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号外
news menu leftnews menu right
廣告看板
廣告看板
大小姐手記 中國的 張藝謀
中國的 張藝謀

中國的張藝謀 

(大小姐手記) 文:徐佩蒂

李翰祥導演在香港50-80年代,制作出無數的好片,也是所向無敵的領獎導演;在中國張藝謀的才華,也是最早被香港人愛載的大師級導演,可以與李翰祥並提者;奧斯卡金像獎主辦方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公布了最佳外語片候選名單,在63部來自世界各地的非英語影片角逐中,張藝謀的新作《金陵十三釵》、許鞍華執導的《桃姐》和魏德聖執導的《賽德克‧巴萊》脫穎而出,分別代表中國、香港、台灣參賽,競爭『小金人』。

對於已經橫掃歐洲三大電影節獎項的張藝謀而言,如今缺的是一座小金人的獎盃,張藝謀的奧斯卡情結在一次次中的『衝奧』中,在屢敗屢戰的韌性上體現了出線,從《菊豆》、《大紅燈籠高高挂》到《活著》,從《搖啊搖,搖到外婆橋》、《英雄》到《十面埋伏》,都信心滿懷,但傷感的是,每次都鎩羽而歸。

張藝謀的藝術才華毋庸置疑,然而觀眾卻有些看不明白來他的作品,像上述的電影都很中國地方色彩,很寫實對外國人來說,很難理解;電影是一種表達,好比一支曲,透過表達而引致共嗚;就算大片、大場面、大製作、大牌明星、張藝謀的藝術才華被困綁在眼光視線從沒離開過中國的本土化。

中國內地影評家也評過張藝謀的『電影美學』指:『票房有了,口碑卻不見了,雖然他也在嘗試不同風格,比如寫實的《一個不能少》,文藝的《我的父親母親》、《山楂樹之戀》,混搭的《三槍拍案驚奇》,但電影中浮躁凸顯,商業味日漸濃厚,思想性不復沉厚,觀眾看不到他早期作品的人文關懷;這是張藝謀如今留給觀眾最深的印象,中國式大片要不要?在我們仍摸爬滾打在電影基本敘事技巧的探索之際,張藝謀一下子把中國電影帶到了大片時代,後面隱患重重。』

今年已經是張藝謀第五次衝擊奧斯卡了,《金陵十三釵》被影迷寄予厚望,因為這是張藝謀在奧運會之後的衝,國際地位的提高,使得其衝奧砝碼也加重了,再加上《金陵十三釵》的劇本護航,這部描寫南京大屠殺的影片源自於著名華人女作家嚴歌苓的小說,《金陵十三釵》有上屆奧斯卡最佳男配角得主克裏斯蒂安‧貝爾的加盟,也令這部影片國際化。

張藝謀對《金陵十三釵》的寄望,是可以理解的,但『描寫南京大屠殺』的影片,是近代歷史的寫實,在日本早年刪改教科書的動作,便是有所為而為;《金陵十三釵》能實在的忠於歷史,經已足夠。

 

 
廣告看板

登錄









Supported By J&Z Information Technology. XHTML and C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