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号外
news menu leftnews menu right
僑社新聞
僑社新聞

背債上大學 美青年後悔了……
作者是 Alan K Chow   

Tufts 職位空缺「招聘」

(News Chinatown訊)

塔夫茨醫學中心的2個職位空缺,有興趣並符合資格者必須俱備以下條件:

 

(1) 眼科中心:實踐協調人員必須是雙語,中文語言技能的要求,曾任管理人員、接待員、醫療保健工作者優先,工作時間範圍從早7點開始,週一至週五下午5:30止;全職每週40小時,工作地點醫院診所。
如有查詢請上 @ nknowles@tuftsmedicalcenter.org

 

(2) 社區衛生服務改進計劃:項目助理 - 雙語能力,良好寫作和溝通能力,提供行政支持及協調各種方案,包括暑期實習計劃。

病人服務協調員,一般摘要:
主要職責及基本功能:負責調度所有測試,並安排手術(如適用)、獲得預認證和轉診病人數據、充當聯絡及追收患者賬戶付款、接聽電話,登記病人的病歷、幫助患者及其家屬解決問題;安排覆診需要、驗證保險信息,請求和處理保險轉診、研究和解決保險問題、將數據輸入到電腦文件、住院前程序準備、負責醫療帳單和轉錄、負責分揀郵件、傳真、記錄、備案。


職位要求
在此之前的工作經驗,在門診或住院單位者首選、熟識電腦運作,包括純熟文字處理程序、電子表格應用、使用短信和與其他NEMC的網絡程序需要的能力。 有會計知識者優先、需要良好的人際交往和組織技能、保持機密的醫療信息的能力。

背債上大學 美青年後悔了……

在美國攻讀大學學位的花費越來越高,有項調查顯示,約有12%的大學畢業生後悔就讀大學,認為他們所接受的大學教育,跟他們後來背負的沉重負債相比之下,並不等值。


好不容易拿到大學畢業證書,還沒找到工作,卻已經背負一身債務,這就是當今許多美國大學畢業生的寫照,最新調查,2013年畢業的美國大學生,因為上大學而衍生的學貸與相關債務,平均每人約達3萬5200美元。


究竟美國大學畢業生的債務來源是什麼?富達投資的調查分析顯示,向聯邦政府機關申請的學生貸款,通常佔去極大比例,平均約有2萬6000美元,除了向私人機構辦理的貸款,以及向親戚朋友借貸的款項之外,就讀大學期間欠下的信用卡卡債,平均約3000美元。


數十年來,在美國念大學的花費越來越高,電子教科書出版商Course Smart今年3月發表的報告指出,如今大學學費比30年前增加了1120%,比通貨膨脹增加速度更為驚人,因為念大學而背負巨額債務,使得部分年輕人對於「上大學」這個人生決定感到後悔。

 


美國消費者信用報告機構易速傳真公司(Equifax)今年3月公布報告指出,全美國大學生向政府機構或私人機構申請的學生貸款,因為無法償還而導致壞帳的總計數額,2013年1月至3月間為35億美元,金額龐大堪稱前所未見。


更殘酷的是,美國信貸資訊及資料管理服務供應商環聯公司(Trans Union)統計顯示,申請學貸的大學生當中,將近30%的學生後來並沒有拿到學位,不難想像,這些學生多數後來只能屈就於收入較低的工作,要償還債務更顯吃力,拖欠或欠款最終變成壞帳的案例層出不窮。


如果因此導致個人信用評分(credit score)留下不良紀錄,從此將惡夢連連,買車、買房子、辦理信用卡都將面臨重重難關,再者多數美國大學生所申請的助學貸款,都是聯邦政府機關提供, 萬一無力償還,這些學貸並不會因為當事人向法院聲請破產而解除,美國政府可以透過扣薪、扣繳稅款等各種方式,把欠款追回。


然而,一般而言,對於畢業之後的未來前途,大多數美國大學生仍抱持樂觀態度,富達投資集團調查顯示,高達92%的受訪畢業生就說,以後只要上班開始賺錢,就可以慢慢將債務還清,另外,有57%的受訪畢業生表示,當初在選擇大學主修科目時,就已經非常明確地考慮到以後可以找到哪些薪水比較高的工作。


念大學要付出昂貴代價,美國又仍無法脫離經濟低迷,媒體報導經常出現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工作的失業悲歌,舉例來說,2011年畢業的大學生,據統計到了2012年的時候,大約有50%仍處於失業或未充分就業(underemployed)的狀態。


工作不順利,產生的連鎖影響包括不敢結婚、延遲生兒育女計劃以及買不起房子等,不過儘管如此,「學士學位」這塊招牌在美國職場上的價值,卻仍然是不可輕忽的。


「紐約時報」曾指出,從1970年代到現在,隨著時間發展,學士學位在美國其實變得越來越有價值,在1970年代晚期,擁有大學學歷的就業者,薪資收 入平均中位數比學歷在高中以下的就業者高出40%,但是這個數字到了現在卻變成了80%。


在過去並不需要大學學歷的職位,如今紛紛變成需要擁有學士學歷,據分析越來越多僱主似乎用大學學位做為一種「標誌」,衡量求職者是否夠勤奮、是否有才華,至於求職者在大學期間習得的技能,與職缺本身的工作需求是否有絕對關聯,反而不是考量重點。


如果畢業證書是來自史丹佛(Stanford)、普林斯頓(Princeton)、麻省理工學院(MIT)等赫赫有名的知名學府,那麼踏入職場之後的薪資待遇,也會比其他學校畢業生來得高,昂貴學費等於是對於未來職業發展的頗佳投資。

薪資調查網站Pay Scale的2012年至2013年美國大學生薪資報告就顯示,麻省理工學院畢業生平均起薪每年約6萬8400美元,相較之下,亞利桑那州艾佛瑞斯特學院(Everest College)畢業生平均起薪則為3萬美元。

 
邁向成功的餐桌禮儀
作者是 Alan K Chow   

邁向成功的餐桌禮儀

「波士頓台美專業人士協會」(TAP-Boston) 與「新英格蘭台灣青年商會」(TYCCNE),7月20日聯合舉辦「邁向成功的餐桌禮儀」,活動圓滿成功;本次活動特別邀請商務禮儀專家Janet Parnes,於日式料理餐廳GenkiYa進行演講,吸引了超過30位聽眾出席,包括青年專業人士、僑團領袖、年輕學生,將餐廳二樓擠得水洩不通。

 

從如何正確地喝一碗湯開始,Janet用幽默的口吻傳授她八年的餐桌禮儀經驗,無論是西式的牛排、比薩或東方的米飯、壽司,各種菜餚都難不倒她,「餐桌禮儀不是爸媽發明來折磨小孩的東西」,Janet說,「它是為了讓你和你周遭的人生活更方便」,比如說,當同桌朋友需要鹽罐時,順便把胡椒罐一起遞上去,就是一個簡單實用的禮儀。

 

 

許多令人頭痛的餐桌禮儀細節,從麵包究竟應該怎麼抹奶油、美式和歐式的刀叉用法有何不同,到宴會主人、賓客應該如何致詞、比薩應該拿什麼餐具食用,在Janet的仔細教導之下,種種問題都突然間迎刃而解,一個小時的演講在知性與輕鬆兼具的氣氛中渡過。

 

遠從達特茅斯大學前來參加的博士班學生黃詩容表示,這是一場十分有意義的活動,她不僅學到正確的餐具使用法,藉這個機會與更多台灣裔的專業人士交流,更是這場餐會重要的附加價值。


 
成員「鑑往知來」籌策專協年會主題
作者是 Alan K Chow   

(圖) 「紐英崙中華專業人員協會」在首席顧問蔣宗壬博士家中召開董事會。

成員「鑑往知來」籌策專協年會主題

(News Chinatown訊)

「紐英崙中華專業人員協會」7月13日,在首席顧問蔣宗壬博士家中召開董事會,出席的董事會成員有:蔣宗壬博士,李小玲女士,譚嘉陵博士,王世輝醫師,榮譽永久會員陳志清,趙育川先生,王申培博士,以及張松美女士;幹事會成員有裘錦澐女士,以及莊皓傑博士,前幹事會成員謝開明先生以及陳玫菁女士也趕來參加,原定出席的代表處教育組黃薳玉組長,則是臨時因故未能出席。

會中首先檢討在過去這段時間當中,專協所參與以及舉辦的數場活動,包括牛頓市台灣日「僑教中心主辦」,頂大學人專題學術演講「政大蔡佳泓教授,中大呂文翠教授,交大段馨君教授」,電影欣賞「《麵引子》王世輝醫師主持,與波士頓榮光會合辦」,以及支持原住民教育的《送暖到台東》「張重華董事長」,游子揚會長針對活動會後的意見回饋,分析了在籌劃與執行上仍可改善之處。諸位董事會成員亦在會中多所建言,給予幹事會許多建議,專協財務長莊皓傑博士接著並簡報,專協舉辦這些活動的收支情形。

游會長繼續報告年會籌備事宜,經過數年的聯繫與邀請,在幾會專協董事會成員,董事長張重華教授,以及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的張鳳女士的共同努力之下,終於邀請到了前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教授,旅美知名作家白先勇先生,應允參加專協年會,並發表專題演說。

另一位旅美作家吳玲瑤女士亦應專協之邀,首肯至年會演說,專協今年的年會主題,將環繞在歷史與文學的關係,並聚焦於近代民國史的發展之上,專協年會目前預定於十月二十六日(週六)於劍橋市舉行,年會詳細議程將於近期內公布,精彩可期,敬請大家拭目以待,若對專協所舉辦之活動有興趣,請聯絡游子揚會長(2neacp@gmail.com)或張重華董事長。

 
Felix Arroyo 發表:打造未來波士頓計劃
作者是 Alan K Chow   

Felix Arroyo 發表:打造未來波士頓計劃

(News Chinatown徐佩蒂報導)

因 為要競選,因為要親民,因為要拉攏選票,政客的過去成了伸延未來發展的踏腳石;父母親來自波多黎各的Felix Arroyo (費利克斯、阿羅),現任波士頓全區議員的Felix,7月10號晚,在Asian American Commission的安排下,出席了他對參選波士頓市長的「理念。」

 

他的童年:我的父母親我的姊姊初到波士頓不懂英語,生活困苦,冬天要打開大焗爐取暖、要煲水才有熱水浴,後來申請入住可負擔性房屋有了改進,我在南端區長大,環境令我明白,住多大的庭院,擁有多少的財富,不及身邊的人和你一起更有安全感。

 

公校教育:對移民家庭來說,在成長中是唯一的出路;改善公校政策,不需要動用政府一分錢,可以把大學生引入學校,中學方面師資的提升,移民第一代,通常60%在家中不說英語,語言是隨著世界轉變而改變,基於對日後出路有更多的選擇。


主辦單位華埠居民會共同主席:余仕昂、梅月嫦、Felix Arroyo、(Asian American Commission ) Leverett Wing、 Christina Chan及Anna謝婉君。(攝:徐佩蒂)

可負擔性房屋:可負擔性房屋的需求與迫切,在目前華廈林立,很難找到低廉住屋,對新移民及低收入人仕,好的住屋環境及可負擔性房屋是有需求,這點也必須顧及年青一輩及長者,是對社會有需要人士的一份尊重。

 

600萬人城市:波士頓面積不大,居住了600萬人,各方面有著顯著的成功,社會層面可向經濟增長加強進展,善用現有的千萬蓄儲金,在小企業及某些貸款上作出低息貸款,增加就業機會,減少失業問題,收歛銀行監管方案。

 

回答問題:「政 府合作法理念可以發聲」,Felix Arroyo (費利克斯、阿羅)在回應現場問題時表示:好的學校必須有好的老師質素,相對也要有合理的薪酬;讓學校延長上課時間,也必須考慮到如何令學生對學習有興 趣,如加強藝術、音樂、舞蹈、體育,戶外活動等;教育政策不在「中央」而落實在各校長身上;重視及改善少數族裔及女性就業機會;會支持華埠擁有華人圖書 館。

 

費利克斯:承繼了父親辛酸的過去,父母親奮鬥不懈的精神,他說:「從過去到現在,從現在到將來,政客-推動波士頓不只由他開始,由他終止;在一個合作的社會中,都需求大眾的支持。」



 
石家孝接任榮光聯誼會新理事長
作者是 Alan K Chow   

石家孝接任榮光聯誼會新理事長

(News Chinatown訊)

「波士頓榮光聯誼會」6日假紐英崙中華公所舉辦「第14屆理監事就職典禮紀念七七抗戰日暨慶祝九三軍人節聯合大會」;新任理事長石家孝,在僑教中心主任郭大文見証下接任新職;新任理事名單:陳世隆、薛劍童、袁建業、殷尚堅、王梵、江文玲、石家孝、蘇義雄、張韻蘭、蘇麗萍、黃正雅、李維邦、池元山;監事長朱自律、監事張建勛、黃其瓊。

 

卸任理事長殷尚堅講述舉辦紀念七七對日抗戰活動的歷史意義,並強調團結的重要性;石家孝在播映緬甸遠征軍歷史幻燈片時報導,我們應記取歷史教訓,八年對日抗戰是一篇血淚交織歷史。

駐波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副處長陳鍾銘俊,在紀念慶祝會中,對昔日保家衛國勇士,表達值得紀念和尊敬;僑教中心主任郭大文,緬懷抗日戰爭,勇敢保家衛國烈士的犧牲與貢獻,他引喻其父親在抗日戰爭,為國家默默付出的精神。

(圖) (左) 新任理事長石家孝,在 (中)僑教中心主任郭大文見証下接任新職 (右) 殷尚堅。


(圖與文:波士頓榮光聯誼會提供)

 
« 最先前一個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下一個最後 »

第 123 頁, 共 227 頁




Supported By J&Z Information Technology. XHTML and C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