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的自信 |
蒂勒森國務卿表示:「希望能夠設計今後50年的中美關係,中國一貫是從長遠的角度和戰略的高度來看待中美關係,我們願意呼應他的這個想法,只要我們把今後長遠的中美關係想通了、想透了,中美關係就可以有更加積極的預期,更加可持續地向前發展,也讓國際社會都感到放心。」
王毅回應:中美「四個對話」為特朗普訪華鋪路
在菲律賓首都馬尼拉出席「東亞合作系列」外長會的中國外長王毅,與美國國務卿蒂勒森舉行雙邊會晤,會後,王毅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我們進行了非常深入的會談,雙方都積極評價了已經舉行的四個對話當中的兩個對話:《外交和安全對話和全面經濟對話》;我們對這兩個對話所取得的成果、進展給予了充分的肯定;也都期待另外兩個對話,人文方面與執法安全方面,包括;網絡的,這四個對話的全面啟動,將為特朗普總統對中國進行訪問做出更好的准備。」
我們也都商定,要為特朗普總統對中國的訪問來共同努力,爭取這個訪問不僅能夠推動中美關係,保持一個健康發展的勢頭,而且來共同地設計今後的中美關係的藍圖。」
王毅的自信
(大小姐手記) 文:徐佩蒂
大公司的「公關」,是代表一個機構,除了發放消息,其形象亦非常重要,公關已經不易當,更何况「外交官」?「外交官」是代表一個地方、一個國家,除了外表外,語文表達能力亦非常重要,鏗鏘之聲當然亦隨着富強之國更見自信;中國外長王毅與美國國務卿蒂勒森舉行雙邊會晤,在回答記者提問時的表現,充份展現一個大國的風範。
64歲的王毅,1969年中學畢業後,成了一名知青,曾在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勞動鍛鍊;1977年考入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日語專業,1982年畢業獲文學學士學位,南開大學經濟學碩士,曾任中國駐日本大使,外交部副部長,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及中央台辦)主任等職;其岳父錢嘉東也是位職業外交官,曾擔任國務院總理周恩來的外事秘書,後出任中國常駐聯合國日內瓦代表團大使。
早年中國也許還有「裙帶關係」,但王毅在大學畢業後,在外交部,卻從一名普通外交工作人員開始,到亞洲司的主管,再升任副部長,其間也經過了19年;其後獲公派到美國「喬治敦大學」外交學院學習;回國後再在外交學院遠程攻讀國際關係專業的博士學位,才升任主管亞洲事務的副部長。
王毅外交工作中,曾兩次駐派日本,第一次是在1989年9月至1994年3月,共5年,歷任駐日本使館政務參贊、公使銜參贊、臨時代辦等職;2004年小泉純一郎出任日本首相後,因其親美的外交政策,以及多次參拜靖國神社等行爲,使得中日關係滑向了建交以來的谷底,王毅被任命接替武大偉為駐日大使;開始第二次駐日工作,為期3年,前後兩次共8年;2008年6月,王毅接替陳雲林任中共中央台灣工作辦公室主任、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主任,具體負責大陸對台工作;對日與台工作了解更深。
王毅的恩師是總理李克強,2013年3月,在第十二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上,王毅獲新任總理李克強提名,並獲全國人大表決通過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部長人選。
2016年6月1日,中、加外長年度會晤後的記者會上,加拿大記者詢問加拿大外長迪翁「中國及香港的人權」問題;王毅動怒,插話稱該記者充滿「傲慢與偏見」,稱中國令6億人脫貧,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已經把保護人權寫入憲法。王毅聲稱:「中國的人權問題只有中國有發言權。」
在2017年2月慕尼黑安全會議上,王毅以五個「我們認為」說明了中國政府全部的世界觀方面意識形態:(1) 我們認為全球化不是洪水猛獸;(2) 我們認為世界並沒有失序;(3) 我們認為不存在什麼「歷史的終結」,各國有各自歷史文化生成的發展模式,必須彼此尊重;(4) 我們認為包括恐怖主義在內的各種全球性挑戰並非不可戰勝;(5) 我們認為和平與發展仍是當今世界的主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