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号外
news menu leftnews menu right
廣告看板
廣告看板
大小姐手記 中國的月背之旅
中國的月背之旅

中國的月背之旅

(大小姐手記) 文:徐佩蒂

「嫦娥四號」成功登陸月球背面、為人類探索宇宙創造歷史;作為黃皮膚的華人絕對值得高興,這是中國整個月球探測工程「三步走」中的第二部分,中國在2004年起正式開展月球探測工程,命名為「嫦娥工程」,在完成探測器「繞、落、回」三步後,預計在2030年將實現載人登月的新一頁。

分析認為:「中國把未來載人登月視為開發宇宙能源的踏腳石;而探月工程背後其實更是一場國際、特別是中美太空爭霸戰」;《紐約時報》引述專家形容,雖然中國在太空探索方面晚了幾十年,但目前正在迅速趕上,將在人工智能、量子計算等領域挑戰美國的霸主地位;1月3日上午10點26分,「嫦娥四號」成功着陸月球,傳回了世界第一張近距離拍攝的月背影像圖,揭開了古老月背的神祕面紗,也成爲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在月球背面成功實施軟着陸的人類探測器。

「月背之旅」神祕面紗被掀起一角,那「月球」又是什麼?月球就是月亮,是太陽系中第五大的衛星,一般認為月亮形成於約45億年前,即地球出現後的不久,它的自轉與公轉同步(潮汐鎖定),因此始終以同一面朝向地球,月球正面標記著黑暗的火山熔岩海,中間夾雜著明亮和古老地殼的高地和明顯的隕石坑。

月球是第一個人類登陸過的地外星球,前蘇聯的月球計劃在1959年發射了第一艘登月的無人太空船;美國NASA的計劃實現載人登月任務;中國首位太空人楊利偉於2003年10月15日乘坐神舟5號,順利衝上太空,成為繼蘇聯和美國後,第三個有能力獨自將人送上太空的國家。

 

中國又在2005年10月12日發射了神舟6號載人航天飛船,費俊龍和聶海勝兩名太空人順利遨翔太空,2008年9月25日中國第三個載人航天飛船「神舟七號」發射升空,中國三名太空人翟志剛、劉伯明和景海鵬順利升空,其中翟志剛身穿國產「飛天」艙外航天服順利完成出艙任務,實施中國首次空間出艙活動。

這趟「月背之旅」爲什麼能讓全世界爲之沸騰?84歲的歐陽自遠「嫦娥之父」解釋:「月球背面的南部,有一個巨大的坑,這是42億年以前砸出來的,「嫦娥四號」要落在月球背面的那個大坑裏。」

歐陽自遠是中國天體化學學科的開創者、月球探測工程的首席科學家,他早年從事地質學,後來進行核爆研究,現在一直主持月球探測工程,曾成功推動中國第一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的發射升空,此後,「嫦娥計劃」從一號到五號探測衛星,全都離不開他的參與和推動。

中國探月準備工作做了35年,歐陽自遠說,中國人不能容忍科學探索上的失敗,有多少當年參與的科學家,默默無聞奮鬥了一輩子,最後懷揣科學理想走到生命盡頭,直到埋骨戈壁灘,都沒能看到自己的夢想實現,而我已經能看到夢想在宇宙深處展現的淡淡輪廓;從40年前第一次觸摸到月岩起就將自己的命運與月亮綁定,一心只做追月人。

去年歐陽自遠在一次採訪中說,我已經83了,要完成的事情太多了,我覺得可能做不完,所以希望能夠多一點時間,能夠把它做好;耄耋之年的歐陽自遠,把剩下的人生歲月和奔月夢想緊緊聯繫在一起,他相信自己一定能親眼看到月球上留下中國人的腳印。

(註) 歐陽自遠中國江西吉安人,1960年畢業後他本來被選派赴蘇聯留學,但是由於中蘇兩國當時關係破裂而未能成行,1966年4月轉入地球化學研究所,後於1988年升為所長,其間曾兩度赴德國馬普核物理研究所進修,1992年,歐陽首次提議中國應該開展月球探測工作;2001年退休後,歐陽兼有貴州大學名譽校長、中國國家天文台高級顧問以及北京大學、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華東師範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等十餘所大學的兼職教授職務。

 

 
廣告看板

登錄









Supported By J&Z Information Technology. XHTML and C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