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号外
news menu leftnews menu right
即時新聞

唐人街最近动态



中方歡迎美重返多邊氣候治理
作者是 Alan K Chow   

alt

中方歡迎美重返多邊氣候治理

據新華社報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2日晚,在北京以視頻方式出席領導人氣候峰會,並發表題為《共同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的重要講話。

習近平指出,氣候變化給人類生存和發展帶來嚴峻挑戰,面對全球環境治理前所未有的困難,國際社會要以前所未有的雄心和行動,共商應對氣候變化挑戰之策,共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道,勇於擔當,協力同心,共同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

(1)是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人類應該以自然為根,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自然和生態環境,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新格局。

(2)是堅持綠色發展: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要摒棄損害甚至破壞生態環境的發展模式,摒棄以犧牲環境換取一時發展的短視做法,大力推進經濟、能源、產業結構轉型升級,讓良好生態環境成為全球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支撐。

(3)是堅持系統治理: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不可分割的生態系統,要按照生態系統的內在規律,統籌考慮自然生態各要素,從而達到增強生態系統循環能力、維護生態平衡的目標。

(4)是堅持以人為本:要探索保護環境和發展經濟、創造就業、消除貧困的協同增效,在綠色轉型過程中努力實現社會公平正義,增加各國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5)是堅持多邊主義:要堅持以國際法為基礎、以公平正義為要旨、以有效行動為導向,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遵循《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其《巴黎協定》的目標和原則,中方歡迎美方重返多邊氣候治理進程,期待同包括美方在內的國際社會一道,共同為推進全球環境治理而努力。

(6)是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要充分肯定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所作貢獻,照顧其特殊困難和關切,發達國家應該展現更大雄心和行動,同時切實為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技術、能力建設等方面支持。(圖:習近平/新華社)

alt

拜登氣候雄心遇挫?

習近平更強調,中國將生態文明理念和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體布局,中方宣布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中方需要付出艱苦努力;作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中國堅定踐行多邊主義,努力推動構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贏的全球環境治理體系。

中方將在今年10月承辦《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同各方一道推動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邁上新台階,中方還將生態文明領域合作作為共建「一帶一路」重點內容,持續造福參與共建「一帶一路」的各國人民。

(彭博社報導) 美國總統拜登組織的全球氣候峰會吸引了包括:習近平、普京、鮑里斯·約翰遜在內的40位國家領導人,這場為期兩天的視頻會議周四正式拉開序幕,多位企業高管,教皇方濟各、比爾蓋茲等也出席。

拜登周四在白宮表示,「沒有一個國家可以單槍匹馬解決危機,我們所有人,尤其是全球最大經濟體領導人,必須抓緊採取行動」,拜登之前稱,本次氣候峰會的一個關鍵目的是鼓勵各國上調氣候目標。

雖然美國總統氣候特使克里近幾周出訪亞洲,但作為世界「第一大和第三大」溫室氣體排放國的中國和印度卻仍然堅持原先的減排目標,在環保倡議者看來,這個結果或許說明拜登的策略遇挫。

(美國之音報導) 拜登總統在與四十位世界領導人舉行線上氣候峰會時,他做出了一個頗具雄心的承諾,要在2030年前將美國的碳排放量減少50%到52%,低於2005年的水平,美國致力於再次成為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的領袖。

包括歐盟、日本和加拿大領導人在內,其他一些國家和地區也宣布了新的目標,其中還有巴西總統博爾索納羅說:「我決定我們應該在2050年前達到氣候中和,將此前宣布的目標提前10年。」

不過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者並沒有做出新的承諾,全世界第三大排放國印度和第四大的俄羅斯也沒有作出新的承諾;南非總統拉馬福薩表示,發達國家將承擔更大的責任來支持發展中國家,拜登宣布成立「美國首個國際氣候金融計劃」,為聯邦機構制定步驟,來為發展中國家增加資金。(圖:拜登/美國之音)


 
博鰲亞洲論壇宗旨
作者是 Alan K Chow   

alt

女王淚別摯愛英王室17日在溫莎城堡聖喬治教堂為菲臘親王舉行葬禮,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帶領舉國默哀一分鐘,並在葬禮上獨坐一角淚別摯愛,在親友見證下,靈柩由電動升降機放入教堂地底一個隱閉的皇家墓室,成為葬於該處的第25名王室成員,一旦英女王去世,他的棺木會被起出,移送至英王喬治六世紀念教堂,與女王合葬在該處。(圖:教堂裡女王獨坐一隅望著亡夫的靈柩。美聯社)

alt

博鰲亞洲論壇宗旨

一連4日的博鰲亞洲論壇2021在海南舉行,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李保東說,亞洲將成為全球可持續復蘇的重要引擎,與其他國家攜手戰勝疫情,解決發展赤字。李保東在記者會表示:「受到新冠疫情影響,亞洲經濟去年出現60年來首次負增長,但總體表現強韌,中國是唯一在去年實現經濟正增長的全球主要經濟體。」他說,亞洲在加強疫情防控、促進貿易與投資等發揮重要作用,以中國為主幹的亞洲市場將進一步擴大,為世界經濟創造巨大需求,他又說,今年有60多個國家和地區參與,共有2600多名代表,包括多名政要、部長級官員等,將結合線上及實體形式開展會議。

alt

2007年9月4日,溫家寶在《人民日報文藝副刊》發表《仰望星空》全文:「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樣寥廓而深邃;那無窮的真理,讓我苦苦地求索、追隨。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樣莊嚴而聖潔;那凜然的正義,讓我充滿熱愛、感到敬畏。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樣自由而寧靜;那博大的胸懷,讓我的心靈棲息、依偎。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樣壯麗而光輝;那永恆的熾熱,讓我心中燃起希望的烈焰、響起春雷。」

溫家寶撰文念母述己

(News Chinatown大小姐手記/文:徐佩蒂)國務院前總理溫家寶近日在《澳門導報》撰文懷念去年離世的母親艱辛而簡樸的一生,還借此明志,形容自己為官「奉命唯謹,如履薄冰。」

溫家寶說,對於他擔當大任,媽媽是憂慮的,履新總理時,母親給他寫信道:「你今天能位居人臣,如此高的地位,沒有任何靠山,家裏更不用說了,得來多麼不易。你的性格是力求完美,但國家這麼大,人口這麼多,很難做到完美。」她希望溫家寶做到「要上通、要人和,千萬記住孤樹難成林。」

退休8年的溫家寶說,「對我這樣出身的人來說,『做官』本是偶然之事。我奉命唯謹,如履薄冰、如臨深淵,受事之始,即常作歸計,退休後,回到媽媽身邊,我的心情很高興」。8年來,他很少外出,經常陪伴母親。

溫家寶一篇文章中重覆了兩次「如履薄冰」,回顧其任內正值2003年SARS事件期間、中國房地產泡沫;2008年1月,中國南方地區受到大面積雪災襲擊火車站,向民眾道歉、同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縣發生芮氏8.0級的特大地震災害。溫家寶於當天乘專機抵達災區都江堰市指揮救援,此後的5天裡,其深入重災地探望災民,期間手臂曾受輕傷;9月,中國發生毒奶粉事件,八位地方領導人撤職免職,同時頒布《乳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條例》,以保證乳業質量安全。

溫家寶擔任總理10年,以親民著稱,但同時引來「做秀」的非議,海外也曾有關於其家族的負面傳聞,他在文中意味深長地說:「人們之間許多事是可以相互模仿的,甚至是苦心孤詣做作的,但是,唯有真誠、樸實和善良的情感和心靈是做不了假的。」溫家寶出身於教育世家,其祖父溫瀛士是民國時期教育家,曾開辦學校並任校長,父親溫剛及母親楊志雲亦均為中小學教員。


 
《巴黎協定》的關鍵人物:解振華
作者是 Alan K Chow   

(News Chinatown聲明) News Chinatown網上2020集體回憶特刊,並未完成,完整版有待電腦工程師跟進,不滿之處,深表欠意。

alt

《巴黎協定》的關鍵人物:解振華

(News Chinatown大小姐手記/文:徐佩蒂)(1) 自1993年起,解振華先後領導中國環境保護局(後升格為環境保護部)與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相關領域的工作,例如環境保護、節約能源、減少污染等,提倡和實施的政策,對預防全球氣候變化起了巨大的作用,並成為其他發展中經濟體的模範。(2)致力促進國際社會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並最終成功促成2015年《巴黎協定》的簽訂,他成功遊說及促成需要195個參與國家和地區一致同意的2015年12月《巴黎協定》的關鍵人物。

曾榮獲聯合國環境保護最高獎「聯合國環境署世川環境獎」、全球環境基金「全球環境領導獎」、世界銀行「綠色環境特別獎」及節能聯盟節「能增效突出貢獻獎。」

10年前,解振華在氣候大會上的一句:「你有什麼資格跟我講道理」,再次火出圈;克里在談及解振華時,他稱,他是中國在全球變暖議題上的「領袖和有力推手」,對解振華印象深刻,早年處理巴黎氣候協定時合作過,拜登委任克里出任氣候特使後,中方重新任命解振華為氣候特使,並表示是體現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應對氣候變化。

alt

克里投石問路約翰·克里(John Kerry)周三抵達上海,與中國負責氣候和外交政策的高級官員進行為期三天的會談,此為拜登上台後,首次有美國高官訪華,白宮發言人表示,克里將專注討論氣候問題,以及與區內領袖討論應對氣候危機。拜登將於4月22至23日主辦氣候領袖視像峰會,邀請包括: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俄羅斯總統普京等40位領袖參加。

(註)克里馬薩諸塞州參議員,現美總統氣候變化事務特使,2004年7月29日獲民主黨提名,為美總統選舉的候選人,與當時在任總統小布殊競選美國總統一職;2013年1月29日,接替希拉里出任第68任國務卿。1966年,耶魯大學政治學畢業後即加入海軍,1968-1969年參與越南戰爭,並獲得三枚紫心勳章,曾獲美媒體評價為「美歷史上不可多得的外交之星。

alt

(News Chinatown大小姐手記/文:徐佩蒂)「集腋成裘、積小成多」中國人賺10元都要存2元,不像美國人先使未來錢;但$158.62的港元,還是一次性的津貼,對千里紹紹從香港飛去英國的BNO持有者而言,只是得啖笑。

英國政府公佈撥款4,300萬英鎊(約4.6億港元),協助透過英國國民(海外)護照(BNO)簽證移居的香港人融入當地生活,尋找工作、住屋及學校等,香港目前約有290萬名符合申請BNO資格的港人及其家屬,以此推算,若該批港人移民英國,平均每人僅得158.62港元。(*這個「香港BNO融合計劃」內容包括撥款500萬英鎊(約5,350萬元),在全國設立12個「歡迎中心」將協助香港家庭。)

英國國民(海外)於1980年代因香港前途問題而設立,讓香港的英國屬土公民申請,以便他們在香港主權移交以後,繼續與英國保持關係,憑香港關係而取得的英國屬土公民身份在1997年7月1日失效,有關人士可在1987年起申請登記成為英國國民(海外),登記程序在1997年終止,先後有340多萬香港的英國屬土公民登記。

2020年7月1日,英國政府經審視後認定《港區國安法》的實行明顯違反《中英聯合聲明》,因此決定將英國國民(海外)護照持有人的待遇進行重大改動,除免簽證逗留英國本土最多六個月外,去工作與讀書也可申請五年的BNO簽證,並可帶同配偶及子女赴英。

當居留時間超過五年即可申請無限期居留(永久居留許可),再於英國居留超過一年即可登記成為正式的英國公民,但基於遵守《中英聯合聲明》,英國國民(海外)國籍並不會自動賦予居英權


 
特朗普的承諾:共和黨候選人將贏得白宮
作者是 Alan K Chow   

alt

(圖)特朗普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的首次會晤,於2017年4月6日和7日在佛羅里達州的棕櫚灘舉行。(官方照片)

特朗普的承諾:共和黨候選人將贏得白宮

(News Chinatown大小姐手記/文:徐佩蒂)在拜登上任快100天前的幾天,美國前總統特朗普3天前在捐款人集會上投下一項跨言,承諾會幫助共和黨人贏得2022年國會選舉席位,與此同時,抨擊了兩名共和黨大頭,參議院少數黨領袖麥康奈爾和前副總統彭斯。

特朗普對共和黨未來,滿懷信心,他說:「2022年,我們將奪回參議院,然後在2024年,共和黨候選人將贏得白宮。」

特朗普的「美、中貿易戰」也許是他的伏線,競選連任打中國牌,連任成功再作解碼?當拜登勝出後卻變本加厲對中國圍攻,美、中局勢引導國際對拜登的嘩然白眼?名咀口中反而出了前後總統比評,特朗普勝過拜登。

「政壇變天」角力,拜登的思維有太多出爾反爾的舉動,奧巴馬「重返亞洲」更見續現,成敗得失也只是身不由己?

「捐款人集會」在海湖莊園舉行,海湖莊園的故事:是一座位於美國佛羅里達州棕櫚灘的文物級私人莊園,由美國女富商及名媛、通用食品繼承人Marjorie Merriweather Post在1924年動工興建、至1927年完工,莊園興建時本計劃為美國總統提供一個可用於接待外賓政要、以及冬季避寒療養的場地,故在主人1973年離世前將此莊園饋贈予美國聯邦政府。

然而之後的歷任總統都拒絕使用此莊園,所以聯邦政府在1980年將莊園重新歸還予蒲斯特後人名下,1985年地產富商特朗普購得莊園,並在2016年成為美國第45任總統。

alt

2017年1月20日宣誓就職總統的特朗普,將海湖莊園稱為自己的「南部白宮」,並且將其打造成一個戴維營式的休閒療養地,他上任後已多次在海湖莊園接見外國賓客,先後接見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及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導人習近平等。

海湖莊園中的海湖俱樂部(Mar-a-Lago Club),內建有126間房間,佔地約10,000平方公尺,海湖俱樂部為會員專屬俱樂部,會員可享用會客廳、休閒健身中心,以及酒店配套設施。


 
一見鍾情:女王背後的男人走了
作者是 Alan K Chow   

alt

一見鍾情:女王背後的男人走

(News Chinatown大小姐手記/文:徐佩蒂) 守護英國女王73年!菲利普親王證實過世享耆壽99歲;英國女王伊利沙伯二世和夫婿菲臘親王在「73年的廝守中有多少的犧牲?」局外人真的難以理解,伊莉莎白二世本只是公主,卻因伯父愛德華八世不愛江山愛美人而退位,父親喬治六世即位,伊莉莎白身為長女亦由此成為王位推定繼承人。

菲臘親王是希臘和丹麥王子,是女王口中「這些年的力量與支柱」,年青時,看似柔弱的伊莉莎白女王,實際上相當勇敢強悍,在二次世界大戰時,年僅 19 歲的她,說服自己的父親,當時的英國國王喬治六世,讓她協助戰爭,於是伊莉莎白便加入了後方防衛支援部隊,以上尉為她的稱號,在伊莉莎白女王21歲時,她向全英國國民透過廣播演講,表示將其一生奉獻給英國與王室。

現年94歲的女王,1947年與希臘的菲利浦王子成婚,兩人育有三子一女:查爾斯王子、安妮公主、安德魯王子和愛德華王子,她的愛情故事也是許多人熱議的話題,25 歲年輕公主進行加冕儀式,從此之後,她便是眾所皆知的伊莉莎白女王二世,在 Netflix 於 2016 年所發佈的影集《王冠》(The Crown)中,便講述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一生事蹟,其中也包含與她的丈夫菲利普親王的戀情。

alt

伊莉莎白在 13 歲便邂逅了當時 18 歲的少年菲利普親王,菲利普親王雖出生希臘王室,但由於父親兵敗而受到兄長驅逐,他們一家便逃到倫敦投靠外祖父,也許是因為這樣的背景,菲利普親王的眼神中總有股憂鬱,卻又帶著不羈的風采,兩人迅速墜入愛河,但這段戀情向來不被皇室所看好,但他對伊莉莎白真摯的愛感動喬治六世,8 年後他與伊莉莎白締下婚約,而菲利普親王也為此放棄希臘王室的繼承權,捨棄自己的頭銜。

菲利普親王也是英國歷史上履行王室職務最久的王室伴侶,菲臘親王今年初感到身體不適後,2月16日在倫敦的愛德華七世醫院留醫,3月1日轉院接受心臟治療,住院28天後出院,不料4月9日,白金漢宮證實親王辭世。

alt

(圖)女王1972年與全家人的合影。

伊莉莎白二世在位期間的重大憲政變革包括:英國權力下放、加拿大憲法回歸及非洲去殖民化,其統治下的國家亦經歷了諸多戰爭及衝突,其他具歷史意義的大事包括成為首位對愛爾蘭共和國進行國事訪問的英國君主,並先後接見和造訪了五位教宗,也是首位舉辦過兩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國家元首。

就個人而言,女王一生中的重要事件包括:因父王早崩而登基、1953年的加冕、其子孫的出生及婚嫁、王夫之舅緬甸伯爵蒙巴頓於1979年遇刺、其子女婚姻的破裂、媳婦黛安娜的過世、其母后伊麗莎白王太后和王妹瑪格麗特公主的過世(2002年)、其孫哈利王子在2020年退出英國王室、及與其結婚73年的王夫愛丁堡公爵菲利普親王逝世,雖然各大英國協王國內仍存在一定共和主義,對王室時有批判,但伊莉莎白個人仍受到民眾的廣泛歡迎,表現出君主本身的特殊性。


 
« 最先前一個191192193194195196197198199200下一個最後 »

第 198 頁, 共 384 頁




Supported By J&Z Information Technology. XHTML and C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