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号外
news menu leftnews menu right
即時新聞

唐人街最近动态



「雙地震」死亡枕藉的啟示?
作者是 Alan K Chow   

請伸出援手

中國捐4000萬人民幣、台灣捐助20萬美金

alt

這一種感覺怎麼去形容……剎那間生命財產如風逝,亂作一團不知怎算,盡心竭力伸援手,地球本是大家園,懷著希冀再創造時勢。

土敘地震增至逾7200人死敘利亞急需人道主義援助

土耳其和敘利亞遭受強烈地震,死亡人數增至超7200人,其中土耳其超過5400人喪生,3萬1千人受傷,敘利亞遇難人數估計超過1800人,近4千人受傷。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宣佈南部10個受災省份,進入為期3個月的緊急狀態。他又感謝70個國家向土耳其提供協助。

世衛警告最終死亡數可能超過2萬

世界衛生組織警告,隨著搜救行動持續,最終死亡人數可能超過2萬人,又估計連同敘利亞,受災人口可能多達2300萬人,包括140萬名兒童。世衛官員說,土耳其擁有應對危機的強大能力,但敘利亞因亂和霍亂爆發,陷入人道主義危機多年,短中期的需求都無法應付,目前敘利亞正需要大量的人道主義援助。(圖)土耳其地震:2023年2月6日,該國發生地震後,卡赫拉曼馬拉什,不少樓宇倒塌,儼如廢墟。

alt

「雙地震」死亡枕藉的啟示?

(News Chinatown徐佩蒂綜合報導)「俄烏戰爭」打了一年,死者縱橫相枕而卧,誰勝誰敗,大家都好「無奈」;「雙地震」是否讓大家目睹人為的「厮殺」又何嘗不是「不停的地震?」來自全球各地的救援人員在周二湧入土耳其,以支持當地的救援工作,周一上午,土耳其發生了7.8級地震,下午又發生了7.5級地震,土耳其災難和應急管理部門的官員Orhan Tatar表示,土耳其南部在那之後又經歷了285次餘震,其中一些餘震的強度足以導致新建築倒塌。他說:「每分鐘都有新的震動發生。」圖*(2)台灣消防署第一時間,就集結特種搜救隊待命。

台灣搜救隊分批出動捐助土耳其20萬美金

建築物冒著大量白煙,土耳其災區一片斷垣殘壁,除了還有生還者被壓在水泥塊底下極待救援;到了晚間溫度驟降,電力不足,無家可歸的災民更只能靠升火來取暖,援助土耳其強震刻不容緩,台灣搜救隊首批人員40人,加上3隻搜救犬,以及搜救器材3噸,6日晚間整裝出發。

回顧台灣在921地震當時,土耳其救援隊是率先到達台灣的隊伍之一;第2批90人、兩隻搜救犬,搭乘長榮航空包機出發,因多國救難組織皆前往援助,據掌握,目前已經成功接洽到航班,將在下午飛往土耳其救援。

alt

外交部長吳釗燮表示:「我們駐館經過清查的結果,是有一戶台灣人士在災區,經過努力之後,他們已經獲救了,所以目前我們台僑一切都安好。」台灣政府第一時間宣佈捐助土耳其20萬美金,用來賑災以及安置災民,希望災區復原工作早日啟動;接下來也將視災區需要,和當地政府協調溝通,伸出援手。

僑委會委員長徐佳青:「比較邊緣區域可能房屋受損,但是都沒有人有傷亡問題,我們也都請我們在地重要僑領,或是我們僑台商朋友,隨時彙報訊息給我們。」

民國88年九二一大地震,土耳其曾派17人第一時間來台灣援助,是當時第一個來台的國際救援隊,如今換台灣派員去救援,展現出Taiwan can help的國際盟友互助合作。圖*(2)第一批台灣搜救隊已於6號深夜10時出發。

alt

alt

中國救援隊趕赴土耳其捐4000萬人民幣

應土耳其政府請求,中國政府派遣中國救援隊赴土耳其實施國際救援,北京時間2月7日下午,中國救援隊乘國航包機從首都機場出發飛赴災區,應急管理部派出中國救援隊82名隊員攜帶救援裝備和物資前往災區,救援隊主要由北京市消防救援總隊、中國地震應急搜救中心、應急總醫院人員組成。中國政府決定向土耳其和敘利亞提供緊急援助,當中,首批將向土耳其提供4000萬元人民幣緊急援助。(*今天的匯價1美元=6.3217人民幣。4000萬人民幣合632,741美元。)

受應急管理部部長王祥喜委託,應急管理部副部長徐加愛前往首都機場為中國救援隊送行並致辭,希望大家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弘揚國際人道主義精神,時刻牢記囑託,紀律嚴明、拼搏奉獻、科學施救、注重安全,全力以赴協助當地政府做好人員搶險救援工作,努力挽救土耳其災區人民生命及財產安全,圓滿完成這次國際救援任務。土耳其駐華大使埃明·約南,外交部副部長鄧勵、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副署長鄧波清等前往送行。

alt

俄羅斯救援隊前往敘利亞和土耳其

普京下令,俄4架運輸機載100多名救援人員前往土敘救援,俄羅斯緊急情況部在一則於社交平台上發佈的帖子中表示,俄方派遣的團隊人員還包括在自然災害管理方面擁有豐富經驗的專業人員,他們將在最困難的情況下執行任務。圖:俄緊急情況部視頻截圖。

美國中央司令部:深切的哀悼

美國在中東的軍事指揮機構周二表示,正與美國政府和援助官員合作,設法向土耳其和敘利亞受地震影響的災民提供支持。美國中央司令部,在一份聲明中說,對地震造成的「痛苦和慘痛的生命損失表示最深切的哀悼」。在亞太地區日本稱計劃派出75人,包括消防員和警察,其中的18人已於周一出發。


 
24年前和星雲大師《一段對話》
作者是 Alan K Chow   

拜登看到繁榮共和黨看到陰霾

拜登周二的國情咨文演講中,總統看到了一個充滿未來光芒的國家。共和黨人的觀點要悲觀得多,該國正被沉重的債務所困擾,而拜登在很大程度上要為通貨膨脹負責。更艱難的現實是,美國正處於緊繃狀態,試圖在降低通脹的努力與保持直立和避免陷入衰退的需要之間取得平衡。這與飆升的就業市場和接近54年低點的失業率之間看似內在的矛盾有關。之後,周三前往威斯康星州,周四到訪佛羅里達州,該州有兩位有可能在2024年與他爭奪總統之位共和黨人,一位是前總統特朗普,另一位是州長羅恩·德桑蒂斯。

alt

24年前和星雲大師《一段對話》

(News Chinatown大小姐手記/文:徐佩蒂)1999年4月1日,關島時間下午2:30分,星雲大師二度抵關島,在滿瑜師父及李澄然處長陪同下,作為期4天的弘法之旅。我當時寫了數千字的文章。24年後回顧,我選了4個問題和大家分享。

(問)現代佛教對政治採取什麼態度?

(答)政而不干治,在人間佛教的觀念中,出家人也應關心社會,每一個人的存在,都由於與他人的因緣,世事多苦、多憂、多煩惱,皆由於不懂得,如何善待「你」,也不懂得如何修持「我」。

(問)什麼是永久的財富?

(答)財富並不是永久的朋友,朋友卻是永久的財富,禪宗裡佛門為叢林,獨木不能成林,凡事都要眾志成城,修道不能離開群眾。

(問)兩岸問題?

(答)統一之前必須做:在經濟上要互助、在文化上要交流、在宗教上要尊重、在政治上要民主。

alt

也曾問星雲大師,世間人生實相是什麼?

星雲,他這樣回答:「人生一半是佛的世界,一半是魔的世界,一半是前進的人生,一半是後退的人生;繁華紅塵正是菩薩道場,一心清淨,處處安祥之所。在這個經濟掛帥的工商時代,他指出人間佛教的財富觀。

六祖壇經中說,佛法在人間,不離世間覺。離世求菩薩,猶如覓兔角。有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個人儲蓄了很多金塊,藏在家地窖裡,三十年過去了,一天這些金子被人偷去,他傷心得死去活來。旁人問他,你用過這些金子沒有?他說:「沒有」。那幾十年來,既然都沒有用過,就把磚頭用紙包好,放在同一地方,不就好了,又何必這麽傷心?」這個故事要讓大家知道,有錢是「福報」;會用錢才是「智慧。」

(圖)關島佛光山舉行落成開光典禮。星雲大師與關島總督Carl Gutierrez、副總督Madeleine Bordello、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李澄然、僑務委員高同義、天主教主教代表安東尼阿普隆等共同剪綵。

alt

星雲大師:身後採「坐缸」圓寂

(圖)星雲大師法體真身由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退居和尚心定和尚封龕典禮。

副住持慧傳法師受訪時說:星雲大師對生老病死另有註解,面對病苦曾說,「我沒有病,只是不方便而已」,展現豁達心境,並說「將乘願再來,來世再當一個和尚」。

許多信眾不捨地說,一直認為大師在完善的醫護照護下,應該長命百歲才是,卻僅享壽97歲,佛陀紀念館長如常法師透露,大師其實已102歲,但身分證少報五歲,所以也是百歲圓滿。

星雲大師行事低調,採佛教坐缸方式圓寂,即不願叨擾四方各界,原本圓寂頌讚會時間訂得更短,後來考量世界各地信眾想來台弔唁,再延長時日至2月13日。

「坐缸」是佛教中的僧人圓寂後舉行的儀式之一,多年後開缸,缸內的僧人若是顏面如生,肉身不腐,就會被塑成金身,成為「肉身佛」。

alt

加拿大延長港人開放式工作簽證

加拿大政府延長為港人設立的「開放式工作簽證」截止日期並放寬資格要求,移民部長之弗雷澤在渥太華發表公告,把截止申請日期延長至2025年2月7日。在加拿大累積一年工作經之港人,附合一定條件可申請永久居民Stream B。據目前計劃,Stream B條件之一是申請時,5年之內獲得大專畢業。

弗雷澤表示,目前正在檢討Stream B的相關條件,更改移民政策需時考慮;又指持有工作簽證的港人,仍可以循現有的移民途徑例如Express Entry(EE)以及省提名(PNP)等在加拿大定居。除了由工作簽證取得工作經驗、並循Stream B取得永居資格外,港人亦可到加拿大的專上學院攻讀認可課程,完成課程後可以直接申請永居,即俗稱的Stream A途徑。


 
2024大選特朗普、拜登都出局?
作者是 Alan K Chow   

這刻我們看見的只是永恆的一個片段……

alt

美國高校與美媒近期開展的一項民調顯示,在模擬總統競選對決中,德桑蒂斯以47%對43%的優勢擊敗了拜登,大多數受訪者還表示,他們不希望看見拜登和特朗普在2024年再次參選。在不少人看來,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彷彿會重演2020年大選的局面:特朗普與拜登,古稀老人對決耄耋老人。不過,作為「年輕血液」的德桑蒂斯,在共和黨內部人氣的飆升,很快就吸引了民主黨的目光。

2024大選特朗普、拜登都出局?

全球首富暨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日前表示,他過去曾投給美國民主黨,但他未來將改投共和黨,最近更透露,自己支持現任佛州州長德桑蒂斯(Ron DeSantis)競選2024年總統大選。

alt

據彭博社報導稱,在2024年美總統大選的問題上,民主黨人對佛羅里達州共和黨州長德桑蒂斯的擔憂已然超過了前總統特朗普,總統拜登的競選顧問以及民主黨策略師表示,由於德桑蒂斯掌握著龐大且多元化的佛羅里達州,那些原本因為排斥特朗普而轉投拜登的親共和黨選民,反而有可能會被德桑蒂斯吸引走。

alt

現年44歲的德桑蒂斯,是美國政壇的70後政治新星,畢業於哈佛法學院,2004年加入美國海軍,擔任過律師與軍官,多次被授勳章,2010年2月退役後擔任國會議員。2018年,特朗普改變了德桑蒂斯的職業生涯,因德桑蒂斯選擇了特朗普位於華盛頓特區的酒店開展競選活動,吸引到特朗普的關注,最終,在特朗普的支持下,原本落後的德桑蒂斯,以明顯優勢贏得初選,並於2019年1月成為佛羅里達州第46任州長。

alt

97歲星雲大師圓寂

(News Chinatown大小姐手記/文:徐佩蒂)90歲時,星雲大師在人間福報為文:「最後的囑咐」提到:生了要死,死了要生,等於季節有「春夏秋冬」的循環,物質有「成住壞空」的還滅,人生當然有「老病死生」的輪迴。大師將遺囑定名為「真誠的告白」,說到這一生,童年家貧如洗,但不感到是貧苦的孩子,心中覺得富有,到了老年,人家以為他很富有,擁有多少學校、文化、出版、基金會,但卻覺得自己空無一物,因為那都是十方大眾的,不是他的。

星雲大師說,他的一生,服膺於「給」的哲學,總是給人讚嘆、給人滿願,並立下佛光人工作信條: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因為深知結緣的重要。對「兩岸視如一家,對世界都如兄弟姐妹」,希望把美好的因緣留給人間,把佛法的情誼留給信者,把信心的種子留給自己,把無上的榮耀留給佛教大眾,但願普世大眾,都能信仰因緣果報,都能奉行慈悲喜捨,把一切的心意留在人間。

alt

星雲大師,中國江蘇江都人,生於1927 年8月19日;幼年家貧輟學,父母因忙於家務,隨外祖母長居多時,後蘆溝橋中日戰起,父應於1938年間因戰火罹難,與母尋父,有緣於南京栖霞山禮志開上人披剃,實際祖庭為江蘇宜興大覺寺。1947 年焦山佛學院畢業,期間歷經宗下、教下、律下等叢林完整的佛門教育。並創辦 16 所佛教學院、24所美術館、圖書館、出版社、書局、50部「雲水書坊」行動圖書館、50 餘所中華學校,暨智光商工、普門中學、均頭中小學、均一中小學、多所幼兒園等。

以及先後創辦美國西來大學、台灣南華大學、佛光大學、澳洲南天大學及菲律賓光明大學等。2006年,西來大學正式成為美國大學西區聯盟(WASC)會員,為美國首座由中國人創辦並獲得該項榮譽之大學。

為推動世界和平交流往來,歷年來,大師曾與各國領袖會面……也包括:天主教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約翰保羅)、本篤十六世等晤談。2013 年,與大陸三任國家領導人習近平、胡錦濤及江澤民見面,寫下佛教歷史新頁。

(圖)1994年星雲大師(右二)前往羅馬教廷與教宗(左一)會晤,由當時中華民國天主教主教團主席單國璽主教(左二)擔任翻譯。(圖片來源:佛光山提供)

alt

(圖)1970年12月,來自世界各國到台灣傳教的天主教道明會神父、修女一行80餘人在梅達明神父帶領下訪問佛光山,與星雲大師合影。(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脫鈎》對立面
作者是 Alan K Chow   

alt

美軍擊落中國氣球

美國防部長奧斯汀證實,這項是總統授權的一項任務,美軍在大西洋上空擊落飛越美國領空的中國氣球,總統形容任務成功。奧斯汀說,中國試圖利用這個氣球,監視美國大陸的戰略要地,美方的合法行動表明,總統拜登和國家安全團隊始終將美國人民的安全和保障放在首位,同時有效應對中國侵犯美國主權的行為。一架F-22戰機使用一枚AIM-9X空對空導彈射擊,氣球在距離美國海岸約6海里的地方被擊落,將會盡快回收碎片。

外交部:美宣稱擊落中無人飛艇發表聲明

(外交部網站) 中方對美方使用武力襲擊民用無人飛艇表示強烈不滿和抗議。中方經核查後已多次告知美方,該飛艇屬民用性質,因不可抗力進入美國,完全是意外情況,中方明確要求美方以冷靜、專業、克制方式妥善處理,美國防部發言人也表示,該氣球不會對地面人員構成軍事和人身威脅,在此情況下美方執意動用武力,明顯反應過度,嚴重違反國際慣例,中方將堅決維護有關企業的正當權益,同時保留作出進一步必要反應的權利。

alt

《脫鈎》對立面

(News Chinatown大小姐手記/文;徐佩蒂)全球媒體被「放了飛機」,滿地眼鏡碎片,超級大國竟然被一個氣球鬧得舉國不寧?這件事情本身看來就很荒謬?是中國的監視器?為何放任其在美國上空漂浮,製造輿論空間呢?

更何況五角大廈評估為「不造成威脅」的中國氣球?

一心要借用中方舞台展示美國「發號司令的本色」,布林肯曾會見兩黨及上下院代表,除聽取對華立場問題上的建議,也有多名議員要求他利用此訪,讓中國對「侵犯人權」、「不公平貿易行徑」、以及在印太地區的「侵略性」行為負責......另一方面,布林肯多次在公共場合向中國施以下馬威,甚至已經提前擬定對話的議題,其氣焰之囂張……

突又止步,北京外交部被問及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推遲訪華。發言人指:「中美雙方沒有宣佈過甚麼訪問,美方發佈有關消息,是美方自己的事情,中方予以尊重。」

真是撲朔迷離?

見證兩強鬥而不破

我們不防看看最近一期《彭博商業周刊》寫道,儘管華盛頓熱火朝天談論著國家安全,政策圈裡有關《脫鈎》的議論此起彼伏,但世界兩個最大經濟體仍牢牢綁定在一起,《脫鈎》意味著走向經濟一體化的對立面,這意味著美國人,將不得不停止從中國購買製成品,但這與實際雙邊貿易數據背道而馳,儘管零售價格中額外增加了進口關稅,但美國公眾對中國製造的產品還是買個沒夠……

拜登沒有指望美國的跨國公司讓美國再次偉大,而是以補貼來誘惑外國跨國公司,除中國公司以外的跨國公司將它們的工廠遷往美國。

當美國一直在世界各地以「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名義煽風點火之際,中國卻在向欠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推出「一帶一路」倡議。《脫鈎》對立面,是中國要選擇「開疆闢土」助人為本,尋找共贏新路向。

從氣球消息曝光到擊落,大約16個小時,世界見證了兩強「鬥而不破」的最新示範,接下來,雙方將如何出招?且拭目以待。

alt

成龍為何毅然回到華人世界

美國人心目中有兩個喜歡的明星,李小龍和成龍,成龍以功夫動作喜劇風格、善用環境道具、創新特技動作為名,並大部份場面都親身上陣並以其為賣點,成龍是少數能夠在好萊塢取得成功的華人演員,他的多部電影如《火拼時速》系列都在美國獲得票房成功,他是極少有在國際上家傳戶曉的華人,2016年他獲得奧斯卡終身成就獎,為首位獲此榮銜的華人。

近幾年他毅然回到華人世界,將事業重心轉往中國發展,他近期也透露是因為自己的發音不標準,常常一句台詞唸很多遍,認為好萊塢沒有專注在他的武術專業,才會決定離開,對於外界曾一直拿他與過去的李小龍比較,成龍則霸氣表示「很多人拿我跟李小龍比,說我是李小龍第二,但我不可能跟他比,我們不要做第一,我們要做唯一。」2015年,《福布斯》估值他的資產約3.5億美元,在2016年,他是全球收入第二高的男演員,演藝事業外,成龍亦熱心公益事業。


 
中國外交部回應《訪問》
作者是 Alan K Chow   

alt

中國外交部回應《訪問》

彭博社引述美官員稱,拜登政府已決定推遲國務卿布林肯原定5日,展開的訪華之行。在北京,外交部被問及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推遲訪華。發言人指,中美雙方沒有宣佈過甚麼訪問,美方發佈有關消息,是美方自己的事情,中方予以尊重。發言人重申,保持各層級接觸溝通,是中美兩國元首峇里島會晤的重要共識。兩國外交團隊職責之一就是妥善管控雙邊關係,尤其是冷靜、穩妥處理一些意外情況。另外,外交部再提及有關中國無人飛艇因不可抗力誤入美國領空的報道。發言人指,中方已核查並向美方作出反饋。該飛艇屬民用性質,用於氣象等科研。受西風帶影響,且自身控制能力有限,該飛艇嚴重偏離預定航線,完全是一次不可抗力導致的意外情況。發言人強調,中國一貫嚴格遵守國際法,尊重各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無意也從不侵犯任何主權國家的領土和領空。

氣球搗亂布林肯《不訪中》

alt

「美、中、台、菲」發生了一連串新聞;都似乎與美國領空出現一個疑似「中國的間諜氣球」引發關注後改變......布林肯通知王毅暫不赴華,指氣球事件侵犯美國主權,他暫時不會前往中國,中國外交部稱,近日一艘中國民用科研「無人飛艇」,受西風帶影響嚴重偏離預定航線,中方對飛艇因不可抗力誤入美國表示遺憾。

麥卡錫:沒排定去台灣

據台灣《聯合報》報導,美國新任聯邦眾議院議長麥卡錫(Kevin McCarthy)2日明確表示,我現在沒有任何排定去台灣的行程。有輿論稱,這句話妥妥給了民進黨當局及炒作此話題的綠營網軍當頭一棒。(*立法院長游錫堃結束訪美行程返台,4日清晨抵達桃園機場,游錫堃此行並未與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麥卡錫見面,他表示不清楚麥卡錫之後是否會訪台。)

晶片法案幕後推手卸任

總統拜登宣佈,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迪斯本月「卸任」,是一周內再次宣佈白宮高級顧問的人事變動,拜登說,迪斯任內對確保一系列重大法案的通過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些法案包括:《美國救援計劃》、《兩黨基礎設施法》、《晶片和科學法》以及《降低通脹法》,而這些法案為美國經濟帶來提振。

美菲兩國防部發表聯合聲明

美防長奧斯汀2日在菲律賓首都馬尼拉會見菲總統馬科斯後,美菲兩國國防部發表聯合聲明,同意擴大防務協議,允許美國軍隊進入菲律賓的另外四個軍事基地。

美菲兩國曾於2014年簽署《加強防務合作協議》(EDCA),它允許美軍在菲律賓的五個基地進行輪換,再加上這次的,美就能夠將部隊部署到菲律賓境內的九個基地,在菲存放更多的彈藥了。美媒稱,此舉為美軍靠近台灣島和中國南海地區提供了更大的戰略立足點。

alt

間諜氣球疑雲重重

(News Chinatown大小姐手記/文:徐佩蒂)美軍出動F-22攔截「中國間諜氣球」,背後疑雲重重?在過去一段日子「言之鑿鑿」的新聞報導,因一個氣球搗亂布林肯《不訪中》了。

據(RTHK)訊:布林肯與中共中央外事辦主任王毅通電話,表示由於有中國監視氣球出現在美國領空,因此他暫時不會前往中國。

在北京,外交部表示,王毅應約同布林肯通電話,就如何以冷靜、專業態度處理偶發事件進行溝通。王毅強調,中國是負責任國家,一貫嚴格遵守國際法,中方不接受任何無端的臆測和炒作,面對意外情況,雙方要做的,就是保持定力,及時溝通,避免誤判,管控分歧。

臨陣引退?推測最大關鍵是「菲律賓」允許美軍,另外增四個軍事基地,據《華爾街日報》估計,新基地中的兩個可能位於菲律賓北部的呂宋島和西南部的巴拉望省。菲律賓媒體《每日問訊報》指出,軍方官員此前已經將三描禮士省、卡加延省、伊莎貝拉省和巴拉望島確定為可能的地點。

前三個省份分別位於呂宋島的中部西海岸、最東北端和東部,主要面向台灣地區,巴拉望島則面向中國南沙群島,屆時,美軍將在這些基地進行輪流駐紮,作為回報,美國提出向菲律賓提供包括無人機在內的軍事援助,以便菲方監測南海活動。布林肯如按原行程,他又如行解釋「以上美菲新局?」有關「間諜氣球」炒作,最終,美軍也承認,在過去幾年中美軍曾多次監測到,類似氣球活動,但為何之前美國方面一直保持沉默?


 
« 最先前一個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下一個最後 »

第 115 頁, 共 384 頁




Supported By J&Z Information Technology. XHTML and C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