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号外
news menu leftnews menu right
僑社新聞
僑社新聞

湯偉立、梅少華「接任」波城洪門主席
作者是 Alan K Chow   

alt

alt

(圖)總理余麗媖身負重任。

(圖)左至右:監堂阮振強、總理余麗媖、元老伍伯和、主席湯偉立、梅少華。

湯偉立、梅少華「接任」波城洪門主席

(News Chinatown大小姐手記/文:徐佩蒂)波城洪門致公堂喜事重重,我們大家認識的余麗媖最近當選總理,套用全美安良總理陳仕維說:「我還是習慣稱呼她Rosemary。」

在2021年尾聲12月26日,波城洪門舉行2022年新一屆職員就職儀式,由新任總理余麗媖、元老伍伯和、監堂阮振強主持新主席監交儀式。

主席湯偉立以英文註音幫忙,流利用了中文表達他的感恩,再次出任主席一職,繼續前進為洪門服務,另一位主席梅少華也同樣表示,再一次當選,再一次盡己所能為堂務努力,他說:「疫情無情、人間有情、團結抗疫,振興會務,大家對未來充滿信心。」

alt

(圖)前排左至右:安良總理陳仕維、僑教中心主任潘紹榮、主席湯偉立、元老伍伯和、洪門總理余麗媖、監堂阮振強、候任中華公所主席雷國輝、處長孫儉元與新一屆職員合攝。

身為元老級的伍伯和,最能身同感受,他開心一向為堂務不遺餘力的阿媖,在未來日子中身兼繁複堂務,並且常要飛來飛去各地洪門拓展聯絡各事宜,祝願她至緊要有健康體力達成使命。

候任中華公所主席雷國輝,對一向在社區通力合作的我們這對「難姐難兄」余麗媖當選總理而言,培感高興,他並公開多謝洪門各位支持他成功當選中華公所主席。

至於自己人的安良總理陳仕維,目睹洪青齊齊整整坐陣,也見到兩位會長屬中生代,有感而言,目前社區最擔心的是承傳問題,洪門沒有這份遺憾。他透露洪門和安良一直以兄弟相認,也一直以維護僑社福祉而努力。

alt

(圖)接受表揚狀。

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孫儉元,感謝洪門長期對中華民國的支持,並頒發表揚狀。僑教中心主任潘紹榮以廣東話完成他的「致賀語亅大家以掌聲回响替他高興。

一切都好美好,正如每一位嘉賓的祝賀一樣,讓明天更好。大當家余麗媖說,承蒙當上總理,衷心感謝各位支持,是有點意外,也確是高興,並祝賀大家虎年行大運。

alt

(圖)雷國輝夫人、余風采堂主席余寶愛、副主席余宗濤、梅氏元老梅錫銳等到賀。

alt

(圖)新一屆職員就職:秘書翁偉健、財政葉偉綱、外交伍少武、鄺炎彬、理財黎亦置、核數胡振勝、康樂陳國航、幹事鄧安。

(圖攝:徐佩蒂)

 
唐人街雙語路牌揭幕
作者是 Alan K Chow   
alt
alt
圖上:市長吳弭也在雨中和華埠居民見面。
圖下:吳弭,Ed Flynn,麦嘉威等與前往觀禮見証者在必珠街來張大合照。
唐人街雙語路牌揭幕

(News Chinatown 徐佩蒂報導)風雨中一項很有紀念價值的活動,準時在中國城唐人街進行,熱心協助中國城各有關事項的市議員Ed Flynn,12月12日中午12時在華埠排樓舉行「唐人街中英雙語路牌揭幕儀式。

四條擁有雙語路牌的街道為:必珠街,尼尼倫術,夏利臣街及泰勒術。中國城是華人熟識的環境,當路牌有了雙語註明,陪增其親切感。

alt

說明:風雨阻不了在排樓舉行活動宣言。

alt

說明:早一天,舊的路牌被取下中。

alt

說明:尊重華人活動,邀請函要好好保存,以作歷史見証。


 
陳毓璇體現了中國思想和文化的標志
作者是 Alan K Chow   

Billy "Uncle Bill" Yoke Soon Chin

AUGUST 19, 1929 – NOVEMBER 26, 2021

alt

親愛的中華頤養院的家人和朋友:

很多人都知道陳毓璇 Bill Chin這個名字,但有些人可能不知道陳毓璇叔是中華頤養院的創始人之一。如果沒有他對社區的奉獻,我就不會寫這封信,也沒有他意識到華人長老需要一個文化上有能力的組織來照顧他們晚年。

陳毓璇叔於11月25日在家中安詳離世,葬禮將於12月18日舉行。此外,中華頤養院的另一位創始人、現任董事會成員陳秀英 (Helen Chin Schlichte) 還向她的老朋友致意。我覺得與你們所有人分享它是合適的,這樣你們就可以一瞥這些負責創建這個組織的有遠見的領導者的無私。

真摯地
威廉·格雷夫斯 William J. Graves
總裁兼首席執行官 President & CEO

alt

陳毓璇體現了中國思想和文化的標志

1974年,陳毓璇叔和阮陳金鳯姑聚集了一群感興趣的人們一起解決許多居住在波士頓的中國老年人所面臨的問題:獲得醫療保健的重大文化障礙、尤其是在長期護理領域。作為一個團隊,我們明白真正的解決方案在于能在技術娴熟的護理機構內創造讓社區的老年人感到賓至如歸的文化環境。陳毓璇邀請工作組在他的華珍酒家開會、在那裏我們每人能以$5美元的價格任吃任喝,唯一的條件就是我們能朝著創建療養院的目標穩步前進。作為成功的商人,陳毓璇叔明白激勵和積極強化的價值。十多年來,在我們致力于創建一個可以容納亞洲老年人的護理設施的過程中,我們一直享受著他的熱情和慷慨款待。

陳毓璇是一位非凡的籌款人、在一年內為中華頤養院的籌款運動籌集了超過$100萬美元的捐款。當時位于肖穆特大道120號的中華頤養院于1985年11月20日收治了第一名患者。在陳秀英阿姨的遠見和陳毓璇叔的領導下、社區擁有一流的專門為亞洲老人服務的長期護理設施。

陳毓璇在當地,全國和國際大華人社區的成就衆所周知,他獲得了各界人士的尊重和友誼、上至政府、工商界的最高層,下至最貧窮與不幸的人,他多才多藝,是一個了不起的領導者和經理、一個高度正直的商人、一個熱心參與的公民,他毫不費力地回應了社區中許多人的需求、有時會為他們找到工作或轉介到適當的社會服務機構,他的慈善事業通常是匿名的。他總能看到事情好的一面,並尋找調和分歧的方法,傾聽問題的方方面面是他的風格,他希望每個人都有機會,他有一種讓人放心的方式、讓每個人都感到受歡迎和特別。

對于我們這些有幸獲得他友誼的人、我們永遠會記住他的微笑和溫暖的心、他頑皮的幽默感、他的基本禮儀、他的謙遜、他的忠誠、他的憐憫,對于他的所有成就和成功、他的衆多崇拜者和衆多朋友、陳毓璇首先是一個有愛心的丈夫和父親。我們向陳黄景佩嬸、陳徳君和陳德儀、以及陳毓璇叔的所有家人致以最深切的哀悼。

陳毓璇體現了幾個世紀以來中國思想和文化的標志:對老年人的尊敬與孝順。向老年人求助,尋求價值觀、觀點和對人生本身的理解,近五十年來、他與中華頤養院的設施基金會和中華頤養院分享了他的遠見、智慧、領導力和堅定不移的支持,他還表彰了中華頤養院、與陳黄景佩嬸建立了華進基金、以支持中華頤養院員工感謝活動、慶祝員工的服務裏程碑。他認為自己在創建中華頤養院方面的貢獻是他最顯著的成就之一。

來自一個感恩的社區,感謝你、陳毓璇 Uncle Bill、感謝你所做的一切。願你安息。

聯合創始人陳秀英
名譽總裁
中華頤養院護理及康複中心董事會

alt

大家心中的良師益友

(News Chinatown大小姐手記/文:徐佩蒂)往事對上了年紀的人來說,總是很珍貴的,在一次又一次人生啟步中,我們都會得到前輩,朋友等的指導,得益良多的。

許許多年前,我在訪問陳毓璇先生時,我問中國城有沒有黑社會?

他笑說,唐人街在功夫片中是流行強權,華人集中地就有罪惡,而波士頓的中國城只有齊心互助的華人,幾十年後事實告訴大家,社區的治安在無數唐人街裡Boston是治安最好的。

多年寫了很多有關陳毓璇先生的報導,但我極之喜歡中華頤養院對他平實憶述的前事,所以我開心選用。

人的生命有開始必有終結,對沒法出席陳毓璇先生的葬禮,是人生中的遺恨,今早我已飛往多倫多見我年事己高的母親,她的出生日是十月十日,今年雙十後,突因腳腫而發現肺積水,入院25天,是我該去看看她的時候了。

樹欲靜而風不息

子欲養而親不在

都是人生中痛苦的一件事

alt


 
「紐英崙中華公所」會員
作者是 Alan K Chow   

「紐英崙中華公所」會員

波士頓華裔退伍軍人會、洪門致公堂、昭倫公所、華人商會、華經會、安良工商會、紐英崙婦女新運會、美東國術聯誼總會、港澳之友社、紐英崙鳳倫公所、協勝公會波士頓分會、紐英崙至孝篤親公所、紐英崙朱沛國堂、至德三德公所、波士頓甄氏宗親會、阮氏公所、中國國民黨駐波士頓分部、紐英崙廣東同鄉會、紐英崙李氏公所、梁忠孝堂、紐英崙龍岡親義公所、紐英崙梅氏公所、伍胥山公所、藝聯慈善社、僑聲音樂劇社、波士頓榮光聯誼會、紐英崙三益公所、紐英崙溯源公所、台山鄉親聯誼會、大同村聯誼會、華埠王氏青年會、黃氏宗親會、世界廣東同鄉會、余風釆堂。(按中華網上資料)

alt

波士頓華裔退伍軍人會,12/04、12/05、12/11、12/12在排樓收集禮物,以捐助給在校學生。(圖:12/04活動者)


 
對雷國輝社區有所期待.
作者是 Alan K Chow   

alt

對雷國輝社區有所期待

(News Chinatown 大小姐手記/文:徐佩蒂)選舉塵埃落定,在社區大眾的反應是,從一個團體群「移」到另一個團體群,明年九十九歲的中華公所如何去改變呢?雷國輝的一輩,是早年第一批參加社區活的年青人,幾十年過去後,他仍然有一份「投入社區、改變社區」的心,是值得大家尊重的。

他對中華的革新,從他政綱中看到,是會有一個「雙線發展」的計劃,這種做法是去修補近10年以上中華公所「暫停」了的「拓展社區培育」等工作,也把中華在「興建平價」住宅上的遲遲拖拖加把勁推動。

要把認識的友人去作比較,是不公平的,如果對一件事物在發展上,理解到「找到對的公司去配合,便可解決自困危城的可怕,非牟利機構的發展,有限制、相對亦可獲得一些額外的協助。

如本着以提供社區福利為主的出發點,做到「人人為我、我為人人」,不謀高利,凡事也就減少了阻礙,中華公所到2023年便100年,會員的數目越來越少,近幾年間便少了「華聯會」、「林西河堂」、「海僑聯誼會」等。

中華公所的門檻高,申請入會難過登天;百年老店,百年團體,中華公所是否有考慮過設立「華青附所亅,在入會一段時間後,挑選升入中華公所?中華公所有了新力軍,就不怕後繼無人。至於財富方面,一套健全的「規法」足可監管,對雷國輝社區有所期待。

alt

alt

雷國輝以一票「勝」出

(News Chinatown大小姐手記/文:徐佩蒂)選舉的結果便是「二取一」,得失間總有「些少亅傷感。但我們如果站在一個「非牟利機構的輪選制度」,兩年一屆,每個團體派出的代表都有機會當主席,以大公無私的處理方式,以義工的形式為社區大眾服務,團結一致,又有何傷感呢?

七號晚選舉,雷國輝以一票「勝」欲連選連任的鄭慧民。今屆的選舉嚴格而言只是選主席及財政,選舉結果:

主席:雷國輝得22票,鄭慧民得21票;財政:陳余寶愛得29票,李翠屏14票;中文秘書翁宇才得23票;英文秘書阮鴻燦得25票;核數張青梅23票。總投票數本為45票,由於美東國術會及藝聯慈善社「棄權」後,即共43張。選舉小組成員:陳仕維、梁添光、陳建立、馮武成、蔡倩婷、朱紹昌、關麗莎。

雷國輝在僑社多年,最令人難忘的是出任廣教學校董事長時,挨過風雨十年;至於鄭慧民出任中華主席雄心壯志,却碰上疫症,默默工作更不幸因「公」受傷。

紐英崙中華公所,曾因「人事紛爭」大家面左左多年,又因為「政治立場」而令董事間對抗,也許一場揮之不去的疫情,令人明白到「生與死」只是一紙之隔,人能活著己經好開心。

雷國輝身負重任,他從傳統社區中出身,會明白轉動的是周邊的人與事,核心的中華公所服務的宗旨一直不變:「服務大眾共創美好的明天。」至於鄭慧民大家都心痛他「交通意外亅的不幸,也擔心他工作壓力太大而影响康復之路。鄭慧民太太愛夫深切,一直不太同意丈夫連選連任。常言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亅,不連任也許是更好的選擇,我們該感謝他為社區的付出。

alt

alt

回顧:唐人街前人前事

(News Chinatown大小姐手記/文:徐佩蒂)好人好事往日情懷之「回顧值得敬重的前人前事。」七O年代服務華人事業如雨後春筍,其中有洪門的黃培潤、協勝的周文楷、黃述沾、安良的陳連富都好有建樹,尤其是,本身是醫生的陳連富除安良外交,亦在紅燈區有個醫務中心。

免費英語班由神職人員及歐修女執教,最早年的「華清聯誼會」的創辦人更是少年十八,十九的陳建立和梅錫銳。1972年的中華公所主席李實卿與波城安良工商會會長黃君裕,聯同舉辦「職業培訓班」,而年青的黃國威聞說是這個培訓班的高才生,相信投身服務社區的「初心」也從那一刻萌生。

YMCA仍在泰勒街氣球屋內提供各項服務,早有了「少年童軍」,Chinatown Cafe 司徙慶羡太太司徙麗英,也為爭取「豪宅」撥款演變至今時今日的多元化「豪與平亅住宅的連線掛勾。

1975年「華美福利會成立」,並設有自我宣傳的渠道「雙語舢舨。」「海僑聯誼會」和「藝聯善慈社」的面世,後者更協助(外僑)在船公司持有登記冊者,停留波士頓,一個10年或20年的大赦,培育了不少社會英才,「藝聯善慈社」本身亦有墓地,早年開飯、贈醫、安葬服務華人功不可沒。

中華公所除了「排難解紛」、「收屍」重任亦落在中華肩上,出事後,市府便撥電陳連富醫生。國民掌的駱介平及安良的黃紀慧便為亡者辦理後事。1973年梁威廉接手「華經會」其任內建樹:買了65號夏利臣街建大廈、新新超市前面的平價華經樓、中華貿易大厦。

如果說陳仕維任中華主席起用余麗媖為財政,雷玉霞為英文秘書,事實上,中華公所第一位聘用的女性為黃玉鶯女士,職務為外交,當時中華主席為李實卿。

前塵往事人與人之間因了解而能共事,才能和社區共同發展。今晚(7號)新的主席誕生,作為資深傳媒人,「借古鑑今亅言之:「社區不該存分爭、齊心人和萬事佳。」

雷國輝和鄭慧民再次「碰頭」競選中華公所主席,誰會勝出?12月7號晚6時截票,約6:30可分曉;財政余寶愛李翠屏分高下,請大家投下神勝一票給你心目中的理想人選;中、英文秘書翁宇才、阮鴻燦、核數張青梅三位無對手,自動當選。

alt

CCBA積木的空間

(News Chinatown大小姐手記/文:徐佩蒂)「積木」是「組合」,不同型狀的加加減減,形成了不同的外觀,一個大組織像積木般由大大小小的團體支鼎而立,看來好威,運轉乾坤,變中又變。

造就「紐英崙中華公所」CCBA的「積木」,便是那些僑團,「僑團」有富、有小康、承諾著前人的足蹟,對此大家庭不離不棄,「百感交集」的是中華公所變了大財團,而回顧一下,支鼎的僑團又有何「利益」?

中華公所財源滾滾,對旗下的團體有何回饋?看到的是疫情前,每兩個月開一次會,出席董事有個飯盒,年費在困境時由一百元加到二百,現減回一百,2020年中華春宴首創團體買抬首席有優惠價,董事們萬分開心。

其他還又有些什麽?中華公所旗下團體亦有些沒有會址,與其出租給非會員,何不免費提供會址?中華要樂喜好施,只要撥出兩個課室,便可改裝成目前市面上流行的「共用寫字間亅,讓他們在大樓屋簷庇護下有個溫馨的窩。在中華團體中有財困時,是否設立基金會有「借貸的安排呢?」諸而言之,是服務大眾。

alt

「紐英崙中華公所」的盈利如何分配?有沒有計劃過「持股分配」(不能買賣)或可分紅?又低收入房屋,中華公所會員團體有否優先入住?美國內地稅法 Internal Revenue Code(I.R.C.)§501(c)(3)非營利組織設立宗旨,為致力於有益公共福利,而非以營業牟利為目的,非營利組織自美國建國以來即伴隨著美國的歴史成長。

而「紐英崙中華公所」便是美國非營利組織共計:一百五十一萬四千五百三十家中的一千份子,(截至2010年記錄。) 美國政府對於非營利組織亦給予眾多優惠,例如:聯邦所得稅減免、郵資折扣、得發行免稅債券等不同的優惠,並且為鼓勵社會大眾及企業對非營利組織捐贈。

中華成敗得失責在「董事局亅

(News Chinatown大小姐手記/文:徐佩蒂)誰會成為紐英崙中華公所主席?12月7號晚便迎來新一屆主席,如果問我,我覺得誰當選都無問題;中華公所最大的責任不是誰是主席!中華公所最重要的責任在於「董事局亅,一個完整的董事局,一個有見解、有學識、有判斷力的出席代表,對中華公所是重要的。

創立在1923年的中華公所,第一個100年姍姍而來,在過去的100年,無數前輩為這個組織付出了無盡的心血與毅力,現在看來顯得陳舊,但如果你站在今天的唐人街,望看四周,多少的高樓大廈,唐人街早已變天,早年浪浪的台山話,被英語和國語蓋過了,前塵往事是史記,史記的延伸便是與時並進。

不要去擔心中華公所的「未來」會落在那一方的手上,像美國今時今日的國策,亂得美國人叫苦連天,中華公所不該像兩黨般「集亂無章」,中華公所的財富令「中華」高人一等,但中華在社區中的地位早被瓜分,因中華公所「全神貫注」的只放在建築業務上。

2004年修章只把「議員」稱號改為「董事」,當時更正作用也意味著這個組織正計劃籌備一個「有實力亅的董事局,「惜」多年過去原地踏步。如果中華能建立一個健全的董事局,在管理權方面始能平衡,才有三公兩明的前途。


 
« 最先前一個12345678910下一個最後 »

第 10 頁, 共 227 頁




Supported By J&Z Information Technology. XHTML and C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