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号外
news menu leftnews menu right
China Pear Resturant 联系我们   KIM-MAN Food Market
選戰《金錢、政治、權勢的厮殺》

alt

選戰《金錢、政治、權勢的厮殺》

(News Chinatown大小姐手記文徐佩蒂)一比一的選戰,看似明快簡潔?對嗎?好比我們一而再的吃麻辣燙底的火鍋,你必須了解爭取要付出代價。代價背後是金錢、政治、權勢的厮殺,而善良的市民,總願意集合同心同德者把自已手握的一票,去保存社區的良心。選選者展現了自已過去的政績,挑戰者的花言巧語亦得持著有為的方案去「繪晝出美麗的前境。」

紐約現任市長:亞當斯面對印度裔曼達尼挑戰。

波士頓現任市長:吳弭面對克拉夫特挑戰。

alt

華人支持亞當斯

「華人支持亞當斯連任之友會」7月13日在法拉盛為市長亞當斯(Eric Adams)競選連任造勢。近百華人支持者高喊口號:「再幹四年」。亞當斯說:「我是你們中的一員,我們是紐約的勞動階層。再幹四年!我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我們不能後退,我們必須前進。」民主黨第65D區領袖、東華協會主席于金山發言說:「我們是民主黨人,我們不是民主社會主義者。這次市長選舉很簡單,我們要做出正確或是錯誤的選擇。我們要民主黨人的市長,我們不要民主社會主義者的市長。民主社會主義的候選人要取消特殊高中——我們不同意,他要租金凍結——那房東怎麼辦?我們看到亞當斯的腳踏實地和整治治安上的成績,Eric Adams是我們的正確選擇。」(圖:造勢活動由「繁榮華埠總會」總監田士銳主持。)

alt

主流社會對他的認識

亞當斯美國政治人物和作家、退休警官、曾任紐約市布魯克林區第18任區長,2021年代表民主黨投入2021年紐約市市長選舉,並於11月當選,於2022年1月1日就任紐約市市長(第110任),繼丁金斯之後,成為紐約市第二位非裔市長。2025年4月,由於難以獲得2025年紐約市長選舉民主黨提名,他宣佈以獨立身份競選連任。曾在紐約市交通警察局和紐約市警察局擔任警官超過20年,並以上尉的身份退休。

alt

政策主張令商界不滿

華爾街迎來了一個新的敵人:一位年僅33歲的民主社會主義者,正在競選紐約市長。在初選中以黑馬姿態勝出,紐約市商界正積極籌款,試圖阻止該社會主義信奉者主掌市政廳;選舉中曼達尼以激進路線贏得年輕選民青睞,主張提供免費公車與托育服務、凍漲租金管制租戶的租金,並透過對富人與企業增稅作為財源。他的政策主張令商界不滿,但得到基層群體支持。

印度裔曼達尼

年僅33歲的曼達尼如何從移民之子走上紐約政治舞台?出身於具印度裔穆斯林背景的移民家庭,7歲時隨父母移民至美國,他的父母皆畢業於哈佛大學,母親米拉.奈爾是國際知名的印度裔電影導演,探討文化認同與世代衝突等主題,經常描繪印度離散族群的生活經驗,是全球領先的女性電影製作人之一。父親瑪慕德.曼達尼是哥倫比亞大學人類學教授,專攻殖民與去殖民、非洲政治與知識生產的研究。

少數族裔在政治版圖中的潛力

曼達尼畢業後投身基層服務,擔任防止法拍的住房顧問,協助皇后區的有色人種與低收入居民面對驅逐危機。2020年他當選為紐約州皇后區眾議員,成為紐約歷史上第一位南亞裔男性議員、首位烏干達裔議員,以及第三位穆斯林成員,象徵著移民與少數族裔在紐約政治版圖中的發展潛力。

alt

波士頓市長吳弭 (Michelle Wu) 和她的主要競爭對手克拉夫特 (Josh Kraft) 都認為,聯邦政府的資金削減將嚴重打擊該市的教育、醫療保健和氣候部門。波士頓是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早在1630年遷移美洲的清教徒就在邵馬特半島建立聚落,1822年正式建市,並以哈佛大學、MLB的波士頓紅襪隊聞名全球。不過波士頓兩百年來都是由白人男性擔任市長,從來不曾有任何一名女性或者有色人種贏得市長選舉,政治氛圍可說一覽無遺。不過吳弭36歲那年破局,是波士頓80多年來最年輕的市長。

吳弭的:我們是吳隊

面對「財神」富人,吳弭的吳隊經常發呼籲及作小額密集式籌款。「大家好,我們是吳隊。克拉夫特剛剛將自己的 200 萬美元投入競選活動中,而現在他的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又花費140萬美元投放負面廣告,試圖讓我們相信波士頓正在走向失敗……吳市長和她的政府確實改善了人們的生活。但克拉夫特更關心的是攻擊我們的計劃,而不是製定他自己的計劃,他有百萬,但我們有你。讓我們共同推動波士頓不斷前進。」

alt

吳弭的努力亦加上遇運氣,時任市長馬蒂·沃爾什,於2021年1月7日被候任總統拜登提名為美國勞工部長,使選情出現變化。1月9日,民主黨麻州參議員,前總統候選人伊莉莎白·華倫宣佈支持吳弭出任下任市長。除此之外,一些美國的政治人物,包括伊利諾州的亞裔參議員譚美·達克沃斯、麻州參議員艾德·馬基、前麻州省長候選人Jay Gonzalez、前麻州眾議院代表Byron Rushing等亦表態支持吳弭。同時,她亦獲得了一些全國與地方政治團體,包括政治行動委員會美國亞太勝利基金會、麻州灣交通局工會聯盟、飛行服務員工會、麻州塞拉俱樂部等支持。最後她在11月2日舉行的的第二輪選舉中,以得票率64%成功當選為第55任波士頓市長。(圖:美國總統拜登在白宮玫瑰園與勞工部長馬蒂沃爾什握手。)

alt

克拉夫特打造更美好波士頓

「我愛這座城市,它擁有許多獨特的街區,也熱愛這裡的人民。波士頓人勤勞、謙遜、最重要的是,無論來自那個街區,他們都為這座城市感到自豪。服務波士頓一直是我的熱情所在,也是我人生中快樂和目標的源泉,這也是我競選市長的原因。我希望您能加入我的競選,為波士頓帶來更多住房和更多機會。他在競選中重點批評吳的領導能力,特別是她對社區關切缺乏回應,克拉夫特是波士頓政壇的新人,他試圖利用自己在非營利領域的經驗,來說服選民他是市長的正確人選。這是克拉夫特競選活動的基石之一:從交通問題到波士頓公立學校,再到體育場,他說他將採取與吳不同的方式參與社區活動。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克拉夫特表示,他正與基尼維Michael Kineavy合作,他曾擔任波士頓前市長萬寧路得力助手長達21年。


 


登錄









Supported By J&Z Information Technology. XHTML and C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