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歲的人生;並不是止步 |
69歲的人生;並不是止步
(大小姐手記) 文:徐佩蒂
人生不「死」便是活,翻開一天的新聞,世界未日似的颱風,太多人的不幸,是我們避無可避的「天災橫禍」,看多了令人生灰蒙蒙;以下的一位伯伯「69歲台灣爺爺到武大讀博士」很令人精神一震;李常生,祖籍河北滄州,1949年生於江蘇常州,在台灣長大,今年69歲,這位進入暮年仍求知不止的伯伯,是今年武漢大學文學院的博士生新生,這是李常生讀的第三個博士。
他師從宋代文學專家王兆鵬教授,專研宋代文學、蘇軾文學,這是李常生讀的第三個博士,前兩個分別是東南大學的建築學院工學博士,和南京師範大學的歷史學博士(專研北宋史、蘇軾史) ,而他的本科和碩士所學專業,分別是企業管理和環境規劃專業。
當我們退休了,常被一些「暮氣沉沉」的洩氣話影響人生,也變得沒有了生活的樂趣,更何况前進的壯志豪情?選了鳳凰網這個訪問,和大家分享,希望大家必須對生活有「追求的情懷。」我希望在不久的將來,也可以踏著前人的足跡感觸世界的宏偉。
編寫百萬字《蘇軾行蹤考》
「我對蘇軾的熱愛,源於小時候讀林語堂的《蘇東坡傳》時油然而生的震撼與敬佩」,李常生記者說,在史書中研究蘇軾留下的痕跡,在詩詞中欣賞東坡先生滿溢的文采,對他來说遠遠不夠,他想和900多年前的那個身影靠得再近一些;於是,10年前,年近花甲的李常生,踏上了專門尋訪蘇軾人生軌跡的旅途。
25年前他去過黃州,是斷斷續續地走,這10年來,他几乎走遍蘇軾待過、走過和作品中描繪過的地方,並編寫了《蘇軾行蹤考》一書,,該書120萬字附有近800張彩色地圖,標明與蘇軾相關的每個地點,另有這些地點的現況照片;他一共走了60多個地方,有的地方去過不止一次,比如杭州,就去過多次。 驚濤拍岸」的赤壁石磯,「出臨皋而東鶩兮」的黃泥阪小路,都從遙遠而縹緲的文字變成了現實;年事高,獨自行,經常跋山涉水,李常生的尋訪之旅充滿曲折和艱辛,他曾在路途中六次昏倒,差點送命。
蘇軾的故事從四川眉山開始,在河南郟縣結束,讀書、做官、遊玩、貶謫……李常生循着蘇軾的足跡,一個個走過,綴連起蘇軾完整的人生軌跡;他說:「蘇軾活了66歲,我今年已經69歲了,我走過了所有他走過的路,也度過了所有他活過的時間。」身臨其境,才能實實在在體會到蘇軾的心境;李常生說,跨越千山萬水,他曾和蘇軾一樣,乘船到石鐘山追根究底那奇妙的音樂,也曾問遍附近村民終於踏上已被黃土掩埋的蘇軾,到羅浮山時登岸的小碼頭;在蘇軾寫下「明月幾時有」的密州超然台,他請求工作人員破例讓他晚上進入,久久凝望讓蘇軾「欲乘風歸去」的深邃夜空;站在蒼松掩映的郟縣三蘇墳前,他想起葬在四川的蘇軾之妻王弗,不禁像當年的蘇軾一樣悲從中來,生出「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之感;10年尋訪,李常生一共花費了100多萬元。
帶着350公斤藏書上武大
69歲開始新征程,李常生覺得一點都不晚,為了進入武大,他備考近一個月,每天在圖書館泡上12個小時,參加的是針對港澳台學生的入學考試,今年4月在香港考的,他介紹,筆試考了三個科目,一是英語,另兩個跟專業課程相關,他憑藉深厚的文史功底和高效的複習練習通過筆試,6月來武大覆試,面試了一個半小時呢。
入住武大櫻園宿舍,李常生最大的行李,是總重350公斤的藏書,主要是歷史、建築方面的,,「等我讀完博士,我的書會更多,到時就都捐給學校吧」他說;聊到自己晚年仍學習不輟的動機,李常生說:「學問會鍛造氣質,人要有一種不滿足、不安定的勁兒,終身學習,學各種知識和本領。」
人生如夢,華髮已生,李常生仍行走不息,思考不止,「您覺得自己哪一點最像蘇軾 」?面對記者的提問,他答道:「爽朗的性格吧,我走他走過的路,試着感悟他的感悟,雖然相隔千年,卻常有似曾相識之感,就像赴一場千年的約會。」
「人生如夢,華髮已生
思考不止,終身學習
壯志豪情,勇往直前
享受餘輝,不負此生」,共勉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