學學習中國法律,中文流利,近年來更多次訪華,羅德島州是美國最小的一個州,州長競選居然湧現出一位華裔、一位與中國頗有淵源的人物,這不僅說明華裔參政意願持續增強,也表明美國社會有更多人願意了解中國。

在紐約州和馬薩諸塞州等地,當地華裔亦積極參選公職,哥倫比亞大學法學教授吳修銘 (Tim Wu) 競選紐約州副州長,他表示華人移民為紐約州創造的經濟價值十分可觀,州府必須給予這一群體足夠重視,香港移民之子張禮能 (Leland Cheung) 競選馬薩諸塞州副州長,他希望憑藉參選向美國社會傳遞無論族裔背景如何,每個人都很重要的訊息。

薛海培認為,雖然吳修銘和張禮能等初選宣告失敗,但分別獲得39.4%、29%的選票支持,票數不低,表明華裔有識之士正努力擴大其社會影響,參與政治事務;放眼全美,華裔參政最積極的仍屬加州,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族裔研究系前主任王靈智稱,加州目前有10多名華裔將在中期選舉日競選公職,如郭宗政 (Peter Kuo) 是加州州參議員候選人、朱感生 (Kansen Chu) 是加州第25區衆議員候選人、邱大偉(David Chiu) 是加州第19區衆議員候選人、趙嬿 (Yan Zhao) 是薩拉度加市議員候選人、庫比蒂諾市議員張昭富 (Barry Chang) 正在謀求連任。

王靈智介紹,華裔參與競選起步於上世紀80年代,從一開始競選地方教育委員會、社區大學職務,逐步發展到競選國會衆議員,參政熱情越來越高,今年中期選舉初選取得的成績讓人頗為欣喜,可以預見,未來華裔中會有越來越多的人,特別是年輕一代投身政壇,成為美國不容忽視的一股政治力量。

至於未來美國有沒有可能出現華裔參選甚至當選總統的情況,王靈智表示不排除這種可能性,但走到那一天恐怕需要相當長時間,從歷史規律看,華裔群體爭取自身權利的過程與中美關係的發展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所以華裔能否捅破美國政治最高天花板尚在未定之天。

梁振英:錯失中央提供的普選 香港將後退兩步

(中新社)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10日在英國《金融時報》發表題為《香港不應錯失首次普選機會》的文章,指若錯失中央提供的2017年普選特首的機會,香港將後退兩步。

梁振英解釋後退兩步說,香港不僅將錯過在2017年實現「一人一票」選舉行政長官的機會,還將錯過在2020年通過普選選出立法會的機會,因為立法會選舉改革以行政長官選舉方式改革為前提。

他續指,香港下一次政改機會是2022年的行政長官選舉,「比現在唾手可得的機會晚了5年」,而立法會選舉進一步改革最早要到2024年了。

前港督彭定康,日前亦在《金融時報》撰文,提英國當局對香港負有「道德責任」,應堅持履行《中英聯合聲明》中的承諾。

梁振英在文章中指出,1997年以前,有28位英國籍港督在總共155年的時間治理過香港,他們都是英國政府派來的,英國政府從未就港督人選諮詢香港人的意見,也從未諮詢英國民衆的意見;梁振英表示,1984年簽署的《中英聯合聲明》未提及普選,只有《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提到,最終目標是行政長官由普選産生。

梁振英說,自1997年以來,歷屆特區政府,一直在中央政府的全力支持下,朝實現普選的目標努力,但如果不滿於政改不及自己預期的立法會議員拒絶此次政改,那將後退兩步。

對於指責全國人大常委會有關決定保守的觀點,梁振英回應稱,基本法中有兩項基本規定,第一:只能由提名委員會提名候選人;第二:所有成功當選的候選人在就職之前必須得到中央人民政府任命,這自1990年基本法公佈之日就有了。

他又指出,一些批評者忽略了提名委員會將如何組成,即提名程序如何,這一點甚至都還沒有得到討論,在選民投票完成以前,沒有人能確定1200名提名委員會委員是誰;文章最後,梁振英說,希望立法會反對派議員接受2017年的機會,「是時候向前邁出這一大步了,我相信這正是香港人想要的。」

 
« 最先前一個351352353354355356357358359360下一個最後 »

第 352 頁, 共 384 頁




Supported By J&Z Information Technology. XHTML and C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