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号外
news menu leftnews menu right
即時新聞

唐人街最近动态



特朗普彈劾案無罪:我受到可怕的折磨
作者是 Alan K Chow   

(圖) 特朗普本人則在「推特」上放出一張動圖,顯示「特朗普2024」、「特朗普2028」,年份則不斷加4,最終停留在「特朗普永恆」(TRUMP 4EVA)上。

特朗普彈劾案無罪:我受到可怕的折磨

近5個月的「彈劾案」在美國華盛頓落幕,總統「獲勝」,猶他州參議員羅姆尼(Mitt Romney)唯一倒戈投特朗普濫權罪名成立的一票;挺過彈劾風暴的特朗普6日首度公開談話,表示他在這場訴訟中「被一些非常不誠實且腐敗的人可怕地折磨」,出席電視轉播的「全國祈禱早餐會」時說:「他們窮盡一切可能的方法想摧毀我們,以及傷害我們的國家。」在參議院宣告特朗普無罪後,特朗普2020年競選團隊歡呼勝利,特朗普競選經理布拉德·帕斯凱爾發表聲明稱,此次審判完全證明總統無辜,譴責彈劾案爲「可怕的折磨。」但民主黨誓言將繼續調查特朗普及其政府。

 
是放下還是拚殺?
作者是 Alan K Chow   

是放下還是拚殺?

(News Chinatown大小姐手記/文:徐佩蒂) 國民黨和民進黨的分別,「仁心與獨霸」,國民黨的馬英九要當全民總統,8年任內要以才用人;民進黨選戰勝,韓國瑜這粒眼中小沙豈可容?

網路社群等發起罷免高雄市長韓國瑜,補選市長經費2億,經費要從何而來?中選會今確認罷免高雄市長韓國瑜第一階段提議連署已達規定門檻;高雄市長韓國瑜透過高市新聞局回應指出:「會全力拚市政,也尊重民意的決定」。從「單打獨鬥」勢不可擋至選戰敗北,韓國瑜「南柯一夢」政治生涯如何再走下去?

據台媒報導,黨內出現一股聲浪,約有20名中央委員、百名黨代表認可郭台銘參選黨主席的想法,郭台銘可以用企業經營的角度、不同思維來看待國民黨,更不用擔心經濟問題,一定能拯救國民黨起死回生,並幫助韓國瑜度過「罷韓」危機,郭台銘幕僚聞訊表示,目前郭應該沒這樣的想法,國民黨的事還是要自己處理。

另一方面,台北市長柯文哲太太在 facebook 解釋,柯去年為何不選總統?其實選前他就跟我說過,選總統,選上當然好,沒選上回來當市長,穩賺不賠,且民眾黨的立委席次一定比現在多一倍,何樂不為?」……不過,人一旦離開,很多事情就沒法延續下去了,他不選的理由只有一個,「誠信面對他對市民許下的承諾。」

又捲入國民黨「屋脊」的郭台銘忙發「鼠年」發財金紅包,大人物忙小事,是放下還是拚殺?他說:『我是郭台銘!祝各位鼠年行大運,郭董「發財金紅包」1000份來囉!祝大家新年闔家平安、新年快樂。』

 

(註) 中國國民黨由孫文創立嘅政黨,前身依次序:興中會、中國同盟會、國民黨、中華革命黨,孫文1919年將中華革命黨改組為中國國民黨,中國國民黨傳統上將由興中會至中國國民黨發展歷程視為一脈相承,故以興中會成立的1894年為中國國民黨創黨年,中國國民黨1928年以國民革命軍北伐,建立全國統一嘅政權,統治大陸至1949年,1949年12月11日,中國國民黨中央黨部由大陸搬去台北。

(圖) 國民黨中央委員連勝文陪李中車隊掃街拜票。

連勝文:國民黨應集體領導

中央委員連勝文在臉書發文表示,國民黨過去多年來非常嚴重的問題,那就是黨主席把自己看的「比黨還大」,要確保這個黨未來能持續進步,正確的方式應是採取「集體領導」,未來黨主席更應該是黨內不同意見的協調者,而非只是仲裁者。

以下為連勝文臉書全文:

選後這幾天,媒體及網路上已經有非常多的文章在檢討國民黨中央及韓市長,但我看到有些人選前瘋狂蹭韓,選後立刻翻臉批韓,又或是在吳敦義提出那份充滿著「厭世」風格的不分區名單時,拼命護航,甚至用各種方式攻擊我的人,現在跳出來叫吳敦義下台,感覺就像一出齣荒謬的黑色喜劇,雖然演得很難看,卻充滿了十足的警世意味!

我分享的這篇社論,與其他事後諸葛文不同的地方,在於它指出了一個國民黨過去多年來非常嚴重的問題,那就是黨主席把自己看的「比黨還大」!也就是這種充滿威權與自戀的心態,才讓人看到多年來黨高層種種的師心自用,也導致了黨內一種「看上不看下」的組織文化!

黨主席把黨機器當自己的踏腳石,而人才若能為黨主席個人服務,即納入黨主席私人的侍從體系,而有不同意見或不愛拍馬屁的人,即便對國家社會或黨有貢獻,也只能被排擠,久而久之這個黨,內部一片祥和,同溫層內四季如春,卻跟這個社會脫節,這就是問題的根源。

我過去不只一次的提出這些看法,只可惜人微言輕,起不了作用,所以過去五年中,包含選舉造勢,我只去了離我家走路不到20分鐘的中央黨部,不到十次,因為我決定走自己的路,從自己較熟悉的青年議題開始,不論是青年創新創業、體育、社區公益或公共事務,在黨中央同溫層外,多的是我們可以努力之處!

走自己的路,讓我開始接觸到黨中央無心也無力接觸的台灣新世代,反而給了我們更寬廣的空間!所以未來黨主席若仍抱著這種「自己比黨大」的心態,那這個主席不管是誰,對我們來講一點都不重要,因為我們是不會認同的!

說真的,我對個人實在是沒有什麼信心,因為聽了太多空話了!我認為要確保這個黨未來能持續進步,真正的引領社會,連結新世代,正確的方式應是採取「集體領導」,集合眾人智慧,互相合作,並徹底的摒棄這種黨主席“個人大於黨”的老舊思維!

換句話說,未來黨主席更應該是黨內不同意見的協調者,而非只是仲裁者,只有尊重不同的意見,才有可能真正的凝結黨內的共識,向共同目標邁進!不要再試著把黨機器變成自己的私人部隊,因為事實證明,這只會越玩越小,除了有所求的人外,沒人會理你的!

國民黨一定要破解一種迷思,那就是期待一個完美的領袖橫空出世,變成未來救世主!只有透過群體的力量,所有人共同努力,每一個人都是這個黨的救世主,各盡其才,這個黨才會真正有希望!

事實已經證明,過多的算計到最後都變成一無所有,如果黨的領導人一直執著於自己的利益,那這個黨不可能會有任何改變!領導人願意拋開自己,無私無我,可能才是這個黨未來重生的關鍵!

 
糧食券收緊70萬美國人受影響
作者是 Alan K Chow   

台灣富豪榜:郭台銘跌出前三據福布斯公布2020年台灣50大富豪榜,郭台銘落居第四,榜單指出,卸任董事長後,郭台銘也不再是榜單第一,比起上一期榜單,鴻海精密股價小幅降低,郭台銘的財富減少了4億美元(約5%),降至69億美元,排名也小幅降低,食品飲料巨頭頂益的魏氏兄弟則初次位列榜首,不過,他們的財富總值依然為72億美元。

糧食券收緊70萬美國人受影響

(News Chinatown報導) 來自紐約總檢察長萊蒂西亞·詹姆斯和哥倫比亞特區總檢察長卡爾·拉辛提起訴訟,要求特朗普政府取消為近70萬美國人提供的食品援助,該訴訟由13名檢察長和紐約市共同發起,對美國農業部(USDA)的一項規則提出了質疑,該規則將限制各州擴展從補充營養援助計劃(SNAP)受益的能力。

這一新規定將於4月1日生效,規定要求如果一個美國成年人身體健全、處於工作年齡且無撫養或贍養義務,就必須參加工作或者每週20個小時的職業培訓項目,這樣才能正常獲得“糧食券”福利。除非某個州失業率極高,這種工作要求可以被農業部豁免。

「糧食券」聯盟斷言該規定直接破壞了國會對SNAP的意圖,而美國農業部違反了聯邦制定規則的程序,聯盟敦促法院宣布該規則為非法,並發布禁制令,以阻止該規則於2020年4月1日生效。

總檢察長萊蒂西亞·詹姆斯表示,拒絕獲得重要的SNAP福利只會使成千上萬已經脆弱的美國人陷入更大的經濟不確定性之中,這樣一來,各州將不得不應對由於這種短視和不明智的政策而導致的醫療保健和無家可歸費用的上升。

該規定將拒絕紐約市超過50,000人獲得糧食援助,並使紐約州成千上萬的人有挨餓的危險,自1977年以來,SNAP一直是該國應對飢餓的主要對策,也是聯邦和州幫助人們擺脫貧困的努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該計劃為數百萬收入有限的美國人提供了獲得糧食的機會,否則他們將面臨糧食不安全的困擾,聯邦政府全額支付SNAP福利的費用時,它與運營該計劃的州在50-50的基礎上共同承擔管理該計劃的費用。

 

國會於1996年修訂了SNAP,其目的是鼓勵受益人中更多的勞動力參與。這些變化為未殘障或未撫養子女的18至49歲的失業人士(無家可歸的成年人)規定了三個月的SNAP福利期限,在過去的24年中,國會一直維持州獲得豁免和保留未使用的豁免的標準。

特朗普總統簽署《 2018年農業法案》成為法律後不久,美國農業部宣 布了一項擬議規則,尋求與國會拒絕的法案幾乎相同的修改,USDA總共收到了100,000多個評論,其中大多數反映了廣泛利益相關者的強烈反對。

(註) 自2012年8月29日起,「糧食券」被更名為「輔助營養援助計劃」(SNAP),但外界還是習慣性地稱其「糧食券」,作為低收入家庭的一種生活補助,凡是成功申請「輔助營養援助計劃」的人,就可以獲得一張電子福利轉賬卡,每月卡裏會被打入一定金額,持卡人可在商店購買食物。


 
我們一起為中華民國加油
作者是 Alan K Chow   

(圖) 我知道韓國瑜是要為台灣的未來走出一條路,跟高雄一樣平坦的康莊道路,讓人民不再受傷害了。(韓國瑜facebook Eric Yang Photo)

我們一起為中華民國加油

這是我畢生榮幸,能夠和張善政院長、國政顧問團、競選團隊成員以及所有台澎金馬、海內海外一路上與我相伴的好朋友們,一起打了這一場千辛萬苦卻無怨無悔的神聖選戰。

恭喜蔡英文總統再度得到人民的選擇,祝福她能夠不負所託、為中華民國以及2300萬台灣人民,創造一個安居樂業、富強康樂的未來。

台灣的民主、自由與法治,是我們無上珍寶的國家資產,既然中華民國國民一起做出這個決定,身為參選人,我們一定服從選舉結果,然而,各位好朋友一路上揮灑的熱情、汗水與笑容,都會是支持我繼續大步向前的力量。我只能說,我個人努力不夠、辜負各位好朋友對我的深深期待,而人民給我的指教,我會虛心接受、繼續努力。

無論今天的我們是得意還是失意,明天的我們依然會是一個團結的台灣,不管各行各業、廟堂江湖,人人都會一如既往、在自己崗位上認真打拼,畢竟在這個世界上,最愛台灣的就是台灣人,容許我再次提醒大家,世界不會等待台灣,我們必須自立自強、走近世界。

下星期一,我會繼續回到市府上班,繼續執行肩膀上的責任,由衷感謝所有愛護我們的好朋友們,讓我們一起為台灣加油、為中華民國加油,再次感謝每一個你,台灣的未來有你有我、還有希望。

天佑台灣!天佑中華民國!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RTHK 新聞:蔡英文總統成功連任,舉行國際記者會,感謝投票的選民,表示無論投票給誰,都是民主價值的展現,蔡英文向韓國瑜、宋楚瑜致意,她說,今天台灣人民用選票選擇,讓民進黨繼續執政並且取得立法院多數,代表過去4年走在正確的方向,她保證絕對不會因為勝利就忘記反省,會把過去做不夠、來不及做的,做得更好、做得更多。

香港動盪成就了蔡英文

(News Chinatown大小姐手記 / 文:徐佩蒂) 「民主選學來自民意,民意却敵不過財權」;中國歷史上的黃袍加身並沒有在2020年1月11日出現在韓國瑜和庶民身上,109年的中華民國是否也從此成了「中國歷史」上一個美麗輝煌時代的回憶?萬般令人感傷、無奈;庶民明白,海外愛中華民國的華人也飛回寶島救中華民國;台灣還是「民進黨」的。

『引述紐約時報報導,蔡英文和她的支持者經常以香港的騷亂為例,說明台灣這個自1949年以來就實質上獨立的民主島國,63歲的蔡英文在新北的一場集會上說,面對中國大陸試圖削弱台灣的努力,她向揮舞旗幟的支持者們承諾,要令台灣繼續成為民主的燈塔。』

香港動盪不安前,蔡英文的政治前途一塌糊塗,連黨內元老亦敦促她不要尋求連任,才發生賴清德對選蔡英文;而11號蔡英文實現了,看來不可能實現的回歸,香港爆發抗議活動成全了蔡英文,改寫了蔡英文的人生。

好勝的蔡英文沒有家庭負擔,2016年5月就職以來,對兩岸關係一直拒絕「接觸」,未來的新4年,蔡英文又如何去令「台灣人」重返豐衣足食的錦秀年華?

9號『彭博新聞:……雖然選民心目中的大事是諸如工資,住房和空氣品質之類的生活日常,但這個自治的島嶼與中國大陸千絲萬縷的複雜關係,是台灣社會主要的政治分歧,所屬政黨主張正式獨立的蔡英文如果獲勝可能意味著:在這個區域主要潛在引爆點之一,兩岸之間對話繼續中斷四年。』

『台灣安全、人民有錢!』夢時代選前之夜,韓國瑜稱,所謂政治,正是眾人之事,社會上全方面的議題都需要均衡發展……這個夜晚裡所有美好的理念在未來四年之中我們都會努力一一呈現在台灣,也請大家給我們一個機會,創造下一個台灣高峰!韓國瑜敗陣、韓粉哭了。

台灣民眾黨主席柯文哲選前一天曾表示,這次選舉是:「討厭民進黨」和「討厭國瑜黨」的對決,草包對菜包、韓總機對讀稿機,「你可以失望,不能夠絕望」,一定要出來投票。

柯文哲在2020選舉中,一直是位「舉足輕重」的人物,他的「漁人得利」非在今朝,也許在另一個4年後,待民眾黨更穩定、更成熟後,足可挑戰「民進黨」的獨斷專行……。(圖:網上截圖)

 
明恥教戰;中央權威
作者是 Alan K Chow   

(圖) 2018年駱惠寧任職山西省委書記時,到港出席「山西招商引資推介會」,會見特首林鄭月娥。

明恥教戰;中央權威

(News Chinatown大小姐手記 / 文:徐佩蒂) 進入2020,香港回歸了23年,23年前出生的孩子,如生長在「小康之家」該有一份好的教育從而踏入社區,建立自己的人生,而人生的路,並不易走。

養育一個孩子,除了學問,並要有品、有德、有智、更要「明恥教戰」;《左傳·僖公二十二年》:「明恥教戰,求殺敵也」,解釋爲教導士兵作戰,使他們知道退縮就是恥辱,因而能夠奮勇向前,殺敵取勝;在現實生話中的用意是:「有目標責任之餘,排除周遭的危機四伏,獲得成功。」

1997的回歸,中國任由香港繼續前行,套用香港國際「利益輸送」,去實踐一些利益,勿視了「財佛聯袖」的危機,引發了2019年下半年引火點致「四面楚歌」;2020年1月4日傍晚新華社公布,「國務院」免去王志民的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主任職務,任命駱惠寧出任該職務;他是首位無港澳工作經歷、首位曾具省級地方工作經驗的香港中聯辦主任,以及繼許家屯之後第二位曾具省級地方工作經驗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港工作機構負責人。

駱惠寧華首見傳媒指出,近半年來香港的形勢令人揪心,大家都期望香港重回正軌,對香港來說,「一國兩制」是最大優勢,他將帶領中聯辦全體同事,忠實履行職責,相信在林鄭月娥和特區政府、社會各界共同努力下,一定能確保憲法基本法得到全面貫徹實施,一定能確保「一國兩制」行穩致遠,一定能確保香港長期繁榮穩定,對此充滿信心。

 

現年65歲的駱惠寧,祖籍浙江義烏,出生成長於安徽省馬鞍山市當塗縣,1970年9月參加工作,1982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政治經濟學專業畢業,在職研究生學歷,經濟學博士;中共第十七屆中央候補委員,第十八、十九屆中央委員,曾任中共青海省委書記、中共山西省委書記。

林鄭被問到與中聯辦如何緊密合作?會否擔心社會覺得,中央更干預香港時說:「經歷了7個月,我們仍然很努力,亦很有承擔,希望可以幫香港盡快走出這個困局,我們面對很多方面的挑戰,我們亦要處理今年看來會更嚴峻的經濟衰退,失業率會上升,加上要面對公共衞生風險,所以有經濟、衞生、政治等各方面的挑戰,以最大的意志和最堅定的決心恢復香港社會的元氣,讓香港市民能夠安居樂業。」

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對駱惠寧接任中聯辦,他分析指,中央在此時決定任用地方政治經驗豐富的駱惠寧,反映中央有意欲強化自身在香港存在及參與,更有效地處理在港動亂,而以駱惠寧在中央的地位及威望,可在香港代表中央的權威及立場,更好的駕馭香港政治。

註:「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簡稱香港中聯辦或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派出機構,與中共中央香港工作委員會一個機構兩塊牌子,中聯辦大樓正式名稱為:「西港中心」,位於西營盤干諾道西160號,與西區警署相隔一街,前身:「新華社。」


 
« 最先前一個231232233234235236237238239240下一個最後 »

第 238 頁, 共 385 頁




Supported By J&Z Information Technology. XHTML and C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