僑社新聞
|
週四, 21 九月 2017 17:50 |
(圖) 哈佛中國文化工作坊、北美華文作家協會紐英倫分會日前在哈佛燕京圖書館聚會廳舉行哈佛中文演講會。《哈佛問學錄~與哈佛大學教授對話30年》《 一頭栽進哈佛》等書獲獎作者暨北美華文作家協會副會長張鳳主持了演講會。
23年來張鳳為推動文化的心路歷程
(News Chinatown報導) 她從23年前,李歐梵教授創設哈佛中國文化工作坊後,就主持協助,配合她原創會的北美作家協會分會至今,到10多年前協同王德威教授擔任召集主持,自今策劃主持,吸納來自世界各地哈佛訪問學者和各國的華文作者精英:如聶華苓、 趙淑俠、王安憶、李銳、朱天文、陳忠實、梁秉鈞等多位在哈佛演講聚會,碰撞出思想火花。 此次邀請了四位來自台灣、美國和中國內地的教授、作家、學者進行演講,台灣中研院歐美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前所長李有成教授闡述了:離散之所以為離散是因為存在著兩個中心,自己的家國和前往的居留地,這正是人類學家柯立佛所說的「根」與「路」的關係,根屬於過去的記憶,路卻屬於未來,導向未知。 洛杉磯華文作家協會榮譽會長、美國資深電視製作人葉周通過珍貴歷史照片,攝取了著名文化人郭沫若、潘漢年、葉以群和趙丹的命運轉折場景和細節,觀照20世紀共產國際大背景下進步文化人的坎坷際遇,看似冷靜的敘述,卻激發聽者無限感概。 上海華東師大歷史學系副教授、哈佛燕京學社訪問學者唐小兵結合自己著作《與民國相遇》,試圖將自己在歷史研究與歷史教學中不能整合成鴻篇巨制的細節與感觸,發抒為一篇篇可以滋養人心的文字,强調歷史記憶是「最為重要的心智結構的基石。 」 四川外國語大學教授、訪問學者曾傳芳則就美國歷史事件的文學表述為例,闡述歷史學家和文學家對事件表述的不同側重,前者更多側重人物的外部行為,而文學表現則更注重人物精神世界和內心感受,四位演講者圍繞文學與離散、20世紀中國的公共文化,歷史記憶、 歷史寫作⋯回憶錄與口述史,以及歷史事件的文學表達進行深入探討。
各人在互為相關的話題上,從不同角度奉獻獨特見解,他們的思想碰撞,為熱烈與會的紐英倫分會會員和各位來到哈佛的訪問學者留下深刻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