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号外
news menu leftnews menu right
僑社新聞
僑社新聞

吳弭當媽媽兒子重7磅13盎司
作者是 Alan K Chow   

吳弭當媽媽兒子713盎司



 

9號波士頓不分區市議員吳弭當了媽媽,她和丈夫Conor一起迎接兒子Blaise Francis Pewarski,吳弭在給朋友的電郵中說:「我想花一分鐘來分享一些快樂的消息,在129(週二) 下午1135分,歡迎我們的兒子的誕生,Pewarski,重7磅,13盎司,20英寸長,我們所有的人都快樂和健康!」

 
陳偉民陳文珊分任篤親2015-2016正副主席
作者是 Alan K Chow   

至孝篤新公所2014年12月7日新舊職員交接合照

陳偉民陳文珊篤親2015-2016正副主席

(News Chinatown徐佩蒂報導)

「紐英崙至孝篤親公所」在一個天氣明朗的12月7日舉行2015-2016年職員競選,今年提名令人興奮的事情,是兩位正副主席人選均年輕化,並且首度有女性被提名。

當選名單:主席陳偉民、副主席陳文珊、中文秘書陳單鳳琴、英文秘書陳志成、財政余陳佩珍、核數陳文棟;歷山寄籚青年部主任陳余寶愛、副主任胡衛正;庶務陳珊珊,婦女部主任陳婉蘭、副主任陳李惠仙。

新 職員就職儀式定於2015年1月4日中午12時進行交接典禮,至孝篤親今番提名並順利當選之兩位新領袖,陳偉民目前服務於市府,他表示有機會為自己宗親服 務好開心,「聆聽與推廣」是自己首先定下的服務目標;陳文珊從小小孩子時由父親陳天佐牽著手返公所,正如陳黃海蘭說,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事業家庭都處理 得很好,今番為我們篤親開先河,寫下首位女性蹅上主席級的歷史。

投 票由上午10時至下午3時進行,陳建立顧問是此次選舉委員會統籌,對此次選舉結果,正如元老陳毓璇表示「新人事、新改變、是好事」;元老陳仕維是至孝篤親 近十多二十年間備受器重,而且成績超卓的代表,他率領20個僑團重返中華公所,建立了一個僑社盛世的美景,是大家都認同的事實,他的服務心路歷程,語重心 長的一句「責任重大、寄之厚望」贈與候任主席。

在一個21世紀的今天,在美國重視男女平權的新時代,老牌姓氏團體如篤親亦跨前一步,與時代接軌,發掘提拔更多年青男女宗親投入接班階層,可喜可賀。

現任主席陳滋源、陳禮功成身退,兩年回顧,陳滋源彬彬學者風度令人尊敬,陳禮擁有一顆不老的心,仼內任外一樣「舞照跳、歌照唱 」,7日在多位顅問陳天佐、陳樹槐、陳日華等見證下,開箱點票 碰上凡事嚴格的陳建立必然井然有序圓滿達成。


 
候任省長Charlie Baker為樂嚐軒烘焙開業剪綵
作者是 Alan K Chow   

(圖) 東主陳文棟、陳利民,在候任省長Charlie Baker、經文處處長頼銘琪、至孝篤親元老陳毓璇、陳毓禮、陳家驊、Tufts曾雪清等陪同下金剪齊揮動,為「樂嚐軒烘焙」開業剪綵。(圖攝:徐佩蒂)


(圖) 金剪備用;陳媽媽開心打點一切。(圖攝:徐佩蒂)

候任省長Charlie Baker樂嚐軒烘焙開業剪綵

(News Chinatown徐佩蒂報導)

當軟綿綿的雪花輕盈地飄下,像極了樂嚐軒美麗糕餅上的糖粉吸引人們的視缐, 因為有了樂嚐軒的平地一聲雷,帶領了波士頓西餅糕點走向西方的層次,有了觀感上的喜悅,更有大酒店級的口感,12月的11日,第2間的樂嚐軒在中國城心臓地段夏利臣街77號開業。

店門前重重疊疊的花籃是友人的心意,陳媽媽細心打點,一個傳統開業的習俗, 華林派雙獅在纙鼓聲中起鼓,候任省長Charlie Baker蹅準11時,從座駕車走向新店,舞獅的精靈,也吸引Charlie Baker從畢挺西裝袋內取出手機拍攝了。

東主陳文棟和他的拍檔陳利民,在候任省長Charlie Baker、經文處處長頼銘琪、至孝篤親元老陳毓璇、陳毓禮、陳家驊、篤親主席陳滋源、Tufts曾雪清、安良會長黃國健等陪同下,金剪齊揮動,大紅絲帶被一段又一段地分開,意喻著他們的分店亦將絡繹不絕地,開枝散葉接踵而至,候任省長手握著一朵紅花球,平易近人的親和態度在店内細心觀賞「千變萬化」種類繁多的出品,而華人社區的朋友,紛紛爭著和他來張合照,而一眾街坊湧入店內,爭相近距離和候任省長問好,還奇怪何以候任省長在中國城亮相?

 

這當中有著一段插曲,省長百德8年任滿 ,一時間有多人競奪省長之位,Charlie Bake的競選政網希望能在同一個天空底下,有機會服務不同族裔的市民,種種因緣結合,至孝篤親元老陳毓禮在公所內發動了助選團,為中國城末來更好而加入了不少支持者,共同努力下黃天不負有心人,投票那天很冷,從早上8點開始至晚上8時,陳毓禮、陳文棟、陳文浩等是在唐人街投票處信義大廈門外,站足了一天終於為這位新省長出了一分力。

中國城本是個可愛的樂士,大家互相照顧,世代在此創業興家,祝賀省長在愛民如子的心情執行省長任務,得著的是廣泛的市民。

亦在一埸瑞雪從天而降的良辰美景,祝賀「樂嚐軒烘焙」業務蒸蒸日上,財源滾滾來。

(圖) 左至右:安良會長黃國健、候任省長Charlie Baker、陳毓禮、經文處處長頼銘琪、陳毓璇合攝。

(圖) 左至右:陳天佐、陳日華、陳滋源、陳家驊、陳文棟、陳家驊太太,小嘉賓是他們的孫仔,右一、二是陳文浩夫妻。

(圖) 左至右:陳家驊、余麗媖、頼銘琪、Charlie Baker、曾雪清、陳毓禮、陳利民。


(圖) 中國人講「利是」,一個小紅包,三數元不等,Charlie Baker一直袋著文棟在他競奪省長時的小紅包,一見面馬上拿出來,從此點可見其重情義的一面。


(圖) (右) 候任至孝篤親主席陳偉民。

右(攝:徐佩蒂)

 
駐美代表沈呂巡派定心丸
作者是 Alan K Chow   

Mayor Martin J. Walsh:School Visit Josiah Quincy Upper and Lower Schools。

美投資移民中國人佔八成

近日有報導稱,100多名中國人每人出資50萬美元,在美國投資修建高速公路,欲以投資移民的給自己和家人買綠卡,近年來隨着歐美國家不斷擴大投資移民渠道,有越來越多富人通過投資方式成功移民到歐美國家,而中國富人對美國綠卡尤其熱衷,2013年,中國人已佔美國總投資移民人數的80%。

美國的投資移民計劃 (EB-5) 起步於1990年,目的是要利用外國投資者帶來的資金和就業機會令美國經濟受益,任何人只要在美國企業投資至少 50萬美元,並且新增或維持了至少10個國內就業機會就可以獲得EB-5簽證,進而獲得綠卡,這一政策近年來吸引了大批來自中國的富人。

據美國國務院公佈的數字顯示,2006年時,赴美的中國投資移民數僅有63人 (佔比為12.6%),遠少於韓國的319人(63.6%),但此後中國人的投資移民熱情不斷上升,到2009年人數達到近2千人,並超過韓國人成為第一大投資移民群體,2013年,這一數字則已增長到了6895,佔該年美國總投資移民數的80.5%,2014年8月份,美國國務院宣佈,希望獲得美國永久居留簽證的中國投資者已經提前用完了當年分配給他們的名額,而這樣 的情況尚屬首次。

伴隨中國人投資移民的熱潮,移民詐騙案近年來頻頻發生,最著名的當屬「芝加哥會議中心」騙局,騙子謊稱購買其公司股份可以快速獲得移民美國的機會,騙局涉及了250名中國移民投資人以及1.5億美元資金,成為了美國投資移民項目進入中國以來最大的一次醜聞。

 

臺灣變天?120614

駐美代表沈呂巡派定心丸

(圖) 中華公所主席伍銳賢致送珍貴的歷史信封予駐美代表沈呂巡。

 

(圖) 7大僑團主席與沈呂李秋萍伉儷,駐紐約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章文樑、副處長蘇瑞仁、華僑文教中心主任張景南,中華公所主席伍銳賢,美東聯成公所主席蕭貴源、安良工商總會會長陳啟靈、鄧遐勳等合攝。(照片提供:伍銳賢)

(News Chinatown徐佩蒂綜合報導)

波士頓和紐約相距點駕車需時4小時,有點像早年的香港和澳門,政要名人並無跨江;5日沈呂巡上任駐美代表後,馬上到訪紐約及紐約中華公所,送上歷史上讓「華工」能以合法身分在美的「蒲安臣條約」的中英文複刻本給中華公所,證明中華民國在台灣更能代表正統的歷史定位,可以代表1949年以前的中國、清朝與美國簽約時的中國;而「紐約中華公所」主席伍銳賢回贈的是華盛頓DC 1911年5月2號及1914年1月31號寄給駐「砵崙」梅 (Moy Bock Hin) 珍貴的歷史信封。(註:「蒲安臣條約」又稱 (中美天津條約續增條約) 簽訂於1868年是美國和清朝簽署的最惠國條約,讓華工以合法身分在美國工作、加入建設鐵路完工可在美國落地生根,即使後來美通過「排華法案」,華人依舊能在美國持續蓬勃,堪稱是全美400萬華人、華埠肇始。)

夜訪中華

沈呂巡偕夫人李秋萍傍晚抵達華埠,駐紐約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章文樑、副處長蘇瑞仁、華僑文教中心主任張景南,中華公所主席伍銳賢率7大僑團主席,美東聯成公所主席蕭貴源、安良工商總會會長陳啟靈、鄧遐勳等熱烈歡迎,夜幕沉沉、細雨綿綿,一行人堅持到堅尼路路口歡迎沈呂巡伉儷,紐約華僑學校鼓樂隊及學生也獻上精彩表演親迎,中華公所成立迄今,大樓頂樓每天掛著中華民國國旗,象徵僑胞對中華民國的支持及熱愛。


(圖) 珍貴的歷史信封。


(圖) 沈呂巡偕夫人李秋萍訪中華公所。

臺灣變天?

沈呂巡指出,九合一選舉並非對總統馬英九政策的公投,對馬總統最後兩年任期,沈呂巡不認為外交政策將受到影響,他說原則上我們做得很好;他指出,必須讓大陸領導人失去對台動武的藉口及正當性,事先防阻,這正是台灣所做的,也是表明不會尋求獨立的原因,甚至在某些程度上可說「我們比他們更中國。」

九合一選舉國民黨慘敗,改組內閣,沈呂巡認為,投票結果代表台灣民主的成熟,選舉展現了君子之爭;政府的外交政策及僑務工作都不會改變,對傳統華人僑團及新僑團提供的服務都一樣,無論國民黨、民進黨那個政黨執政,台灣對美關係都是「兩黨共同支持」;並透露美國政府對台灣這次選舉非常肯定,見證到台灣作為民主國家的民主成熟。

沈呂巡稱從現在開始,兩岸不能只談經濟問題,必須碰觸政治問題,因為中國仍在國際上孤立台灣,他以自己為例,在華府外交圈只能是「代表」,而不是「大使」,就是因為台灣與美國沒有全面外交關係。

沈呂巡期盼美國對此能伸出極具影響力的援手,而更多美國公眾的支持將可讓台灣在兩岸關係中發揮領導作用, 他說,中國是台灣最大的機遇,但也是最大的潛在威脅所在,如何將機會發揮最大、將威脅減至最低,需要精細的操作,「美國的支持會讓台灣與中國交手時,更具信心。」


(圖) 為政壇生涯付出大半生,馬英九與當駐日内瓦處長時的沈吕巡。(資料圖片)

命中註定

馬、沈二人的高中同學現在還清楚記得,當時同學們週末放學後常一起混西門町;馬英九、沈呂巡和蘇永欽三人卻跑到舊台泥大樓前,在門口台階上玩起「總統與大使」的遊戲,當時馬英九扮總統,蘇永欽演總統幕僚長,而沈呂巡堅持扮演大使,三人就在台泥階梯上模擬大使呈遞國書的場景,沒想到當時的行為,如今竟一一成真,也讓同學們感歎世上果然有「命中註定」。

外交部次長沈呂巡的家學淵源,清末兩江總督兼南洋大臣沈葆楨是他的高祖,外交耆宿沈覲鼎為其叔祖,沈呂巡和清朝禁煙欽差林則徐也有關係,沈葆楨的妻子林普晴,就是林則徐的親生女兒;沈呂巡向監院申報的沈葆楨奏摺,是沈家的傳家寶。

沈葆楨與台灣的淵源很深,以欽差名義到台辦理海防,以府城為根本之地,遂於安平興建砲台,就是現在的「億載金城」;接著開山「撫番」、重劃行政區,還上疏奏請追諡鄭成功並建祠祭祀,沈葆楨對台灣的締造之功,誠如台灣通史的作者連橫所云:「顧不偉歟」。

沈呂巡在外交界的經歷也很特殊,他取得賓州大學政治學博士後,以諮議名義進入北美事務協調會,獲時任駐美代表錢復的賞識,回部歷任北美司科長、專門委員不過兩年多,就外派駐美國堪薩斯處長;之後擔任北美司長、駐美副代表,連續廿一年的對美事務經驗,外交部至今無人能及。

幾番無奈

(大小姐手記) 文:徐佩蒂

幾番無奈?
翻看沈呂巡從政歷史,被指「幾番在美歐間流離,兩度無奈返台潛沉」可見人生的方向總有唏噓得失,沈呂巡被喻為是如今外交系統少數有資格被稱為「美國通」的人之一,出使經歷在外交圈也被視為「人生勝利組」。

從進入外交部之後,沈呂巡幾乎沒有離開過北美系統,進部時便在北美司歷練,1993年第二次外放便擔任駐華府代表處的政治組長職位,1999年便升至駐美副代表,曾被高度看好為駐美代表或外交部長的明日之星。

然而2000年政黨輪替卻是沈呂巡人生低潮的開始,烽火外交已是讓不少國民黨系統外交官適應不良,台美關係更是民進黨政黨衝撞政策的「重災區」,2003年,前第一夫人吳淑珍訪美,不料發生美方海關人員要求搜身的屈辱事件,當時總統府震怒要辦人,美處及外交系統竟無人願意負責,副代表沈呂巡索性挺身而出,一句「代表不走,只好我走」,把自己一棒從華府打到歐盟,直到2009年八八風災內閣改組,沈呂巡回部升任政務次長,才重新主掌北美業務。

今年沈呂巡終於如願接任駐美代表,實現了少年立志「夢寐以求」的目標,總統府形容沈呂巡的外交長才有助於台灣加入TPP,事實上動輒擺出「專業外交官不隨選舉起舞」的行事風格,沈呂巡最愛提自己政治世家的出身,言談、文章和行事,處處不忘顯露自己是清代名臣沈葆禎、林則徐後人,更因此自我期許「中國10億人站起來算什麼,讓中華民國走出去才了不起」。

 
聖誕花車上的Walsh市長
作者是 Alan K Chow   

(圖) 聖誕樹上 燈光的迷糊巧如人生迷茫地匆忙;Tufts曾雪清、陳文棟、市長、前進會駱理得。


(圖) 右至左:紐英崙中華公所主席阮鴻燦、巡邏隊隊長翁宇才、市長、Simon Chen、 謝中之備受Walsh讚賞。

聖誕花車上的Walsh市長

(News Chinatown徐佩蒂報導) 一個習慣,一個節日,一年又一年,小朋友們在家長牽着手,排了長長一條龍, 等候聖誕老人的到來,他們沒有留心到今年誰是聖誕老人身旁的巨星,他們只是來拿他們今年的聖誕節禮物。

像從前每一次的活動一様,聖誕花車叮叮噹噹由遠而近,小朋友的心在興奮的跳,亦有一大堆「新生人簇」的心也在跳,大家爭相要和市長Martin j. Walsh 握握手,表現一下自己的身份。

今年是新市長第一次主持他管治地區的聖誕活動,他在一個倒數計時至一的時候, 手一揮,本來孤單豎立在黑夜無星街角的聖誕樹,突然亮起了一粒又一粒的燈泡,彩紙飛彈四週……歡喜的時刻原來如此短暫,隨著多位市議員陪同下,市長又馬不停蹄往下一站而去。

 

人群散了,孩子走了,片刻的喜悅也如流星似的一劃而過,聖誕樹的光照着這條白天車來人往的馬路,日子這樣過,誰又會懷念起從前在白日的午後和小朋友歡喜相見的萬市長?


(圖) 陳毓禮、市長等合攝。

攝:徐佩蒂

 
« 最先前一個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0下一個最後 »

第 104 頁, 共 227 頁




Supported By J&Z Information Technology. XHTML and C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