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的思念 - 大白菜 |
回憶的思念 - 大白菜 (大小姐手記) 文:徐佩蒂
人生沒有take two,生活倒可一天過了,第二天變動一下去作調效,令一些改變可以讓自己多點被接受,磨減「孤芳自賞」的作為。
看了一篇洋人筆下的大白菜、蒜瓣、烤地瓜、蘿蔔「要表達」的是什麼?從這些回憶的歲月裡,是可以理解到中國人「堅苦卓絕」的生存信念,也因為這種性格,令中國在短短30多年間改變良多……
Andrew Jacobs是《紐約時報》駐京記者,分享文章 (摘要):《北京-中國的首都,飄散着煤煙的天空並不是昭示着冬天終於到來的唯一可靠信號,賣烤地瓜的小販推着用油桶改造的爐子佔據了街角為了預防感冒,北京的的士司機吃起了生的蒜瓣,還有在全城各處的公共院落、高層建築的走廊,以及窗沿上囤積着的大白菜。
現年62歲的退休政府工作人員王某驕傲地站在一堆半白半綠、粗纖維豐富的大白菜旁說,「家門口堆着一摞大白菜,就知道一冬天都餓不死啦」;在這個寶馬汽車滿街跑,高端商場林立,超市裡農產品琳琅滿目的城市,儲存大白菜是物質匱乏的時代殘留的一種衝動,那個時代仍然是許多特定年紀的中國人揮之不去的記憶。
上了歲數的北京人仍然清晰地記得上世紀50、60年代飢餓 的寒冬,尤其是毛澤東在大躍進時進行災難性的工業化嘗試之後的日子,數百萬人靠國家定量配給的蘿蔔、大蔥和大白菜才活下來;每年11月,當北京郊區的農民們經過政府批准,把成噸新收穫的大白菜送到城市裡的馬路邊銷售時,人們儲存大白菜的的行動就如火如荼地開始了,大白菜堆成的綠色小山吸引了大量精打細算的老人,他們對着大白菜又擠又戳,認真程度就像是一群滿臉皺紋的鑽石交易商。
雖然年輕一些的北京人對儲藏大白菜的行為不屑一顧,但是他們也不得不由着老人,許多老人根本吃不完這些大白菜,不得不在開春時扔掉已經發霉、爛成泥的白菜;一位68歲只透露自己姓夏的女士說,「我90歲的媽今天派我來看看白菜好不好、便不便宜。只要還沒買夠,她就總是讓我出來買。她沒有白菜就活不了。」
她一邊把大白菜往車架上綁,一邊說,「這是對那個更簡樸的時代的懷念,也許老人們把那個時代浪漫化了,每當我父親看到我們16層的陽台上堆着的大白菜,他會露出笑容,知道一切都會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