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号外
news menu leftnews menu right
牙尖咀利 僑社新聞
恭奉牌位家族執行成立夫婦聯名教育基金
作者是 Alan K Chow   

恭奉牌位家族執行成立夫婦聯名教育基金

一封寄不出的信;5月25號國瀚叔失約了

(News Chinatown大小姐手記) 文:徐佩蒂

國瀚叔:本來5月25號,我們大家都來出席您和嬸嬸《結婚70周年的白金婚》,相濡以沫、同甘共苦、伉儷情深、令人敬仰;我們中國人從前常說:「人生七十古來稀」,而國瀚叔您一向給我的感覺是,凡事親力親為順應時代,每年中國城春宴,看到您踏著厚厚的積雪,笑哈哈參與,絕不計較城中社團的「紛紛揚揚」刻守了一位主席的本份與禮儀。

2019年4月17號您却在醫院離世,令大家意外的是,最近兩月來,當您一直感到身體不適被視中為肺炎,却未見康復入院檢查後,始發現是隱藏著的「癌症」並已擴散了,至令您一生中少有的「失約了」;本來5月25號是「雙喜臨門」的日子,是您們夫妻倆結婚70周年和孫仔結婚的日子,因事出意外,大家都覺得難過和不捨。

國麟學長告訴我,他很年小的時侯跟父母出席了您的婚禮;得悉您1927年3月4號,生於廣州市開平蜆崗坪東里,1951年24歲時告別鄉親,來到波士頓和父親團聚,在洗衣舘內工作,後來夫妻倆自已開了間洗衣舘,當其時燙一件衫只有三個仙……50年代的波士頓,洗衣舘和餐舘凝聚了「滿滿的鄉情」,人與人之間存在著的是異鄉求生,如何從自己這一代去改變一個家的命運?

時代在變,當中國城的面積越來越大,酒吧、脫衣舞場的漸次消失,當中國城上架空車天橋也拆遷了,洗衣機替代了人手,中國式的「洗、漿、燙」亦走入了尾聲,國瀚叔您夫婦倆再轉戰餐飲業;1991年64歲時退休,全身投入黃氏公所、服務社群。

擔任中文秘書、財政、多任主席,在任內成立了「黃氏獎學金」、重整「婦女部」,2000年協助成立僑立學校,出任董事長等,28年來為這個社區貢獻了自己的晚年生活;早許多年,國瀚叔您一直載母親到黄氏打牌,而您自己也喜歡打牌而且是高手;除打牌外,更是球送,年少時在中國家鄉是代表隊獲獎無數,在波士頓更是Red Sock隊迷。

「時光飛逝、歲月匆匆;回首前塵、問心無愧;子孫滿堂、福澤留世」;5月26號12點,國瀚嬸嬸黃司徒華與子:協建、協健;女:珊珊、素珊,媳婦、女婿及孫等到黃氏「安放您的牌位」接受恭奉,並由家族替您執行遺願,成立《黃國瀚司徒華伉儷教育基金》;令黃氏族裔:「世代花香蝶滿枝;人才輩出光門第。」

晚輩

大小姐  敬上

2019年5月25號 (波士頓)


 

 
47年來《中華耆英會》擁抱愛心前進
作者是 Alan K Chow   

(圖) 市議員Ed Flynn提早到,率先向主辨單位送上他的讚許狀。(攝:徐佩蒂)


(圖) 波士頓市長 Martin J. Walsh亞裔聯絡員徐丹晨,代表市長頒發嘉許狀給2019年獲獎機構Tufts,曾雪清等代表Tufts Medical Center領取此項榮譽。(攝:徐佩蒂)

47年來《中華耆英會》擁抱愛心前進

(News Chinatown徐佩蒂報導)「週年聯歡意情真、表揚社工高繼文、醫療中心達芙茨、服務捐獻共感恩。 聆聽耆英要細心、爭取權益我與君、中華傳統多活力、包容博愛智勇仁。」這56個字,是中華耆英會董事長陳建立伉儷敬賀「中華耆英會」週年晚會的一首詩,而實際上,也道出5月22號晚會的寫照。

「中華耆英會」-「用心」為長者服務,從「初心」至今47年抱著一貫宗旨:「保障華裔長者應有的權利和福利,使他們能過著獨立自主,健康快樂的生活。」47年大家面對「送舊迎新」,在這個圈子,服務的和享受服務的都在輪流轉。

中華耆英會董事長陳建立、行政主任梅伍銀寬、分別致詞,感謝多年來彼此努力始得成果,同舟共濟,慶幸有社區同行;駐「波士頓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徐佑典、僑教主任歐宏偉、中華公所行政主任朱蘇珊亦分別致詞。

波士頓市長 Martin J. Walsh亞裔聯絡員徐丹晨,一口氣代表市長頒發了多個嘉許狀 (News Chinatown會以圖片表達) ;在晚會開席前市議員Ed Flynn提早到,率先向主辨單位送上他的讚許狀,而中華主席陳家驊是當晚最末一位亮相的嘉賓,他15、16號前往台灣參加為期一週之僑務會議,匆匆返、急急來支持這項活動。

大會頒發特別

大會頒發了兩個特別獎,2019年獲獎機構Tufts及獲獎人高繼文先生。

有關Tufts Medical Center:「200多年飛逝的日子,是一代又一代的承傳,Tufts醫療中心一直致力服務這個社區,滿足需求,特別照顧了低收入族群,時至今日已是波士頓唐人街信賴的一所醫院,自1796年成立波士頓醫療室開始,通過合併和附屬,現已成為屢獲殊榮,世界知名學術醫療中心,不單提供病人服務,更培訓醫科學生和進行各種創新性的研究。

為了更廣泛地照顧大波士頓地區亞裔的整體健康,在1995年專門創立了亞裔健康計劃 (AHI),以鼓勵中國城的非營利組織,共同協助健康教育和舉辦預防影响社區問題的活動;時至今日,這所醫療中心在因應時代的變動,不變擴展仍不忘初衷,繼續堅持其使命,致力為所有社區提供更豐富的醫療保健服務,以創新、帶領、慈善、以及最高標準的關懷和服務前進。

有關獲獎人高繼文:「1966年在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畢業,主修社會工作,在香港紅十字會弱能兒童工作開始,後在香港政府福利署工作長達20年,貢獻良多;1990年移民美國後,隨即在波士頓中華耆英會工作,將過去的工作經驗帶到耆英會,直至2016年退休。」

種福田得福報

耆英會董事長:陳建立,副董事長:余國鋒、董事:黃貝芝、司徒沃生、阮鴻燦、譚達明、黃瑞瑜、行政主任:梅伍銀寬;大會司儀是:殷光彬及林黎輝兩位。

晚會亦一如以往選的場地是:中國城的龍鳳大酒樓;有黃金拍賣、梅國治、梅芬芳的攝影作品;梅宇國書法作品;週年大抽獎:「舌尖上的中國城」禮券一套。(包括Double Tree Boston Downtown兩晚豪華酒店住宿,另加鴻運海鮮酒家及南北和餐舘各 $50元禮券;美東燒臘、80度C兩店禮券供每席抽獎。(*晚會賣席、黃金拍賣等籌得費用有待結算;中國人有句話「種福田得福報、能付出便是德」 明年再見。)

(圖) 徐丹晨代表市長頒發褒揚狀予耆英會,董事長陳建立及行政主任梅伍銀寬等開心接受。

(圖) 2019年獲獎人高繼文接受褒揚狀。

(圖) 耆英會董事長陳建立、董事司徒沃生、行政主任梅伍銀寬、副董事長余國鋒醫生、董事阮鴻燦。

(圖) 耆英會向2019年獲獎機構Tufts送上紀念品。

(圖) 耆英會向2019年獲獎人高繼文送上紀念品。

(圖) 中華公所此席代表(前排左至右) 董事:石家孝、李伍碧香、梁利堂、中華主席陳家驊、中華行政主任朱蘇珊、財政陳文浩;(後排左至右):中華辦公室主任鄺珍坤、李翠萍、董事陳余寶愛。

(圖) United Health Care代表5月22號出席了耆英會的晚宴。

(圖) (前排左至右) 司徒沃生、關美玲、歐宏偉、徐佑典、馬滌凡、余國鋒夫妻、後排吳皓。

(圖) 黃金拍賣之一。

(攝:徐佩蒂)


 
華裔美軍表彰留名特朗普簽法案
作者是 Alan K Chow   

(圖) 儀仗隊為表彰儀式隆而重之出場。(退伍軍人會提供)


(圖)「波士頓328華裔退伍軍人會」齊集同歡欣。(退伍軍人會提供)

華裔美軍表彰留名特朗普簽法案

向華裔退伍軍人頒發國會金獎章

(News Chinatown徐佩蒂報導)

George Oi是二戰華裔美國老兵,在剛過去的周日,「波士頓328華裔退伍軍人會」有一項儀式,為George Oi樹立以他名字命名的George Oi廣場;George Oi 廣場位於中國城牌樓旁,儀式隆重途人圍觀,「波士頓328華裔退伍軍人會」新當選會長是陳文浩,他在華人社區中廣受好評,熱心服務我們的社區,也是紐英崙中華公所的財政,他親自安排了這項活動。

 

2018年12月20日,特朗普總統在参眾兩院一致通過的法案上簽字,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華裔退伍軍人集體頒發國會金質獎章,以表彰他們在二戰中所做出的卓越貢獻。法案提到,自從南北戰爭以來,華裔在美國所有的涉外冲突中都做出了貢獻,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所有戰區和各個軍種都有華裔軍人英勇作戰,赢得了各種軍功和榮譽勛章。

20世紀後,華裔美國人開始進入西點軍校等聯邦軍事院校,根據1948年杜魯門總統頒佈的9981號行政命令廢止了軍隊中的種族隔離制度,在韓戰和越戰中又出現了獲得榮譽勳章的華裔美國軍人,此後,華裔美國人繼續在軍隊中服役,直至今日。

(圖) 美國軍人所能獲得的最高榮譽:頒發國會金質獎章。(來源:國會圖書館)

(圖) 前排 (中) 為華裔退伍軍人會新當選會長陳文浩。(退伍軍人會提供)

(圖) 黃國麟一家出席與議員 Ed Flynn合攝。(黃周麗挑提供)

 

 
中華選舉年5月31號截止更換董事
作者是 Alan K Chow   

(圖) 中文秘書雷國輝、行政主任朱蘇珊、中華公所主席陳家驊、財政陳文浩、核數周樹昂。(*檔案照片:圖攝時朱蘇珊為英文秘書 / 現英文秘書為司徒文信。)

中華選舉年 531 號截止更換董事

(News Chinatown徐佩蒂報導)

2020是紐英崙中華公所「主席」換屆年,陳家驊主席連任一屆,兩屆共4年,4年中處理了很多事,當大家經過舊頤養院,現今的基督教華人佈道會新址前,會看到戴維斯要興建的大樓已經著手動工;中華公所與戴維斯公司協議,是中華撥出三十五個單位,代替戴維斯履行提供可負担性住宅責任,戴維斯付中華一千五百萬元 (成本減賣價),每單位約四十二萬八千元。(* 再者,這個數目是成本減售價,亦即是出售單位,如果是租賃單位,成本應該較高。)

「紐英崙中華公所」和美國其他中華公所不同之處,是有可供發展的空間,興建 可負擔性住宅,陳家驊用了四年時間一切計劃差不多「大局已定」;並且聘用了行政主任接手處理,亦可稱得上「功成身退」;中華公所主席的地位,一直代表其與別不同的身份,被稱為全僑的龍頭大佬,誰會接任?這是後話。值得注意的是,因今年是選舉年,中華公所在5月31號前,各公所可更換出席代表即董事,6月1日後便截止,在此提提大家。

 


 

 
陳仕維、鄧遐勳、陳家驊、伍銳賢等分享大會精神
作者是 Alan K Chow   

(圖) 左至右:「美國安良工商會」元老團主席伍健生、美洲秉公總堂余武良總理、美洲合勝總堂梁國杰總理、安良工商會總理:鄧遐勳、陳仕維。(圖片提供:陳仕維)

(圖) 出席「中華民國108年全球僑務委員會議」全體代表的一張大合照。(圖片提供:陳仕維)

蔡英文、陳建仁:盼望全球僑界與政府攜手並進

陳仕維、鄧遐勳、陳家驊、伍銳賢等分享大會精神

(News Chinatown徐佩蒂報導)

蔡英文總統15日上午出席「108年僑務委員會議」開幕典禮時表示,海外僑民就是國力的延伸,期盼僑胞朋友能與政府攜手並進,持續拓展台灣外交空間、提升台灣全球競爭力,並請大家一起協助國家佈局全球。

「美國安良工商會」總理:陳仕維、鄧遐勳、元老團主席伍健生、「紐英崙中華公所」主席陳家驊、「紐英崙僑務委員」蔣宗壬、「紐約中華公所」主席伍銳賢、「美國洪門致公總堂」總顧問伍煥鵬等,應邀出席了「中華民國108年全球僑務委員會議」,近180位僑界代表在為期兩天的會議中,匯集來自各僑居地的寶貴意見,與政府部會交流,未來也將作為政府推動僑務工作及其他國家政策的重要參考。

 

紐約、紐英崙地區一直是最支持中華民國的,當地中國城、中華公所、安良工商會,均懸掛上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國旗,反映出老僑的心境,在收到安良總理陳仕維照片的同時,亦分享了今次大會代表一致贊成的事項:「在閉幕典禮前,來自全球六大洲近180位僑界代表,以無異議方式,一致同意通過一份共同聲明,支持台灣參與WHO及WHA。」

聲明指出,台灣多年來善盡國際責任,積極致力協助其他國家提升公衛及醫療照顧品質,卻已連續第3年未獲邀出席,全球僑委對此深感遺憾與不滿,故共同發表聲明;依據WHO憲章,健康是基本人權,不因種族、宗教、政治信仰、經濟或社會情況之不同而有所差別。

副總統陳建仁,16號出席閉幕典禮致詞時,特別感謝僑委,他表示:「台灣國際處境困難,在WHO和INTERPOL等場域都受到不公平對待,幸好有僑胞為台灣發聲,因為大家的努力,世界各國得以了解台灣的能力與貢獻意願,美日加澳歐盟等都一再支持台灣參與,期盼繼續一起打拚,讓台灣得到應有的尊重和地位,讓每個台灣人成為有貢獻的世界公民」;並歡迎台商回台投資行動方案,為有意回台投資的企業量身打造方案,「就是要讓台商安心回家投資」。

(圖) 蔡英文總統出席開幕儀式致詞。


(圖) 陳仕維與蔡英文總統合照。


(圖) 副總統陳建仁 (右) 出席「108年僑務委員會議」閉幕典禮,與僑務委員長吳新興握手致意。

(圖片提供:陳仕維)

孔子大廈選出新任董事會

(News Chinatown報導) 華埠孔子大廈選出新任董事會,由梅犖生禪聯董事長,盧元龍任副董事長,中文秘書陳大業、李德儒,英文秘書鄧穎琪,財政蔡小廷、頺敏琳,董事:周炳流、梅犖揚、伍超文、于金山、唐敏惠、梁大柔等。

孔廈全體任戶大會於五月二日,在124小學大禮堂招開,董事長及副董事長介紹新當選的董事,並報告孔廈2019年改善工程的進行,包括:更新屋頂及全面換磚、換節能燈、以及設置緊急發電機等,保孔廈租金穩定,住家安全等措施,得到住戶之好評. 。

華埠孔子大廈接受紐約市房屋局的監管,及聯邦房屋部的輔助,是紐約市聯邦住宅中最平價的大樓,有居民七百餘戶,商業單位二十餘,孔子大廈近年來綠化相當成功,每年櫻花聚落每年盛開,己成為華埠盛景,也改善了孔廈週圍的景緻。

 
上帝賜福:佈道會舊址建「昆士高中」
作者是 Alan K Chow   

上帝賜福:佈道會舊址建「昆士高中」

(News Chinatown徐佩蒂報導) 2019年波士頓規劃發展局 (BPDA) 籌劃波士頓市下城區規劃,A 地段提及毗鄰的波士頓華人佈道會的現址,計劃新建一座永久性的「昆士高中」;波士頓華人佈道會亦因應會務需求,將擴建其所物街物業,市政府為了要組成一個較大的地段,側聞已出價購買佈道會夏利臣街堂址,佈道會會員將在五月五日投票决定是否接受市政府的購買。

為求証及跟進此一消息,通過電郵 News Chinatown獲得該堂陳德修牧師回郵証實以下消息:「我們在5月5日投票,共有522位會員出席,投票結果是接納市政府向我們購買249 Harrison 街物業的建議,贊成率是投票人數的90.5%;市政府的出價是9,500,000元。」


 
華埠整體計劃與公共地
作者是 Alan K Chow   

(圖) 波士頓中國城公園夜景。

華埠整體計劃與公共地

(作者:駱理德 / 劉安琪) *「劉安琪亞美社區發展協會主任」;駱理德是華埠社區土地信託會主任;兩位是「華埠整體計劃委員會」的共同主持人

1990年的華埠社區整體計劃 過去30年來,社區整體計劃中的公共土地部分佔有極關重要的一席,在1990年費連市長任期内通過的「華埠社區整體計劃」是由「波士頓市府重建局」與「華埠社區領導人士」合作之下共同撰寫完成,雖然移民勞工家庭在這社區已有超過百年之上的居住歷史,這却是被政府首次認可華埠社區的存在,並將華埠地段土地規劃為住宅鄰里。

這由重建局發布的華埠社區整體計劃規劃制定了,要求稳定華埠成為一個,勞工階級家庭居住的社區鄰里,也正視機構擴張而設計了分區規劃以遏制發展,為求稳定華埠社區的將來,並解决當時住家房舍的短缺,此一整體計劃呼籲開始設訂一個華埠住宅改良計劃 (縮寫 CHIP)。

根據規劃,華埠住宅改良計劃將「所有在社區内尚存重建會擁有共约 8.7 英畝土地的用途,保留為與移民家庭所需要的住宅及相關服務之用」;當時提到的五塊公共土地計有:《 A地段、B地段、C地段、R-1地段 及 P-12地段》,這計劃也鼓勵在私人擁有的土地上發展住宅,尤其是可負擔的居屋,當時的目標是發展 650個住宅單位,其中至少有超過半數是可負擔的房屋。

因為可負擔的房屋的發展費用繼續高漲,加上政府補助新建可負擔房屋的款項年年縮减;所以,市府擁有的公有土地,對華人社區日後要增加負擔的房屋的目標來說是息息相關,雖然華人社區花費了將近20年的時間,來達到當時華埠整體住宅計劃的目標,可是華裔亞裔人口却繼續高升,同期内增加了三倍,另外,又有豪華化趨势力量的影響和壓制,造成了近年來社區需要可負擔住宅更緊急。

 

自2014年現任市長偉殊上任以來,華埠社區整體計劃實行小組,再次評估社區住宅的存量,雖然住宅單位至2000年以來已經翻倍,但是大部分都是高檔或是豪華住宅,華埠社區整體計劃實行小組,為求稳定華埠勞工階級居民及小型商業核心的需要,華埠社區整體計劃實行小組,重新設定在2025年之前將華埠住宅存量增加到1000個可負擔住宅單位。

波士頓市區規2020年華社區整體計劃

今年波士頓規劃發展局 (Boston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Agency) (縮寫BPDA,前稱為重建局) 開始籌劃波士頓市下城區規劃 (Boston Downtown Planning)。華埠是位于市區内,最大的社區鄰里,波士頓市下城區規劃將于2020年年中完成,其將包括在市區内新發展項目的方針,並推荐土地使用目的,在此社區與市政府評估華埠鄰里現狀的期間中,為了華埠的將來,我們一定要高聲發表將來發展華埠項目的優先次序、我們對土地規劃用途的推荐、以及我們對公共土地發展的願景。

迄今,位于「B地段」的華信屋和「C地段」的信義大厦已經發展完成多年,「12C 地段」,即是以前的「P-12地段」,如今已被批准在288天滿街新建方案中包括150個的可負擔住宅單位,塔芙醫院共享服務公司的停車場,雙樹酒店的擴建以及新的華埠圖書館四大項目。

華埠原有五個地段中尚有二個迄今尚未發展,仍待决定:現在被昆士高中暫時性借用的「A地段」,及以前華埠青年會 (YMCA) 舊址的「 R-1地段」。

A 地段》

社區領導人士近期聽聞市政府計劃在「A地段」以及毗鄰的波士頓華人佈道會的現址上,新建一座永久性的昆士高中,波士頓華人佈道會目前計劃應會務需求,將其位于所物街物業擴建,為了要組成一個較大的地段,市政府似乎已經出價購買佈道會的現址,佈道會會員將于五月五日投票决定是否接受市政府的購買。

(補充:News Chinatown更新資料:為求証及跟進此一消息,通過電郵 News Chinatown獲得該堂陳德修牧師回郵証實以下消息:「我們在5月5日投票,共有522位會員出席,投票結果是接納市政府向我們購買249 Harrison 街物業的建議,贊成率是投票人數的90.5%;市政府的出價是9,500,000元。」

華埠社區整體計劃實行小組與房屋提倡人士多次提要求,並未有公開分享信息,市政府打算建立一座高中的計劃,是否表示在「A地段」上建築可負擔住宅的承諾已被廢棄?原先位于亞靈頓街的一個校址,是否已經竭盡無存?是否具有在「A地段」上共同發展學校和住宅的可行性?整個華人社區需要有一個機會知曉事實,並参與决定社區内公共土地的未來。

R-1 地段》

R-1地段在1960年代是規劃用作房屋發展,但是後來成為有《泡沫屋》之稱的華埠青年會YMCA 的舊址,在80年代時,塔芙大學同意為社區新建一座青年會YMCA,以交換作發展位于泰勒街及哈里臣街之間性的地段,之後也簽定了多項協議,最後結果是在塔芙大學的資助下,在雙樹酒店旁新建一座王氏青年會 YMCA;同時原定由大學使用的地段則轉給亞美福利會與中華廣教學校,反之,大學於1996年得到購買《R1地段》的選擇及發展權,作為新建科研大樓之用。

但是自從1996年,新建科研大樓的計劃被擱置,《R-1地段》由塔芙士共享服務中心公司主理,供醫院員工和大學的教職人員作停車之用,原先簽約的購買土地協議經過多次續簽後,應在2017年12月滿期失效,惦記着這日期,社區居民與活躍人士早在期滿的一年前,就開始呼籲將此公用地段作為華埠自己發展之用,並展開了連串有關《R-1地段》的社區会議;在那年底,由社區人士,大學及波士頓規劃發展局三方面同意下,簽署了「終結大學」在這地段的發展權益及購買選擇;塔芙士共享服務公司獲有一年期,繼續使用作停車場的租約,並可續約兩次,可共長達三年。

華埠社區土地信託會,為要促使社區關注優先使用用途,一直呼籲開始進行處理這一地段土地的流程,一份由MIT學生代表華埠社區土地信托會,經過研究後公布,在將來《 R-1地段》永久發展方案完成之前的幾年過度期間,可由一個由社區負責辦理的停車場,供醫院和大學的教職員繼續使用;在今年冬天舉辦的工作研討會中,華埠居民與關注人士提出可負擔住宅、社區零售、娱樂場所、地下停車場的用途,迄今,社區團體,居民與影响悠關機構的代表仍持續改善這一願景,同时並呼籲市政府今年開始公開討論置評收購土地事項。

《公由公共擁有》

市政府擁有尚存的這兩個公共地段是我們社區内珍貴的資源,當前華埠面臨着多項社區需求,譬如急需的可負擔住宅、華埠圖書館、社區零售及娱樂場所、學校設施;我們必須謹慎細心的考慮,而不能逼使社區在選擇某些用途時犧牲了其它需求;規劃波士頓市區的研討會邀請我們共同探尋願景,並幫助打造華人社區的未來。


 
波士頓市長Walsh為亞裔節感恩少數族裔
作者是 Alan K Chow   

(圖) 市長Walsh表達了他對華人社區的關懷、尊重。(攝:徐佩蒂)


(圖) 亞裔節 (中) 警察叔叔當然是華人,圖左至右:華人佈道會陳卓明牧師、Tufts Medical Center曾雪清、洪門致公堂主席余麗媖、中華公所中文秘書雷國輝。(攝:徐佩蒂)

波士頓市長Walsh為亞裔節感恩少數族裔

(News Chinatown徐佩蒂報導) 2019年,太平洋鐵路建成150周年,在內華達雪山中最險要的一段,幾乎平均每鋪設一條枕木,都會有一名華工犧牲,單是在合恩角,至少有300名華工長眠於懸崖之下;150年後,因為波士頓市長 Martin J. Walsh的華裔助手徐丹晨,配合今年5月「亞太美國傳統月」,別出心裁的提醒大家華人對美國社會是「貢獻者。」

5月7日上午11: 30,徐丹晨主持了這個在波士頓市政府閣樓舉行的活動,一環接一環,News Chinatown會用照片來帶動此一活動所推動的精神;功務繁忙的市長Walsh12:30,從樓上辦公室棄電梯步行而下,致詞時,表達了他對華人社區的關懷、尊重。

紐英崙中華公所行政主任朱蘇珊,首先她很高興代表了中華公所 (CCBA) 在大會致詞並參加在市政廳慶祝亞太美國傳統月;其次她表示:「你們當中有些人可能不知道,5月被選為慶祝亞裔節,是包含了這些族裔的歷史和對社區的貢獻;5月份另一個值得標誌著的是:1869年5月10日,橫貫美國大陸鐵路建成的周年紀念日。

今年標誌著鐵路建成150週年,CCBA;(Chinese Historical Society of New England) 紐英崙歷史協會;(Chinese American Citizens Alliance) 華裔美國公民聯盟;(Chinese American Heritage Foundation) 華裔美國傳統基金會;共同為紐英崙地區編製帶來了《北美中國鐵路工人的展覽》,斯坦福大學對項目名為《中國和鐵路、建設橫貫大陸》,突出了中國工人對完成鐵路的貢獻,這項展覽率先在市政廳展出,並安排在5月10日至5月17日共展出一周。」

(圖) 經民處處長徐佑典出席與璞石中華文化工作室朋友合照。


(圖) 圖晝反映150年前華工與那個年代華人在美國的辛酸血淚史。


(圖) 「歧視與恐華」;「際鐵路的建設」。


(圖) 徐丹晨主持了這個活動,凝聚了大人和小朋友開心一堂。


(圖) 中華行政主任朱蘇珊為大家重温150年前華人建造太平洋鐵路的歷史。


(圖) 小朋友開心表演「舞獅。」


(圖) 再接再厲又「舞龍。」


(圖) Quincy小學多個亞裔學生合作演奏了兩曲。


(圖) 市長Walsh從樓上辦公室棄電梯步行而下,剛表演畢的小孩,一見市長高叫 Mayor、Mayor...... 市長大步走向他們,拍下這張照片。

(攝:徐佩蒂)

兩萬斤遺骨運回中國

(後記):「只因家鄉欠生計、穿洋跨洲白骨返」;話說太平洋鐵路於1863年開始施工,由於西段工程沿線崇山峻嶺中多,更要穿越沙漠及沼澤地,白人工人畏難怠工,無可奈何下,據歷記,中央太平洋鐵路公司當時表示:「我們無路可走,只好找中國人來試」決定雇傭華工;1865年的夏天,一批又一批華工們從廣東台山、新會、開平五邑地區遠涉重洋來到美國。

歷史的記載也告訴後世的人,因為華工們的艱辛付出,太平洋鐵路提前7年竣工;可悲的是,其後兩萬斤華工的遺骨被運回中國,修路的艱辛我們難以想象,在那個沒有重機械設備,這些一輩子沒看過雪來自中國南方的工人,抵受住了嚴冬的考驗;只靠鐵釬等最簡單的工具和炸藥爆破,在堅硬的花崗巖山體下打穿了一條隧道。

在離河谷上方2000英尺的高空,沿著陡峭的花崗巖和險峻的頁巖鋪設鐵軌,若兩側沒有立足之地,華工便懸吊在離河面1400英尺高的籃子裏作業,在內華達雪山中最險要的一段,幾乎平均每鋪設一條枕木,都會有一名華工犧牲,150年前的通車儀式上沒有出現華工的身影,150年後,有更多人打撈這段歷史,銘記華工貢獻……


 
群星獻唱:弦歌悅韻會知音
作者是 Alan K Chow   

(圖)粵劇最尊師重道,大合照中前排 (中) 林鉅仰先生,(左5) 僑聲音樂劇社長黃國威, (左6) 梁志平及全體樂師,音樂領導:陳偉正;擊樂:尹子章、梁志平;音樂拍和:羅健勝、陳大超、吳燦興、伍國富、梅超明、曾靜儀、黃煥樓、梁雁英;後排為演唱者。大會致送「演唱會紀念相架」給林鉅仰。(攝:鄒國綸)

群星獻唱:弦歌悅韻知音

(News Chinatown徐佩蒂報導) 「粵劇」又稱「廣東大戲」,是糅合唱做唸打、樂師配樂、戲臺服飾、抽象形體等等的表演藝術;2009年9月30日,粵劇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肯定,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隨著華人的移民及其對粵劇的喜愛和傳唱,被傳播到世界各地。

一生喜愛粵劇的林鉅仰先生,退隱多年,深居簡出,老而彌堅;2019年5月4日因林鉅仰的贊助「弦歌悅韻會知音」演唱會,在波士頓華盛頓街昆士小學響起鑼鼓,免費招待大戲迷。「猶記定情春日暖,媚香樓外錦桃鮮;桃花醉擁美人眠,今卻人去空餘梁上燕;尚有桃花依舊映樓邊。」粵劇文字多淒美,簡單明瞭,林鉅仰也選唱一段「自回味。」大會司儀:雷玉霞、單鳳琴。

當日八個戲曲八個故事:(1) 梁志平「紅娘」出自於唐代元稹的《鶯鶯傳》,成名於元代王實甫的《西廂記》,是湊合張珙與崔鶯鶯的婢女。(2) 梁惠珍、鄧舒懷「絕唱胡笳十八拍」秉承父親音樂天賦,她的才貌令曹操留下深刻印象,描寫東漢末蔡文姬一生中既坎坷而又傳奇的故事。(3) 黎雅雯、李相文「如夢令」李清照(南北宋之交)女詞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閒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圖) 雷玉霞、譚新順合唱一曲「梁祝之恨銷樓台。」(攝:鄒國綸)

(圖) 單鳳琴、梁雁英「打金枝」。(攝:鄒國綸)

(4) 雷玉霞、譚新順「梁祝之恨銷樓台」山伯去祝家求婚,祝父已將英台許配給太守之子馬文才,二人樓台相會,淒然而别,山伯憂鬱成疾身亡,英台被迫出嫁時,繞道去梁山伯墓前祭奠,在祝英台哀慟感應下,風雨雷電大作,墳墓爆裂,英台翩然躍入墳中,墓複合攏,風停雨霽,彩虹高懸,梁祝化爲蝴蝶,在人間蹁躚飛舞。(5) 單鳳琴、梁雁英「打金枝」廣泛流傳於民間,在古代,皇帝說的話叫金口玉言,皇帝的子女是金枝玉葉,在等級森嚴的社會裡,誰娶了皇帝的女兒做老婆,日子點過?

(圖) 梁志平、黃偉健「魂夢會漢皇」王昭君的故事。(攝:鄒國綸)

(6) 梁志平、黃偉健「魂夢會漢皇」王昭君悶坐雕鞍思憶漢皇,琵琶一疊舊夢前程空惆悵。(7) 梅美雲、周紹球「孝莊皇后之密誓」曾輔佐三代滿清帝王的孝莊文皇后之傳奇,幕幕充斥著愛恨及政權爭鬥的經歷。 (8) 黃綺玲、陳素瑜「瀟湘夢醒斷魂時」紅樓雙玉折梅情,紅樓夢覺雲水心,怡紅公子悼金釧,怡紅公子祭瀟湘,柳湘蓮與賈寶玉,曹雪芹魂斷紅樓,黛玉魂歸離恨天,沁芳橋畔讀西廂,大觀院內「愛恨哀吟心已死」的事。

前人歷史、今人著作,透過這些經典粵劇演唱藝術,加上樂師配樂令現代人在學習中重溫了華人五千多年的「忠孝仁義、國興國亡、愛恨情仇……」看此與今似「隔靴搔癢」却教懂從過去了的事與物,找尋正確生命的價值。

(圖) 黃綺玲、陳素瑜「瀟湘夢醒斷魂時」。(攝:鄒國綸)


 
市長 Koch 會亞裔社區領導談昆士新動力
作者是 Alan K Chow   

市長 Koch 會亞裔社區領導談昆士新動力

(News Chinatown徐佩蒂報導) 早前,昆士市長Thomas P. Koch出席了位於昆士市的 (South Cover Manor at Quincy Point Rehabilitation Center) 中華頤養院護理和康復中心,席間市長Koch積極參與討論,並公開談到市中心的發展,指 (Wollaston) 及其他昆西市社區的未來變動,其中包括增加可負擔性經濟適用住房,以及在紅線地段上進行的更新建築;這一切發展是配合服務市內各族裔需求而增加,特別是照顧到亞洲人口的增長。

Bill Graves President & CEO「中華頤養院護理和康復中心」總裁兼執行長,26號主持了一個「昆士市長會晤亞裔社區組織領導人」午餐會議,「中華頤養院護理和康復中心董事會」主席Richard Lui促進提問,午餐會討論專注於昆士市的發展和多元化公民的需求;而Koch市長作出了以上的回應;當天出席者均發表及諮詢他們對昆士市有關問題,對其未來有更新的認知。

出席單位計有:華人醫務中心;昆士亞裔協調會;亞裔美國服務協會;亞洲社區發展公司;波士頓唐人街鄰里中心;市長亞裔委員會;彩紅耆英日間護理中心;中華頤養院職員及南岸長者服務等。(*中華頤養院護理和康復中心,自2014年搬入昆士市華盛頓街,共服務多過30年,在醫療保險界享為「五星級榮譽。」)

(註) :造就今日昆士市的「豐盛」,因有零售和商業發展,憑藉其強大的住宅區人口、教育和娛樂設施、使之建立新氣象、擴大業務、吸引群眾;地理位置優越,波士頓南部僅七英里的昆西是「南岸最大的城市」,人口接近90,000;全市致力於經濟發展;市政府官員和商界領袖都團結一致,努力促進一個強大的,健康的和不斷增長的商業環境。

 


 

 
別把一線窗縫拉上:贊呂慶龍靈活外交
作者是 Alan K Chow   

「關心台灣很重要,有所行動更重要;沒有人沒有困難,三度駐法國42年外交生涯,縱橫自如是基於《沉得住氣、繼續努力、用功認真、知己知彼》」這是前駐法大使呂慶龍在退休後,應北美洲台灣商會聯合總會的邀請,巡迴美國10個城市演講,以「疼惜台灣、放眼國際」串連僑界力量,支持台灣參與世界衛生大會。

(圖) 國際場合用布袋戲介紹台灣也是一個巧思。

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辨事處徐佑典處長伉儷;波士頓僑教中心主任歐宏偉等與主辦、合辦單位代表和呂慶龍合照。

別把一線窗縫拉上:贊呂慶龍靈活外交

(News Chinatown大小姐手記) 文:徐佩蒂

26號晚,風夾雨,周五大部份人在經過一周辛勞上班仍「爭相出席」;他笑道:「我這個頭型很像近期風潮人物」;但外交執政者三不 (1) 不選總統;(2) 不選立委;(3) 不當市長,滿堂笑聲掃走疲倦,他以自已和女兒的一段話,帶出了「人生中沒有障礙,生活中溝通的存在價值。」

他以幽默感來跨越台灣不明朗夾窄的外交天空,卻在分享其行銷台灣的經驗回響,加添了一項「社會責任:面對不公平對待,也不要放棄了自信」,告訴各國「我們一直在這裡。」

「當你越瞭解台灣,你就會越愛台灣」呂慶龍自嘲從一個來自嘉義的鄉下小孩,走上外交官的「拼拼湊湊」得來不易的機會,便是「不放棄機會」;1947年在嘉義出生,資深外交官,曾經擔任中華民國駐海地共和國大使,2007年至2015年擔任駐法國大使;1971年畢業於淡江大學西洋語文學系法文組,先通過交通部觀光局第一屆法語導遊人員、及行政院新聞局國際新聞宣傳人員法語甄試後,於1976年通過外交領事人員特考,1988年取得巴黎第七大學遠東研究所博士學位。

曾先後擔任新聞局聯絡室專員、歐洲司科長、部長室簡任秘書、駐荷蘭代表處秘書、駐法代表處組長、駐海地公使與臨時代辦,駐日內瓦辦事處開館處長、駐海地大使,外交部非政府組織國際事務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期間曾兼任國立中山大學等校副教授)、外交部國會聯絡組召集人、外交部新聞文化司司長兼發言人、外交部主任秘書等職務。

(圖:有話好說,不同類也能互動合作。確信你一定有興趣想像烏龜和天鵝如何講好逍遙同渡湖。)

(圖:法國聰明貓說:我當然知道台灣是寶島。)

呂慶龍具本土色彩,為行銷台灣,武藝繁多,他具有專業攝影水準,用照片也能說話;也能唱歌,布袋戲更是他的絕招,只要一有機會上台說話,他就會立刻派人把布袋戲偶拿來,隨時來一段介紹台灣的脫口秀,一次演講結束前,他讓兩個布袋戲偶互親,靈機一動脫口說「French kiss made in Taiwan」,不僅讓全場爆笑如雷,更被法國當地媒體選為該年的年度十大新聞佳句。

在典型嚴肅的外交圈中相當另類,被法國方面認為是台灣國際公關風格轉型的第一代表人物;2015年10月15日 呂慶龍為推廣台灣的文化,在法國企業奧斯卡上,以布袋戲表演推廣及宣傳,三度駐法共14年期間,推動「台法關係」受肯定,獲頒兩個法國城市的榮譽公民,巴黎東郊碧西聖喬治市市長洪多(Hugues Rondeau)決定選擇市圖書館所坐落的道路,命名為「呂慶龍巷」(Allee Michel Ching-long Lu),這是法國第一條以華人名字命名的巷道。

(圖) 少康會客室請開講,呂大使請大眾放心。

隨緣盡份獻一己之力

(後記) 由於呂慶龍明白「媒體的需求」,和各界新聞界的「廣結善緣」,是24小時有問必覆,與其說呂慶龍有把「銷匙」直達「媒界」,反過來便是他先送上了他的「銷匙」;我們無容置疑的事實,當前「台灣外交困境」源自兩岸因素,國際社會也知道,在這種處境之下,台灣仍要奮鬥不懈地繼續往前走。他強調:「我們身處一個講求溝通的時代,有話就要說,而且要說清楚。」

要清楚表達,台灣在國家發展、公共衛生、醫療品質等領域的成就,尤其健保體制是全球前5名,「我們有更多的理由要求國際社會,支持台灣對國際活動的參與」,並且要讓全世界知道「雖然困難就在眼前,可是我們會勇敢地繼續努力」。

呂慶龍表示,「台、法之間」沒有邦交,他上任後只能不斷做「敲門的動作」,在各個重要國際場合用布袋戲介紹台灣也是一個巧思,沒想到獲得回響相當大;呂慶龍表示,外交工作永無止盡,每個人都可以做好,只是做法不同,他只是隨緣盡份。不過,對於自己能夠被稱為文化大使,呂慶龍確實很開心,他表示,現在雖然退休了,他還是願意繼續分享他多年的外交經驗,以公民的身分貢獻一己之力。

主辦:北美洲台灣商會聯合總會Who 工作委員會。

合辦:波克萊台灣商會;新英格蘭大波士頓台灣商會;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辨事處;波士頓僑教中心;北美台灣人醫師協會總會;高醫大新英格蘭校友會;英格蘭台灣青商會。

(圖) (左至右) 徐處長說:「爭取加入世衛大家庭」努力不懈;他道論輩份,我當小秘書時已知道呂大使了」;呂慶龍大使;台灣商會蘇鴻昌顧問。

(圖) 波士頓僑教中心主任歐宏偉主持「疼惜台灣、放眼國際」開場介紹。

(圖) 呂大使稱:培訓年青人「持咪高峯能言善道」亦很重要。

(註:圖部份取自呂慶龍大使圖庫)


 
« 最先前一個11121314151617181920下一個最後 »

第 16 頁, 共 103 頁


登錄









Supported By J&Z Information Technology. XHTML and C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