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粥裝得下半部歷史 |
一碗粥裝得下半部歷史
(大小姐手記) 文:徐佩蒂
看到好的標題,好有靈感,『一碗粥裝得下半部歷史』,總會令人想起了許多『前塵往事』,前-是『從前』,往-是『回憶』,年紀越長,在開心和不開心的時候最愛回到往日最『稱心如意』的日子。
那時候,嫲嫲俾了零用,總愛急步到士多,伸手入那浸滿冰水的汽水櫃內,探身拿出一支『綠寶』或『可樂』,在汽水櫃右角開瓶處一click,樽蓋便應聲打開,冰冰涼涼送入喉,這亦是回憶中的一件樂事。
有些歷史是不能重來一次,嫲嫲死了、舊時的汽水櫃也沒有了、玻璃瓶裝汽水也少有了,綠寶汽水也絕跡了……從前的涼茶鋪,還有一座裝滿黑膠碟的留聲機,點了歌投入硬幣,在小小四方磚地上,便可以大跳紐腰舞。
『一碗粥』有着『養育』的親情,從前我們上海人並不吃粥,愛吃『泡飯』,『泡飯』是把前一夜吃剩的飯,加水煲一下;而小配菜有:鹹蛋絆豆腐、油炸花生、烤夫、醬蘿蔔、五香牛肉、荷包蛋;夜歸餓了,炒碗蛋炒飯,散上葱花,加兩磚腐乳,真是好好味。
所以,上海人家,家裡一定有『冷飯』,那時,到六叔家,大人在搓麻將,六嬸是廣東人,佣人準備燒飯,會問:『洗幾多人米?』原來,廣東人不愛留飯過夜,菜要新鮮、飯也一樣。
後來吃了廣東的『一碗粥』,千變萬化,一句是,最緊要粥底好。『粥』在少年時最愛『及第粥』,加個蛋變了『狀元及第粥』,『半部歷史』人生中,數十年,能有多少次和好朋友對吃『熱乎乎』的一碗粥?
『粥』與『粥水』是有分別,粥水咁多,是指收入微薄;人生誰沒窮過?最緊要是窮得有性格,所謂『人窮志不窮。』
『一碗粥裝得下半部歷史』作者王春瑜,一位老先生,江蘇建湖縣人,1937年生於蘇州,1963年畢業於復旦大學歷史系研究生班明清史專業。
著名歷史學家、雜文家;全書收錄了作者在學術研究之餘所撰寫的隨筆精品一百餘篇(由史海漫筆、文史小考兩部分組成)。
由於他的『一碗粥裝得下半部歷史』書名,令我感觸良多;想了活着屬於自己的『歷史』,我常在想,換一個角度,如果讓別人來寫我又會甚麽樣?
一直希望把我一生所見都紀錄下來,回心一想,誰又會有興趣去知道一個別人的心底話?
電視上放上謝霆鋒返港,百餘記者包追下,他還是直行直過……緋聞大過天,也許人生平凡一點,才能享有自主權。 片片落葉,記下祝福,随風吹送,千里鵝毛,拾到有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