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回遺在路旁的黑心 |
拾回遺在路旁的黑心 (大小姐手記) 文:徐佩蒂 看了習遠平 - 父親往事,遺憾於「雪中送炭」的「迷失」,也遺憾於《孔融讓梨》故事的失傳;這看此一篇憶紀文,一個孩子對父親生平「重溫」;也在於他父親在中國歷史中不平凡的一頁;更令人明白在一個環境中總有人作出犧牲。 在波士頓中國城,一撮人為了不知所「為」而「為」;為的又是什麼?在那「貪多無厭」心中,在那「暗箭傷人」的同時,請回首拾回遺在路旁的「黑心。」 《父親往事》作者:習遠平 (原文:《新民晚報》2013年10月11日。 父親走了11年了,今年10月15日,是他老人家的百年誕辰。 我能說些什麼呢? 他老人家走過的這百年,是中國扭轉乾坤、翻覆天地的百年,這百年的中國歷史太豐富了,他的人生歷程也太豐富了,我看不盡,聽不夠,也享用不完;我只能在我的思念中尋找,尋找他老人家在我一生中留下最深烙印的東西。 少兒時,父親就教育我們說,對人,要做「雪中送炭」的事情,他還不止一次寫給孩子們雪中送炭惟吾願,「雪中送炭」的待人情懷不但貫穿了他自己的一生,也從小給我們子女樹立了一生待人的準則。 縱觀父親一生,在黨內生活非正常期間,歷經冤屈、坎坷、磨難,卻從來無怨無悔、顧全大局,一生都在「雪中送炭」;該謙讓的,他謙讓了,該忍耐的,他忍耐了,該承擔的,他承擔了,該挺身而出時,他都挺身而出了。 他由衷地說:「我這個人呀,一輩子沒整過人」,人所共知,在黨成長的漫長歲月中,無論是在「左」的或「右」的錯誤發生時,沒整過人,就是在人一生最艱難的時刻幫了人。 在 那些蒙冤歲月裏,父親對污蔑不實的所謂問題,能攬過來的就堅決攬過來,寧可一個人承擔責任,也絕不牽連他人,他說:「我身上的芝麻,放在別人身上就是西 瓜;別人身上的西瓜,放在我身 上就是芝麻」,許多人聽了這話落淚,沒整過人應該是他老人家一生中做過的最重要的「雪中送炭」的事情。 小學課本裏有一篇《孔融讓梨》的故事,一字一句我記得特別清楚,那是父親從小對我,他這個小兒子的特別家訓,父親不止一次拿著課本,給我念這一課,拉住 我的手,給我講這一課,謙讓,是父親教給我最重要的人生課程之一。 在家,謙讓父母,謙讓兄弟姐妹;在外,謙讓長輩,謙讓同學同事;謙讓榮譽、謙讓利益、謙讓值得謙讓的一切,謙讓,既意味著自己對個人榮譽、利益、所得的放棄,也意味著自我人格的升華。 我感謝父親,走入社會以後,我終于明白,父親讓我從小養就 的謙讓習慣,在面臨複雜社會關係,處理個人與他人、個人與集體、家庭與國家利益時,獲益良多,不僅使複雜關係、棘手難題的處理容易獲得公平、公正的結果, 同時容易贏得群眾的普遍認同和普遍尊重。 在 我心目中,父親是了不起的英雄,13歲上初中時,父親就因參加進步活動,進了國民黨陜西省監獄,1962年,他因小說《劉志丹》遭遇康生誣陷,蒙受不白之 冤16年,其中「文革」冤獄7年半,「文革」期間,家人包括我們這些孩子無法探望他,當時,社會上傳說很多:有說他提著花崗岩的腦袋去見馬克思了;有說 他一次批鬥以後重病而死了;還有說他自殺了,或失蹤了,眾說紛紜,杳無音信,我們一家人心上陰雲籠罩:父親可能早已走了,早已不在人世了。 直到1972年,我們一家人利用春節千辛萬苦聚首北京,打聽到羅瑞卿伯伯的孩子們通過給周總理寫信的方式與羅伯伯重逢相見,全家人才重又燃起希望,一起商 量說:我們也給周總理寫信。 給總理的信發出時間不長,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來人了,其中兩位還是父親擔任國務院副總理時候的老人,來人傳達總理的批示說: 你們的父親還健在,不久會安排與家人見面,我們既興奮又激動,相約見到父親時,誰都不許哭,不讓父親擔心。 *習仲勳是鄧小平主政時期的「中共八大元老」之一,曾任國務院副總理、兼國務院秘書長,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共中央宣傳部部長等中央要職,也是國家主席習近平的父親。 據官方介紹,習仲勳13歲就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5歲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19歲就在甘肅發動「兩黨兵變」,21歲擔任陝甘邊蘇維埃政府主席,文革後曾主政廣東,習仲勳於2002年5月22日因病逝世,終年88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