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ke《藝聯》Great Again 湯偉雄、鄭慧民堅守社職 |
圖:兩位主席齊心萬事成。 圖:(右至左)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廖朝宏、中華公所主席雷國輝、至孝篤親主席陳秀珍、中華總會主席余麗英,中華民國僑務委員陳仕維伉儷。 Make《藝聯》Great Again 湯偉雄、鄭慧民堅守社職 (News Chinatown大小姐手記/文:徐佩蒂)再度接任「藝聯慈善社」主席的鄭慧民,在致詞時說:「美國總統特朗普的Make America Great Again,讓美國再次偉大;而我們也要Make藝聯Great Again令藝聯再次偉大。」 1950年代 —「危」與「機」並存,百廢待興的社會步上正軌;「我們」是指一撮共有理念和追求理念者,實踐了的如夢,在72年前已啟航了。 藝聯是一個特俱身份的組織,和中國城姓氏團體不同,在1953年成立,在一個戰後動盪不安的社會裡,協助一批又一批的同胞,在異國他鄉建立了新生活。72年是個看似很長的過程,在感恩前人的慈悲為懷,才有了藝聯,如何讓這個有意義的團體,歷久猶新,便看湯、鄭兩位主席如何再去扭轉一個團體的命運。鄭慧民和湯偉雄再度聯合出任這個組織的主席,合作在於「互動、互動基於互信」,對「湯、鄭」兩位主席「充棟盈車。」在此新春佳節借用讚賞兩位飽閱人生者,為未擴展藝聯,迎接更多有心人。 圖:波城安良開心支持社區活動。 圖:洪門新元老是余麗英! 人生經歷的決定 美國是「一個外來人的國家」(a nation of strangers);或者說:美國「國中有國」(a nation within a nation),都是很有道理的。那些來自世界各地的人,由於交流文化、互相通婚的結果,在這塊新大陸上生長出一種新的民族,我們把它稱為美國人。從這個意義來說,美國是一座熔爐(melting-pot)。 「藝聯慈善社」的面世,協助(外僑)在船公司持有登記名冊者停留波士頓,在一個10年或20年的大赦,培育了不少社會英才;藝聯本身亦有墓地;早年「開飯(贈飯) 、贈醫、安葬……服務貧苦華人功不可沒。」「藝聯慈善社」是一個「平和的團體」,而每一年的春宴又高朋滿座;除筵席豐盛,今年請來「星樂隊」演唱以娛大眾;有抽獎、有派發紅包給:中華頤養院、廣教學校、僑立學校、耆英會。大會司儀黃愛梅。 (圖)這群友人是社團中平和一群,左一是余風采堂新一代副主席余雅倫、梅氏、李氏、阮氏、至德三德代表、也有News Chinatown ALAN等。 (圖)有Newman 在自有好歌連連。 (圖)僑聲朋友約大家22號出席他們的春宴。 圖攝:徐佩蒂 後記: 72年後的中國城,比以前縮水了?看似如此!實質是變動了,人生對未來總也是個未知素,在一個Party中,一群幾十年的老朋友,看著照片追憶年少時一次出海的合照,奇怪,成熟了的人生,何以不能再次啟行多一次? 2025年一步一步溜走,人生的「奉獻」予服務社區的初心,是否又會「沉默」下去?大家關心中華公所年底選舉的動向,曾因半票之失的鄭慧民,會否也要令自已Make Chinatown Great Again再次偉大?都是社區關心的話題!對許多人來說,人生是一場自身的旅程,更是一場建設社會的旅程。 圖:社區年青輩,敬請參與僑社服務。 圖:敬酒:祝福各界安好。 圖:黃氏、潮州各有春宴,前者3月1日,後擇定本周日23號。 圖:Paul是中國城建樹先鋒,近年以養生為樂和僑教主任高家富一見如故。 (圖:左2/3)馬滌凡和鄭夫人都是台灣來的早年留學生。 (圖)莘村、甄氏及至德三德都應邀而來,開心是分享! (圖)每一個聚會,大家之能暢飲暢言,編席者必是高手。 (圖)至孝篤親人才濟濟,持續地為華人社區努力,亦不忘初心! (圖)星樂隧和他們的歌手、帶給大家一個愉快的晚上,人生本該有酒今朝醉,何必爭名又奪利! 有關波士頓美國最古老的都市之一,美國獨立戰爭前夕及期間,多場重要事件均發生於此,如波士頓大屠殺、波士頓傾茶事件、邦克山戰役及波士頓之圍等。波士頓於美國創下諸多領域之先河,包括全美首個公眾公園(1634年成立的波士頓公園)、首間公立或州立學校(1635年成立的波士頓拉丁學校)及首個地鐵系統(1897年建立的特萊蒙街地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