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号外
news menu leftnews menu right
China Pear Resturant 联系我们   KIM-MAN Food Market
陳偉民、黃展唐《踏浪而來》

alt

alt

滾滾長江東逝水,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萬千多少事,胸懷曠達笑談過。

美國安良工商會1893年11月9日,創建於紐約,走過132年,随著時代步伐的向前,不断革新是新世代潮流之風,從照片中看今天的卓越英才。圖攝:徐佩蒂)

alt

alt

陳偉民、黃展唐《踏浪而來》

(News Chinatown大小姐手記/文:徐佩蒂)全球各地的行銷人員,都面臨著服務5個不同世代的難題:嬰兒潮世代、X世代、Y世代、Z世代,以及α世代。前4個世代構成了就業市場的主幹。大多數嬰兒潮世代仍未退休,而現在全球的領袖高層多半是X世代,Y世代是最大的就業族群,Z世代則是剛加入就業市場。

老字號名牌僑社團體,都有幸地混合了這些新新舊舊中的有能之士,「美國安良工高會」,立足世界回顧與瞻望,是做到了:「促進會務、弘揚忠義」。名師出高徙,代代有英才,2月9號的「波城安良工會」,來自外埠的安良成員到賀,喜喜洋洋。

alt

alt

萬物必隨時代改變

2月9號的波城安良工高會,來自外埠的安良成員到賀,滿堂吉慶。陳偉民、黃展堂是陳仕維用心陪育的新生代,陳偉民出任過「紐英崙至孝篤親公所」主席,他有一份助人的熱情,這份態度打開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和他交談,他說如何把波城安良工商會引入新的環境,吸引更多青年一代的加入,把132年歷史的安良耕耘好,是少年時的想法,多年後接任了會長,深深感受了一份不輕的擔子。」他笑了,是開心的。

比起陳偉民,黃展堂也是名校生(黃氏宗親),但他卻從一名成功的商人跨入了社團。曾經他提到了前安良會長陳文楝,因為他們兩間在中國城的店鋪比鄰而立,成了兄弟班。往事如煙,亦因此而了解了安良,現在他也當上了會長。

曾經在元老陳仕維接任安良總理那年,他就表示,萬物必隨時代改變、葉茂枝强需時。花開蝶滿枝,這份令團體開枝散葉的作風,也是不少有年資社團大佬的責任。

alt

alt

正如少年追夢,成年踏實,歲月匆匆面臨傳承之責。在2025年的安良春宴中,市議員Ed Flynn 也向每一位朋友告說了一個好消息,他說他會為波士頓商戶,爭取更多中國城泊事位的問題,是承諾和爭取,但不能保証。

席間一陣掌聲,其實人和人之間是包容,互助和商量,令人回想起前總理今貴為元老鄧遐勳及陳仕維共同的理念。「秉持正義宗旨、多做社會貢獻。」

alt

alt

1893年11月9日(清光緒年代)由先賢前輩李希齡、黎兆秀、伍習勳、李學勤、陳守勳、李崇樹、梅耀穆、趟雅歡、李崇坤、李崇獎、李霖雲、黃育民、梁祖泮、陳裕廣、陳大森等15位發起,在組織之初,還以專誠刻別木匾懸掛于會所大堂以昭正義,其文曰:「安輯表真忱忠貫日月,良明徴嘉會義壯山河。」

凡是入會者還應信奉關帝勝君,在神像前宣誓,倡行正義精神、親密團結、互相扶持、為團體組織而努力、為手足之互助互愛而盡心。.

alt

嘉賓計有:

駐波士頓經文處處長廖朝宏伉儷、組長黃耀良、僑教主任高家富、中華公所主席雷國輝伉儷(雷太為篤親主席陳秀珍)及波城各界社團友好約500人出席。

美國洪門致公總堂元老:余麗英;北美洲舜裔至孝篤親總公所元老陳建立伉儷;全美黄氏宗親會美東副總長黄偉健;全美黄氏宗親會元老團主席黄國威;全美伍胥山公所美東副總長伍輝民伉儷;全美伍胥山公所元老伍煥華伉儷;世界鳳倫公所會長司徒宗達伉儷;至德三德元老翁宇才伉儷;至德三德元老周麗桃及夫婿黃國麟;三益公所元老何遠光;藝聯慈善社元老黄賢池。

全美安良工商會總理:陳啟靈、全美安良工商會總理關永發伉儷;陳達偉元老團主席伉儷;元老胡英僚、元老鄧錦源伉儷;元老陳仕維伉儷;秘書長陳炎銘伉儷。纽約總會會長:梁沛霖伉儷;纽約總會會長:曾志昂;劉偉明康樂主任。

欖城分會:陳任卓會長、黄超炎會長。芝加哥分會會長陳偉聖。(及各埠會員)

alt

alt

alt

alt

alt

alt

alt

波城其他職員:中文秘書:梅宇國,外交:阮鴻燦、湯瑞雲;財政:余寶愛、幫辦:伍偉業、鄧北海、李天生、伍輝民;庶務:劉樹榮;康樂:陳志成;幹事:湯偉雄。

alt

alt

駐波士頓經文處處長廖朝宏伉儷,組長黃耀良,僑教主任高家富,中華公所主席雷國輝伉儷(雷太為篤親主席陳秀珍)及波城各界社團友好約500人出席。


alt

(圖)美國麻州居民梁利堂 (Litang Liang) 和他的律師(DeregeDemissie) 站在聯邦法院外,此前陪審團宣判梁利堂無罪,美國指控他充當「中國未註冊代理人。」

聯邦法院宣判梁利堂無罪

據波士頓 2 月 10 日(路透社)週一報導:65 歲的梁利堂在聯邦法院被宣判無罪,他被指控在 2023 年的一起案件中充當未註冊的中國特工,美國當局稱這起案件是其承諾反擊中國政府壓制海外批評人士的努力的一部分。

梁是一名出生於中國的美國公民,他否認了這些指控並拒絕認罪。他的律師在審判期間稱這些指控「荒謬可笑」,並稱這些指控是為了抑制當地社區活動人士的言論自由。判決結束後,梁先生透過翻譯告訴記者:「正義終於到來了。」負責此案的美國檢察官Leah Foley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雖然檢察官「尊重陪審團的決定,但我們對(週一的)判決感到失望」。(*圖文折自路透社)


 


登錄









Supported By J&Z Information Technology. XHTML and C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