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号外
news menu leftnews menu right
安良工商


勇敢承擔 疼惜安良
作者是 Alan K Chow   

勇敢承擔 疼惜安良

(News Chinatown訊)

「波城安良工商會」7月29號晚6:30,在20號乞臣街會址禮堂舉行「職、議員會議」(不設旁聽) 由兩位會長黃國健、李天生主持,並經大會一致通過元老梅錫銳聯同主持。會議在合法人數出席中完成,112年首次破例邀請新聞界出席以抱公開、公平處事態度。

解釋回答有關,透過「星島日報」刊登,擔牌示威抗議圖文,涉及以人身攻擊字眼「吞占會所、罪大惡極」,「安良工商會變龍鳳集團」,「貪腐舞弊、僑社之恥」,指名道姓指向「波城安良工商會」兩位會長黃國健、李天生及元老梅錫銳三位令「永久性名譽」損壞。

(1) 有關樓業引發事宣:原於2014年8月底,10年租約屆滿之金葉居,通知波城安良工商會,只會在舊合同中加每五年3%的加幅,兩位會長與元老商洽,認為條件不適合目前環境,價格不合;合約必須經雙方同意,而非由租戶提出。

在2014年6月19號,雙方在律師樓商洽未達協議,同時自2014年9月至今金葉居並無邀交租金、地稅,以此令波城安良經濟陷入困局。

列席顧問李厚鵬按其專業知識回應時稱:「租約必須雙方同意。」金葉居一事交由律師跟進。

(2) 投訴事宜:投訴事件不知投訴內容?

由紐約聲稱之投訴者名單,本會未有目睹文件,但本會仍然希望商談,心平氣和解決不想再浪費律師費,事由2015年7月9日,收到紐約通知,兩總理稱,接到會員投訴,召開公債局及會員會議,7月13號抵波城開會;本會兩會長覆函解釋在短速時間內並未能通知各職議員,故不能作出接待。

按安良百年傳統,會員如有認為不公平事件,應向當地議會溝通、反應,尋求解決方案,以達共識。

『波城安良工商會』截至目前為止,仍未接到投訴書。

今次波城投訴事件中之在職幫辦鄧北海、議員關小惠以請假為由未刻出席,另兩位議員霍惠英、朱平臻在被問及何以簽名投訴及示威等事情時,霍、朱均指出只簽了7月13號在帝苑酒樓那次之簽到冊,並不知嘵紐約指有30多人簽名一事,在她自辯指,「安良工商會變龍鳳集團」是因為在她出任波城安良聘任工作人員期間,發現有數十箱貨品堆在會內一大房間,查實是「華埠商會」去年預定掛在中國城的迎春節燈籠,(因大雪關係未能全數掛出。)

「波城安良工商會」一直公開方便僑社借用不收分文,「華埠商會」(為全中國城商號提供服務、維持與市政府溝通,反映出商號需求、法律提供、華埠治安、衛生等等問題) 均免費借用本會作為開會地點。

朱平臻指查數及不收會費兩事,29號議會中文書記李志航即席宣讀,按記錄:(a) 5月20號,總理在此看數,並無異議;(b) 2014年第5次會議大部P.37頁記錄,波城為非牟利登記,律師建議暫時不收會費,朱平臻當時是附議人。

經討論後,議員梅球活發言表示:看到報章,在無証據情況下,「波城安良工商會」之聲譽及利益受損,會長黃國健、李天生及元老梅錫銳之聲譽受到傷害,分裂本會和諧,理應作出處分,用法律途徑追究責任。

在會長及元老要求出席者三思而行後:議員梅球活提案獲:外交鄒國綸、庶務李冠武附議,並在大會中除幫辦陳仕維棄權,其他一致舉手通過。

(3) 停職處分:29號會議中對14位有參加示威行動之會員作出「暫停他(她)們一切波城安良工商會職務及權利」,一星期後無犯駁 / 聯系,即作自動接受處理。

(4) 不接受不公平處分:2015年8月3日至8月6日一連四天在邁阿密舉行之緊急小年會,如有對波城安良工商會,兩位會長黃國健、李天生及元老梅錫銳有不公平的處罰、議決和合約;波城安良工商會一概不承認,並作反對,「波城安良工商會」全力支持至官司完結為止。

(5) 經長達90分鐘會議,27位出席者,除一位棄權外,以上之決議均經由全體職、議員同意舉手通過。並簽名支持,以貫徹波城安良團隊精神。(波城安良來稿照刊)

誹謗:虛構事實

(大小姐手記) 文:徐佩蒂

前人常說:「人怕出名豬怕肥」,在一個男耕女織的年代,長輩是這樣教導孩子;惜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式」總有第三者以上的繁複因素,其中一點係「有人說、有人聽」,總結是「溝通」,在正常交談中再生題外話便成「是非」,「以訛傳訛」是謠言,至於更嚴重的是「誹謗」。今天找來一些可令大家明白,個人在不明底細情況下去盲從附和,抱打不平,自以為是行為,有可能為自己平添不必要的官司。

「誹謗」又是什麼?「誹謗」(也稱譭謗、詆譭、中傷、惡語中傷、名譽損毀等) 是一種明確表示或暗示的虛構事實,可能給個人、企業、產品、團體、政府或民族負面形象的「與事實不符」的宣稱。普通法系的誹謗分為永久形式誹謗(Libel)及短暫形式誹謗(Slander)。永久形式誹謗無須特殊損害即可提出訴訟 ( actionable per se)。

英國普通認定誹謗成立的3個標準:(1) 降低社會評價;(2) 躲避;(3) 嘲笑。這3個標準通常合在一起被法院廣泛接受與使用。

美國華盛頓國會研究服務機構認為:「誹謗」(包括書面誹謗和口頭誹謗) 是指故意傳播損害他人名譽的「虛假事實」;美國法學會在《民事侵權行為重述》(第2 版) 中指出,如果某言論傾向於損害他人名譽從而使社區對其的社會評價降低、或者阻礙第3人與其發生聯系或進行交易,該陳述便具有誹謗性。

《誹謗法》是一個涉及憲法、民法、刑法等多個領域的部門法,如果不將其視為一個整體,沒有對《誹謗法》進行系統研究,就無法把握其本質,美國的誹謗法律規 制包括兩個方面:民事規制與刑事規制。

近代以來,隨著民主政治理念深入人心,「言論自由」的價值,令大家濫用了「言論自由」及民主、民權。美國獨立以及聯邦憲法第一修正案的出現與實施,煽動性誹謗罪與書面誹謗罪成為美國廣義的刑事誹謗法的主要罪名。

從傳統媒體時代到新媒體時代,計算機網絡技術迅猛發展,信息的發布和傳播比以往任何時期都快,應對誹謗,美國司法系統面臨更為複雜的挑戰;對被:譭謗、詆譭、中傷、名譽損毀等的一群受害者來言,「媒體」與「舉牌示威者」又該承受些什麼責任?

 
記:當過百年波城安良面對東華青春的過客……
作者是 Alan K Chow   

(圖) 左二、右二「波城安良工商會」會長黃國健、李天生向「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舞團」致用團員每人一件BostonT恤後,藝術總監安梓濱帶領兩位團員向會長回贈紀念品。(攝:徐佩蒂)

(圖) 主辦單位「波城安良工商會」、輔導單位「僑教中心」和「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舞團」拍照留意。(攝:徐佩蒂)

曲終人散 難忘東華更愛原漾臺灣 感謝波城安良

*(待續) 和同學們有緣共聚的時光) 己上版續 (曲終人散……文後)

(News Chinatown徐佩蒂報導)

歷史:「漾」(水面動盪) 古水名;漾水因充滿或盛滿而溢出,飄動、晃動;原漾臺灣的「意味深長」;「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舞團」走出臺灣,向大家介紹臺灣在世界舞臺存在的日子原來「源遠流長」,透過音樂和舞蹈傳遞一份訊息之餘,更讓人與人之間拉近距離。

臺灣原住民族17世紀漢人移入前即已定居於台灣,中華民國政府官方以原住民族稱之,原住民族並非單一的民族,而是由分布在臺灣各地之數個語言及生活方式不同的部族構成,目前有16個部族獲官方認定其地位。

在漢人移民入臺灣前,族人廣泛居住於整個臺灣,現在則主要分布於臺灣本島山區、東部地區以及蘭嶼,現在的中華民國地方制度法上稱之為原住民族地區,簡稱原鄉。截至2015年4月,臺灣原住民族總人口數為54萬1,987人,佔臺灣人口總數的2.31%。

5月26號由波城安良工商會承辦之「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舞團」晚上七時在波士頓中國城附近的昆士小學舉行,出人意外的成功,反應非常之好,450個座位只有零零散散的幾個空位,21位表演者:藝術總監:安梓濱、團長:左恩平、團員計有:丁肇義、謝昊穎、孫敬傑、林家弘、巴鵬瑋、古晨欣、汪雅亭、洪婉瑄、王薏文、楊芷寧、溫曼軒、楊宣芳、陳慕恩、高芙蓉、莎薩伊興高南、歐伯恩、陳睿君、陳浩誓、李徵瑞。

年青人的動力,在快節音樂聲中,令席間每一位嘉賓都打開心窗,一同唱、一同舞;原來每一位在生活迫壓環境中「拉累的人」是可以開懷大笑的,坐在第一排的處長賴銘琪在會場「高潮迭起」氣氛中,也和大家一樣,舞著跳著。

一個團體之能在社區中,「屹立不搖」不是「浮華不實」;而是為社區做過些什麼?波城安良工商會,在今次支持「2015年北美地區臺灣傳統週」,全程支付該團在波士頓一切開支費用,並免費招待社區人士欣賞,先刊出一些圖片和大家分享此次活動。

鳴謝:主辦單位波城安良工商會;駐波士頓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僑教中心、此次活動總監余麗媖及其團隊、大會司儀梅偉文等。 (侍續) 和同學們有緣共聚的時光


(圖) 「出場」各人自我介紹所代表的族群 (附一)。(攝:徐佩蒂)


(圖) 「謝幕」曲終人散,有緣再見。(攝:徐佩蒂)

(附一) 在1603年,明朝陳第的著作《東番記》中,將臺灣原住民族稱為東番,同一時期在臺灣殖民的荷蘭政府,則是依據先前在印度尼西亞殖民的經驗,將臺灣原住民族稱為IndiasBlacks;18世紀清朝政府統治臺灣之後,當時依據強勢文化的適應和影響程度,大幅修改了對於臺灣原住民族的定義,並且依據各族群對於清朝政府的服從程度,建立了一套系統定義了各原住民族族群的關聯性。

John 哈佛銅像前合照。(攝:徐佩蒂)

記:當過百年波城安良面對東華青春的過客……

(News Chinatown徐佩蒂報導)

「自由是平野飛鷹、民主是眾鳥和鳴;創造是滄海變化之洪波、卓越是群山特立之巍峨;看吧、看吧;我在東臺、皇皇其華;放眼古今、胸羅天下;東華呀、東華;我們不是過客、是這裡的主人;夢想啊、夢想;夢想是飽滿的種籽、種成纍纍的青春。」《東華頌》由校內教授知名作家顏崑陽作詞、崔光宙作曲,歌詞的涵義,歌頌著年青人「跳躍欲飛」渴望一觸即發的智慧,社會在變,世界也在變,而一切在變動中所產生的元素,告訴前輩他們是「我們」的希望。

「自由」是平野「飛鷹」;「民主」是眾鳥「和鳴」; 放眼古今 胸羅天下;我們不是過客 是這裡的主人;看到他們像看到年青時的自己,有緣相聚的25 號和26號兩天,當他們「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舞團」在30天內,要跑演16場,穿梭在美、加兩地,除了要把原住民文化透過舞蹈和大家分享外,也因為這一群大孩子的「有教養」的優秀表演,令大家看到中華民國的遠景。


(圖) 右至左:僑教中心郭大文主任、波城安良外交鄒國綸、波城安良會長李天生、老師安梓濱、波城安良外交梅凱生、波城安良余麗媖女士。(攝:徐佩蒂)

25號下午2時許,一架旅遊巴士,載了49件行理,重達2363磅在安梓濱老師、團長左恩平帶領下,19位同學從紐約表演畢再到波士頓這一站,同學們都很疲倦,在等候入住 Boston Hostel (青年旅舍) 時,還是在主辦單位波城安良兩位代表阿姨余麗媖 (此次大會總監)、(本人) 徐佩蒂及輔導單位承辦人,此間僑教中心郭大文主任辦公室,此次表演聯絡人張小慧帶領下,忙中擠出一點時間去了哈佛一次。

六時返回中國城龍鳳吃「晚餐」,大孩子都疲倦起來,飯前開了一個簡單的記者招待會,主辦單位波城安良工商會會長李天生,反感謝年青人把表演藝術文化帶來波士頓;僑教中心郭大文主任說出「語重心長」的一段話,他認為在文化交流中,帶出臺灣多元文化的「花團錦簇」,也寄語年青人能肩擔起「豐富臺灣」的重任,一代又一代接捧者新人勝舊人。

原民舞團老師安梓濱也於受訪時提到,原民院舞團希望透過此行出訪北美地區臺灣傳統週,能夠透過原漾臺灣讓,更多人認識臺灣原住民族優美的文化,因為舞團成員始終相信「越用力唱歌跳舞,就越能貼近祖先」。

26號是忙碌的一天,12點開始便要到昆士小學作「觀摩教學」,「示範教學」、「手工藝品教作」、晚7時正式演出,演出時間長100分鐘,再之後是慶功宴。

他們在紐約演出兩場,一場在「紐約中華公所」,另一場在「火車站廣場」,觀眾非常之多,今晚波城又會如何?

在這個古舊之城,名校多、名醫院多、也因老人家多,在二胡拉來拉泣訴「悲歡離合」…… 世間沒有不老的紅顏,眾人皆醉沉在另一個「花好月圓」的古代時光中;寄望派出的450張免費入場券,會有應約而來的觀眾。

(圖) 8位優秀畢業生。(攝:徐佩蒂)


(圖) 東華大學系別不少,其中更設有平臺:「東華之聲網路電臺」、「東華電子報」25號忙中擠出時間,在哈佛大學拍照留念。(攝:徐佩蒂)

有關國立東華大學

英語:National Dong Hwa University, NDHU,是一所位於臺灣花蓮縣壽豐鄉的國立大學,為全國學門規模最大的五所綜合大學之一,也是臺灣東部首座綜合大學,創立於1994年,面積廣達258.88公頃,於2008年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合併,新校名仍為「國立東華大學」,並成立「花師教育學院」;東華現為東臺灣的學術科研、產業發展、網際網路中心,也是「臺灣歐洲聯盟中心」成員之一。

國立東華大學是泛太平洋大學聯盟之創辦成員之一,該聯盟包含位於宜蘭、花蓮、臺東等五所大學,分別是:佛光大學、國立宜蘭大學、國立東華大學、慈濟大學及國立台東大學。

截至2014年止,全校有1萬餘名學生與5百多名教職員工,生師比為18.55,研究生與大學生比例則約為1:2.6,設有校內網路廣播電台:東華之聲。

校名

原規劃校名為「國立華東大學」,後因「華東」意味「中國東部」引起政治爭議,且中國大陸已有數所名為「華東」的大學,故顛倒原名,改為「國立東華大學」(上海市亦有大學名為東華大學,但定名時間晚於國立東華大學,為1999年),並以《詩經‧小雅》中的「皇皇者華,於彼原隰」做為附會,成為校方「東之皇華」宣傳口號的由來。

創校精神

不訂校訓,僅以「自由、民主、創造、卓越」為創校精神。


(圖) 授旗儀式「北美巡迴演出」為舞團學生加油打氣。(資料圖片)

(註) 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舞團 5月北美巡迴演出

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舞團,受邀參加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原漾臺灣,2015年北美地區臺灣傳統週巡演」活動,於5月起,在北美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巡迴演出,校長吳茂昆於4/16日進行授旗儀式,為舞團學生加油打氣,原住民民族學院舞團演出太巴塱勇士出征舞,象徵巡演平安順利,原住民民族學院童春發院長也親自吹奏鼻笛為出發的學生祈福。

本次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舞團於「原漾臺灣,2015年北美地區臺灣傳統週巡演活動」中,融合臺灣16族原住民文化及舞蹈,並搭配影片的播放,向國際介紹臺灣原住民族的分佈及特色。

原住民民族學院院長童春發指出,原民院舞團的成員不限於原住民身分,只要對族群文化及舞蹈有興趣的學生都歡迎加入,原民院舞團每一次的演出都經由田野調查後再編製為舞碼,是文化生命故事的展現。

捐助學校 海外捐款

銀行:BANK OF TAIWAN, HUALIEN BRANCH

銀行代碼:BKTWTWTP018

戶名:National Dong Hwa University

帳號:018036071116

現金:親至秘書室辦理

(附一) 在1603年,明朝陳第的著作《東番記》中,將臺灣原住民族稱為東番,同一時期在臺灣殖民的荷蘭政府,則是依據先前在印度尼西亞殖民的經驗,將臺灣原住民族稱為IndiasBlacks;18世紀清朝政府統治臺灣之後,當時依據強勢文化的適應和影響程度,大幅修改了對於臺灣原住民族的定義,並且依據各族群對於清朝政府的服從程度,建立了一套系統定義了各原住民族族群的關聯性。

(圖) 別離依依。(攝:鄒國綸)

和同學們有緣共聚的時光

(大小姐手記) 文:徐佩蒂

「高山青、澗水藍、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少年壯如山,阿——;
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少年壯如山;高山長青、澗水長藍、姑娘和那少年永不分呀、碧水長圍著青山轉……」。

在我們年青的年代,鄧麗君唱的「阿里山的姑娘」,帶給我們許多對阿里山「美麗夢想」;後來又有湯蘭花是來自臺灣的原住民族,屬於鄒族,於嘉義縣阿里山鄉來吉村出生,1980年代活躍於東南亞及香港,其後回到台灣發展。

再後來,1990年代華語流行樂壇的張惠妹,是臺灣臺東縣卑南鄉泰安部落(卑南語:Damalagaw,大巴六九) 出生的臺灣原住民,其卑南族族名為Kulilay Amit (古歷來·阿密特) 。

這三位華語藝人我都認識,尤其是同一年代的鄧麗君和湯蘭花,在香港電台擔任主播時,她們都上過我的「下午旋律」節目接受訪問;幾十年後,以玩票式的仍在「媒體線上」活動,又有機會「接待」來自臺灣的「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舞團」,從第一天 (25號) 接待他們、看顧著他們,到27號早上9時離開波士頓,我們三位阿姨級的余麗媖、張小慧總是希望在短短的時間內,帶他們多點看看這個地方。

26號對這群大孩子來說,是忙碌的一天,上午11點得把23件「衣箱」從住宿處送到表演場地,叔叔輩的 (波城安良外交梅凱生、鄒國綸) 負責的工作也不少,天氣熱大家都汗流浹背;12時到1時半,東華同學在昆士小學校長何少華的預早安排下,150位小同學和大哥哥、大姐姐接觸,從歌聲互動到後來分組教他們「編織花環」、「穿珠飾手鍊」,教的、學的都認真,完成後的雀躍更令此情可此景留在歲月軌跡裡。

下午4時採排,7時開始表演,換上戲服的孩子們,一個個「形像」寫下藝術高度表演層次,忙了兩天,9時30左右謝幕時,我和余麗媖在他們招手中也跑上臺和他們來張大合照,當互相擁抱時,他們的臉上、背上都是汗;10時15分,出席了賴銘琪處長的慶功宴,大家都珍惜一分一秒飛溜的時光,他們向大家舉柸敬上「感謝」的祝福,再之後,同學們說:「感謝三位阿姨對他們的照顧」,送上原小掛包和親手穿的珠飾手鍊,意外的開心,說不出的安慰;我們都愛著他們,除了他們的表演,更可愛的是他們的「禮貌融洽、團隊精神」在出國的過程中,令人對臺灣年青人留下了不滅的好印像。


(圖) 150位小同學和大哥哥、大姐姐接觸,從歌聲互動到後來分組教他們「編織花環」、「穿珠飾手鍊」,教的、學的都認真,完成後的雀躍更令此情可此景留在歲月軌跡裡。(攝:徐佩蒂)

 
僑委會主辦波城安良承辦;臺灣美食廚藝巡迴講座首站
作者是 Alan K Chow   

(圖) 100人分享潘盟仁、蔡萬利「11度豐味」,(右及左) 為安良會長黃國健及李天生。(攝:徐佩蒂)


(圖) 來去匆匆,大家都和兩位老師拍照留念,(左至右) 梅氏主席梅麗梨、副處長陳銘俊、耆英會執行主任梅伍銀寬、樂嚐軒東主陳文棟、至孝篤親元老陳家驊、市議員吳弭、安良會長李天生、兩位老師潘盟仁、蔡萬利、僑教主任郭大文、安良會長黃國健、中華主席阮鴻燦、至孝篤親元老陳毓璇等。(攝:徐佩蒂)

僑委會主辦波城安良承辦;臺灣美食廚藝巡迴圓滿達成

分享潘盟仁、蔡萬利的「11度豐味」

(News Chinatown徐佩蒂報導)

這是一個絕對難得的機會,15號晚在中國城「龍鳳酒樓」,100人分享潘盟仁、蔡萬利的「11度豐味」,除了打「健康」為主題,更重要的是每一道菜,都是他倆親自主理 (故不能濫收訂席) 。

主辦單位「波城安良工商會」會長黃國健在其歡迎詞中,深深表達波城安良對推動社會公益、服務、關心僑情、重視社區和諧及支持中華民國之心不變,多年來承辦僑委會主辦的「臺灣美食廚藝巡迴」,亦本著讓波士頓地區僑商界在每年活動中,吸物及提昇飲食文化新趨勢。

亦由於不分區市議員吳弭競選連任,也因為吳弭是來自「臺灣」,她出席了這個活動,表達了愛鄉情濃,吳弭是波士頓首位華人市議員,她對亞裔在美國生活的問題便更加關心;此外,對耆英會「廣大服務」老人的精神,亦值得支持他們每年的籌款活動。

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賴銘琪,僑教中心主任郭大文,感謝波城安良工商會對推廣「臺灣美食」多年來的支持,中華公所主席阮鴻燦、市議員吳弭都表達了對這個活動的讚賞。

後記: 在這個活動中,盡心盡力的有僑教中心許淑芬,從5月13號早上7點30分接機開始至15號晚宴會後,護送兩位到鱈魚角主持另一場表演,十分稱職的 (娛樂圈盛稱之「保姆」。」


(圖) (左) 經文處處長賴銘琪,(右) 僑教中心主任郭大文。

(圖) 潘盟仁、蔡萬利和議員吳弭合攝。


(圖) 粉絲送上紀念品並和兩位老師合照。

(攝:徐佩蒂)

(圖) 左至右:「波城安良工商會」會長李天生、兩位「臺灣國寶級廚藝大師」潘盟仁、蔡萬利、僑教主任郭大文。(攝:徐佩蒂)


僑委會主辦波城安良承辦;臺灣美食廚藝巡迴講座首站

國寶級廚藝大師:潘盟仁、蔡萬利注重飲食教育

(News Chinatown徐佩蒂報導)

前言:在未介紹這兩位「臺灣國寶級廚藝大師」前,先看看他們與別不同的「揮毫與星味。」

潘盟仁良心:【臺灣食安的問題,不單只臺灣,並是一個世界性問題,涉及廣泛因素,商家的道德、廚師的德行、政府嚴謹規限、也必須從飲食教育開始。】

蔡萬利的文采:【沒有華麗炫爛的外表,也沒有千金難求的價值,小家碧玉的「豆腐」卻擁有它獨特令人垂涎三尺的美味,溫潤滑嫩的口感,不爭妍鬥豔,不喧賓奪主,豆腐在每道菜餚中,恰如其分的扮演自己的角色,「濃妝淡抹兩相宜」正是它高貴出眾清新脫俗之處吧!】

認識他們:此項活動特聘請「美麗春天大飯店」協理兼行政主廚潘盟仁老師及「啟英高中餐飲總監」蔡萬利老師擔任講師。(兩位均是電視節目常客 / 出版食譜。)

潘盟仁老師力寶山日本料理料理長,富岡日本料理、鐵板燒店長兼主廚,日本、東京新臺北臺菜餐廳總料理長,日本house食品工公司海外餐飲事業部店長兼研發主廚及曾擔任僑委會2010年美西地區、2012年北美臺灣傳統週、2012年泰國地區、2013年美西地區、2014年關島及印尼地區臺灣美食廚藝巡迴講座講師。

蔡萬利老師曾歷日本東京翠園餐廳副主廚,三普大飯店、古今食府、老真興、滿福樓等餐廳廚師交通部民用航空局國際機場中餐資深廚師,嘉義食品顧問並且是第一屆巧手杯創意賽勝獎、清香素食創意菜優勝獎,中華美食展國際熱食創意賽銀牌獎,中華民國旅館事業協進會優良廚師,臺灣省廚藝競賽銅牌獎,中華民國桃園縣模範勞工、全國模範勞工楷模等殊榮。

巡迴講座:僑務委員會為配合推動臺灣美食國際化,行銷臺灣美食品牌形象,並協助美東地區僑營餐飲業提升經營實力,特訂於5月13日至16日前來波士頓辦理「2015年美東地區臺灣美食廚藝巡迴講座」,在波士頓辦理日期自5月13日16日,由波士頓安良工商會主辦、華埠商會協辦。

5月13日下午1:00在龍鳳餐廳二樓舉行歡迎記者會及餐飲座談會 (對象除餐飲業外並公開給僑民參加),題目內容是有關最近台灣的食安問題,民眾及餐飲業者如何選取食材,還有餐飲業者如何做好餐廳管理。

主辦單位的心聲:「波城安良工商會」會長李天生說:「波城安良工商會,多年來支持美食烹飪巡迴活動,今年和以往不同的是,以教授餐飲文化、公開講座、交流為主,並且安排兩位大師前來,深感榮幸」,李會長並提及成果展在15號舉行,每席$350元,歡迎大家參加。

郭主任稱:2015年臺灣美食記者會,波城安良工商會大力支持,首場美食講座及交流中華民國最響叮噹的美食,蔡理事長和潘教授主理,第二場在鱈魚角;臺灣美食國際化,紐英崙是文化之都,美國革命源頭,向本地廚師提高其對臺灣美食的認識,也讓主流社會接觸臺灣飲食文化的內函。

副處長陳銘俊:很開心,歡迎來到中國城,推介臺灣飲食文化,這裡到處飄揚著中華民國國旗。

潘盟仁: 我們來這過交流有個不同的想法,臺灣面臨很多食物問題,其實不單臺灣,是全球性問題,來自不同地方的食品都持有出品的「規限標準」,為了令食物延長其保鮮期,添加物多了;臺灣美食的前景,臺灣菜偏向走健康方針,減少調味料,以新鮮食物為主,以前的人勞動力大肉食多,對今日來說已經不適合,像「炖」獅子頭時間真的「地老天荒」,太重量級食物對身體負擔大,至於臺灣已經可以走出古舊傳統美食,在改革中帶領時尚。

蔡萬利:著作良多的他,小小一塊豆腐,可設計103道豆腐料理,也是中天娛樂台節目《冰冰好料理》人氣主廚,目前「重油、重鹹、重棘」的口味已在改變,這種變有其過度期,選料、安全、必須在教學同時,有廚德、有良心。

尾聲:綜合潘盟仁、蔡萬利的心得:(1) 在臺灣菜偏向走健康方針,有一天自豪地說我們不再用味精…… (2) 食安,應由廚師界的代表,向外推界什麼是正確和不正確 (3) 越先進的國家,較勇於揭發食安的問題 (4) 廚師要有良心,更要誠實,了解食材。

(圖) 左至右:僑教主任郭大文、「波城安良工商會」會長李天生、兩位「臺灣國寶級廚藝大師」潘盟仁、蔡萬利、副處長陳銘俊、僑務委員馬滌凡。(攝:徐佩蒂)

 
波城安良刷新一頁
作者是 Alan K Chow   

(圖) 前排右至左:紐英崙中華公所顧問陳毓璇、全美安良元老胡英僚、伍氏及洪門元老伍伯和、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賴銘琪伉儷、全美安良元老梅錫銳、波城安良會長黃國健、李天生;後排左至右:僑教主任郭大文、大會司儀波城安良資深顧問余文博、紐英崙中華公所主席阮鴻燦及5位來自欖城安良工商會會長劉健匡等。(攝:徐佩蒂)

(圖) 波城安良職員陪同波士頓市長Martin J. Walsh向嘉賓祝酒,市長說他的父母也是移民,他明白也欣賞華人創業精神;(左二) 市議長林乃肯。(攝:徐佩蒂)

波城安良刷新一頁

(News Chinatown徐佩蒂報導)

一座威風凜凜的大樓經過時間的洗禮,屋頂迎風飄揚的是美國國旗和中華民國國旗,一切都在訴說著一份歷史的回憶,波城安良的第一個100年過去,在新的世紀裡舊的招牌也得要面對新的社會;新元素是多點參與社會公益,按以往一貫作風,安良送出四個紅包給以下團體:(1) 中華耆英會、(2) 中華頤養院、(3) 中華廣教學校、(4) 中華僑立學校。(因僑立不在場,會派人送至僑立。)

「養兒100歲,長憂99」中華廣教學校由波城安良創立,這所社區學校在發展中亦步上了新的教學方式,正如校長曾秀芬說:「今年學校99歲,明年廣教100歲了。」

大會司儀一直係由波城德高望重集「律師、會計師」於一身的波城安良資深顧問余文博擔任,他為大家帶動了一個「賞心悅目」的晚宴充滿了喜悅和歡樂氣氛。

 

副省長Karyn Polito 、波士頓市長Martin J. Walsh、財政司 Deboray Goldbery 都是首次出席了安良春宴、還有不少市府的代表,議長林乃肯是「識途老馬」當他踏入馬仕威樂隊中,拿過「吉他」便是貓王再世啦,市長Martin J. Walsh在吃龍鳳有名的當紅炸子雞、Deboray Goldbery和Vito Jackson大跳扭腰舞,因為他們的帶動,一下子會場多了「拍友」和「舞伴」,氣氛非帶之好。

欖城安良工商會劉健匡等遠道而來,卸任總理胡英僚榮升元老和梅錫銳相見歡,並約定3月8號在欖城春宴見面,經文處處長賴銘琪、副處長陳銘俊、僑教中心主任郭大文亦會聯同參加「一個在晚間12時正開始的晚宴」(因多屬餐飲業人仕。)

「波城安良刷新一頁」是大膽嘗試,在席間由原定3月3號及3月5號作飲食文化美食展的「杭幫菜」先在這個晚宴上「露一露手。」

兩位會長黃國健、李天生、兩位全美元老胡英僚、梅錫銳、中華公所主席阮鴻燦及一眾出席的中外長官都向大眾送上祝福。

亦誠如會長黃國健說:「晚會之成功皆因有你們的賞面」,馬仕威樂隊的「精力旺盛」也令這一個晚上大家「心跳加速……」


(圖) 右至左余文博伉儷、副省長Karyn Polito、會長黃國健、Tufts 曾雪清、中華總會會長陳毓禮、至孝篤親顧問陳建立。


(圖) 右至左:市長、財政司、Tufts 曾雪清、中華總會會長陳毓禮。


5 (圖) 三個紅包送贈: 中華耆英會行政主任梅伍銀寬。


(圖) 中華頤養院 (右二) 雷偉志董事長。


(圖) 中華廣教學校曾秀芬校長。


(圖) 眾議員黃子安一個褒揚狀肯定了兩位會長的「勞苦功高。」


(圖) 右至左:梅錫銳、杭州知味觀韓利平、市長、杭州飲食服務集團有限公司餐飲總監胡忠英、浙江天香楼大酒店有限公司王政宏、中華公所主席阮鴻燦。

(圖) 右至左:梅錫銳、胡忠英、處長賴銘琪伉儷、韓利平、王政宏。


(圖) 聞歌起舞……相約在2016。

(攝:徐佩蒂)

 
賴處長銘琪喜臨波城安良聚舊
作者是 Alan K Chow   

(圖) (中) 賴處長銘琪拜會「波城安良工商會」並敬送紅包 (左) 元老梅錫銳 (右)會長李天生接受。(攝:徐佩蒂)


(圖) 「波城安良工商會」元老梅錫銳、會長李天生、幫辦黃宏心、鄧北海、梅宇國、外交鄒國綸、梅凱生、顧問余文博、朱自律、李厚鵬、梅炳鈿等出席歡迎會。(攝:徐佩蒂)

賴處長銘琪喜臨波城安良聚舊

(News Chinatown徐佩蒂報導) 「歲月流聲隨風逝、故友相逢安良樓」;10月4日賴處長銘琪準11:30分在副處長陳銘俊、僑教主任郭大文、張小慧及僑務委員馬滌凡陪同下,拜訪了「美國波城安良工商會」故人重逢,一個握手,一個擁抱,一切盡在言中;無論從前、現在、或將來,彼此之間有着共同的宗旨目標「支持中華民國。」

「美國安良工商會元老」梅錫銳報告了,剛與「美國安良工商會」各埠代表,集57人之龐大商業考察團參加了2014年亞太/世界加盟連鎖年會(2014 APFC/WFC Meeting),以打造臺灣成為「世界第一」的自有連鎖加盟品牌營運總部,同時支持政府「三業四化」政策,協助服務業國際化、製造業服務化、傳統及新興產業同步躍升,群聚共榮,來自35國的產業層峰代表與會。

 

賴處長舊地重臨,未踏入波城安良工商會大樓前,抬頭望上大樓頂隨風搖曳的中華民國國旗萬分安慰,他和老朋友聚舊時稱:「感謝美國波城安良工商會百多年來追隨國父 孫中山先生的自由民主精神,重回波城喜見僑界支持中華民國熱情有增無減,十份感動。」

副處長陳銘俊懇請大家與中華民國並肩同步、僑教主任郭大文感謝大家的支持,僑務委員馬滌凡稱:「明年任滿,盡力而為,感謝僑界支持中華民國之餘也支持她」。

「波城安良工商會」元老梅錫銳、會長李天生、幫辦黃宏心、鄧北海、梅宇國、外交鄒國綸、梅凱生、顧問余文博、朱自律、李厚鵬、梅炳鈿等出席歡迎會。

註:波城安良工商會自治會長黃國健,因身體抱恙未刻出席,深表歉意。

(圖) 「入鄉隨俗」賴處長奉上清香一柱。


(圖) 聚舊。

(攝:徐佩蒂)

 
« 最先前一個123456下一個最後 »

第 1 頁, 共 6 頁




Supported By J&Z Information Technology. XHTML and C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