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号外
news menu leftnews menu right
廣告看板
廣告看板
大小姐手記 狂妄少年的以卵投石
狂妄少年的以卵投石

狂妄少年的以卵投石

(大小姐手記) 文:徐佩蒂

時間真的溜走如煙,眨眨眼,生命如握着的一張百元鈔票己用了大半;和老友鬼鬼的朋友,每當重温少年狂妄自大時,想想挾着書包去「走堂」,舞會串串的從前……「In that wonderful moment,something happened to my heart;但在這美妙的瞬間,我心裏已起了波瀾」Change Partner的旋律仍屬舊忘初戀意中人;We were waltzing together to a dreaming melody,我們在夢幻旋律中共舞;那個是香港華洋雜處的年代,少年物質生活的洽洽巧巧,有一份追追遂遂的空間,非常的滿足。

突然,1966年4月4日上午11時,25歲的青年蘇守忠(後來出家,法號曜樂法師)身穿寫上「支持葉錫恩」、「絕飲食,反加價潮」的外套,在中環愛丁堡廣場碼頭站立,進行絕食抗議,引來途人圍觀;是60年代抗議的先峰,事由:天星小輪加價暴動(官方稱為1966年九龍騷動),是1966年發生於香港的一次大規模騷亂;事件由天星小輪加價港幣5仙引起,市民上街抗議加價,引起九龍連續2個晚上出現騷亂,港英政府出動軍警鎮壓,最後造成1人死亡,18人受傷,1800多人被捕。

 

 

 

1965年10月,來往中環及尖沙咀的天星小輪向政府申請加價,將頭等收費由2毫子增加至2毫5仙,2等收費則維持1仙不變,在市區中心橫渡維多利亞港的天星小輪是當時香港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社會上對小輪加價反應強烈,認為將起帶頭作用;輿論一般大舉反對,好多年過去,蘇守忠在1997年公開承認,引起騷動的背後動機是「反殖民」;隨之出現的運動還有「中文運動」、「保釣運動」、「反貪污捉葛柏運動」、「保留皇后碼頭運動」等等;反映隨著香港經濟的開始起飛,以及戰後年青一代的成長,香港人自我意識逐漸抬頭。

但,這是每一個年代青年人,對生活中環境的一種追求與爭取改變本能的意識形態的表達;至於有「反殖民」的思維是可以理解;當97香港回歸中國,是歷史中一個不變的事實。

可以改,青年人要香港好,亦必須在原來的法律中依法而行,並不能「獨斷專行」盲目攪獨立;據香港《南華早報》報導,22日,香港議員宣誓辱華風波的兩位主角梁頌恆和游蕙禎,連同香港「本土民主前線」發言人黃台仰,赴台灣的國立台灣大學發表題為「國際大都會香港的本土運動」的演講;梁游兩人在講座上都表明,尋求港人「自決」的立場不變。

梁頌恆提到,自己在宣誓時披的「香港不是中國」標語,純屬「事實」,卻遭到北京的批評,再爆粗語稱,「干你(北京)屁事」;游蕙禎則分析台灣比香港好的地方,表示「老一輩的香港人會勸年輕人不要反抗,但台灣人不會這樣,這是台灣比香港還要進步的地方」,游蕙禎表示,假若放棄本土派堅持的民族自決訴求,「很難想象香港幾年後會變成什麼情況」。

歸屬感的認同是重要的;民主與自由的了解,並不等於說,可以推翻一個國家的法網與規準;梁頌恆、游蕙禎的幼稚,吱吱喳喳的自我意識中心的「狂妄自大」,是應該得到法律的制裁;也許,在一個大時代中,有些人有些事,都會局中有局。

盛大如當年的六四事件,指自1989年4月開始,由大學學生在北京市天安門廣場發起,並持續2個月的全國性示威活動,許多參與六四事件的人士之後陸續流亡海外,包括柴玲、吾爾開希等學生領袖便透過香港組織的黃雀行動,逃往美國、英國、法國以及其他西方國家,後來保外就醫的王丹等;梁頌恆和游蕙禎「不可收拾」的未路,也許只可「流亡台灣」……令人擔憂,在得與失的過程中操之過急,令選民搖頭嘆息。


 
廣告看板

登錄









Supported By J&Z Information Technology. XHTML and C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