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号外
news menu leftnews menu right
僑社新聞
僑社新聞

江樂理「精」教育;重貧富「間」差距
作者是 Alan K Chow   

(圖)溫布頓網球錦標賽女雙,台灣的謝淑薇(右)和大陸的彭帥在4強以直落二擊敗日本、南非組合,晉級決賽,謝、彭以6比4、6比3力克日本選手青山修子和南非的Chanelle Scheepers)。

(圖) John Connolly簽下他對華埠圖書館的承諾,小圖為要求他簽名的林龍生。(攝:徐佩蒂)

江樂理「精」教育;重貧富「間」差距

偏差缺小管理經驗;讚萬寧路最佳CEO

(News Chinatown徐佩蒂報導)

12人競選一席位 -「波士頓市長」;初選日是9月24日,美國國慶日前,7月3號晚,第一位公佈參選市長的John Connolly,也第一位以誠懇、親切態度和一班中國城華裔耆英及年青人交談,表明他要當選是基於「Boston 市還有改革進步的空間、更需要一種新的元素。」

 

(圖) 江樂理和 (右) 擔任翻譯的Anna 。(攝:徐佩蒂)

John Connolly更為自己選了一個中文法定名字《約翰、江樂理》,他在好朋友阮鴻燦陪同下,比原定時間早到了20分鐘到場,他先分發了屬於自己的資料:

「約翰、江樂理曾作為市區學校的一名老師,曾執教於波士頓多間不同學區的學校,公立學校學生家長,更是市議會教育委員會主席;身為一名有膽色的領導者,一直為波士頓學生和孩子出頭和爭取福利,在得知波士頓的學校餐廳提供過期的食品給學生時,他勇敢的揭發一切,同時他是唯一投反對票反對教師工會的合約,因為該合約會令到波士頓的學校成為全美學生每天上學最短的,對我們下一代教育沒有好處,他當選市長後的最重要項目之一,就是對公立學校進行改革,以確保所有的學生都能夠獲得高質量的教育

約翰、江樂理一直都非常支持華人社區,多年來一直在市政府支持唐人街和華人社區的建設和福利,成為市長後,將為唐人街的長者提供更多的政府老人房屋,支持華人社區的各類商業,為華人增加更多的就業機會 --- 投他神聖一票。」

江樂理更笑笑的說:「我是第一個表示我站出來我會競選市長,我行出第一步是因為我的信念,而當時現任市長萬寧路還沒有說他不再連任,競選不是政治因素,非常尊重萬寧路市長,但城市可以不斷向前,在我們這個城市,有錢與無錢之間「富與貧」越來越大,在差距之間年青人在壓力和爭扎中去生活,希望營造更多就業機會。」

同時,要爭取保留企業留在波士頓,作為市長有責任保留企業家留守本地持續發展,某情度上有培訓機會,讓長輩及年青人都有機會工作;在房屋方面為中產人仕改變居住性質,人人有屋住,生活改善更好;關心到退伍軍人的動響,露宿者的前景。

增設市府24小時詢問電話,關注不同族裔在公務員方面的職位,江樂理也提及他曾與尹常賢確保雙語選舉,並是其中中堅份子,在重複又重複中,江樂理還是一心把心思放在公立學校上,他堅持一個城市之有更好的未來,必須從教育開始,而制度改革是要在基層做好。

一個Million撥給學校,並不見改善成效,日後他會把經費撥給好的校長去發展,更希望日後會增加校監去主管;江樂理是應邀出席,由麻州州長Deval Patrick’s的「亞美委員會」(Asian American Commission) 和華埠居民會共同舉辦系列論壇活動,於7、8月份的星期三晚上,不同候選人與亞裔選民會面,發表政見接受提問。

在回應市民問題中,值得關注的有以下幾點:

(1) 在回應個人「得失方面」,他表示能用自己的經驗,讓各族裔的人群凝聚一起;而失方面是「無經驗的管理階層」,更力讚萬寧路市長是大企業最成功的CEO。

(2) 回應前進會樂理德有關「公地使用」除高樓大廈外,對第8類居屋問題的展望;他透露:公把便用有新的方案,這是波士頓核心的問題。

(3) 回應南灣東住戶陳丹心有關中國城圖書館問題,江樂理重提:「2005年選市議員時己經支持圖書館方案,可惜未有真正落實,當上市長會落實進行。」

(4) 一位年青人林龍生問,「你」(江樂理) 能否簽名保証你曾說過的話?說時遲那時快,幾位年青人抬了一張寫上有承諾文字的大紙牌,要求他簽名;結果他非常認真的把自己名字寫上。

(圖) 樂理德問有關「公地使用」方案。(攝:徐佩蒂)

(圖) 現場出席人者不少。(攝:徐佩蒂)

「亞美委員會」的正、副會長Christina Chan及李超榮,原先安排John Connolly及波士頓第8選區市議員羅斯( Mike Ross)兩位主講,結果後者要求改期,令John Connolly一人佔用了兩小時。

系列論壇將邀請所有候選人參加,已經安排的論壇時間、地點及主講人如下:

7月10日:晚間7時30分,在華埠昆市小學舉行,主講人為波士頓不分區市議員(Felix Arroyo)

7月24日:晚間6時30分,(Location TBD)主講人為前麻州眾議員Charlotte Golar Richie 、7時30分 John F. Barros。

7月31號 (Location TBD),晚間6時30分 第5區市議員 Rob Consalvo、8點 Bill Walczak。

8月7日:華埠昆士小學,晚間7時15分,State Representative Marty Walsh,8點 地區檢察官 Dan Conley。

8月14日(Location TBD)第8區市議員Mike Ross。


 
眾裡尋找:328華裔退伍軍人會的新趨
作者是 Alan K Chow   

(圖) 穿上軍人制服的亞裔孩子,都希望加入服務社區。

眾裡尋找:328華裔退伍軍人會的新趨

(News Chinatown徐佩蒂報導)

當收到這些照片,心中有股難禁的喜悅,開心的理由是:「愛家護國」精神在亞裔社區萌芽,猶記6月份接棒出任「328華裔退伍軍人會」會長時司徒文信說:「我的任務是要增添新血。」

數十年間,二戰、越戰退役下來的老兵,都努力去維護這個團體;幸運地「328華裔退伍軍人會」有了多位新力軍加入,令這個備受尊重的團體有了其發展的潛在力量。

一個由「美國退伍軍人協會」主辦,費用全免的短暫住宿培訓活動,主要是讓參與這項計劃的年青人,在正面的教育下,明白美國的民主體制、法律、憲法,有超過700青年男女學員參加。

在「 Stone Hill College」令人驚訝萬分的是,有不少穿上軍人制服的亞裔孩子,他們有10多位來自「 Quincy High North」另一位是從Lexington而來,在一頓豐盛的晚餐交談裡,了解到昆西高和北昆西高中,一直有一個很完善數量的「亞裔後備軍官培訓課程。」

許多亞裔學生認為,參加「亞裔後備軍官培訓課程」,這將更有利及有助他們日後被大學錄取的事實,亦是一個很好的方式,去促進其領導能力;司徒文信亦拍攝了他們穿上軍裝精神奕奕的照片,並表示令他們對「328華裔退伍軍人會」有所認識,有機會吸納他們入會。

(圖) 穿上軍人制服的亞裔孩子,都希望加入服務社區。

全美最自負城市波士頓入三甲

(中央社台北3日電) 舊金山、紐約市和波士頓的共通點是什麼?他們都是美國網民心目中全美最自以為是、優越感十足的城市,根據雅虎網站 (Yahoo) 旅遊和休閒 (Travel +Leisure) 版調查,讀者票選全美自視甚高、自以為是前10名城市,前3名按順序是舊金山、紐約市、波士頓。
調查設定的自視甚高和優越感標準包括:居民冷漠和自以為是的態度、高檔購物環境、富含文化素養如古典音樂和戲劇等活動。
其他符合新世紀精英定義另有:科技敏銳、特色咖啡館、特重環保意識 (是那種你把紙杯丟進不對的垃圾桶,會讓你成為令人嫌惡的人。)
全美票選自視甚高、優越感最強城市:第一名舊金山:城裡高級餐廳和各種民族菜色上獲讀者高度評價。其他共同認可的特色如在時髦商店購物及無數畫廊等,讀者也將舊金山列為對同性戀最友善的城市;第二名紐約市:劇院、藝文景點和打扮入時等項獲高度評價,曼哈頓Meatpacking區和威廉斯堡 (Williamsburg) 擁有當地才獨有的俱樂部和時尚美女群,是看人和被人看必去的地方;第三名波士頓:因常春藤大學和支持如交響樂老派文化,給人一種優越感的氣氛。
其他入榜城市為:明尼阿波利斯/聖保羅 (Minneapolis/Saint Paul)、聖塔菲 (Santa Fe)、西雅圖、芝加哥、羅德島州普羅維登斯 (Providence)、華盛頓特區、南卡羅來納州查爾斯頓 (Charleston)。

 
黎雯的首屆青少年才藝大賽夜
作者是 Alan K Chow   

( 圖:一個盛會的重要時光,台前幕後及嘉賓同記下光輝的一刻 ) 攝:黃定國。

黎雯的首屆青少年才藝大賽夜

(News Chinatown徐佩蒂報導)

「無容置疑」黎雯對她每年一度的「全美華裔婦女會」麻州分會慶典,總是用心籌辦「另樹一風」,2013年在該會邁向第7年,她用了3個多月,籌辦了「紐英崙首屆青少年才藝大賽」,在經過專業評判甄選後,獲得金獎的周明、譚家明、葉明麗、符客華樂合唱團等,即席在晚會上作出表演;當掌聲響起,肯定了少年人的成就,也肯定了黎雯的成就。

黎雯表示,比賽宗旨在於促使第二代青少年培養有益身心徤康的興趣,加強新一代對傳統文化與藝術的認知。

大會司儀:Lian Yan、Victor Ng、Jenno Wu、Nashi Wong;經文處洪慧珠處長、副處長陳銘俊、僑教主任郭大文、僑務委員馬滌凡、「全美華裔婦女會」紐約總會前會長Jean Chu親臨支持,當然有黎雯的地方,定少不了為她一班朋友準備國際水準的舞蹈演出。

 

(圖左:周明自7歲開始從師張正山,學習中國竹笛、巴烏以及葫蘆笙等多種中國傳統樂器,(中) 「全美華裔婦女會」麻州分會會長黎雯,(右) 3年前自德州搬遷來此的葉明麗是Latin學校9年班學生,自小學習綱琴及現代舞,在2013年6月30號晚在頒獎晚宴中領取榮譽。(地點;昆士龍鳳 攝:黃定國。)

 
看歷史7/1回歸華人雪恥 回歸的感嘆……(大小姐手記)
作者是 Alan K Chow   

看歷史7/1回歸華人雪恥

歷史的回顧,也感傷到中華民族在歷史演變中的「無可奈何」,英國對香港的殖民統治源於第一次鴉片戰爭,當時清朝戰敗後於1842年簽訂的《南京條約》,將香港島及鴨脷洲割讓給英國。

1860年,清朝再於第二次鴉片戰爭被英法聯軍打敗,簽訂《北京條約》將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南及昂船洲割讓交由英國管治;1898年,清朝與英國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租借新界(包括新界、新九龍及離島地區)99年,至1997年6月30日期滿。這三份條約決定了今天香港區域的範圍,三份條約正本由中華民國外交部典藏於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滿清政府與英國所簽訂的《南京條約》及《北京條約》,香港島及九龍是永久割讓予英國的,而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後,亦一直未能取消這兩條條約,1941年12月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香港被日軍佔領,1945年8月,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引起了香港的歸屬問題。

早於日本投降前數年,美國總統羅斯福亦曾認為英國政府應該放棄統治香港,並歸還給中華民國發展為國際自由港,國民政府亦希望能收回香港,但因國共內戰日漸激烈而無暇南顧。

另一方面,英國則強烈希望戰後保持所有遠東殖民地,包括作為英國遠東海軍基地及商業中心的香港,在英國的強硬態度及戰勝國之間的利益關係下,香港的歸屬問題並沒有在戰後的國際會議上提出過。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基於國際考慮,中共雖然不承認英方對香港的殖民「主權」,但是1950年向英國表明短期暫時不會收回香港,1950年英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同時在軍事上也做出部署,包括使用核武打擊和阻止中國武力收復香港的可能。

1971年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中華人民共和國取得聯合國合法席位和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後,便開始為香港與澳門的主權問題採取外交行動,時任中共總理周恩來對此非常關注,中國駐聯合國代表黃華亦於1972年3月為此致函聯合國非殖民地化委員會申明中國政府的立場:

「香港和澳門是被英國、葡萄牙佔領的中國領土,解決香港、澳門問題是中國主權範圍內的事務,是作為一個主權國家的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要對被佔領的領土恢復執行主權的問題,而完全不是屬於通常的殖民地範疇的問題,更不是使其獲得獨立的問題。」

同年11月8日,聯合國大會通過了決議案,將香港和澳門於殖民地名單剔除,此舉為中國取得香港與澳門的主權製造了有利的背景條件。

1979年3月,香港總督麥理浩爵士首度訪問中國,並首次向當時的中國國務院副總理鄧小平提出香港前途問題, 1980年代初,英國向中國提出分拆香港的「主權」及「治權」:主權歸中國、英國保留治權。

鄧小平提出中國必定會在適當時候「收回香港」,在「收回主權」的同時,容許香港擁有獨立的經濟及政治制度,並由香港人自行管理,即所謂「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同樣政策亦適用於澳門。(香港回歸又稱香港主權移交;資料參考維基百科,特此嗚謝)

回歸的感嘆……

(大小姐手記) 文:徐佩蒂

我從來沒有想過我會離開香港,從一歲到香港,在那裡成長,創建自已的命運,短短10年間,從見習記者至當上香港四大報章之一的副社長,這是香港令香港人自豪的地方。

香港回歸前,大部份香港人對香港前景不看好,是因為對中國政策的不了解和不信任,當時,每一個香港人一見面的話題便是「移民」,也稱得上人心惟危,有能力的都走了……

而我們一家3口,是雙方親友「雞飛狗跳」後,最依依不捨留後離開的「一個家」,如果不是因為我一直從事新聞工作,便也不會像倪匡等,我們那個年代的文人般「為筆桿」的自由而放棄香港到了美國。

美國點好?美國是看似文明、看似自由、看似幸福的樂土,事實上,「移民」的類別,在香港原本中等階層以上的一群都面對困難,因為在港元兌換美金,家當大縮水,看著鈔票一卷又一卷的飛走,從前忙忙碌碌的「雙腳」像銷上了大鐵球寸步難行,真有時不我予之感,當移民監坐完,再返回香港看看,原來熟識的地方不再熟稔,自己變了過客。

今時今日的香港仍在回歸後「港人爭取要爭取的權益」,遊行示威是一份暢所欲為的表達,50年不變中的「戰歌與戲目」;香港人去又人來,人的班子換了,卻仍深信香港精神不變。

2013年,香港回歸16年,七一遊行泛民和親中陣營打對台,但另一股更強大勢力逐漸逼近,就是熱帶氣旋「溫比亞」,預料七一當日進入香港四百公里範圍。

由許冠傑作曲兼填詞的「同舟共濟」是我離開香港的「後悔的回望」,是我放棄了育我的大地,便只能老死他鄉……

「我與你同坐這條船,無情浪把它猛捲,滿天風雨;視野未能見,亂作一大團,不知怎算。

既決意留在這條船,齊齊令它不遭破損,困境挑戰;奮勇地面對,令到這條船,永不翻轉。

香港是我心,一顆不變心,實在極不願,移民外國做二等公民;必須抱著信心,把基礎打穩,盡力地做我本份,定能突破戰勝黑。」

(註) 七一大遊行是香港人自回歸以來最為團結及具持續性的大型活動之一,一般認為,七一大遊行源於2003年,然則,自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後,香港民間人權陣線等社會運動組織已發起有關活動。

2003年,由於香港政府的惡劣施政﹑梁錦松「偷步買車」、葉劉淑儀強推「廿三條」、楊永強在「沙士」事件中的失政,激起大量民怨,七一大遊行由是應運而生,習慣於理性和平地表達訴求的五十多萬香港人,在這一年七月一日回歸慶典中上街,第23條立法被擱置,而七一大遊行亦成為了香港人的精神象徵,每年舉行。

 
車輪上的點擊Boston 流動市政廳
作者是 Alan K Chow   

 

車輪上的點擊Boston 流動市政廳

(News Chinatown徐佩蒂報導) 令人眩目的設計「市政廳」轉到卡車,並從7月2日開始,前往整個波士頓的街區,提供其服務地點及服務內容;流動市政廳全日服務,定期在周二、周三和周四;周五及周六的服務可根據要求,出現在特殊的如公開戶外的節日中;服務範圍:繳交汽車違例罰款單、領取出生、死亡或結婚証明書,更可支付物業稅等多項服務,查詢詳情:Twitter alerts via @CityHallToGo or visit the truck’s Web page for updates: www.cityofboston.gov/cityhalltogo 及電617-635-4500。

Menino 萬寧路市長說:「市政廳上了卡車駛入波士頓市的創舉,是一整套新的安排,節省服務時間,市府正在不斷努力推動更完善的市政服務,其最早試航(2012年12月)成功表現,提升了服務數量,亦協助波士頓節省了能源費用」;應居民的要求,會開放周日的晚間服務;在各社區有首一個月夜間有雙語提供。

7月2日起服務地點如下(如有變更Twitter上關注@ CityHalltoGo或電617-635-4500更新)First Tuesday of the Month: 12:30PM in Allston, 4:00PM in Brighton; First Wednesday of the Month: 12:30PM in South End, 4:00PM in SB Waterfront ;First Thursday of the Month: 12:30PM in Mission Hill, 4:00PM in Jamaica Plain。

 

Second Tuesday of the Month: 12:30PM in Mid-Dorchester, 4:00PM in Roxbury ;Second Wednesday of the Month: 12:30PM in Fenway, 4:00PM in Mattapan; Second Thursday of the Month: 12:30PM in Egleston Square, 4:00PM in West Roxbury

Third Tuesday of the Month: 12:30PM in Back Bay, 4:00PM in South Boston; Third Wednesday of the Month: 12:30PM in Chinatown, 4:00PM in Charlestown; Third Thursday of the Month: 12:30PM in Bay Village, 4:00PM in Hyde Park。

Fourth Tuesday of the Month:12:30PM Twitter Day—You Pick Site, 4:00PM in Roslindale;Fourth Wednesday of the Month: 12:30PM in Beacon Hill, 4:00PM in Dorchester: Fourth Thursday of the Month: 12:30PM in North End, 4:00PM in East Boston。* Thursday, July 4th locations are rescheduled for the same times on Friday, July 5th

關於波士頓Greenovate:市長萬寧路的環保,2020年80%,到2050年减少温室氣體排放25%的目標,以確保城市「更環保、更健康、更​​繁榮」的一個集體運動,使得波士頓在美國的環保推動更勝一籌。詳情請訪:http://greenovateboston.org。


 
« 最先前一個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下一個最後 »

第 124 頁, 共 227 頁




Supported By J&Z Information Technology. XHTML and C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