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号外
news menu leftnews menu right
僑社新聞
僑社新聞

甘國衛多倫多開唱前訪湛山精舍結緣
作者是 Alan K Chow   

甘國衛多倫多開唱前訪湛山精舍結緣 

喜獲釋性空長老、釋達義住持《開示》 

(News Chinatown徐佩蒂報導)

結緣:第一次訪美、加的甘國衛和太太朱璧汶,都先後被突襲的冷空氣打敗,受了點涼,9月15日至18日『波城安良工商會』,舉行一年一次之秋季旅遊,甘國衛和太太朱璧汶,17號率先在『多崙多金皇朝』開其美、加第一場『粵曲演唱會』,為此,也成了其中兩位團友,甘國衛對美、加之行,第一個好印像便是空氣好、景色好,華僑們人情味濃,波士頓大學城,令他感染濃濃的書卷氣。

 

圖:波城安良工商會一行43人走訪多崙多湛山精舍,(中)為甘國衛。

(徐佩蒂 攝)

他表示,自己是無線第七期訓練班學員,當年年紀輕輕,初出道什麽角色都演,尤其大反派,還有20多歲便扮50多歲的老角;從演出中領唔人生,加上自幼便喜好研究佛法,對佛法有獨到的見解,他說:

『真-是真的事、理-是可信的道理』,吃素多年的甘國衛,信佛是要了解真正的人生,從自學中明白生死輪迴,進而推廣築起助人學佛的平台;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與法相應,努力改善自己的行為,實践佛陀的教導。 

禮拜:因早己歸皈香港菩提學會會長西方寺永惺大和尚座下,大家也就隨緣,一行43人非常壯觀地陪甘國衛居士,走訪湛山精舍,首先Christine及啟瓔兩位((義工)師姐帶大家參觀,得知湛山精舍籌建加國四大名山的『壯志豪情』。 

更令大家意想不到,湛山精舍住持釋達義法師和釋性空長老,在獲悉甘國衛居士到來,通傳接見,88歲的釋性空長老,在高樓接見甘國衛居士,甘國衛一入門便行其『五體投地』儀式。

『緣』份之微妙,有時亦非常之不可思異,1969年到多崙多的釋性空長老,從一草一木起到交捧予釋達義法師;而那年1969年,釋達義法師才出生於廣東潮汕,16歲在中國受戒後參訪中國名山大寺;1997年考進紐約大學,先後獲亞洲學和心理學學士學位及東亞歷史碩士學位。

交談中,甘國衛居士介紹自已自八十年代開始,應各方大德高僧、香港新華社、各地中國佛教協會及其他團體邀請,先後到訪湛江清凉寺、海康天靈寺、佛山仁壽寺、廣州大佛寺、汕尾市佛教協會、香港法輪會社、律儀淨院、淨基佛學會、各學校、道場、素菜館、赤柱監獄、新加坡佛教總會菩提學校、澳門正法明法輪會、田耕閣普善佛堂等地方宣講佛法。

2007年9月在西方寺舉辦供千僧之「齋僧大會」;協助香港菩提學會西方寺全面策劃及統籌2008年2月,在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舉行的《梵音響新春獻吉祥》大型佛教音樂會,協助澳門佛教總會全面策劃及統籌2008年4月在《澳門文化中心綜合劇院》舉行之《梵音響遍濠江》大型佛教音樂會。

『佛日增輝法輪帶轉、世界和平人民安樂』湛山精舍大紅寶殿前的對聯,道出了人世間的安康快樂,基於佛光之普耀。

同時,因有湛山精舍之行,才獲悉『籌建五代山』的一段宏偉發願,待資料整頓後向大家『詳詳細細』報導,敬請留意。

圖:左起:(三、四)住持釋達義法師、釋性空長老,(五、六) 甘國衛和太太朱璧汶。

(註:甘國衛9月20日在波士頓中國城龍鳳大酒楼演唱80年代電視劇金曲演唱會;訂座電話:617-426-4338) 

 

 
南灣東老人歡慶中秋
作者是 Alan K Chow   

南灣東老人歡慶中秋

(撰稿: 顏景瑩) 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南灣東老人公寓於9月7日舉辦中秋聯歡會,有70多名老人参加,首先由籌備小組代表陳丹心女士介紹和歡迎大厦的黄經理及辦公室人員。

華埠居民會共同主席余仕昂、前進會職員吕嘉媚、鄺寶蓮等嘉賓,並報告籌備經過和表揚了一批贊助錢和食品或主動協助工作的熱心老人,對他們的付出表示感謝,嘉賓黄經理和余仕昂先生分别致賀詞。

接着大會向参加這次活動的5位90歲以上的壽星贈送月餅、水果;見証了敬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陳丹心激動地說:『以前認為人生70古來稀,現在應改為人生70今不稀,人生80不稀奇,人生90笑嘻嘻;祝人人健康、長壽、幸福、快樂。』立即大家熱烈鼓掌,共同慶賀。

聯歡會上8席桌子擺滿月餅、糕點、水果、花生等豐富美食,食品來源每人付3元,另外許多老人贊助錢和食物,令人感動的是一些八、九十歲的公公婆婆自制贈送大量拿手優質糕點,如蛋糕、咸水角、粉果、糯米滋、香芋糕、蘿卜糕等等,每種糕點提供70多份,人人邊分享美食,邊看精彩節目表演。

有集體演唱、獨唱、夫妻合唱、傳統的粤曲演唱,詩歌朗誦等,聯歡會給老人帶來了歡樂氣氛,展示了南灣東老人的熱心、團結、勤勞能幹、多才多藝,不少老人說:『共慶中秋太好了,建議每年辦下去。』

 
英國康橋『兩岸三地辛亥革命』百週年論壇
作者是 Alan K Chow   

英國康橋『兩岸三地辛亥革命』百週年論壇

英國華人華僑、專家學者、留學生代表、齊聚康橋大學,隆重舉行『首屆兩岸三地紀念辛亥革命一百週年學術論壇』,共同回顧探討了辛亥革命的深遠歷史影響與現實意義,並表示要將辛亥革命精神發揚光大。

此次論壇由旅英華人文化學會主辦,康橋東方文化學會承辦, 旅英華人文化學會主席黎麗在致辭時説:『參加論壇的有來自中國大陸、香港、台灣的朋友,在歷史和時代的風雨之中,儘管我們有過許多不同感懷、經歷和觀念,但在辛亥革命的大旗下,我們基於同一血脈的民族,情感是共同的和永存的。』

圖:6日部份出席嘉賓合攝。

『馬關條約對辛亥革命的影響』,是香港旅英學者謝漢森先生的演講主題,他指出,雖然香港和澳門已經回到祖國的懷抱,但馬關條約中失去的釣魚島仍然沒有回歸,海峽兩岸目前還沒有實現統一,孫中山先生的遺願尚未完成,他呼籲海峽兩岸拋棄前嫌,追求共識,早日共同促成民族復興和祖國統一。』

來自台灣的旅英學者王臺生表示,兩岸人民應深入思考、理解孫中山先生『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號召,共同推動祖國的統一大業早日實現。』(來源:人民網-國際頻道)

美國為《9‧11》10年付出代價

面對《9‧11》10周年紀念日的臨近,主流媒體不斷重溫並訪問生還者,10年一覺如夢人生,在《9‧11》10年中,美國真正的代價『可能是機遇的喪失』;在本世紀頭10年,世界經濟重心逐漸轉向亞洲時,美國卻陷入一場在中東自找的錯誤戰爭。

一位西方學者對《環球時報》說:『10年過去了,美國對這次恐怖襲擊的反擊似乎卓有成效,美國再沒有遭受類似的、大的恐怖襲擊;摧毀了阿富汗的塔利班政權,重創基地組織在世界各地的勢力,頭號恐怖分子本‧拉登也被擊斃;但美國真的勝利了嗎?

《9‧11》10年的臨近,美國國務院呼籲海外美國人『保持警惕』,但在國內,政府高層卻一直強調美國是絕對安全的,美國國土安全部部長納波利塔諾稱,沒有任何可信的、針對9‧11紀念日的威脅,這是『10年間美國最偉大的進步。』

但《今日美國報》對10年來民意調查結果進行對比後發現,在9‧11發生後一周,41%的人表示非常信任政府可以保障公民的安全;在2002年3月,這一數字下降到24%;而現在則僅為22%。

『我們比10年前生活得更好嗎?』《紐約時報》評論引用美國前總統列根當年的競選口號問道,文章稱,如果單就反恐來講,這個回答是肯定的,但我們為此付出了慘重的道德代價,長期依賴暗殺和審訊作為主要手段,更關鍵的是,美國士兵在阿富汗的犧牲還在繼續,經過10年戰爭,指出一個事實,美國後9‧11政策,伴隨的是美國在整個世界地位的下降。

經濟復甦、就業和債務危機,這是蓋洛普最新民意調查中,美國民眾最關注的三大問題;不少人認為反恐的花費拖累了美國的經濟,美國人已經厭倦戰爭,因為這些軍事行動太昂貴、太致命,它使社會分裂,使政治更複雜 -『十年來紐約人想確認自己位置的時候,總會不由自主望向世貿中心,但抬起頭才發現,那裏已什麼都沒有了。』

《華盛頓郵報》專欄作家艾潑巴姆稱,美國付出的代價太高昂,不僅經濟付出約3萬億美元,而且在我們一心一意與恐怖主義作戰時,忽略了中國從經濟力量轉變為有野心的政治力量,也忽略了俄羅斯從一個虛弱的夥伴變成一個時有敵意的對手。

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在《基督教科學箴言報》撰文稱,如果再過10年來看,9‧11或許不像是世界歷史的一個轉折點,正如1939年看1918年結束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教訓,比一戰結束剛滿10年時大為不同;約瑟夫‧奈認為,美國在《9‧11》10年來真正的代價可能是機遇的喪失:

『在本世紀頭10年,世界經濟重心逐漸轉向亞洲時,美國卻陷入一場在中東自找的錯誤戰爭,後9‧11時代的影響將取決於美國如何從中汲取教訓。』

 

 
紐英崙馬吳後援會
作者是 Alan K Chow   

紐英崙馬吳後援會

歡迎中華民國立法院副院長曾永權友好訪問團

為歡迎中華民國立法院副院長曾永權、馬英九總統競選辦公室「台灣加油讚」執行長金溥聰,首次率團蒞臨波士頓訪問,「紐英崙全僑馬吳後援會」特別籌辦一系列歡迎活動節目。

歡迎節目計有:14日(周三) 下午6時假華埠帝苑大酒樓舉行盛大「紐英崙全僑馬吳後援會造勢大會」。歡迎造勢大會,將播放馬英九總統、行政院院長吳敦義等,向海外僑胞慰問影片等資訊,並與僑團互動,傳達馬英九参選理念,將為明年1月14日中華民國選舉第13任總統、副總統的氣勢,帶來高潮。

有興趣参加14日歡迎造勢餐會人士,請電話聯絡:馬滌凡:617-332-9350。余麗瑛:617-338-6868、黃周麗桃:617-338-1179。每桌餐費280元,每人28元。

訪問團15日(周四) 將為僑胞舉辦一次別開生面的「波士頓台灣鄉情座談會」,此座談會將為關心台灣政局僑胞,提供首次與中華民國國內政治界人士面對面交換意見的機會,能進一步瞭解未來國家發展和台灣的現況。

將於15日舉行的「波士頓台灣鄉情座談會」,詳細時間和地點將於日內公佈,歡迎各界人士免費参加

 
萬寧路市長為波城爭取$ 20.5M改變貧困社區
作者是 Alan K Chow   

萬寧路市長為波城爭取$ 20.5M改變貧困社區

(News Chinatown徐佩蒂報導) 

在美國經濟底微下,失業率高企的今時今日,人們期望『安居樂業』得以恆久……

 

在2011年的『勞工節』帶給大家一點開心的訊息,在茫茫大海裡,為某一些人『扭轉乾坤』而輕輕鼓掌。

波士頓市長萬寧路(Mayor Thomas M. Menino),獲得(U.S. Department of Housing & Urban Development),美國房屋及城市發展部(HUD)撥款$ 20.5M以重建、振興(Dorchester)多切斯特的貧赤舊區和新的昆西地段(Quincy’s Corridor)。
全國五個城市:波士頓、芝加哥、新奧爾良、舊金山、西雅圖,總共得122億美元,資助來自HUD,去改善當地之社區,一項新的方針旨在幫助、改變高貧困;着手關注:(1)社區健康,(2)低收入住房,(3)社區安全,(4)高質量的教育機會。

市長萬寧路說:『我很高興接受這個榮幸,波士頓是國內被挑選5個城市中的一個,能夠以此來振興我們的社區,這筆贈款將超越了,只是提供新的住房,並提供更多的機會,為區內青少年及其家長作出一定的支持,提高學生的成績,創造的過程也提升社區經濟繁榮,我將至力於發展以達良好的成果。』


HUD局長Secretary Donovan也表示:『波士頓無數家庭因這次社區轉型,龐大資金帶入(Dorchester)多爾切斯特及某周圍的社區將同受益,這是新穎的一項振興鄰里方案,以聯系整個社區。』

HUD選擇鄰里倡議創建,除街區改造、住房改善、學校、公共設施、交通、以及就業機會;為了實現這些目標,波士頓市承諾,全面融入社會的公眾教育計劃,它是一種策略,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和更徹底去改善貧困社區。

該項(Woodledge / Morrant)的發展,是一個分散的地段開發,由11座圍聚於多切斯特昆西街;

該項目將在兩個不同的階段進行;昆西高地段1將包括維修九幢樓宇中的 102個單位,削滅其中22單位,重新配置小型單位;昆西高地段II將包括兩座建築物的拆遷和49個新施工單位,建成後,將有129個單位,所有這些都將繼續為第8補貼房屋;受惠家庭約 8,900人,約 38%的人收入在貧困線以下,或不足30%的平均收入。

 

 
« 最先前一個151152153154155156157158159160下一個最後 »

第 156 頁, 共 227 頁




Supported By J&Z Information Technology. XHTML and C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