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後裔皆情濃;188188;翻往事更添情趣 |
(圖) 波士頓首個華人電台「華人之音」正在錄音以備播放,圖左至右:陳建立、黃海蘭、陳梁潔瑩、黃寶琴。
(圖) 早於70年代中國城已有清潔華埠活動,你認得照片中人嗎?
黃帝後裔皆情濃;188188;翻往事更添情趣
(News Chinatown大小姐手記) 文:徐佩蒂
「同心協力春與秋、聖三四四活水流,海蘭建立為主証、各有神恩手或頭;
咬文嚼字不停休、倩影常伴最溫柔,前塵往事添情趣、黃帝後裔開荒牛。」
(18號) 是個好日子,100年才有一次;收到陳家驊轉發的一些「往日舊事」,有關陳建立和黃海蘭結婚44週年的日子,一份本屬 (黃帝後裔) - 至孝篤親元老建立和海蘭的私事被公開了,為他倆高興之餘,更從資料中,看到一頁又一頁多年前(1972年和1974年) 的「舢舨」,這些用手抄本的「舢舨」,是陳家驊和陳建立最早年負責的「舢舨」,這兩位來自香港的香港仔,24歲的建立兄和27歲的家驊師兄,要為這個華人社區發聲而創辦一份雙語刊物;與此同時,也辦了波士頓首個華人電台「華人之音」。
稱家驊為師兄,因在60年代,陳家驊在香港時,也在「華僑日報」和「天天日報」寫過稿;很巧合我曾在「天天日報」從特發採訪記者到出任香港首位女總編輯,在天天前後14年,亦在香港電台出任首位公關主任、港台首個直播婦女節目「7年」 (天天日報後期) 擔任兩份全職工作,當時還得每週把電台活動編寫排成 一整版,交「華僑日報」刊出;為此陳家驊也可稱得上是我的師兄,他告訴我,他到台灣升大學,是獲得「華僑日報」的獎學金。
畢生工作於《華僑日報》的岑才生先生,2016年4月27日,在養和醫院離世,終年94歲;岑才生是《華僑日報》創辦人岑維休的兒子,自1960年開此在《華僑日報》工作,擔任督印人,他亦曾任「世界中文報業協會主席」,對香港傳播媒界及報業的發展,舉足輕重,見證報業的興衰。
「前塵往事」常在心,建立兄表示,8月4號他70歲了;因他和海蘭是天主教徒,他的《聖三四四活水流、各有神恩手或頭》相信是他倆 1974年8月18日,在主前「良緣天定」的「盟誓」;黃帝後裔皆情濃,我們看到陳毓璇伉儷手携同行;陳毓禮照顧容姑到離世,他每天一定親自餵她吃飯;陳日華伉儷、陳天佐伉儷,更三代同堂出席活動,他們的寶貝女兒都在公所擔當職務還有更多……;在太太陳梁潔瑩去世後,陳家驊手上銀色的結婚指環並沒脫下,相信是一位「財 (才) 華揚溢」位高權重的男仕,把「狂蜂浪蝶」拒於門外的「宣示」。 (照片提供:陳建立)
(圖) 陳建立和黃海蘭慶結婚44週年。
(圖) 「早年的娘子軍」現已晉升嫲嫲和婆婆輩啦。
(後記) 岑才生先生原籍廣東恩平江洲鎮草朗村,生於香港,中學畢業於英皇書院,後負笈美國,獲紐約大學經濟學碩士銜,其先翁岑維休先生乃報業先驅,一九二五年出版發行《華僑日報》,自此在傳播界開疆闢土,業績彪炳;岑才生先生克紹箕裘,早歲已涉足社會,在《華僑日報》供職,白天工作、晚間進修,孜孜矻矻,勤勉向上,為日後的輝煌事業,奠下基礎,一九四九年,岑才生先生代表《華僑日報》參加英國屬地記者訪問團,並出席英國工業展覽會,其後更留駐英倫歷八閱月,不但實地考察當地報業,更深入了解歐陸戰後概況, 採訪所得,輯為《英遊鱗爪》一書。
2007年5月30日,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獲己故知名報人、華僑日報創辦人岑維休先生的子女,捐贈200萬港元,設立兩個奬學金;岑維休新聞教育基金和利錦桓岑淑婉教育基金的設立,可鼓勵優秀的學生和新聞從業員,在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修讀新聞學課程;出席儀式的捐助者包括:岑才生先生、利岑淑婉女士和利錦桓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