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号外
news menu leftnews menu right
僑社新聞
僑社新聞

米高法拉地重返政壇
作者是 Alan K Chow   

米高法拉地重返政壇

(News Chinatown徐佩蒂報導)120114

久 違了的米高法拉地重返政壇,「東诲企業集團」梁國忠先生,12月1號晚6時假其集團旗下之喜臨門大酒樓,為米高設下歡迎會,米高表示自他父親那代早已開始 關注參加華埠各項服務,他本人有一段時間離開了波士頓市政府工作,今次再次捲土重臨,參選不分區市議員選舉,獲得選民支持認同, 將會集中精神「全力以赴」。

米 高並表示會關心中國城這塊「華洋匯聚」的地方,對流浪者問題,吸毒問題,罪案問題會草議對政下藥的方案,更懇誠市民多向他反應需求,會竭盡所能做好這份工 作;「紐英崙中華公所」主席阮鴻燦,巡邏大隊隊長翁宇才,聯同成員謝中之、黃兆祥、鄺衍珍和最愛唱歌的Simon Chen 多位,馬上打鐵乘熱,展示了在華埠執勤時檢獲拍攝留案,吸毒者留下之針筒等物品,米高答應會處理,另一方面,巡邏隊亦報告了中國城有公廁設立之需要,他亦 細心聆聽。

 


 
溯源宗族開三姓、源行子孫聚一堂
作者是 Alan K Chow   

溯源宗族開三姓、源行子孫聚一堂

賴銘琪拜訪感謝支持國父精神

(News Chinatown鄒國綸報導)

經文處賴銘琪處長和他的最佳拍檔,副處長陳銘俊、僑教主任敦大文主任,爭取和社區多溝通、多了解、週日亦馬不停蹄,拜會僑界友好,上任兩個月零六天的賴處長,親民作風引起僑界的回響。


(圖) 一個值得記下的珍貴時刻。(攝:鄒國綸)113014

在 這個古老的城市,有著與別不同的品味,這份品味是歷久不散的懷舊和支持, 當兩岸關係在經濟上互通,當九合一選舉結果綠取藍,中華民國台灣會有政黨輪替的可能性, 紐英崙的老僑什麼都不想,他們一直支持中華民國政府, 也正如早前美國2016年總統大選前的戰選 ,共和黨一片紅席捲全美。

一 個民主而又成熟了的選民,因為透過網絡的推動,年輕的選民帶來了新的理念和理想,中華艮國在台灣,是會有更大的突破空間,對海外的僑胞來説,只要僑委會落 實其承諾,以心待心、以溝通和互動的坦誠相對,這個曾和國父孫中山先生, 為支持爭取「民主、自由」並肩同行的波士頓,總是默默地「不離不棄」中華民國的建國精神,賴處長以歡欣的心到訪「紐英崙溯源公所」,感謝大家一直愛護支持 國父精神。

「溯 源宗族開三姓、源行子孫聚一堂」,30號該公所全美顅問雷國輝伉儷,方妙昆主席、鄺衍坤主席及一眾職員父老等等,一早十點便準備妥當恭迎三位貴賓,方妙昆 開心地表示,他來自中國,而多年移居美國創業興家,享受美國的民主自由體制, 更能體會到人與人之間的多點拉近距離,是會互相建立在友好的平台上,互相關心尊重合;對兩岸和平發展趨勢,作為美籍華人大家都愛鄉愛民;入鄉隨俗、入廟敬 神,賴處長在方主席及雷國輝陪同下,按照傳統僑社的敬神尊宗禮儀下,向該公所祖先敬拜上香並添香油 (送上紅包)。

*註:三位共同主席,由於主席團中因雷如鏡宗長以私人理由請辭,2014年12月21日進行補選。


(圖) 賴處長在方主席及雷顅問敦大文主任陪同下敬拜祖先。


(圖) 多點拉近距離建立在友好的平台。

(攝:鄒國綸)

 
僑務會議匯報焦點:培育僑青
作者是 Alan K Chow   

(圖) 僑務著重溝通賴銘琪處長出席與僑胞共商會務。(攝:徐佩蒂)112914


勤誠服務開展僑務新局匯聚僑力、共策國家發展

僑務會議匯報焦點:培育僑青

(News Chinatown徐佩蒂報導)

「103年僑務委員會議」10月19日至22日在臺北市舉行完竣,匯聚全球各地僑務委員暨海外僑學俊彥代表計有195人及國內代表6人共襄盛舉,提供僑務興革建言,共策僑務永續發展大計。

本年僑務委員會議,經過4天的密集研商,經歷25場次的討論,落實會議主題「勤誠服務、開展僑務新局,匯聚僑力、共策國家發展」的精神;也再次闡明海外僑胞在歷史發展的重要性,以及政府在總統領導之下積極推動活路外交政策,發展整體經濟之成效,並期許大家一步一腳印協助政府推動僑務工作,凝聚海外支持中華民國的力量,秉持初衷、務實地往前走,兩岸及國際的路越來越寬廣,同時也為本次會議畫下完美句點。

此間僑教中心11月29號舉行「僑務委員會召開情形說明會議」,「僑務委員」馬滌凡參加畢在台北市圆山飯店舉行之僑務會議,29日在大會作出匯報,她表示:「僑務委員長陳仕魁用心和大家溝通,以真誠的態度打開僑界的心,「溫暖僑心、接近僑民」;委員長亦了解海外僑社有所改變,因地緣、血緣、姓氏而聚在一起不應有歧視;目前台灣移民到海外人數多達二百萬人,其中單金門便有七十萬;另外,並特別提出落實加值型僑生政策,完善攬才育才留才機制之施政成果,說明僑生政策轉型為「廣育人才,為我所用」,海外焦點也會加強培育第二代「僑青」。

世界之中國熱大陸在學術界努力,僑委會亦積極推動中華文化, 此外委員長感謝海外僑胞對國內的關心和支持,比如遭到天災及本年高雄氣爆事件發生,海外僑胞紛紛表達關懷與協助意願,累計捐款金額已達新臺幣7千餘萬元;今後僑務施政方面,其中一項是加深和僑社溝通,在紐英崙方面,也有賴處長領導大家努力多和僑界溝通合作,政策提高對海外有更多的輸出,是把台灣特色文化向海外作出表演,透過這份活的橋樑工作,加深僑間對台灣的認識,委員長明年重點活動是拜訪波士頓和這裡的僑胞作出緊密聯絡,政府努力爭取加入TPP(跨太平洋夥伴關係Th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郭主任亦寄望僑務委員及被委任之各咨詢委員,應避免參加大陸的國慶、政治論壇、與中國大陸官員接觸等;上仼2個月零5天的賴銘琪處長僑務工作分享:僑界在任何意見不同的地方應以支持中華民國為最大動力,台海關係需改善,據哈佛大學教授一項報告中指出,到2034年大陸如果只在經濟及軍事上成長,而沒有在民主上改變仍然沒法領導世界,今次台灣選舉是自由民主社會體制的表現,也証明台灣是自由民主的地方。

賴處長亦向5位僑界朋友頒發了委任狀,中國城方面是余麗媖和薛劍童;郭主任介紹余麗媖為支持中華民國不遺餘力,支持雙十遊行岀錢又出力,多年來在中國城懸掛「中華民國國旗」工作是她黙默承擔,主任一句語重深詳,她為此擋了不少「子彈」;堅強如余麗媖,均一一挨過來,在大家鼓勵的掌聲底下,亦難避有所感觸;另對「紐英崙中華公所」主席阮鸿燦上任以來,對中華民國的支持萬分感謝。


(圖) 賴銘琪處長頒發委任狀予余麗媖。


(圖) 賴銘琪處長頒發委任狀予薛劍童。

總統蒞臨致詞,肯定僑胞貢獻

會議首日,馬總統親臨開幕典禮致詞,說明政府秉持「以臺灣為主、對人民有利」原則洽簽自由貿易協定,再創臺灣經濟榮景,積極推動活路外交,拓展臺灣國際空間,並將深化對僑胞之服務;總統特別肯定僑胞對國家貢獻,希望借重僑界先進長期在僑居地打拼奮鬥所建立的堅實關係,與政府攜手提昇我國國際地位,鞏固擴增既有外交邦誼,讓中華民國臺灣在國際社會上繼續發光發亮,並代表國人同胞對每位僑領的貢獻與付出表達衷心的感謝。

後記:(1) 安排僑務委員分組拜會內政部、外交部、財政部、教育部、經濟部、衛生福利部、文化部以及客委會等8個部會,面對面傳達海外僑界建言,提出需跨部會資源整合共同協商解決的議題,並藉由僑界豐沛資源,協助政府推動相關政策。

(2) 結合「華僑協會總會」及「華僑救國聯合總會」共同舉辦華僑節慶祝活動,內容包括10月21日華僑節慶祝大會、華僑與國父孫中山學術研討會及聯合慶祝餐會,金僑獎頒獎典禮,期透過系列慶祝活動,展現海內外僑胞同步脈動。

(3)「2014華人金僑獎」主題訂為「記憶青春:典藏感動~僑界故事大募集」,向全球華人徵求照片及短片,藉本次金僑獎讓海外僑胞記錄華僑在海外奮鬥事蹟,並特別設置「僑務委員獎」由僑務委員票選得獎作品,會議並邀請總統府陳資政冲及行政院鄧政務委員振中蒞會專題演講「轉轍器的故事」及「我國參加區域經濟整合的重要」,另為了配合本年度各項革新措施,本年會議改於會場較大的圓山飯店舉行,具體展現會議成效。

結論:會議期間,委員共計提出148個提案,審查結果綜合整理出5案提大會綜合研討,均獲大會通過,包括:

(1) 明年適逢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建請政府成立籌備委員會,在海內外擴大舉辦各項紀念慶祝活動案。

(2) 加強海外華裔青年聯繫,促進僑社世代傳承及永續發展,僑務委員會應鼓勵僑青參與僑社活動,並運用本身的優勢及專長,在僑居地發揮影響力,協助推展外交工作。

(3) 建議明訂僑務委員會僑務委員及僑務榮譽職人員能否參加中國大陸官方、半官方或背景特殊社團活動之準則案,本會將從國家利益出發,訂定大原則,但也包容因地制宜的狀況,取得共識後,希望大家切實遵行,維護國家也贏得尊重。

(4) 為落實政府擴大招收僑生政策方針,建請因應海外各僑區情勢與就學需求,調整及鬆綁相關法規,放寬入學條件,以有效開發海外潛在生源,吸引更多華裔子弟來臺就學案,我國僑生政策已是世所罕見的成功政策,獲得各界及馬總統肯定,本會將持續積極推動,並繼續協調外交部、教育部辦理。

(5) 因應國際化及產業結構變化,請政府依「全球思維、在地行動」方針,善用僑商組織力量,加強協助國內外企業交流合作,拓增互利多贏之國家經貿發展案,本會未來將有效扮演「橋樑」角色,在僑商回國投資、商機媒合、拓銷實務上,架接臺灣廠商和海外僑商的合作交流平臺,希望僑胞事業能夠擴大發展,臺灣經濟更為亮麗,海外國人都可以同蒙其利,本會並將轉請經濟部參處,也希望僑胞扮演更關鍵性的角色,在開拓新興市場、穆斯林市場及參與國際經貿組織,透過各種有效的行動,幫助政府和廠商爭取商機,媒介交流和爭取支持。

 
黃氏改選總投票數228票15張廢票;國瀚光沐勝任2015年會長
作者是 Alan K Chow   

(圖) 開票後數票,有黃君裕元老、黃宇泮顧問、會長黃仁宇監督;總長黃國威驗票、全美總顧問黃立輝唱票;旁為一則宗親亙相共勉語。(攝:徐佩蒂)


黃氏改選總投票數228票15張廢票;國瀚光沐勝任2015年會長

 

(News Chinatown徐佩蒂報導) 2014年11月23日,波士頓天氣回升,多年後再舊地重臨黃氏,迎入眼亷的是一張紅紙上12個大字「當好家、選好代表;振興業務、靠團結」,凝固一份特別氣氛;在一個閉門一家親的黄氏宗親會,當下只有News Chinatown的兩位記者,故當總長黃國威表示,不希望有選票註脚在當選者名字下,亦必須入鄉隨俗了。

 

今次總投票數228張,其中15張廢票,四位角遂2015年會長者:2014年會長黃國健配顧問黃兆祥,另一團隊是重出江湖的黄國瀚及黃光沐;結果2015會長由黄國瀚及黃光沐以跨過百票勝出;一年一個選戰,在同一屋簷下「得得失失」不外「數字遊戲」一場。

其他當選職員名單:

書記:光野、啓智;財政:國能、兆怡;外交:鷹立、英健;核數:瑞高、偉健;庶務:建榮;議長:國麟。

*後記:

舊地重臨黃氏是暗自為兩位選會長的德明校友打氣,惜國健、兆祥未能勝出。

*光野在大家重覆點票數時,急不及待走向元老雙手握着君裕叔的手說:「多謝支持。」

*君裕叔邀同往帝苑用餐,他說:「你係記者我哋好歡迎你」,心想以筆「持平」者,並不受大眾歡迎。

*國瀚叔選前說我兩年無參與宗務,我說:「我也好多年沒上黃氏」;他問有什麼改變?笑而難答,忽有所感是想起了沾叔(黄述沾)像聖誕老人般的笑臉;常心平氣和的黃偉炎元老;也忘不了氣勢磅礡之氣魄的黃毓棠元老……(惜均乘鶴而去。)

(圖) 每一位投票者名字必須烈入宗親名冊。(攝:徐佩蒂)

 
梅國治令短暫的美成永恆
作者是 Alan K Chow   

名家大集會前排左至右:梅國治、譚嘉陵、趙善藻、梅伍銀寬、梅宇國及李明偉。攝徐佩蒂

(圖) 梅國治的夫人、兒子、媳婦及孫仔出席共慶。(攝:徐佩蒂)

梅國治令短暫的美成永恆

(News Chinatown徐佩蒂報導)

彬彬有禮的梅國治,用了人生中大部份的時間去「補捉」短暫的美令之「定格」成永恆,我不知道梅國治這位攝影大師,年青的歲月中花了多少時光去為個人的一點對攝影沉醉的執著,因為20年前第一次見到他,在他手中的照相機便不停的「刷、刷、刷」響著,非常的享受。

他 的好朋友趙善藻說,1945年初中一時,在廣州和梅國治認識便一起攝影,有著共同喜好,少年無心插柳的一件事,誰也想不到成了這位少年好友畢生追求的理 想,匆匆一別,我來了美國,他去了加拿大,50年代初,我開始工作,他去了讀書,在過去美術、音樂打好的基礎上讀得不亦樂乎,後來他也來了美國,60年代 我們一起了去 New Hampshire拍攝過,之後便放下了……60年因攝影交了位好友,許多共同去過的地方,今天亦己面目全非。

身為「紐英崙藝術學會」董事長的趙善藻,對支持紐英崙藝術學會長達18年,對相識60年的老朋友他說:「攝影家和畫家一樣在成功的過程中,有其刻苦耐勞的辛酸,梅國治被稱為大師得來不易,更可貴的是他把自己的一份心得,去和學生朋友分享。」

梅國治說:「每一張照片的背後都有一段故事,1957年我在報上看到趙善藻獲得陸軍頒發攝影賽第一名獎,我找到龍岡公所去找他阿爺,再見到這位朋友。」

(圖) 趙善藻1957年為好友梅國治拍的一張照片。(攝:徐佩蒂)

(圖) 兩張空椅帶出一首新詩。(攝:徐佩蒂)

「紐英崙藝術學會」會長梅宇國寫了一首詩去表達他對這位名譽會長梅國治其中一作品的感觸:

澹漠的,

冷清的,

人去留影---

是情侶的過去式?

是老去的無踪?

還是等待邂逅的空檔?

椅子底下

烙印着愛的足音

虛空的座設

隨時擁吻新的相逢

二人世界有多浪漫啊?

迷蒙了山野

橘紅了落日

醉昏了天地

.......但只成追憶

在天一方

也許還有

消逝不去的

.......你和我的身影

副董事長譚嘉陵說:「透過藝術家的眼光把暫短美景成了永恆的紀念」;顧問梅伍銀寬收獲最大,她說:「耆英會每年週年活動,藝術學會都會送一些作品給我們作義賣,可籌到少錢,今次我挑選了一些。」

後記:近年來「紐英崙藝術學會」有了明顯的變化並呈現出嶄新的面貌2014年初開辦了攝影班,教授攝影的技巧和圖像的後期處理,接著舉辦了多個攝影展,  並吸引更多攝影愛好者參加他們的團隊;更到各景點進行外拍爭取實踐的機會,導師和資深者現場指點收益良多。

2014 年攝影班去Cape Cod海灘拍日落和去Maine拍燈塔,去Fenway拍玫瑰花和到荷花池拍荷花,秋天去New Hampshire、Vermont以及Blue Hill 拍红葉,今年九月更組織了為期10天的西雅圖風景之旅、拍了雪山、海灘落日、 一望無際的麥田、西雅圖夜景等等。

為了滙報一年來的成續,也給自己一個鼓勵,11月15號至12月5號舉辦的攝影展覽近100張新作品,讓大家耳目一新,在享受藝術盛餐的同時給他們支持和 指正;展覽地點:25 Edinboro St. Boston, MA 02111 (25號2楼愛丁堡羅街,兿美印刷楼上) 兿術學會畫廊。

為增加攝影展的可看性學會並邀請了波士頓華人攝影協會前會長陸得禮先生和楊波先生現任會長李明偉先生,以及資深攝影家:陳朝南、金薇薇、鄭嘉韫、陳子傑等7位攝影嘉賓參與,他們的作品令這個展覽更加生色不少。



 
« 最先前一個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0下一個最後 »

第 105 頁, 共 227 頁




Supported By J&Z Information Technology. XHTML and C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