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号外
news menu leftnews menu right
廣告看板
廣告看板
大小姐手記 香港和香港人的層次
香港和香港人的層次

香港和香港人的層次

(大小姐手記) 文:徐佩蒂

董建華說:「香港離開祖國長達150多年,很多人對國家認識不夠。」90後對香港認知多,一些人為口傳歷史足令年青人明白「英/港/中」的問題;時間翻到1982年從「香港主權移交問題」年代來看看英國。(搜集資料如下/供參考)

英持四由

(1). 為防止殖民地香港,在1997年移交中華人民共和國,而引發大批港人移入英國,戴卓爾夫人先發制人地聲明:「香港市民沒有居英權」因而引起部分爭議。 1982年9月22日,戴卓爾夫人訪問中華人民共和國,9月24日上午9點,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主任、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在人民大會堂福建廳會見戴卓爾 夫人。

(2). 戴卓爾夫人堅持聲稱按照《南京條約》、《北京條約》及1898年的《展拓香港界址專條》,英國享有香港島及鴨脷洲和九龍半島及昂船洲的主權,但鄧小平明確 表明主權問題沒有妥協的空間,雙方未能達成共識,會談結束離開時,戴卓爾夫人在人民大會堂外摔了一跤,中英兩國政府在會談後發表外交公報,同意繼續循外交 途徑商討。

(3). 戴卓爾夫人隨後離開北京訪問香港,在香港舉行的記者會上,戴卓爾夫人重申三條條約的合法性,並指出所有國家都須要尊重國際條約,否則任何談判皆無法進 行;1983年3月戴卓爾夫人致函時任中國國務院總理趙紫陽,表示英國不反對中國以其對香港擁有主權的立場進行談判,聲稱她願意向議會建議整個香港的主權 應交回中國。

(4) 4月中方覆函表示,中國政府同意儘快舉行正式談判;1983年10月14日,戴卓爾夫人致函中國,表示雙方可以在中方建議的基礎上探討香港的持久性安排, 英方不再堅持「以主權換治權」的立場;但是戴卓爾夫人又想在1997年以後讓英國人在香港的行政管理中繼續發揮作用,譬如保留一名英國總督,並稱這是保持 香港繁榮必不可少的,該建議被中方拒絕,最後戴卓爾夫人迫於形勢不得不做出讓步。

秦朝開始

香港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全境由香港島、九龍、新界等3大區域組成,其中香港島是全港的發展核心;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人口約723萬人。

公 元前214年,香港被秦朝納入中原王朝版圖,此後長期為中國領土,也曾短暫納入廣東越南地區版圖,亦曾建立過本土政權;1842年,中國清朝與英國簽訂 《南京條約》,永久割讓香港島,此後再簽訂《北京條約》和《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分別割讓九龍和租借新界,這些由英國統治的地區構成現今香港的治理範圍。

二戰期間香港曾被日本佔領約三年零八個月,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中國,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擁有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之政治權力,僅有國防、外交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轄,不過香港「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及「一國兩制」實行情況受到部份人士質疑。

香 港開埠前,未計九龍和新界,香港島已經是一個有數千人口的小島,英國人看中維多利亞港是一個水深港闊、四季不結冰,而且不在地震帶的天然良港,1842 年,清廷在鴉片戰爭中戰敗後,分階段割讓和租借香港土地予英國,英國人開始發展香港,在英國的統治下,香港從一個荒蕪、地瘠山多且天然資源缺乏的小漁村, 逐漸發展成一個轉口港,成為歐洲各國商船向中國進行鴉片及其他商品貿易的樞紐,而且不受清朝末年的亂局影響,同時,孫中山在香港先後成立興中會和同盟會, 為後來清朝被推翻打下基礎。

太 平洋戰爭期間,日本在香港保衛戰中攻佔香港,香港經歷三年零八個月的香港日佔時期,1945年,日本投降,香港重光,英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基於殖 民地身份和地理環境下,又一次避免受到中國大陸長期戰亂影響;太平天國、國共內戰、階級鬥爭、大躍進運動和文化大革命期間,大量中國難民逃港,香港人口迅 速增長,因而帶來充足勞動力,加上資金和技術,使香港經濟於20世紀後期急速增長,逐步發展成亞太地區具有重要地位、以工商業為主的現代化國際大都會,獲 譽為亞洲四小龍和紐倫港之一。

聯合聲明

根 據《中英聯合聲明》,中國依此從1997年7月1日起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的基本國策,《香港基本法》說明香港不實行社會主義,保持原有資本主義制度和 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除國防和外交由中國中央政府管理,中國給香港實行高度自治,香港享有行政管理權、立法權、獨立的司法權、終審權以及參與國際事務的權 利;然而,近年香港人對特區政府及中國中央政府的信任度每況愈下,政府高壓的權威也遭到民眾質疑。

香 港是全球重要的國際金融、服務業及航運中心,並以優良治安、自由經濟、簡單稅制和健全的法律制度而聞名於世,素有「東方之珠」、「東方曼哈頓」等的美譽; 香港同時為全球其中一個最安全、生活水平最高、最適宜居住及人均壽命最長的大都會;空氣污染、貧富懸殊、政制發展等則為該地主要的社會問題;「亞洲國際都 會」是香港的官方品牌。(鳴謝: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面對現實

我們50年代的孩子,「嬰兒潮世代」構成社會的主要力量,我們的態度與行為,會對經濟、職場,以及整個社會制度帶來深遠影響,「嬰兒潮世代」徐徐老了;如果97回歸作為第二個「嬰兒潮世代」,這批初生之犢(1) 要認命;(2) 求發奮;

(3) 有决心;(4) 明事理;如果沒有能力離開一個不滿的環境,就必要努力去改變一個生存的環境;無論喜不喜歡特首梁振英,但梁振英不比董建華,前者出身貧民區,憑努力當上特 首從700多萬人口中脫穎而出是他的本領,一小撮人「逢梁必駡」並不能改變「一小撮人」的理念,有本事亦可成為第二個梁振英,去改變香港。

成 功發奮力爭上游,很大程度上還要有好的性格,這種性格「能屈能伸、能忍則安」,胸懷大志外亦有容人之量,要在不能改變大環境的理性底下,等待配合中國的政 策,因為香港自秦朝已在中國版圖內;也無容置疑1945年,日本投降,香港重光,英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基於殖民地身份和地理環境下,又一次避免受 到中國大陸長期戰亂影響;太平天國、國共內戰、階級鬥爭、大躍進運動和文化大革命期間。

97 回歸7月1日起,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保持原有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能忍則安」30年中國「快馬加鞭」;如董建華回顧往昔,指香港曾 經歷不少風雨,如1997年金融風暴、2008年金融海嘯等;『一國兩制』自回歸以來的實踐是成功的,即使現時出了一些波折,未來或有新的挑戰,中央對貫 徹『一國兩制』的大方針是不會動搖;他坦言,香港地位難被取代:「對香港前景,我是樂觀的。」

國家13多億人口市場,依然保持中高速增長,香港得到的收成,會一天比一天多;回歸19年,如果從改革開放的中國30年成為世界舞台的主角,香港人又是否再願意給自己「親爸爸」一個機會,等另一個11年。


 
廣告看板

登錄









Supported By J&Z Information Technology. XHTML and C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