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我們注定要艱難而孤獨地老去? |
難道我們注定要艱難而孤獨地老去?
(大小姐手記) 文:徐佩蒂
當雪蓋滿了大地,與樹枝上的銀柳互相標榜,的確很美;當雪開始溶掉,黑黑白白,倒像我們的人生,許多時並不一定黑白分明;在2017年將永遠離我們而去,老了甚辦?是很傷感的,以下這篇文章寫得很真實和大家分享。(寫的是中國,在中國以外亦如始。)
如果說「養兒防老」是傳統中國特色的話,構建一種社群意義的老年生活,似乎是比較靠譜的、中國式的養老方式,既然無法和子女生活在一起,那就想辦法和更多的老年人生活在一起,大家在互助中走完最後一程;這可能就是我們必然面臨的命運,隨着老齡社會的臨近,這樣的日子越來越近,,除了擁抱這種命運,我們還能有什麼辦法?
事件地點是中國,一個典型的未來:一對夫妻在醫院裏,住在同一個病房,病床連在一起,一起輸液,互相安慰,他們達成一個絶望的協議:如果有一個人不幸離世,另一個人就選擇自殺,因為剩下的一個,本來就難以存活,再拖延下去,尊嚴注定會喪失殆盡。
孩子們在幹嘛?他們在北京幸福地生活着,,兩個孩子都已結婚,房子在150米左右,他們屬於中産中的「頂端」,接近精英階層,這是讓人羡慕的境遇,,兒媳婦的一句戲言,讓老兩口認識到了自己的命運:小康生活的定義,是人均住房達到36平米,三口之家,正好小康,兩個老人住進來,就保不住小康了。
孩子有自己的工作,這種陪伴注定是短暫的、無效的,老夫妻在IPad上看孩子的照片集,沉侵在回憶之中,這是一個動人而讓人傷感的場景,未來一段時間,中國將迎來真正的老人社會,與子女分離的「空巢老人」」會成為相當普遍的現象,而人們的普遍焦慮表明,我們不但沒有找到辦法,也沒有做好准備。
中國傳統的死亡,是「家春秋」那種,五代同堂,目睹一切,自己死的時候,子女能夠陪在身邊放聲痛哭,同時也會懷念自己,這樣,對於那個死後的世界,就不會感到恐懼,因為死亡並不是一種「終結」在子女的記憶力,自己仍然是鮮活的。
近來熱映的好萊塢大片《尋夢環遊記》,用親情牌打動了全世界,我們常說「西方文化」裏家庭觀念比較淡漠,不像我們那樣重視傳統親情,但如今我們的傳統家庭生活,卻也正日漸稀薄。
孤獨,是我們必須接受的轉變嗎?
這不是什麼人類社會的新景觀,而是一種全球性現象,也是「現代」」的一種表現,在社會學家麥克法蘭看來,大家庭的分離,以及父母與子女的分離,是英國進入現代的標誌之一,這一過程發生在17世紀,比別的歐洲國家都要早一些;那種期盼父母能與子女一起生活到老的想法,是典型的農業社會思維,過去,中國人會把家庭觀念差視為歐美國家的一個「缺點」,如今,卻也步發達國家的后塵,來到這一天了。
或許,我們必須改變對老年和死亡的看法,在孤獨中對老年人來說,並不是什麼不幸或者意外,而是普遍的、必然的,,它是一種常態,也是現代人必須擁抱的體驗,中國人不得不學會如何與孤獨相處,學會獨自面對老去之後的日子;現代的死亡,是一套複雜的儀式:工業化的焚燒代替埋葬;集體的墓園,代替了過去的孤墳。人最終的歸宿,變成了墓園裏的一個小小的編號,在他們周圍,是那些陌生人的骨灰,和傳統的死亡相比,現代的死亡無疑死得更徹底。
不會再有魯迅在《藥》中所寫的場景:死者家屬在墳地相遇,他們還會聊上一段,過去的階級差別以及理念之爭,都化為塵土,如今,人們在清明節這種法定節日裏去祭奠死去的親人,不管是死去的還是活着的,都處在一個陌生的社會,都在人群中,都在熱鬧中,但也都在孤獨中。
錢,能解決問題嗎?
以中國人大無畏的性格,我們更怕的並不是死去後的孤獨,而是老年,離開子女也不是問題,但是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呈現出讓人信任的養老方式;如果我們留意新聞就會發現,那些敏鋭的騙子,已經注意到養老這個大藍海,有不少以養老公寓為名的項目,最終都讓老年人既失去了公寓,也沒辦法養老,,針對老年人的騙局層出不窮,從理財、健康再到出國旅遊,老年人都成為騙子捕獵的對象,這是最讓人擔心的,要抵抗孤獨無助感,又要防止騙子,几乎超越了老年人的能力。
就全球來看,似乎也沒有特別理想的辦法,,在荷蘭,有一種獨特的老年公寓,大學生(尤其是外國留學生)可以更低的房租,與老年人生活在一起,這是一種特別的陪伴,更重要的是給那些已在暮年的人某種生機,在美國,有些老年人社區和幼兒園建在一起,讓孩子的歡笑給老人帶來點樂子。
這種嘗試,某種程度上也體現了老年人的某種悲哀:不得不以養老為藉口,拖累一下年輕人,要不是沒錢,哪個年輕人願意和陌生的老年人生活在一起呢;中國社會的養老觀念發生了深刻變革,不管是以房養老還是購買各種養老保險,都建立在這樣的觀念之上:如果有足夠的錢,到老年時就可以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來養老。
這是過去30年一種占統治地位的觀念在養老中的反映,尤其在中等收入階層的群體中,已經普遍接受一種平等思想,父母與子女是平等的,養老不能依靠子女而要靠自己,對中産獨立自主的基礎,就是擁有足夠多的錢,中産判斷退休的標準,不是年齡意義上的60或65歲,而是能夠掙到足夠養老的錢;既然無法和子女生活在一起,那就想辦法和更多的老年人生活在一起,大家在互助中走完最後一程,這可能就是我們必然面臨的命運。隨着老齡社會的臨近,這樣的日子越來越近。除了擁抱這種命運,我們還能有什麼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