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号外
news menu leftnews menu right
China Pear Resturant 联系我们   KIM-MAN Food Market
美中期選舉華裔群體參政意願增強

播民意調查顯示,超過一半美國公民認為總統奧巴馬是一位不成功的總統,民調顯示,美國公民愈來愈不認同奧巴馬管理國家的方式,其支持率持續下降,55%受訪者認為,奧巴馬的行動導致國家不團結,政策的支持度更低於前任總統喬治布殊,美國另一項民調結果亦顯示,33%受訪者認為奧巴馬是「最差」總統。

盛產櫻桃的加州,是華裔群體爭取自身權利的起步點。

美中期選舉華裔群體參政意願增強

(中新社華盛頓電)  劉雲平 (Ted Lieu) 有望成為繼趙美心和孟昭文之後美國國會第三位華裔衆議員,馮偉傑 (Allan Fung) 有望成為羅德島州第一位華裔州長、全美第二位華裔州長……盤點剛剛結束的美國2014年中期選舉初選,更多華裔面孔出現在勝選名單上,此間大選觀察人士認為,本屆中期選舉初選「華人元素」比以往大幅增加,華裔群體參政意願增強,正扭轉「漠不關政」的刻板形象。

加州民主黨籍衆議員候選人劉雲平很有可能成為今年中期選舉華裔群體的最大驚喜,美國華人全國委員會主席薛海培表示,加州第 33選區初選中,劉雲平在18名候選人中突出重圍,獲得19%的支持率,排名僅次於共和黨籍候選人卡爾,由於其他民主黨籍候選人的票數都將在中期選舉日當天流向劉雲平,卡爾後繼乏力,目前選情對劉雲平極為有利。

劉雲平今年45歲,3歲時隨父母從台灣移民美國,曾擔任加州衆議員與參議員,多次為其助選的薛海培透露,劉雲平長期關心亞裔事務,對美中關係也感興趣,勝選後當會成為聯絡美中的又一橋樑。

在華裔人口佔比並不突出的羅德島州,共和民主兩黨的主要候選人都與中國淵源頗深,華裔共和黨籍州長候選人馮偉傑是香港移民之子,也是該州有史以來第一位挑戰羅德島州長一職的華裔,他初選獲得55%的選票支持,順利勝出,由於該州向來有共和黨人出任州長、民主黨人士擔任議會要職的傳統,馮偉傑很有可能成為繼駱家輝之後全美第二位華裔州長。

 

值得一提的是,初選期間馮偉傑的競爭對手之一、民主黨籍羅德島州州長候選人包禮圖 (Clay Pell) 雖是一位美國白人,卻與中國聯繫密切,他的妻子是知名華裔花滑女王關穎珊,自己曾赴北京大學學習中國法律,中文流利,近年來更多次訪華,羅德島州是美國最小的一個州,州長競選居然湧現出一位華裔、一位與中國頗有淵源的人物,這不僅說明華裔參政意願持續增強,也表明美國社會有更多人願意了解中國。

在紐約州和馬薩諸塞州等地,當地華裔亦積極參選公職,哥倫比亞大學法學教授吳修銘 (Tim Wu) 競選紐約州副州長,他表示華人移民為紐約州創造的經濟價值十分可觀,州府必須給予這一群體足夠重視,香港移民之子張禮能 (Leland Cheung) 競選馬薩諸塞州副州長,他希望憑藉參選向美國社會傳遞無論族裔背景如何,每個人都很重要的訊息。

薛海培認為,雖然吳修銘和張禮能等初選宣告失敗,但分別獲得39.4%、29%的選票支持,票數不低,表明華裔有識之士正努力擴大其社會影響,參與政治事務;放眼全美,華裔參政最積極的仍屬加州,加州大學伯克萊分校族裔研究系前主任王靈智稱,加州目前有10多名華裔將在中期選舉日競選公職,如郭宗政 (Peter Kuo) 是加州州參議員候選人、朱感生 (Kansen Chu) 是加州第25區衆議員候選人、邱大偉(David Chiu) 是加州第19區衆議員候選人、趙嬿 (Yan Zhao) 是薩拉度加市議員候選人、庫比蒂諾市議員張昭富 (Barry Chang) 正在謀求連任。

王靈智介紹,華裔參與競選起步於上世紀80年代,從一開始競選地方教育委員會、社區大學職務,逐步發展到競選國會衆議員,參政熱情越來越高,今年中期選舉初選取得的成績讓人頗為欣喜,可以預見,未來華裔中會有越來越多的人,特別是年輕一代投身政壇,成為美國不容忽視的一股政治力量。

至於未來美國有沒有可能出現華裔參選甚至當選總統的情況,王靈智表示不排除這種可能性,但走到那一天恐怕需要相當長時間,從歷史規律看,華裔群體爭取自身權利的過程與中美關係的發展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所以華裔能否捅破美國政治最高天花板尚在未定之天。

梁振英:錯失中央提供的普選 香港將後退兩步

(中新社)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10日在英國《金融時報》發表題為《香港不應錯失首次普選機會》的文章,指若錯失中央提供的2017年普選特首的機會,香港將後退兩步。

梁振英解釋後退兩步說,香港不僅將錯過在2017年實現「一人一票」選舉行政長官的機會,還將錯過在2020年通過普選選出立法會的機會,因為立法會選舉改革以行政長官選舉方式改革為前提。

他續指,香港下一次政改機會是2022年的行政長官選舉,「比現在唾手可得的機會晚了5年」,而立法會選舉進一步改革最早要到2024年了。

前港督彭定康,日前亦在《金融時報》撰文,提英國當局對香港負有「道德責任」,應堅持履行《中英聯合聲明》中的承諾。

梁振英在文章中指出,1997年以前,有28位英國籍港督在總共155年的時間治理過香港,他們都是英國政府派來的,英國政府從未就港督人選諮詢香港人的意見,也從未諮詢英國民衆的意見;梁振英表示,1984年簽署的《中英聯合聲明》未提及普選,只有《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提到,最終目標是行政長官由普選産生。

梁振英說,自1997年以來,歷屆特區政府,一直在中央政府的全力支持下,朝實現普選的目標努力,但如果不滿於政改不及自己預期的立法會議員拒絶此次政改,那將後退兩步。

對於指責全國人大常委會有關決定保守的觀點,梁振英回應稱,基本法中有兩項基本規定,第一:只能由提名委員會提名候選人;第二:所有成功當選的候選人在就職之前必須得到中央人民政府任命,這自1990年基本法公佈之日就有了。

他又指出,一些批評者忽略了提名委員會將如何組成,即提名程序如何,這一點甚至都還沒有得到討論,在選民投票完成以前,沒有人能確定1200名提名委員會委員是誰;文章最後,梁振英說,希望立法會反對派議員接受2017年的機會,「是時候向前邁出這一大步了,我相信這正是香港人想要的。」

 


登錄









Supported By J&Z Information Technology. XHTML and C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