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号外
news menu leftnews menu right
China Pear Resturant 联系我们   KIM-MAN Food Market
廣告看板
廣告看板
僑社 英國康橋『兩岸三地辛亥革命』百週年論壇
英國康橋『兩岸三地辛亥革命』百週年論壇
僑社新聞
週三, 07 九月 2011 18:19

英國康橋『兩岸三地辛亥革命』百週年論壇

英國華人華僑、專家學者、留學生代表、齊聚康橋大學,隆重舉行『首屆兩岸三地紀念辛亥革命一百週年學術論壇』,共同回顧探討了辛亥革命的深遠歷史影響與現實意義,並表示要將辛亥革命精神發揚光大。

此次論壇由旅英華人文化學會主辦,康橋東方文化學會承辦, 旅英華人文化學會主席黎麗在致辭時説:『參加論壇的有來自中國大陸、香港、台灣的朋友,在歷史和時代的風雨之中,儘管我們有過許多不同感懷、經歷和觀念,但在辛亥革命的大旗下,我們基於同一血脈的民族,情感是共同的和永存的。』

圖:6日部份出席嘉賓合攝。

『馬關條約對辛亥革命的影響』,是香港旅英學者謝漢森先生的演講主題,他指出,雖然香港和澳門已經回到祖國的懷抱,但馬關條約中失去的釣魚島仍然沒有回歸,海峽兩岸目前還沒有實現統一,孫中山先生的遺願尚未完成,他呼籲海峽兩岸拋棄前嫌,追求共識,早日共同促成民族復興和祖國統一。』

來自台灣的旅英學者王臺生表示,兩岸人民應深入思考、理解孫中山先生『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號召,共同推動祖國的統一大業早日實現。』(來源:人民網-國際頻道)

美國為《9‧11》10年付出代價

面對《9‧11》10周年紀念日的臨近,主流媒體不斷重溫並訪問生還者,10年一覺如夢人生,在《9‧11》10年中,美國真正的代價『可能是機遇的喪失』;在本世紀頭10年,世界經濟重心逐漸轉向亞洲時,美國卻陷入一場在中東自找的錯誤戰爭。

一位西方學者對《環球時報》說:『10年過去了,美國對這次恐怖襲擊的反擊似乎卓有成效,美國再沒有遭受類似的、大的恐怖襲擊;摧毀了阿富汗的塔利班政權,重創基地組織在世界各地的勢力,頭號恐怖分子本‧拉登也被擊斃;但美國真的勝利了嗎?

《9‧11》10年的臨近,美國國務院呼籲海外美國人『保持警惕』,但在國內,政府高層卻一直強調美國是絕對安全的,美國國土安全部部長納波利塔諾稱,沒有任何可信的、針對9‧11紀念日的威脅,這是『10年間美國最偉大的進步。』

但《今日美國報》對10年來民意調查結果進行對比後發現,在9‧11發生後一周,41%的人表示非常信任政府可以保障公民的安全;在2002年3月,這一數字下降到24%;而現在則僅為22%。

『我們比10年前生活得更好嗎?』《紐約時報》評論引用美國前總統列根當年的競選口號問道,文章稱,如果單就反恐來講,這個回答是肯定的,但我們為此付出了慘重的道德代價,長期依賴暗殺和審訊作為主要手段,更關鍵的是,美國士兵在阿富汗的犧牲還在繼續,經過10年戰爭,指出一個事實,美國後9‧11政策,伴隨的是美國在整個世界地位的下降。

經濟復甦、就業和債務危機,這是蓋洛普最新民意調查中,美國民眾最關注的三大問題;不少人認為反恐的花費拖累了美國的經濟,美國人已經厭倦戰爭,因為這些軍事行動太昂貴、太致命,它使社會分裂,使政治更複雜 -『十年來紐約人想確認自己位置的時候,總會不由自主望向世貿中心,但抬起頭才發現,那裏已什麼都沒有了。』

《華盛頓郵報》專欄作家艾潑巴姆稱,美國付出的代價太高昂,不僅經濟付出約3萬億美元,而且在我們一心一意與恐怖主義作戰時,忽略了中國從經濟力量轉變為有野心的政治力量,也忽略了俄羅斯從一個虛弱的夥伴變成一個時有敵意的對手。

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在《基督教科學箴言報》撰文稱,如果再過10年來看,9‧11或許不像是世界歷史的一個轉折點,正如1939年看1918年結束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教訓,比一戰結束剛滿10年時大為不同;約瑟夫‧奈認為,美國在《9‧11》10年來真正的代價可能是機遇的喪失:

『在本世紀頭10年,世界經濟重心逐漸轉向亞洲時,美國卻陷入一場在中東自找的錯誤戰爭,後9‧11時代的影響將取決於美國如何從中汲取教訓。』

 

 
廣告看板


登錄









Supported By J&Z Information Technology. XHTML and C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