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号外
news menu leftnews menu right
即時新聞

唐人街最近动态



英拆彈:中脫「迫切威脅」論?
作者是 Alan K Chow   

卓慧思只能「捲席敗走

alt

短短幾週,英國國民生活中一些最關鍵機構的信譽,包括首相、財政部、英國中央銀行英格蘭銀行、執政的保守黨以及該國的資產管理行業,都被撕得粉碎。英國貨幣已跌至半個世紀以來的最低水平,國際投資者貸款給英國的風險溢價也是工業化國家中最高的。英國政府被迫向全球金融市場的壓力低頭,撤回了幾週前才推出的預算,這在現代歷史上尚屬首次。」在政治、金融和經濟領域,信譽就是一切,而按照現在的節奏,英國政府正在失去這一切……卓慧思只能「捲席敗走。」

alt

英拆彈:中脫「迫切威脅」論?

(News Chinatown大小姐手記/文:徐佩蒂) 短命英首相卓慧思,選前曾在英國《泰晤士報》發佈重磅報導,上任後有意把中國列為「迫切威脅」,當時英國上議員、前國家安全顧問彼德.里基茨勳爵(Lord Peter Ricketts)就警告,把中國列為和俄羅斯同級的「迫切威脅」,就意味著英國要和中國在經濟上「脫鉤」。他強調:「中國乃英國的第3大貿易夥伴,英中關係遠比英俄關係更為複雜,提醒英國政府把中國標籤為「迫切威脅」前,必須非常小心。」

幸好,卓慧思並沒有出手先「攻中國」,也許在咀嚼里基茨勳爵說的,我們需要的戰略是要結合國安警惕、密切的盟友合作,以及清晰的價值觀。同時在符合我們利益的領域上與中國合作,包括在與國安無關的貿易合作上,以及氣候變化及衛生問題上。 當時,中方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例行記者會上,以不點名批評卓慧思散播「中國威脅論」,是不負責任的行為。

alt

45天後,俄羅斯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傑夫在社交軟件Telegram上發文嘲笑卓慧思的糟糕表現。他稱:「她應該因讓英國國家經濟崩潰而獲得諾貝爾獎,以表彰她以最快速度破壞國家財政體系。」

新加坡《海峽時報》文章:「英國如何墮落,不管你怎麼看英國人,他們過去都曾身處穩固、運轉良好、負責任的國家,數百年的和平政治演進歷史,沒有政變、革命或內戰,而世界上多數其他國家深受這些動盪困擾。

英國的公務員制度因其專業而受到高度評價,其法律制度也是如此,這些仍然被認為是一種優勢,經常被世界上許多國家稱為英國的一種國家資產,這就是為什麼突然陷入危機的英國看起來如此令人驚訝。

卓慧思辭職

卓慧思提出的經濟政策引起市場動盪,後撤換財相並扭轉政策,也為過去一個多月導致的混亂致歉。美國總統拜登,罕有地表示英國政策是個「錯誤」,其他國家也暗地裏嘲諷英國這場鬧劇,讓外交人員難堪。

alt

認無法兌現競逐黨魁時承諾

唐寧街首相府今日表示,卓慧思較早前與保守黨下議院黨團 1922 委員會主席布雷迪會晤後就宣佈辭職。卓慧思周一接英國廣播公司(BBC)訪問時,曾向國民致歉,指她帶領的政府早前推出「迷你預算」減稅方案時處理不當,承諾「走得太遠及太快」,但當時她拒絕辭職,表明會帶領保守黨出戰下次大選。訪問播出後,黨內外要求卓慧思下台的聲音仍不斷,終辭職。外界關注新任英國財相侯俊偉會否有意角逐首相一職。

下星期選出新黨魁

卓慧思在 9 月 6 日就任首相,直至10 月 20 日,是她就任第 45 天,卓慧思今日在首相府見傳媒表示:「在任期提出的經濟計劃在市場引起衝擊,保守黨內亦出現分歧,認為自己已無法兌現競逐黨魁時所作的承諾,保守黨將於下星期選出新黨魁,希望確保國家維持穩定的經濟及安全。」

在今年 9月5日卓慧思擊敗辛偉誠當選,翌日獲英女王委任為首相,她上任僅三日,英女王駕崩,卓慧思在9月20日,出席在紐約舉行的聯合國大會,並與美國總統拜登會面。卓慧思委任的財相關浩霆 9月23日公佈迷你預算案,大幅減稅,最受爭議的是將45%最高入息稅率調低至40%,令庫收減少450億,外界不滿預算案造成市場不穩,引發各界反對及英國股匯急跌,關浩霆10月3日宣佈撤回減富人稅的建議。

在職無權

上任44天的英國首相卓慧思已陷信任危機,被視為,「在職無權」的她還能堅持多久?卓慧思:在17日深夜的採訪中暗示她不會辭職,她稱想「對所犯的錯誤說聲抱歉」並將堅持下去?

「誰能接手」?英國保守黨是否可以替換卓慧思?根據該黨規則,一位新首相在上任後的12個月內享有免於彈劾的保護。但代表保守黨後座議員的1922委員會,有權重新制定相關規則。

alt

1922委員會如何開刀?

1922委員會(1922 Committee)是英國保守黨在國會下議院議會黨團,由18位議員組成的執行委員會,1922委員會主席必須監督的黨領袖的選舉,委員會成立於1923年,但第一次發揮重要作用在1940年。YouGov的民意調查顯示,保守黨黨民認為,如果卓慧思下台,保守黨議員應直接商定一位候選人取代她,而不是舉行新一場競選,據英媒報導,英國前財政大臣蘇納克和前國防大臣莫當特,是取代的熱門人選。

去中國化與中國分離

《日本經濟新聞》18日刊發題為《與中國分離,日本將損失53萬億日元》的文章批評所謂與中國脫鉤的論調。文章警告,一旦失去中國,世界所有商品的成本將大幅提高。文章表示,在烏克蘭危機加劇全球供應鏈中斷的背景下,歐美國家仍在試圖將中國從全球經濟體系中剝離並孤立。然而,世界不可能「去中國化」,一旦失去中國,全球市場將付出巨大代價。

alt

紛紅駭綠:的「投共潮」

(News Chinatown大小姐手記/文:徐佩蒂)夢」、「中國夢」何以一定是「中國的夢」發生在中國?如同美國的「夢」一定是在美國?「夢」廣義來說,是把一份準備好的人生路線圖去完成,過程中是堅持不移的意念、配合竭望的堅毅。因人之「居地」而成功,我倒認為該說是「我的夢」夢的地方並不是主角,主角是原動力的自己。

盧麗安2017年,在中國共產黨全國台灣省籍黨員代表,會議接受媒體訪問,期間以台灣話喊出「我們愛台灣,當然也可以愛大陸」,宣稱,以身為台灣的女兒為榮,以身為中國人為傲,愛台灣,也愛大陸,就像愛自己的爸爸媽媽,不需要二選一。

開拓視野、開發工作機遇、開創生命豐富度的環境,正是當下台灣年輕人最需要的,台青需要能激發自身潛力的成長環境,需要找回被扭曲、忽視的中國人身份認同,需要認識到愛大陸與愛台灣不衝突。

在一個「紛紅駭綠」政治地源上,盧麗安的碓是令台灣受不了,盧麗安夫婦的中華民國戶籍已被取消,2018年2月,當選為感動中國2017年度人物。在盧麗安戶籍被取消之餘,卻接連有台灣人表示願意加入共產黨,掀起「投共潮。」

alt

「投共潮」的盧麗安生於台灣,畢業於高雄女中,考入國立政治大學,畢業後留學英國愛丁堡大學英國文學系攻讀文學碩士,再進入英國格拉斯哥大學英國文學系攻讀文學哲學博士學位。在英國學習期間,結識了在愛丁堡大學攻讀博士學位一位男同學,兩人交往後「裸婚」,盧麗安的丈夫是「上海籍台胞」。

1997年,盧麗安夫婦接受中華人民共和國人事部安排,以「返國定居專家」身份到上海復旦大學任教,定居上海,盧麗安在復旦大學外文學院任教,自2013年起,盧麗安任上海市台灣同胞聯誼會會長,同時繼續擔任復旦大學外文學院英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副院長。201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作為華人,在目前這個世界亂作一團的時候,很是吃力,吃力的是,對政治的表態常足以被固定在一個「地方」上,我個人的感覺是,無論如何,華人的生存力量是來自本身的努力,貧赤地亦能綠草如茵,是我們的「自豪。」

(*註)中共二十大代表、台灣出生的上海復旦大學教授盧麗安接受專訪時說,台灣許多年輕人自詡小確幸,但這是把頭埋在沙堆的鴕鳥心態。民進黨當局不斷操弄去中國化議題,更是自欺欺人,完全不顧台灣青年發展。大陸定居25年,盧麗安說:「兩岸社會存在差異,重點在於如何求同存異,並在異同之中找到良性溝通的方式。」


 
篡改「一中」承諾?
作者是 Alan K Chow   

篡改「一中」承諾?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批評,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篡改「一中」承諾。布林肯早前提到,北京不能再接受現狀,決心在更快的時間內實現統一。汪文斌在例行記者會說,布林肯將美國的一中政策,同中方承諾和平解決台灣問題相關聯,而且將其作為美國一中政策的核心,這個不是對承諾的重申,而是對承諾的篡改。汪文斌說:「中方願意為和平統一創造廣闊空間,但絕不為各種形式的台獨分裂活動留下任何空間,重申解決台灣問題是中國人自己的事,要由中國人來決定。」

alt

機遇

(News Chinatown大小姐手記) ……望著海一片滿懷倦、無淚也無言;望著天一片、遠景不見、心中感嘆似水流年;不可以留住昨天、留下只有思念;浩瀚煙波裡我懷念、懷念往年;外貌早改變 處境都變 情懷未變……

「人生」係吾係早有安排?「機遇」又係吾係,一早就放係大家面前?我係徐佩蒂,50年前的70年代,好冷門咁選擇了從事媒體工作,一生「此志不渝」,大家奇怪我點解吾退休?因為我依然相信人生是有「機遇」,我希望在機遇中「碰」到,有志從事新聞工作的年青接班人。因「機遇」我哋會開始著手攪「一個節目」暫稱東南西北風。

三位朋友,首先是前「中華公所」主席鄭慧民先生,他是疫情發生後,首當其衝的「受傷的男人」,疫情中他默默的「付出」無乜人知,更不幸的係因趕黎唐人街出席主持「復興中國城餐飲業亅而撞車,發生嚴重車禍,好好采康復啦。

我每次會「提問」近日好Top的新聞熱話,係由慧民同他大學同學雙碩士的翁宇才,同大家講解。翁宇才同慧民同係工程師,只係各人選擇不同的人生之路。至於陳武仁,曾在香港從事電影工作16年,回首前事,大家都有「苦樂人生」等三位朋友自己講吓。

……幾時節目會同大家見面?因為四個人各有「信心」於時便有更多的「更好」,請大家俾多小小時間我哋!並希望大家支持。謝謝。

alt

黃義交墜樓亡

台媒綜合報導:黃義交政治人物,他的人生雖有風雨,但從政之路卻頗精彩,可惜因憂鬱症離開人世。2022年10月17日下午5時許,於台北市內湖區文德路自宅墜樓,送三軍總醫院急救無效身亡,享壽69歲。

黃義交曾擔任行政院新聞局長胡志強的秘書,因得胡志強倚重,送他到牛津大學研究一年,後來在任駐美代表處新聞秘書時,獲宋楚瑜賞識,返國協助宋,之後仕途一路順暢,成為宋身邊的紅人,乃至於凍省時,也都站在宋的身邊,是外界目光焦點。

他在1998年爆發和周玉蔻、何麗玲三角戀情緋聞後,最終離開了公職,同年以無黨籍身分參選第四屆立法委員,在何麗玲並肩作戰下投入選戰,後來順利當選。

黃義交外型佳、口才好,學識豐富,擔任省新聞處長時受到媒體喜愛,但是桃色風波對他的人生是一大打擊,即便後來擔任4屆立委,仍至於敗選,往昔緋聞仍如影隨行總被提及,他的長才仍被桃色事件掩蓋,令人惋惜。

alt

進行辯護、進行辯護

波士頓大學正在為最近對 COVID-19 刺突蛋白的研究進行辯護,此前英國的一家報紙週一聲稱研究人員創造了一種「致命的Covid毒株,殺滅率達 80%。」

該研究最近在BU的 3 級生物安全實驗室進行,旨在探究為什麼新的 omicron ba.1變體,更擅長逃避對先前版本病毒的免疫力,特別是 2020 年初首次出現在華盛頓州的毒株。

BU 研究人員通過將 omicron 刺突蛋白(與人體細胞結合的病毒片段)與 2020 年形式的病毒結合,創造了一種嵌合病毒,該大學表示,研究人員在對 COVID-19 更敏感的小鼠身上測試了這種混合病毒,使用的動物模型是一種特殊類型的高度易感小鼠,80% 到100% 的受感染小鼠死於原始菌株的疾病,即所謂的華盛頓菌株,主任Ronald B. Corley說:「BU 的新興傳染病實驗室,Omicron 在這些動物身上引起了一種非常輕微的疾病。」


 
李寧:陷「辱華」風波
作者是 Alan K Chow   

要求卓慧思辭職英國多名保守黨成員,據報今舉行會議,討論首相卓慧思的政治前途,英國廣播公司報道,至今已有3名保守黨國會議員,公開呼籲卓慧思辭職。下議院議員布倫特是首位公開呼籲卓慧思下台的保守黨國會議員,布倫特認為,遊戲已經結束,現時是時候討論繼任的問題;有議員批評卓慧思破壞英國經濟信譽,為保守黨帶來不可挽回的破壞,他已去信卓慧思表示已經受夠,要求她下台。接任財相的侯俊偉說,卓慧思一直承受巨大壓力,但絕對有決心做正確的事,亦願意改變。

alt

李寧:陷「辱華」風波

近日在一場新產品發佈會上,李寧的服裝在配色和外形上均被指特別像「日本軍服」,引發網上巨大爭議。有內地網民更暗指該公司「吃中國的飯,砸中國的碗」。捲入「辱華」風波的李寧,17日股價一度大瀉近14%低見50.15元;其後跌幅收窄,暫報55.5元,仍跌逾4%。

59歲李寧中國退役體操運動員,有「中國第一代體操王子」、「中國體操天王」之稱。2008年北京奧運會最後一棒火炬手,點燃奧運聖火。李寧於1971年進入廣西壯族自治區體操隊,1980年入選中國國家體操隊。

在世界體育場上為中國人爭光,在1982年的第六屆世界盃體操錦標賽上,在男子的7個項目中,共獲得個人全能、自由體操、鞍馬、吊環、跳馬、單槓六枚金牌及雙槓銅牌,創造了世界體操史上空前的神話,因而從此被譽為「體操王子」。在17年的體操生涯中,李寧一共獲得了14個世界冠軍,106枚國內外體操比賽金牌。他被很多體操業內人士視作,技術最為全面的男子體操選手及所見到的最為完美的男子體操選手。

alt

希望孩子們能讀書

(News Chinatown大小姐手記/文:徐佩蒂)張桂梅老師「二十大」報告中一段話:「原來是希望孩子們能讀書,人人有書讀,但是自己今天在二十大報告中,看到了更高、更遠的目標:讓孩子們讀好書,想讀什麼書就有什麼書,不管山有多高,水有多長,路有多遠,讓孩子們都能毫無阻礙地讀書,追求教育公平看到了希望,也看到了教育的遠景。」(中國青年報截取)

看後,值得我們反思,教育和學習是為了增進知識,改變人生,在學習的道路上,在求知的方位上,也必須享受自然學習的興趣,而不是強迫式的堆塞。教育亦包含社會待人處事例如家教、禮儀等文明與社會的教育,教育又是一種思維的傳授,公正的意識思維教化,如此,人的思維才不至於過於偏差,並因思維的豐富而逐漸成熟、理性,並由此走向理性的自我和擁有正確的思維認知,這是教育的根本所在。

alt

原來,15年前,張桂梅為籌建一所免費女子高中,奔走了整整5年,首次參加全國黨代會,在會上說出了自己的夢想:創辦一所免費女子高中,用教育阻斷貧困代際傳遞,次年,在各方支持下,全國第一所公辦免費女子高中,雲南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正式成立。

那年9月,首批94名貧困女孩,走進華坪女高的校園,建校至今,華坪女高已接收2000多名女生,一本上線率連續多年保持在40%以上,高考成績綜合排名位居麗江市第一,夏去秋來,張桂梅校長送走了12屆畢業生,這些女孩大學畢業後,遍布教師、醫生、軍人、警察等各行各業。

常年過度勞累讓張桂梅疾病纏身、雙手、頸背貼滿了止痛膏藥,因患有嚴重風濕。在二十大新聞中心,張桂梅接受記者集體採訪,她回應被外界稱作「燃燈校長」,張桂梅校長說:我不知道自己還能活多長時間,但只要活一天,我就會把教育繼續振興,讓山裡的孩子飛得更高,飛得更遠……


 
創造歷史新偉業
作者是 Alan K Chow   

alt

舉世矚目的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16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開幕。(圖)習近平、李克強、栗戰書、汪洋、王滬寧、趙樂際、韓正、胡錦濤在主席台上。(新華社)

創造歷史新偉業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二十大的報告中,習近平說:「解決台灣問題,是中國人自己的事,要由中國人來決定。我們堅持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但決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保留採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選項,這針對的是外部勢力干涉和極少數台獨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動,絕非針對廣大台灣同胞。」

國民黨發賀電

據新華社報導,中共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之際,「國民黨中央委員會」向中共中央委員會發賀電,表示在「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基礎上,兩岸各項交流合作成果豐碩,希望兩黨持續溝通、真誠合作、深化互信、求同存異,共同增進兩岸人民權益福祉,努力維護台海和平穩定,開創兩岸關係繁榮發展。

中委會覆:國家統一同努力

中共中央委員會回覆表示,兩黨多年來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共同政治基礎上,共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造福兩岸同胞,當前台海形勢愈益複雜嚴峻,期盼兩黨把握大局,體察大勢,堅守大義,在既有共同政治基礎上加強溝通,增進互信,深化合作,為台海和平、同胞福祉、國家統一、民族復興,而共同努力。

alt

物極必反、民心所向

(News Chinatown大小姐手記/文:徐佩蒂)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二十大的報告中,最針對「台灣」解決問題,除了告訴台灣也一針見血地告訴美國;這個開門見山的說法,台灣當局執政派有何回應?美國方面又有何思慮?

「中、美」角力,誰是「被動者」?台灣「民進黨」和美國「民主黨」2024年能否再掌權是一個取決於民心的行動,在政治猙獰、無恥壓力下「中秋節由來」,便是民窮財盡的盡心竭力的反抗。

習近平的:「解決台灣問題是中國人自己的事,要由中國人來決定」;「我們堅持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但決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是可圈可點的「宣示」。

alt

「祖國完全統一」……從中國歷史中回望,總是整套積木中失了一片,「實現」乃需時!

習近平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要從嚴治黨、依法治國,並要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

什麼是人民民主?二十大報告要點:未來五年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局起步的關鍵時期,任務是:經濟高質量發展取得新突破;科技自立自強能力顯著提升;構建新發展格局和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取得重大進展;改革開放邁出新步伐,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深入推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更加完善,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基本形成。

報告提到,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勞動報酬提高與勞動生產率提高基本同步,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明顯提升,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健全;中國國際地位和影響進一步提高,在全球治理中發揮更大作用。「堅持房子是用來住,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中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並存。」


 
尋找東方的魅力
作者是 Alan K Chow   

alt

習近平《護民》不惜代價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求是》雜誌,發表《堅持人民至上》文章(摘要),強調在重大疫情面前,中共一開始就鮮明提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價」。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團結帶領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根本目的就是為了讓人民過上好日子,無論面臨多大挑戰和壓力,無論付出多大犧牲和代價,這一點都始終不渝、毫不動搖。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必須堅持人民至上、緊緊依靠人民、不斷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並落實到各項決策部署和實際工作之中。強調人民是中共執政的最大底氣。中共要做到長期執政,就必須永遠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風雨同舟、同甘共苦。十八大以來,一以貫之全面:「從嚴治黨、堅定不移、懲治腐敗、堅持不懈」整治「四風」。(*H.K.gov.Photo)

alt

85年前,美國記者、作家埃德加·斯諾,1928年6月,為「尋找東方的魅力」到了上海,一留就是13年。寫了《紅星照耀中國》一書,在西方讀者中引起轟動,85年「滄海桑田」,斯諾筆下的那顆紅星,不僅照亮了中國,閃耀的東方之光也令世界刮目。五年一次的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總是被披上某些神秘主義色彩……「二十大」會更踏實「中國社會面對新世界大局」變革。

尋找東方的魅力

(News Chinatown大小姐手記/文:徐佩蒂) 斯諾1936年6月3日,在地下黨周密安排下,他抵達「中共中央駐地、陝西保安。」在4個月的陝北蘇區旅行採訪中,見到了:毛澤東、周恩來、彭德懷等紅軍領導人,還和參加長征的共產國際軍事顧問李德有過接觸。毛澤東在窯洞裡由翻譯陪同,與斯諾暢談了十多天,向這位外國人,介紹了中國工農紅軍的成長歷程和二萬五千里長征,解釋了中共的「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方面的方針政策,還親筆寫下他的詩作《七律·長征》送給斯諾。

alt

1937年3月,斯諾所著《外國記者西北印象記》(中譯本)在北平出版;在1960年6月故地重遊,到北京與闊別多年的老朋友毛澤東相見,他出版的「書」,在不同背景、時空便有不同「回嚮」,在「二十大」神秘色彩裡,綜合他的所著,走入「千變萬化的花花世界」…… 1972年2月15日,就在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前6天,斯諾在瑞士日內瓦的家中去世,終年67歲。

斯諾開啟了中美關係史的新篇章,「他」一個外國記者,在一個「閉關自守」舊式中共「嚴格要求」的年代,如何去洞識、推算、天機?真的不可思議?

1905年生於美國堪薩斯城,在華期間,先後擔任上海英文周刊《密勒氏評論報》記者和代理主編、《芝加哥論壇報》駐華記者、英國《自由先驅報》特派記者等職,而按照斯諾的遺囑,他的骨灰一半葬在美國,一半葬在北京大學湖畔。周恩來、鄧穎超等中共領導人參加了安放儀式。


黃氏大廈:辦理中國護照中國駐紐約總領館為照顧60歲以上耆英辦理中國護照,定10月15日(星期六)上午9:30-12:30在唐人街牌樓傍-黃氏大廈5樓現場辦理中國護照。細節如下:(1) 在中領舘上網(APP)登記成功者,請依時安序前來辦證。(2)中領舘上網(APP)沒有登記成功者恕不辦理。(3)辦理護照者必須攜帶綠咭、中國護照、相片3張、現金支票(money order) $23元,寫給 Chinese Consulate General in New York,郵局回郵信封(USPS priority mall Express)。(4)萬一沒有攜帶現金支票,你要補回代購現金支票費$5元,郵局來回地址信封快郵費$1元,以上任何特別服務費(車馬費)$5元。一共$20元。(5)第四項服務,務請預約梁添光先生。電話:617-840-8611。


 
« 最先前一個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下一個最後 »

第 130 頁, 共 384 頁




Supported By J&Z Information Technology. XHTML and C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