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号外
news menu leftnews menu right
僑社新聞
僑社新聞

中國城家當增添
作者是 Alan K Chow   

alt

市長吳弭發文追悼禮叔

「透過60多年的積極行動和領導,Uncle Frank在唐人街培育了社區繁榮並建立了社區力量。他毫不留情地要求尊重和服務鄰里家庭,毫不掩飾地愛和支持每個人視作為家人,為新移民打開新生活的大門,指導幾代領導人,並幫助成千上萬的人為社區帶來改變。

與Uncle Frank的會面改變了我的生活,我將永遠珍惜他一生的教訓、溫柔的鼓勵和立即請求提供選區級選舉結果。我為整個陳家和所有愛Uncle Frank的人感到心痛。當他與Kay姨重聚時,他的記憶、影響和事跡將被波士頓及其他地區永遠銘記珍惜。安息吧,Uncle Frank!」

alt

陳毓禮:就知道權力在那裡

(Boston Globe翻譯文章)早在波士頓的亞裔社區開始躋身該市政治高層之前,Frank Chin(陳毓禮)就知道權力在那裡。「你的選票就像你口袋裡的錢」他對尚未登記投票的新美國公民說。50多年前,當波士頓政治的多樣性還很罕見時,他看到了未來。

「我們打算讓年輕人登記」陳先生在 1971 年時說。「不久之後,我們就會有中國人競選公職,我們必須擁有政治權力。陳先生是社區活動家、前市政廳官員,從唐人街到市府市長、州長和立法者都尋求他的支持,陳先生週一在波士頓的家中晚餐後睡覺時去世。今年 91 歲,過去幾年健康狀況每況愈下。(Boston Globe圖)

非官方市長

陳先生是唐人街的非官方市長,家庭中最小的弟弟,在懷特(Kevin H. White)、雷蒙德·弗林(Raymond L. Flynn)和萬寧路(Thomas M. Menino) 擔任市長期間擔任該市的採購代理。

他與他2021年去世的兄弟Billy Chin(陳毓璇)合作,在唐人街創建企業、經濟適用房、社會服務組織和機構,幫助新居民成為公民和選民。

South Cove Manor(頤養院)聯合創始人兼名譽主席Helen Chin說:「總是為社區著想」South Cove Manor是麻州首個針對亞洲老年居民的護理中心。

陳先生與他的餐廳老闆兄長一起,將中國城(China Pearl) 打造成唐人街的美食目的地並吸引政客,他幫助創辦或實現了各種企業,包括大同村經濟適用住房綜合體、南灣莊園(South Cove Manor) 中華總會等。

alt

(圖)照片中人、有離開、有離世、有病危,生命無價卻似浮萍,真是無語問蒼天。

紅塵俗世随浪《記》禮叔(2)

中國城家當增添

(News Chinatown大小姐手記/文:徐佩蒂)清風笑、蒼天笑、浮沉随浪記今朝之:

(2)中國城家當增添包括:90號泰勒街中華公所、大同村、SCM地段、天滿街、華福樓、(*註:並不包括新新超市傍舊中華公所好事福街爆炸後的兩塊地皮。)

記往昔……

揭事實……

前人種樹後人乘涼,在「盤點」一些人和事之餘,在分享餘蔭的福氣,中國城的未來,到底又有多少「無私奉獻」的英才?

時間回到1969 年,在被政府徵地建高速公路,被割去40%的波城安良工商會大樓禮堂,又來擧辦第一次市長懷特(Kevin White) 爲耹聽唐人街心聲的《公聽委員會》,此會主持人為當年中華公所主席李實卿先生、中華大樓籌建委員會黃培潤先生、公聽委員會主席胡國新先生、陳毓禮先生、市長懷特的行政主任、娛樂局代表、亦有人權組織的代表等,當時有300人出席。

這些華人需要什麼?

公聽會之設立是「圍城」以外的人,想了解一下這些華人,到底需要政府協助他們一些什麽?在草擬的10多個問題上,最後拍板了5個問題:(1)耆英住宅、(2)平民住屋、(3)青年問題、(4)雙語教育、(5)公共安全。

事後,主流媒體足足報導了一個星期,但參議員對這個公聽會並未有跟進,而當時Boston Globe 一位黑裔媒體引用「少數族裔權益為題」,耆英服務首開紀錄。

當其時,耆英會在中午便為唐人街老人家燒出「熱乎乎」的中式飯盒免費派發;李漢魂將軍的兒子Fred Lee醫生在中華公所義診;哈佛、MIT的學生教華人站足謀生的英語……雖說萬事起頭難、卻展步了。

塔芙贈中華SCM物業

浮沉随浪記今朝之:(3)1982年,以陳毓璇為首的七人小組:陳毓禮、陳家驊、陳建立、陳鐵平律師、李鳳儀律師、鄭繼良則律師及塔芙 (Tufts) 大學醫療中心,洽談用地捐贈方式。

1983年,市長懐特任滿16年後,宣佈不再連任,翌日約見了陳氏兄弟,未幾,在離任前,塔芙大學以60萬購買SCM物業,轉贈中華公所,這便是期後一直以租金收入維持中華公所渡日們資源。

而SCM物業損贈給中國社區,有條文規定,SCM的物業其出租收入,在積存到一個足夠的數目後,必須興建可負擔性房屋,以舒緩中國城第8類房屋之不足。1973年華埠地方發展局(華經會前身)草擬療養院發展計。

100年得來不易

1983-1984天滿街發放建平價樓,遭受當地居民反對,要保持菜園,在一番爭議後,88年終入伙。(目前不在中華名下。)

至於大同村,今年慶祝50年,回想當年,聯邦政府房屋局,在「中華公所開全僑」大會,在這個投票决定的晚會,創下歷史性記錄,從晚上七時開到凌晨3時。

中華公所今年100年,10月18號舉行慶祝晚宴,興建中的博愛樓是大同村的停車場,另SCM那塊地,終在40年後,有了初步計劃了。

人與物都有劫數與興旺,當年好事福街,從在一聲炸響,四層樓宇全塌了,也改變了中華公所命運。

按1983年時任中華財政黃兆英記錄中看到,爆炸樓宇全塌損失14萬,連其他住戶損失共計約20萬,獲市府以一元出售90號泰勒街……

「陳氏兄弟」這對奇才,看穿世情,用了60年時間「改變無數人的命運」,無私拳獻,他們都離開了,60年前是開展,60年後,你、我、他看到的都可以不一樣,願他們「胸懷大志」的魄力也發揚廣大……

alt

紅塵俗世随浪《記》禮叔

(News Chinatown大小姐手記/文:徐佩蒂) 尊敬的陳毓禮前輩,用了他的一生,為波士頓華人圈子提升了「價直觀」,在一個文化城市中以爭取、改變、寫下不一樣的生活,受過他指引而改變了人生前途的成功者確實不少,他重觀育才,只有認識、學習更多才可走得更遠;走得遠、走得穩,更需要和政界維持良好的溝通,他以實際行動和哥哥毓璇前輩,累積盈盈滿滿的選舉票,打造了不一樣的中國城,政僑合一、生意滔滔。

逝水年華世事未如煙……

豪情還剩了一襟晚照……

乘風破浪收帆上岸前,讓我和大家重溫「陳氏兄弟」的遺愛;清風笑、蒼天笑、浮沉随浪記今朝之:(1)1970是一個轉換期,在獲得中華民國政府捐贈興建牌樓材料,仍需向市府申請一筆為數十萬的建築費,却未能獲得批准,於是陳氏兄弟和陳建立等,明白了和政客打交道,先要有談判的籌碼「選票」,往後日子,他們在波士頓地區一戶又一戶敲門。

從1970年的300票至1978 年3600票,等了8年。這個中國城牌樓背後,最後引燃了日後中國城家當的增添,包括……(此段11號待續/資料整理中。)

*以下是陳建立為News Chinatown(號外)2020.新年特刊所撰寫的「陳毓禮前輩」的人生。(附件)

alt

alt


 
一秒突發
作者是 Alan K Chow   

alt

一秒突發

(News Chinatown大小姐手記/文:徐佩蒂)紐約橋頭堡之下,體無完膚……拖著疲倦的身軀望到返回波士頓大巴只在咫尺,突然在大巴前的一架汽車著了火,火勢燃燒強烈,春日晚7.45分的天空本仍亮、濃煙像一層厚厚黑霧剎那一抹劃過長空,火燭車、警車堆在前面、我們一群數十人本乘8點Flixbus末班車回波士頓結果一等等了2個半小時,全車滿滿乘客,只有4個華人,我們是前往紐約參加「美東德明校友會」的波士頓校友……「我們等待着,在黑暗裡, 這城市熾烈的包裹都鬆開了,河在流飛跨大海,夢想中的草地,有著我們成長們的歡笑、悲恐、無奈、得失…….席捲而過的過去,我們努力的成果編創了各自不同的「一個神話。」伍銳賢祝大家長命過百歲,一年一度聚會,是開心的「懷緬之約」,我們已約訂2024年6月30日再會。

alt

alt

alt

憑照片記下2023年6月25號健康的我們。

怎能忘記舊日朋友,心中豈能不歡笑

朋友舉杯痛飲,同聲歌頌友誼地久天長

我們曾經終日遊蕩在故鄉的青山上……

我們也曾歷盡苦辛到處奔波流浪……

遠隔大海重洋,讓我們緊握手、友誼地久天長

常伴心中

alt

alt

alt

alt

alt


 
優秀子孫黃氏「財寶」
作者是 Alan K Chow   

alt

alt

優秀子孫黃氏「財寶」

(News Chinatown大小姐手記/圖與文徐佩蒂)「先賢飄洋過海,人地生疏,必須互相團結,彼此匡扶,方克自保,這是會所的起源。」波士頓小小的唐人街包藏了無限的「財寶」,每一所姓氏團體都有著他們不平凡建堂融合宗親的宗旨。

6月10日超過100年歷史的波城黃氏宗親會,別開生面的,憑著頒發「年度獎學金」,邀請一班子孫們,前往黃氏大樓6樓宗親會,讓他們在父母,甚至爺爺嫲嫲陪同,回宗親會看看。

黃氏主席:黃偉健、黃光沐、財政:黃開洪及中文書記:黃光野負責這項極俱嘉勉意義的活動。2023頒發獎學金年級:1-6年級、7-8年級、8-12年級、大學1-4年級。40多位得獎學金者分兩次頒發,另一次為7月1日。同樣時間 (上午11時)如未能出席者,可預約時間。(*圖1:一張大合照,位位勤奮不懈好學生。*圖2:得獎學金女學生用國語宣讀祖訓。)

alt

圖3:(左)財政黃開洪及中文書記:黃光野,介紹活動程序。

財政:黃開洪介紹「黃氏歷史」,亦邀請了一位得獎學金女學生用國語宣讀祖訓。之後每位學生接受後和家人及主席合照留念。

黃光沐笑言:「時代潮流推動社會變革、良好教育培訓的年青人,跟隨家人多回宗堂,了解這個大家庭發展,在未來有責任繼往開來,步履跟隨加入宗親會,總是我們的期待。」

和大家分享他/她們的喜悅……

alt

alt

alt

alt

alt

alt

黃氏共宗的峭山公

在各種黃氏譜牒中,人們驚奇地發現一個十分獨特的人物,可謂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黃氏大顯祖黃峭山。查文獻,據《黃清老墓誌銘》載,他名叫黃俏,唐末五代人,是邵武黃氏始祖黃惟淡的孫子。傳說黃惟淡學問淵博,有五子,他的《詩》、《書》、《易》、《禮》、《春秋》五部儒家經典傳授諸子,五個兒子各教一經,因此時人稱他為「黃五經」。其中第三子黃知良,長子峭山,便是千古聞名的黃峭山公。

他娶了上官氏、吳氏、鄭氏三位才德兼優的夫人,各生七子共二十一子。《黃氏族譜》和《滋溪文集》記載,都較明確而且一致:峭山公有一百個孫子,十三個孫女,三百三十四個曾孫,一百一十六個曾孫女。可謂人丁興旺,家族繁榮。

俗話法:「樹大分枝,人大分家」

峭山公家族隨著人口的急劇增長,加上時逢亂世,原有大家庭的分析、裂變,已勢在必行。於是,年已八十的峭山公趁此新春佳節,設下酒席,廣邀親友赴宴,並將二十一房子孫召集一起,席間當眾宣佈:將祖產銅錢八十萬貫,金銀八百餘種,一併均分為二十一股,合令三妻位下共二十一房子孫,各領祖傳家產一份,然後離開家鄉,另立基業,各謀發展。

同時將新修《黃氏家譜》二十一套分授各子,囑令他們隨身帶著,妥善保存,以不忘所出。

臨行前,峭山公口吟七言古詩一首與諸兒作別。這首詩被黃氏後人看作家訓詩,認宗詩。詩云:

策馬登程出異疆,任從隨處立綱常。

年深外境猶吾境,日久他鄉即故鄉。

朝夕莫忘親命語,晨昏須薦祖宗香。

惟願蒼天垂庇佑,三七男兒永熾昌。

alt

alt

alt

alt

alt

三位夫人與長子也各吟兩句,共成一首八句詩相送。詩云:

十郎峭老有三妻,官吳鄭娘七子齊。

創業興家離祖地,歸來報命省親闈。

吾思日久難相會,宗葉分枝為汝題。

若有富貴與貧賤,相逢須念共根蒂。

最早到美國探險和定居的華僑先鋒,在早期的美洲華僑各姓中,以黃姓人數最多,又以台山為最,海外的黃氏子孫,真正實踐了「年深外境猶吾境,日久他鄉即故鄉」、「志在四方,放眼天下」的先祖遺訓,在海外艱苦創業,勇於進取,不少人事業有成,揚名海外。(*圖下:獎學金名單。最未一張後排右一女學生用國語宣讀祖訓。)

alt

alt

alt

alt

alt



 
紐英崙中華公所「閉館一月」
作者是 Alan K Chow   

(圖)中華公所logo被黑布蓋上,華盛頓及孫中山照片除下,兩旁美國及中華民國國旗亦收起。左邊歷屆主席照片也暫除下。

alt

紐英崙中華公所「閉館一月」

(News Chinatown大小姐手記/文:徐佩蒂)「事前有充分的準備,臨時才不會手忙腳亂」近10年來6月6日晚,中華公所例會以60分鐘結束,氣氛平和,沒有以往花上兩小時以上「爭長論短」叫破聲喉……主席雷國輝齊全的主席報告,「解答並滿足」眾董事,當對進行中各項工作了解明白,「滿足心被填補」便少了磨擦,誰會是天生「挑撥離間」者?董事們「沉默不語」又是否準備籌策大件事?一個引人注目的根由,兩年一屆「更換主席期限又到」了,在近20年來,由陳家驊「打響連選連任」第一槍後……(1) 2024年是否又會「舊調重彈」?(2) 還是滿腹抱負的鄭慧民會捲土重來?

「舊調重彈」的可能?

我個人的看法,一個疫情的隔膜加上鄭慧民疲於奔命出席唐人街「餐飲業復甦推廣活動」危險車禍險送命,醫治花了後半段任期;2022年因一票勝出的雷國輝團隊5人組,用了任內首一年追趕「業務」,2023年「解結」之餘,也增添了多個部門的尊業「主管級」航首,續建築業、財政部外,再聘羅燕玲任基金顧問,協肋對已獲及已批的「基金」完成項目的跟進,當然亦不排除有更多「基金」申請及撥款的知訊,以提高中華公所的機遇。

一個完善人物的配套組合,我們可以看到過往中華公所以投票「選賢與能」的方式,好像選美活動一般;前者集人多勢眾當選,投票者心目中偶像人物多是團體中知名度高者;後者從前選美貌、近期選學歷;結果總有事與願違。

「選賢與能」候有宜好呢?還是郭台銘?

alt

銳變中的美麗花園

如果我這樣比如沉實的雷國輝像候有宜;增添的「主管級」航首是郭台銘CEO,那「紐英崙中華公所」是銳變中多元化的美麗花園,大家同意嗎?

這份耕耘繞過了「修章之旅」……雷國輝主席是否該「連任」多一屆,以穩固中華根基?

目前尚餘半年不足的任期內,要跟進項目有:博愛樓(大同村)第二期地盤之地盤工程接近完成,下一部工程是需要使用起重機吊起建材搭建大樓;大同村地段重新按裝兩套梯級,以便和博愛樓地段接合;中華律師正對中國超市多24個月租約及一些協定進行議談;自6月7日起至7月7日全座中華公所關閉一個月,以進行除鉛工程,7月8日後,除3樓外,部份樓層可以返回使用,以不防礙工程作業為主。

鄭慧民會捲土重來?

特朗普「爛攤子」,拜登「剪不斷理還亂」,不能理出個頭緒來,與俄、中關係預示的糾纏、繁雜……雷國輝從毛線堆中牽出主線,這又是否可以理解到,當另一位新官上場,一樣地捲線球,自當可以一路風生水起;美國有共和黨及民主黨,兩黨各有立場同遵一卷美國憲法,是美國的根本大法,奠定美國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礎。

董事們對鄭慧民「慧眼識英雄」,仍然未改,而鄭慧民從「重傷中再度站起來」,他是應該有個「施展潛質的機會。」當然,亦不排除有其他人有問鼎主席之心。

(圖左:雷國輝與鄭慧民)

漫漫前路有幾多風光一一細心賞、為甚留步回頭望一望、心中一片迷茫;默默看看天際白雲蕩、就像你我志在四方;漫漫前路有幾多風霜一一去擔當、踏著前路兩家互守望不必要怕路長……100歲的中華公所,2024是另一個100年的開始,「看夕陽、意茫茫、人生滿風浪、前途在遠方、要登彼岸不再彷徨。


 
團圓展步交出相誠
作者是 Alan K Chow   

alt

明晨風雨或天晴、鏗鏘歡笑與夜星

前行什麼的試煉、讓滄海變做桑田

團圓展步交出相誠 

(News Chinatown大小姐手記/文:徐佩蒂)任世間驟變,跟你說舊話,難求一切是公平,跨前行成熟了,擦亮眼晴,交出相誠,讓心底的理想實現,熱燙的心仍未變…… 

司徒宗達說:「6年擔子放下心情就心安,感謝支持我的好朋友……」,在海外參與及身負宗親發展和持續並不簡單,卻仍然一棒接一棒去「推動」,宗親組織是建立在相同姓氏基礎上的血緣組織,是源自相同世系的同姓人聚在一起組成的姓氏團體,是社會組織和傳統社團的出現和發展的家族性的家族會。宗親會旨在「凝聚」宗親力量,發揮組織優勢、整合社會資源、加強交流與合作,大家齊心共同耕耘我們生活的社區。

alt

司徒宗達的鳳倫公所是紐英崙中華公所成員之一,中華公所是一座「金字塔」,基層團結、互信、齊心,對啟動社區便像「花好蝶飛來」美好景像。在司徒宗達答謝各社區朋友支持他出任全球「鳳倫公所」總會長之職午宴會上,他拿著洒杯一一感謝大家……

在一個高溫後雷雨降溫下的中午,大家聚在新月宮,很Warmth,突然間感覺溫暖流動,人與人之間在社區事項裡「爭議」中求「共識」,其出發點無疑是為中國城帶來更多利益,「爭議」取捨在大比數勝,參與如比賽,大家握手言歡,沒必要把「公事之主觀」帶入影響了朋友之情。

alt

alt 

alt

alt


 
« 最先前一個12345678910下一個最後 »

第 1 頁, 共 227 頁




Supported By J&Z Information Technology. XHTML and C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