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号外
news menu leftnews menu right
安良工商


黃國健李天生連任波城安良會長
作者是 Alan K Chow   

(圖) 資深顧問黃君裕 (中) 主持監交儀式,(右) 自治會長黃國健 (左) 聯選會長李天生。(攝徐佩蒂)


(圖) 大合照。(攝徐佩蒂)

黃國健李天生連任波城安良會長

洪慧珠、阮鴻燦、黃君裕賀詞「表心聲」

(News Chinatown徐佩蒂報導)

當金蛇的尾巴隨著美東地區大風雪漸次離去,金馬蹄聲賀新歲在即;2014年1月7號,乞臣街波城安良工商會這一天傍晚,按傳統舉行年度會員大會後,準6時30分舉行2014年波城安良工商會新職員宣誓就職儀式,由於元老梅錫銳因事出埠公幹至未克出席,故而邀請資深顧問黃君裕出席擔任監交一職。

 

名單與2013年相同,因中文秘書鄒國綸連任四屆,故而改任外交一職,新接任者為李志航;職員名單如下:會長:黃國健、李天生;幫辦:陳仕維、梅宇國、黃雄心、鄧北海;中文秘書:李志航;財政:麥敬群;外交:鄒國綸、梅凱生;庶務:李冠武。

各職員在關勝帝君面前宣誓就職,會長黃國健首先感謝各界代表出席見証這個就職儀式;他更引用一段回憶道:「一個朋友對我的啟發,這個朋友替我拍了一張照片,並表示和諧的重要,如何帶領波城安良呢?便是憑著一個信念,做好團結社區和諧共處。

連任是本著為做好團結社區和諧再盡點力,今後希望能夠達到,各領導人為僑社繁榮互相合作;並寄望華商會帶頭把社區工作做好。」

李天生會長笑言:「外冷內熱多謝大家蒞臨觀禮,我和黃國健會攪好會務,今後與中華公所多多合作,為僑社作出貢獻。」

負責2014年監交一職的是資深顧問黃君裕,這位當年參加過洛曼弟戰役的黃君裕年事已高,多年未有返回安良工商會,7號在出任監交儀式後,亦不無感概表示:「安良工商會從前很有權威,左右僑社,任何僑社活動得先通知安良同意待批,60多年前很愛護安良,惜有一段時間去了紐約,後又少了出現……對此如有做得不夠之處,我要認句錯。」

經文處洪慧珠處長說:「黃國健、李天生兩位會長在去年慶祝波城安良110年活動並成立一個慈善基金會造福僑社,萬分敬佩;也感謝和中華民國間友好長存。」

紐英崙中華公所主席阮鴻燦本身是安良會員,曾出任外交多年,今番「衣錦榮歸」他笑說:「做了議員職員好多年,都無機會企係呢度講話,今日可以講幾句好開心。」

近130人出席,計有洪門暨伍胥山公所元老伍伯和、波士頓洪門致公堂主席司徒宗達、阮偉昌、監堂阮振強、監督鄺國添、理財余麗媖暨代表團;經文處洪慧珠處長、副處長陳銘俊、僑教主任郭大文、僑務委員馬滌凡;至孝篤親公元老陳毓璇、會長陳滋源、陳禮、財政陳單鳳琴、顧問陳文浩、陳日華暨代表團;中華總會會長陳毓禮;華經會主席蔣宗廷、李氏公所李奇舜、李錦堂暨代表團;國民黨李伍綺蓮;黃氏宗親會黃國翰、黃國麟、黃兆祥暨代表團;中華廣教學校校長曾秀芬博士,董事長蔡倩婷,廣東同鄉會會長雷國輝伉麗;龍岡親義公所主席關美玲、港澳之友謝中之;昭倫公所主席許揚威及代表團。

波城安良顧問黃君裕、黃毓祺、余文博、朱自律、李厚鵬、梅惠聰、梅炳鈿暨職員、會員出席;禮成後在中國城龍鳳晚宴。

(圖) 各職員在關勝帝君面前宣誓就職。(攝徐佩蒂)

 
波城安良工商會110年誌慶
作者是 Alan K Chow   

主家席後排左起:元老梅錫銳、會長李天生、黃國健、前排左起:全美洪門致公堂元老阮全義、伍伯和、全美洪門致公堂總理梅犖生、美國安良工商會總理陳順盛伉儷、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洪慧珠、美國安良工商會總理胡英僚。(圖:大會攝影師黃定國)


波城安良工商會110年誌慶

(News Chinatown徐佩蒂報導)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110年絕非彈指而過的一件事,波城安良工商會成立於光緒二十九年(西曆1903年),2013年9月27日 (星期五) 晚6時開始在昆士龍鳳酒樓 舉行,為了鄭重其事,更把「乒乓球」「象棋比賽」「麻雀比賽」的最後總決賽移師至龍鳳酒樓。(晚會司儀:蔡倩婷女士)

賽果:「乒乓球」單打冠軍:杜國太、亞軍:廬子英、季軍:陳德慈;雙打冠軍:(同屬)杜國太、朱肇森、亞軍:伍亮慶、伍國良、季軍:李偉超、李敬龍;各人均按大會早前所宣佈,冠亞季各得獎金$500、$300、$200及獎盃。

「象棋比賽」冠軍:雷輝、姚德松在三局三和情況下,同意把冠亞軍$500元及$300元平分同居冠軍,三與四之分,由於對手之一缺席,梁灼樹不賽而獲季軍;$200及獎盃。

「麻雀比賽」冠軍:李崢嶸、亞軍:劉小雲、季軍:麥敬群;亦各得獎金$500、$300、$200及獎牌。

會長黃國健在致歡迎詞時表示:「110年慶典活動,更重要的是以溝通、認真一點的態度推廣連串活動,以燃點社區和諧為出發點,歡迎、邀請僑社其他社團參與,所有收益撥作慈善用途,成立慈善基金會擴大服務,承擔維護波城和諧社區的責任,從110年再起步,繼續為慈善工作造福人群;

9 月27號酒席席金由波城安良工商會支付,收入撥入慈善基金會,作日後慈善用途,基金來自:(1)當晚賣席收益,賀儀、香油 (2)慶典特刊廣告收益 (扣除必要開支),款項亦撥入基金會;(3)共襄盛舉人人參與,為配合慶典,推動之慶典活動,安良盃象棋賽、安良盃乒乓球賽、安良盃雀王賽,凡參加者其 $20元報名費亦歸入慈善基金會;至於比賽總數送出之獎金 4,000元,即由波城安良工商會支付。」


(圖) 「乒乓球」由處長洪慧珠、總理胡英僚、陳順盛頒發冠亞季各得獎金$500、$300、$200及獎盃,陳仕維、梅宇國為「乒乓球」隊長。

嘉賓致詞

駐波士頓經文處處長洪慧珠致詞時感謝波城安良工商多年來對中華民國政府支持,也在代頒發馬總統祝賀詞時,讚賞波城110年紀念冊編排在第9頁,馬總統「懋遷裕國」意味深長,指大家在海外亦富貴榮華;洪處長隨後也代頒發僑務委員長陳士魁賀詞及「乒乓球」頒獎儀式。

美國安良工商會總理胡英僚致詞時,提到波城安良工商會的「舊事」,成立紐英崙中華公所成員之一,支持辦學創立廣教學校,也曾是公債局會址,110年如此走來,成績有目共睹。

波城安良會長李天生在答謝詞中,由衷感謝大家到來,宣讀名單: 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洪慧珠、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副處長陳銘俊、華僑文教中心主任郭大文、全美洪門致公堂總理梅犖生、全美洪門致公堂朱傑概、暨10多位 祝賀團前來參加盛會、全美洪門致公堂元老阮全義、元老伍伯和、紐英崙中華公所主席黃光野 、中華民國紐英崙僑務委員陳家驊伉儷、中華民國紐英崙僑務委員馬滌凡、美國安良工商會 總理胡英僚、陳順盛、美國安良工商會元老團主席伍健生、元老連志明、伍建平伉儷              、   李錦康、秘書長鄧遐勳伉儷、紐約安良工商會會長 陳啟靈  暨10多位同仁祝賀、費城 安良工商會會長麥健永 暨全體同仁、羅德島安良工商會會長梁定才/朱雲龍暨全體同仁、芝加哥陳達偉等;(波城) 洪門致公堂主席司徒宗達伉儷 /鄺國添伉儷暨全體同仁、全美黃氏宗親會總長黃國威(嘉賓眾多如有遺漏;敬請多多包涵) 。

近500人同慶,支持買席計有:國民黨、至孝篤親公所、黃氏宗親會、紐英崙龍岡親義公所、樂嚐軒、Steven、ACJ、梅氏公所、元老梅錫銳、會長黃國健、李天生、秘書鄒國綸、財政麥敬群、幫辦梅宇國、黃雄心、顧問李厚鵬等共26席。

頒發表揚狀包括:馬總統、僑務委員長陳士魁、麻省省長 Deval Patrick、波士頓市長萬寧路等。

(圖) 處長洪慧珠代頒發馬總統祝賀詞。

(圖) 安良總理陳順盛一句「總理唱歌唔夠一千點唱」,結果一曲「上海灘」籌得$1500,總理胡英僚獻花。

(圖) 元老團主席伍健生與至孝篤親財政陳單鳳琴一曲「狄青闖三關」籌得$1420。

慈善義唱籌款主持:徐佩蒂,慈善義唱籌款:特得款項$5720

波城安良工商會秘書鄒國綸太太徐佩蒂填寫,Barklee 音樂學院就讀,劉道文作曲之波城安良110年祝賀歌「邁向千禧」:

「星條旗,迎風飄揚展自由;

安工商,曙光見證百基業。

朝陽艷,僑心串串同相依;

良朋在,手雙牽創建命運。

0……呀!安良;thank you so much……」

率先獲得「紐英崙龍岡親義公所主席」關美玲贊助 $200;News Chinatown出版人鄒國綸贊助 $200;紐英崙德明校友暨眷屬聯誼會會長翁宇才贊助$200 (共:$ 600元)

安良總理陳順盛一曲「上海灘」$1,500

美國安良工商會元老團主席伍健生與至孝篤親財政陳單鳳琴一曲「狄青闖三關」$1,420

贊助梅錫銳「笑說話當年」$300

贊助馬滌凡一曲「月亮代表我的心」$400

贊助馬仕威樂隊$1300

贊助黃定國捐贈攝影作品$200

(其中贊助馬仕威樂隊$1,000元「梅容鳳素基金會」之梅容鳳素是元老梅錫銳先慈。)

(圖片整理中後補)

我們的故事 波城安良的歷史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崩雲),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謹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
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
人間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這首詞是元豐五年(1082)七月蘇軾謫居黃州時作,上片詠赤壁,下片懷周瑜,起筆高唱入雲,氣勢足與「黃河之水天上來」相伴,而且詞境壯闊,在空間上與時間上都得到極度拓展,江山、歷史、人物一齊湧出,以萬古心胸引出懷古思緒。

波城安良工商會110年誌慶,借用蘇東坡「念奴嬌 」赤壁懷古,追源溯始,秉承宗旨,紀古載今,「波城安良工商會」以此紀念冊寫下我們的故事,我們在空間上與時間上的拓展,歷史和人物湧現, 也以萬古心胸引出懷古思緒及末來的計劃。

主編 :徐佩蒂   出版:波城安良工商會   2013年 9月 27日(稍後上網)

波城安良工商麻省註冊登記之不牟利慈善機構,宗旨:「鑑往知來、凝聚僑心、 拓展工商、共享繁榮。」

 
李池湘粵曲會知音、更勝梅蘭芳的歐輝
作者是 Alan K Chow   

(圖) 李池湘與主辦單位「波城安良工商會」元老梅錫銳、會長黃國健、顧問黃宇泮、黃錦源、黃毓祺、朱自律、梅炳鈿,中文秘書鄒國綸、外交梅凱生、幫辦鄧北海及波城花旦單鳳琴合照。(攝:徐佩蒂)

李池湘粵曲會知音、更勝梅蘭芳的歐輝

(News Chinatown徐佩蒂報導)

四度在波士頓演出的李池湘,與粵劇知音稱得上「亦師亦友」;單在波士頓停留的個多星期中,在波城安良工商會安排下,她得以和一眾粵劇愛好者講解親授粵劇巧門,在講座會受後,她接受了「教私鐘」之約;對好粵劇者是「千載難逢」的機會,李池湘是科班出生,但在人生之中永不放棄學習機會,為此她亦拜隨名旦紅線女門下四年。

9月10號應「波城安良工商會及華僑文化協會波士頓分會」邀請,出席在中國城龍鳳酒樓舉行之「粵曲欣賞晚會」,可以講是當晚掌聲不停,「他們」在「掌聲響起」中踏上臺,演繹了「從人的故事」,粵劇之受歡迎,是因為在熟稔的戲曲裡,牽帶出做人的道理。

李池湘今番帶來了歐輝,一位在臺下和臺上「兩個人」的歐輝;他告訴我他從少投身戲行,梅蘭芳是首位在40年代,從中國到美國紐約獻唱「京劇」的「反」旦角,他的「精采絕倫」是獨一的「京腔」;而在臺下看似木納鄰家大哥哥的歐輝,在臺上,他的旦角唱腔,只第二句便引來越來越多的掌聲,他在流行曲、懷舊金曲方面,也精湛了得,當他還我男兒本色時,被冠之文武雙全。

9月10號穿上洋裝的歐輝,在「李池湘粵曲演唱晚會」中擔任司儀,以一句最貼切的形容,歐輝的造形比女人更嬌滴滴,在唱羅文的「小李飛刀」、梅豔芳的「壞女孩」令人想起了他們 …… 月12日李池湘、歐輝到費城演出;14號返回中國;也許2014年他們會再來。

 

單鳳琴與梁雁英合唱「血濺末央宮」,與李池湘壓軸合唱「水漫金山」;其他劇目:李池湘、林鉅仰的「胡不歸之慰妻」,李池湘、譚新順的「同是天涯淪落人」,李池湘獨唱「紅鸞喜」,歐輝演唱粵語流行曲。(歐輝在費城安良108週年晚會上送上一曲男、女聲粵曲,掌聲兼安哥不絕。

(圖) (前排右一扮女裝) 的歐輝(右三)  李池湘、(右四) 單鳳琴,加上樂師與一眾拍張紀念照。


(圖) 「至孝篤親」商約好友同捧場。


(圖) 「波城安良工商會」一直支持社區活動。


(圖)  李池湘、譚新順唱罷一曲「同是天涯淪落人」後,(左二) 雷玉霞等人向李池湘送上紅包。

(攝:徐佩蒂)

 
「波城安良工商會110週年」秉承創會本旨
作者是 Alan K Chow   

「波城安良工商會110週年」秉承創會本旨

成立慈善基金會擴大服務造福僑社

(News Chinatown徐佩蒂報導)

「歲月如梭、匆匆而過」,「波城安良工商會」於 (光緒29年7月12日,西曆1903年9月3日) 創會,2013年為110週年;悠久歷史,緬懷過去、拓展將來、與時並進。

從創會之初的「鋤強扶弱,除暴安良」,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經濟復甦中,協助華僑「同舟共濟、互相幫助」中創業興家;110年彈指之間時光飛逝,為歷史留下一抹嫣紅。

為迎接110年「波城安良工商會」慶典,7月27號下午3時,在「波城安良工商會」大樓四樓禮堂舉行「記者發佈會」,向外宣佈成立「波城安良工商會慈善基金會」,秉承創會本旨造福僑社。


(圖左起) 出席記者發佈會之波城安良工商會成員計有:外交梅凱生、幫辦黃雄心、鄧北海、會長李天生、元老梅錫銳、會長黃國健、幫辦梅宇國、秘書鄒國綸、及大會兩項活動負責人梅炳鈿先生。(攝:徐佩蒂)

「波城安良工商會」會長黃國健表示:

「110年慶典活動,更重要的是以溝通、認真一點的態度推廣連串活動,以燃點社區和諧為出發點,歡迎、邀請僑社其他社團參與,所有收益撥作慈善用途,成立慈善基金會擴大服務,承擔維護波城和諧社區的責任,從110年再起步,繼續為慈善工作造福人群。

9月27號舉辦之《110週年波城安良星光夜》收入撥入慈善基金會,作日後慈善用途,基金來自:(1)當晚買席席金 (一席) $550,個人入席賀禮、香油;(2) 慶典特刊廣告收益 (扣除必要開支),款項亦撥入基金會;(3)共襄盛舉人人參與,為配合慶典,推動之慶典活動,安良盃象棋賽、安良盃乒乓球賽、安良盃雀王賽,凡參加者其 $20元報名費亦歸入慈善基金會;至於比賽總數送出之獎金 4,000元,即由波城安良工商會支付。」

安良工商會元老梅錫銳在發佈會中表示:

「110年9月活動協助發動籌款,成立慈善基金會,屬一長久性項目,以協助團體及個人;聯繫僑社團體及華人友好,日後通力合作和諧無間、和平共處;亦希望僑界朋友共襄盛舉解囊支持。」

元老回應記者提問時表示:「波城安良工商會,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團體,在會務及組織上有他自己一套運作多年方針;而110年亦是本會一項值得紀念的大日子,意義重大,故此而獨力主辦慶典活動。」

元老梅錫銳亦補充:「中國國家級粵劇名伶李池湘,為祝賀波城安良星輝9月,匯同歐輝先生自中國前來演唱,日期是9月10日,地點:昆士龍鳳大酒樓。」

110年慶典活動還有「圖片展覽」、以及甄選「110週年晚會主題曲演唱」活動,昨日出席「記者發佈會」之波城安良代表計有:元老:梅錫銳、會長:黃國健、李天生、幫辦:梅宇國、鄧北海、黃雄心、秘書鄒國綸、外交梅凱生及大會兩項活動,安良盃象棋賽、安良盃雀王賽之負責人梅炳鈿先生;(陳仕維幫辦及麥敬群財政,因事缺席),因緣際會在一項值得紀念的日子裡,波城安良工商會各職員們通力合作,為 110年記下美麗光芒色彩的一頁。

110年慶典活動參加辦法:

* 安良盃象棋賽、* 安良盃乒乓球賽、* 安良盃雀王賽,凡參加者其 $20元報名費亦歸入慈善基金會;至於比賽總數送出之獎金 4000元,即由波城安良工商會支付。

安良盃象棋賽: (負責人梅炳鈿先生 / 協助鄧北海幫辦)(1) 參賽資格:波士頓對象棋有興趣人士,均可以報名;(2) 比賽名額:32名 (名額有限,先到先得,額滿即止);(3)比賽日期:待報名編組後在報章公佈;(4) 比賽地點波城安良工商會大樓四樓;(5) 比賽方法:初賽採用積分迴圈比賽六輪,前八名將以初賽成績蛇形編排進行單淘汰3局制。

獎項設:冠亞季軍3獎項;冠軍500元,亞軍300元,季軍200元;報名地址20號乞臣街 (中國城 )查詢電話:( 辦公時間 11:30am - 4:30 pm )安良電話: 617- 482-3972;(非辦公時間) 梅炳鈿:(617) 319-3558 / 鄧北海:(857) 334-2803。

安良盃乒乓球賽(負責人陳仕維、梅宇國幫辦) 單打及雙打,日期9月2號、3號、9號、10號 ( 星期一及星期二) 晚上7點至10點,在中華廣教學校舉行。(87號Tyler Street)

單打公開賽無地區限制;雙打針對社團參加,總決賽會於9月27號在昆士龍鳳大酒樓舉行;查詢電話:梅宇國617-818-2973。

獎項設:冠亞季軍3獎項;冠軍500元,亞軍300元,季軍200元

安良盃雀王賽:(負責人梅炳鈿先生) 打麻雀比賽規定,以公平為主,按大會「定規」進行。

獎項設:冠亞季軍3獎項;冠軍500元,亞軍300元,季軍200元。

後記:波城安良工商會 (1)百年前創辦中華廣教學校、(2)早年辦免費殯儀館為無依者「安排後事」並安葬、(3)支持社區活動等。

 
司徒美堂在美《70年》的日子(1)
作者是 Alan K Chow   

(圖) 集體照中坐者為司徒美堂,後排左二為大學時祺叔;(右) 單人照為少年黃毓祺。


司徒美堂晚年的小友

(News Chinatown徐佩蒂報導)

司徒美堂用了一生去為華人爭取「尊嚴」,像許多華人一樣,他在美國早年的生活很苦,最早在舊金山中央大道上一家中國餐館裡當廚師,每天工作十四五小時,後來又當過保姆,替主人照料孩子,當過海員、小販;在漫長的69年中,他接觸了社會的各個領域,也結交了許多友人,在投身公益事業後,富蘭克林、羅斯福博士(也就是後來的美國總統羅斯福) 時值司徒美堂創立安良工商總會,並擔任他的法律顧問10年之久。

1949年司徒美堂自紐約飛返唐山,晚年和當時在北京上大學的黃毓祺前輩成了知交,現年85歲的祺叔回想起那段日子,他感慨萬千的表示:「時光雖然流逝,司徒五公生年護僑、助僑;我同五公尤有特別難忘的世交情誼,辛亥革命時他與家父奔走呼號,患難與共,50年代我在北京上大學時,五公則是我的監護者和家長,每個星期天,我都從西郊趕回城內北池子83號司徒公館,向五公請安並報告學習情況;五公創辦安良堂,忠誠愛國、義氣團結是他的做人宗旨。」

黃毓祺曾任波城安良工商會會長,現為顧問;亦多次出任波城黃氏宗親會會長,歲月如梭,他回想少年不知愁知滋,在美50多年,當年司徒美堂五公教導乃歷歷在目,問他:「華僑社區需要甚麼樣的領導人?」

黃毓祺說:「正義領導人。」

後記:黃毓祺低調處事,今天的他世上無求品自高,他的伯父是協勝早期話事人,但他笑言:「物換星移、情隨事變」,他留一個令人猜想的名字 – 曲腰丹是也。

司徒美堂在美《70年》的日子(1)

(News Chinatown徐佩蒂資料整理)

 

前言:司 徒美堂晚年返回中國是不離華人的「落葉歸根」!被問及參加「洪門」及成立「安良堂」,他表示:「華人社區需要俠義精神人士去領導」;回顧從百多年前白人對 華人的「欺辱」,至華人與華人內鬥,難得獲得一本「司徒美堂回憶錄」,在重溫一段過去歷史,而去了悟華人永無止境鬥掙的根由。

司徒美堂,洪門人士尊稱他為「五叔」,他出生於廣東省開平縣一個貧寒的農民之家,由於早年喪父,常受人欺,他發憤練就了一身好武功,14歲赴美國,17歲入洪門,由於他俠肝義膽,打抱不平,拳腳很快,成了華人堂口中的實力派。


(圖) 司徒美堂 (中) 及阮本萬等。(資料圖片)

在 他的回憶錄中記錄著這一段文字:「我是1880年(光緒六年) 3月從香港搭大火輪加力號到美國,直到1949年8月離開,旅居美國日子將近70年;中國人去美國,是從1848年(道光二十八年)左右開始,聽老華僑 說,那時是乘坐桅船,航程三、四個月到半年,快慢要看天氣;在船上華僑自攜咸蝦醬佐膳,日久都生了蟲,抵岸時鬍子幾寸長,眼深面黑,海洋上浪大如山,許多 人熬不過風浪,抱著桅桿從香港一直哭到舊金山,等到平安上岸,恍如隔世。

我 去美國的時候,已經不是整批地以豬仔勞工的身份去了,因為已有老華僑辛勤勞動在美建立了家業和商店,而且有了唐人街,那時已有較大的洋輪,我從香港到舊金 山船票是53塊龍洋,我去時還不需要護照,半年後,對華僑的居留及出入境才有了種種苛例,1913年歐戰前一年止,美國成立了排華法,有15種之多。

我在舊金山上岸,手拿布袋,穿著中國土布便服,拖著一條辮子,一上碼頭就被美國流氓用糞拋了一身,這就是他們給我的第一個見面禮;不久,在波士頓美國當局借口要查一個私自入境的華人,曾把二三千華人拘押審問,結果華僑所開的店、所住的房子無人看管,被流氓搶光。」

司徒美堂非常看不慣洋人欺辱華人,當時,辛亥革命前的海外華人因為留有長辮,白人常以此侮辱、取笑華人,稱長辮為 Pigtail(豬尾巴),華僑身受其辱,只得忍氣吞聲,因此,大多數華人就將辮子剃短些、藏在帽子裏,以免被洋人藉故侮辱。

一 次,幾個人高馬大的洋人得意洋洋地在唐人街橫衝直撞,這時,他們看到有一梳辮的中國華僑,便上前取笑,將這位華僑的帽子拋向空中,用力緊抓住他的短辮拉 來拉去,並大叫著:「pigtail!Pigtail!」還說:「All Chinese are pigs!中國人都是豬玀」,這位華僑恐惹不起幾個美國流氓,只得忍氣陪笑,頭皮出血也不敢吱聲,

司徒美堂這時在唐人街上的「會仙樓」當廚子,當他從二樓看到此種情景時,勃然大怒,「呼」地一聲從樓上徑直跳下,飛起一腳將一個洋人踢翻在地。

另 幾個洋人見此情景,忙擺出散打和拳擊狀,分兩路撲向司徒美堂,只見司徙美堂騰空而起,雙腳在空中一劃同時踢在了兩個洋人的臉上,頓時兩個洋人臉上血流如 注,滾倒在唐人街邊,其他兩個洋人驚得目瞪口呆, 轉身就逃,司徒美堂為中國人、為華僑出了氣,華人個個喝彩,那位被辱華僑也上前來謝司徒美堂的搭救之恩。

司 徒美堂這一出手驚動了唐人街附近一個美國黑社會社團,因為被打的洋人傷勢不輕,他們屬於這個黑社會組織的成員,回去後立刻將被中國人打的消息告訴給他們 的組織;第二天一早,十幾個美國流氓氣勢洶洶地來到「會仙樓」,他們先是叫了十幾道上乘的中國菜,要了幾瓶中國好酒大吃一頓,然後大打出手,打爛盤碗和櫃 檯,還要動手打「會仙樓」的老闆,這些華僑有點怕事,像驚恐的兔子一樣縮在牆角,正在這些流氓發狂之際,司徒美堂出現在門外。

他 手持一刀一棍,左右開弓, 使十幾個洋人難以接近,在激烈格鬥之中,可徒美堂扔掉刀棍,赤手空拳沖上前去,將為首的洋人當腰提起,拋向空中,只見這個洋人的身軀在空中劃了一個弧線, 重重地摔在地上,當即七竅流血重傷致死,後來,員警趕來將司徒提去坐牢, 他被判絞刑,幸得華僑及洪門人士疏通警方,募款營救,使他 10個月就恢復了自由。

司 徒美堂其人其事,在華僑中傳誦開來,從此聲名大振,在洪門中地位直線上升,1894年冬,他感到洪門致公堂組織渙散,就在致公堂內另立「山頭」,與阮本萬 等人一同集合堂內「少年氣盛,敢作敢為,視死如歸」之徒組成了「安良堂」;安良堂以「鋤強扶弱,除暴安良」為口號,由小到大,漸漸團結了一幫好打抱不平, 敢於亡命的洪門兄弟,這是司徒美堂重振美洲洪門的第一步。(1)

司徒美堂在美《70年》的日子(2)

(News Chinatown徐佩蒂資料整理)

司徒美堂回憶錄記載中提到「拉房」事件,1885年據當時舊金山「中華會館」電呈兩廣總督張之洞請求援求文件看,華僑住民之苦:每人限地8尺,不足者查拿監禁,謂之「拉房」,抵埠貧困暫住友人處亦被拘拿,那時當地華人有近五至六萬人,他們分屬四個堂,制雪茄業是「同德堂」、制鞋業是「履勝堂」、制衣業是「錦衣堂」、裝箱業是「公和堂」;因為大家都是勞苦大眾,沒有錢而擠在一起,

當地美國暴發戶就勾結警察和無賴夜裡拉走不肯租住他們房子的人,迫租洋房;因為「拉房」華僑害怕「坐洋牢」常常要從窗口跑掉。

司徒美堂回憶錄中說,據我記憶當時加利福尼亞修鐵路的華工有8000多人,他們吃住都在路旁,蓬頭垢面、衣爛鞋破,每天工作十四五小時,工資每天一美元,至今老一輩留美的華人坐火車經過加州鐵路時,那一座座涵洞,曾有數百名華工被壓死在那裡,說到早年華僑之死,那真可憐,誰也不知道他們怎樣死,怎樣被埋。

孫中山先生是光緒三十年 (1904年) 離開檀香山,我同孫中山先生見面是在波士頓,我正在街上推車賣豬肉,先生一到波士頓先住在正道會陳錦家,等我知道革命大哥來到,就約同洪門兄弟招待他入住旅館,住了兩天,他說:「我們省一點,留下錢打滿清。」

他在我家住也住過洪門,我們自己做飯,吃些牛肉番茄湯,同住了五個月,後來去了紐約,那時候,孫先生己經剪了辮子,穿了西裝,我們還留著辮子,盤在頭上,穿中國便服,只有被美國法庭抓去坐牢的華僑,才被監房剪去辮子,怕用辮子上吊自殺。

這時革命華僑有致公黨、反動僑團有保皇黨、受制美國人的華僑有土生同源會,以及其他的會館,總之僑團組織甚為紛亂,恃強凌弱時有發生,在1893至1905年間在紐約、波士頓另組「安良工商總會」簡稱「安良堂」;我任安良堂總理三四十年,現在堂皇壯觀的「安良大廈」20座遍于美國東部各域市,過去會員達兩萬人。

美國華僑欲加入「安良堂」,必須親手在正堂裏斬雞頭,破手指歃血酒,發誓義氣團結,義俠鋤奸。(舊誓詞中包含:……義氣結合、蘭譜訂盟、破除姓氏、如弟如兄、會章恪守、矢忠矢貞、手足相處、以愛以誠……維護綱紀、據理持平、解紛排難、忠心義氣、萬載光榮。)

美國人把中國人聚居在一起,叫做中國街或唐人街,記得1948年,華納電影公司到紐約唐人街拍片,先把幾十車垃圾擺滿唐人街,引正中國人不重衛生;在紐約有四條唐人街,我就在Mott街住了50年;美國老一輩他們吃中國飯、穿中國土布衣服、著廣東木屐、吸廣東造的「朱廣蘭生切煙」,吃腐乳、咸魚、梅菜、吃地道王老吉涼茶。

抗日戰爭爆發後,司徒美堂以洪門大哥的身份組織「華僑籌餉會」,號召大家,為國內的抗日運動積極募捐,1941年冬,司徒美堂從美國返回香港,這時的香港已陷於日本之手,日本特務頭子矢崎企圖脅迫司徒美堂組織香港幫會以鞏固日軍的統治,這時的司徒美堂已 75歲,他拒絕了日本方面的要求,表現出了高度的民族氣節,他在香港愛國洪門的幫助下安抵重慶。

司徒美堂對洪門的重振做出了重大的貢獻,他曾多次推動洪門的改組和革新,力圖使洪門一直保持它早期的革命傳統,防止它蛻變為普通的幫會組織,1946年 7月,他曾在上海發起召開了著名的全球洪門懇親大會,懇親大會的開幕式掛有「義氣待兄弟,忠心報國家」的對聯,場內正中高懸象徵仁、義、禮、智、信的洪門旗幟;洪門不僅影響五洲,並且改組立黨,這在中國幫會史上可以說是不多見的 ,後來,由於該黨介入國民黨的政治,司徒美堂聲明脫離該黨。

司徒美堂先生早年致力於支援辛亥革命,他一生為了洪門的團結而奔走,積極參加抗日活動,從 1949年 9月到 1955年 5月,司徒美堂這位洪門老人一直生活在北京北池子筒子河邊的一座幽靜的四合院裏,他雖然年事已高,卻老當益壯,不僅參與人民政府的工作,而且懷著深深的愛國之情去遊歷中國的名山大川,司徒美堂這個傳奇人物一生的活動在洪門歷史上寫下了重要的一頁。


 
« 最先前一個123456下一個最後 »

第 3 頁, 共 6 頁




Supported By J&Z Information Technology. XHTML and C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