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工場、電影人、追訴權 |
一群台灣人,有的還是學生;有的已經在工作,有的初來乍到;有的在波士頓耕耘已久,儘管我們如此的不同,我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希望能透過電影,凝聚台灣人,並且讓世界看見台灣。第一屆波士頓台灣影展 5/26-5/27 @MIT;六部電影,六個故事:《疾風魅影-黑貓中隊》、《後勁:王建民》、《紅盒子》、《那個靜默的陽光午後》、《看不見的台灣》。*他們的心聲、祝願成功)
(圖) 在《悲情城市》裡面,侯孝賢透過林家的生活和遭遇,反映出在「二二八事件」前後,也反映時代的變遷以及台灣社會的變化。
夢工場、電影人、追訴權
(News Chinatown大小姐手記) 文:徐佩蒂
「青春」並沒有「年齡」的限制,「年齡」限制了我們的外觀,並不能推毀我們活躍的心境;「電影」一直被指為「夢工場」,是因為電影人能在電影創作中「把不可為變為可為」,透過這種表達的方式,發放出一份聲音之餘,更要獲得回響、認同、支持;有人成功、有人失敗;我多年看電影、寫影評,可以告訴大家,許多得獎的電影,都是不好看的,因為「專審評委」的共同意見和口味總是曲高和寡。
要追索「台灣電影」生產,始於日治時期,台灣將自產電影稱為「國片」,即國產片之意,但此用法僅用來指1945年國民政府遷台灣後、或1949年兩岸分治後的台灣電影。
台灣電影風光時代要數「中影」自1954年9月1日始的紥根,「中影」是中華民國一家大型電影公司,過去與中國電視公司、中國廣播公司合稱「三中」,原皆為中國國民黨經營的媒體事業,2005年起配合中華民國政府的黨政軍退出媒體政策。
半世紀以來走過「健康寫實主義」到「台灣新電影」的發展目標;迄今製作之劇情片有230多部,培植了李安、侯孝賢、蔡明亮及楊德昌等知名電影導演,成為大多數台澎金馬人歷史記憶的一部分;其中,深獲國際好評的有《喜宴》、《飲食男女》、《愛情萬歲》、《恐怖份子》等。
回首前塵:1925年,台灣映畫研究會製作的《誰之過》為第一部台灣人製作的劇情片;1938年,第一映畫製作所出品的《望春風》堪稱日治時期,最具代表性的台灣電影;國民政府到台初期的大部分電影,都是由政府主導的宣傳片,例如公賣局拍攝的《良心與罪惡》、農教公司推出的《美麗寶島》等;1949年,張徹主導的《阿里山風雲》是戰後第一部由中國人拍攝的電影,其插曲「高山青」廣為人知。
1960年代,中央電影公司聘請李行拍攝的《蚵女》與《養鴨人家》兩片,白景瑞的《家在台北》,均頗叫好叫座;60年代末期,香港知名導演李翰祥去台發展,並把香港電影技術帶進台灣,期間有黃梅調電影、鄉土寫實片《冬暖》、歷史宮闈片《西施》及文藝片,其中以瓊瑤原著改編的佔了8部;1967年,香港導演胡金銓為聯邦電影公司編導武俠片《龍門客棧》締造了絕佳的票房紀錄,從此武俠、功夫、武打電影成為台灣電影的主流,1970年代中期,因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等種種不利因素,拍攝了一些愛國政宣片,以穩定民心。
回顧與探討台灣近現代社會、歷史與個人記憶,其中侯孝賢的《悲情城市》最令人震撼;80年代晚期,台灣電影產業開始沒落;2008年,魏德聖執導的電影《海角七號》是新一代的社會「意識形態」的表達,成為1945年以來最賣座的國片。
2011年《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在兩岸四地、馬星取得不錯的成績,是台灣電影成功的海外輸出例;2015年《我的少女時代》在全球別25億票房;台灣電影的特色,在於強調「導演風」、注重「台灣歷史」、喜愛「實況拍攝」,以緊貼社會真實風貌、故事內容多圍繞台灣本土民生、並崇尚以電影做為宣傳工作;現今的台灣電影是以一群默默努力的電影工作者所支撐,近十年又一波的新銳導演在影壇上發光發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