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号外
news menu leftnews menu right
僑社新聞
僑社新聞

CCBA億元家當誰來掌管?
作者是 Alan K Chow   

CCBA億元家當誰來掌管?

(News Chinatown大小姐手記/文:徐佩蒂) CCBA「紐英崙中華公所」2022年,挑戰余寶愛財政職位的李翠屏,她說:「自己是CPA,傳統僑社營運作業方式已不足夠,據估計紐英崙中華公所資產近一億元,該轉入更佳的營運模式。」

一億元是引人關注的「數字」,「紐英崙中華公所」最大的財富來源是大同村及50號哈露街中國超市;也因為一億元是會「不斷增漲」的數目,中華公所將面對百年,百年革新之際,悲哀的是,仍然是由一群「老人家」來支撐大局,如何把一個「新潮流」頂替「舊朝代」?

「變更的是」中華公所,仍是歷史延續的「百年僑業」,「變更的是」中華公所有財有勢,並不一定要由「非專業人士去充當專業人士亅,中華公所可「以判工方式」去選擇合作對像。

alt

雷國輝壯志雄心「懇請」支持

挑戰的雷國輝,希望中華公所增强為僑社服務,近幾年,中華主力放在發展建設住宅方面,忽略了服務僑眾的基本需求,諸如協助有需要的僑胞向政府申請各項服務、翻譯文書、提供教育機會及咨詢等、這些基本服務均假手于其他團體,中華應充分使用既有的大樓空間,去發揮現有財務上實力,切實地使僑胞得到適當的服務並和僑眾打成一片。

其他方面將中華公所的財務透明化,過去幾年,各董事大概都知道大同村收入有大幅度的進帳,但實際是有多少?又如何的管理呢?我們只在前次財務報告才知悉中華現有$17,000,000 的現金存款,再加上哈露街 50 號4百多萬可負擔性房屋儲備金,對如何管理和適當運用這兩筆巨款,希望董事們必需留意,多加瞭解作出明智的決策。

過去20個月中華只是閉門辦事,現在學校、政府機構已恢復運作,波士頓的北端 North End,南區的海港 Seaport,全市各地的餐飲業亦已恢復,唯獨華埠生意依然是冷冷清清,中華公所應要接受和病毒共存的意識,要發動新的機制,向有關機構或市府尋求支持,幫助商户推動生意,解决燃眉之急,大力興旺華埠。

雷國輝1991 年代表溯源公所出席參與中華公所的事務,被選為職員只有兩屆 94/95 年任職財政,當時購置了大同村;18/19 年為中文書記和當仼的主席及職員合作,為加建大同村停車場和中國超市兩發展項目籌造、策劃。

這30年間體驗過中華和社區間内外的風風雨雨,也經歷過 90年代中華公所寅吃「卯糧」,入不敷支的日子,時移世易,現在的中華公所經濟穩定、財力雄厚、兩個既定的建設發展項目必須加緊進行,更要好好支配得來不易的共有財富,協力和各相關政府機構,社區團體緊密合作,並建立伙伴關係,加强服務大眾,促進僑社和諧,他希望能得到各位支持而當選主席,一定會和各位董事,職員一同建造一個更有活力的中華公所。(圖前排右5)

alt

12月7日,中華公所要選新一屆主席,鄭慧民「雄心壯志」上任,一場疫症一拖快兩年,再不幸一場車禍,令他苦不堪言,他幸運於生命可以Take Two,也期待另一次的機會。

中文秘書翁宇才、英文秘書阮鴻燦、核數張青梅無對手當選,余寶愛財政職位工作稱職,英文良好,退休前是大公司理財專業人才,是值得支持者。

加州首發現 omicron 變種病人白宮週三宣布,加利福尼亞州一名接種了 COVID-19 疫苗的人成為美國第一個發現 Omicron 變種病例的人,加利福尼亞州公共衛生部將該州的「大規模檢測和早期檢測系統」歸功於該州的識別病例,新變種的消息可能會讓人不知所措,拜登和公共衛生官員越來越迫切地要求更多的美國人接種疫苗——以及那些已經接種疫苗的人進行加強注射,以最大限度地保護他們免受病毒感染。美國頂級傳染病專家福奇說,隨著科學家培養和測試病毒的實驗室樣本,將在兩到四個星期內更多地了解 Omicron 菌株。

人欺天不欺。

天欺無處避。

人若信天理。

天譴有時機。

 
記毓璇前輩:華埠插秧人
作者是 Alan K Chow   

alt

記毓璇前輩:華埠插秧人

(News Chinatown大小姐手記/文:徐佩蒂)13年前News Chinatown,出版了第一期「新年特刊」,以時任波士頓市長萬寧路為封面,主題:「一筆橫跨50年」細說從頭,記下波士頓華人社區的「往事與人物」;13年後,經歷了嚴峻疫情,生存者對生活作出了新的妥協。

特刊中,我介紹了中國城兩位備受尊重的陳氏兄弟,沒有他們,沒有後來「繁榮昌盛」的華埠,沒有他們,紐英崙中華公所沒有「今天的財富」,在2021年感恩節獲悉至孝篤親陳毓璇元老「乘鶴而去」真的令人傷感。這理記下毓璇前輩點滴前事,並稱他為「華埠插秧人。」

(1) 1969年在政府徵地建高速公路,被割去40%的波城安良工商會四樓大堂,又舉辦了市長懷特「聆聽」唐人街心聲會議,在草擬的10多個問題上,最後拍板的有5個,包括:耆英住宅、平民住屋、青年問題、雙語教育、公共安全。

(2) 70年代「退伍軍人會」,「華美福利會」,去聯邦政府申請一筆款項,作為研究「土地發展環境研究」,為中國城的將來籌謀,主要焦點是低收入房屋,1970年大同村興建,亦在經歷了無數的爭議終而動工,並在1973年入伙。

alt

(3) 1973年,華埠地方發展公司,華經會前身,草議療養院發展計劃,當時因陳金鳳是第一位華人社工擁有碩士學位,與擔任護士的湯鳳鳴、陳秀英夫婦、加上陳郁立教授、陳家驊等,經過重重困難,William Bulger 出手協助,終而夢想成真,事件峰迴路轉,中華頤養院有了開托的一天,第一位入住的是一位來自康州的李伯。

「South Cove Manor」在中國城是大家所熟識的優質頤養院,是大家最信賴及交托父母親及長輩,在垂垂老去而又身體欠靈活之時的一個安身之所,在那裡除了有良好的護理、照顧、還有愛。

30年後,一些人為的因素,活生生把一個大好的「中華頤養院」推出了中國城;長達8年的尋尋覓覓、計劃、集資,最終「中華頤養院」像一塊「從天而降」的積木,飛降入昆士;令到己有華人醫務中心、有Quincy Medical Center、有老人中心、有護理服務的昆士,「一下子」變得完整無缺。

位於Quincy 288華盛頓街,新設施功能集中在小區,擴大了康復空間,和有吸引力的街景和戶外區域設備齊全的私人和半私人房間。自1985年成立以來,它已經獲得了最高(五星級)質量等級並獲聯邦醫療保險及醫療補助,而被列入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為「一個全國最好的養老院。

alt

(4)「前塵往事」1982年,以陳毓璇元老為首的七人小組包括:陳毓禮、陳家驊、陳建立、陳鐵堅律師、李鳳儀律師、鄭繼良則師、與塔芙大學醫療中心,洽談用地捐贈方案,1983年市長懷特Kevin White 16年任滿不再連任,翌日,市長約見陳氏兄弟,未幾在離任前,塔芙大學以60萬購買SCM物業,轉贈中華公所,這便是後期中華公所「曾幾何時」經濟困難時渡日的一條稻草。

(5) 1983 至1984年,天滿街可發放建平價屋,也就是目前的「棲滿樓亅却受當地居民反對要保持菜園,以民事起訴重建局,其後獲得Senate President(參議院議長)William Bulger 的協助,最終建成了20 戶的廉租屋。

有時候,命運的際遇,可能要經過很長的一段時間,像美酒般要經過發酵,陳毓璇元老在1950年和William Bulger同時皆當兵,誰又會想到30年後,他能伸出援手,1988年「棲滿樓亅終可入伙。

(6) 1983年1月6號早上8時,爆炸聲發出巨響,位於好事福街14號的中華公所四層樓宇「全塌亅了!爆炸後,時任中華公所的主席陳毓璇在當天下午,假波城安良工商會,招開緊急會議,24號再在華人經濟發展協會再商討,發動捐助中華重建計劃。

alt

據當年擔任中華財政的黃兆英記錄中看到,好事福街14號中華公所四層樓的損失14萬,連其他住户損失及租值損失在內共約20萬,是否該在舊址重建中華大樓?結果政府以一元出售泰勒街90號 (前昆士小學校址給中華公所。)

(7) 籌款結果:本地捐款17萬4千元,各埠捐款19萬,市政府捐助重建昆士學校,6萬4千元;借用重建舊樓基金202,660元;重建舊樓基金貸款175,000;向中華廣教學校貸款225,000;僑委會捐款160,000;支出工程費用56,042.07元,建築師、工程師、測景費70,000、律所費7500。

百年走過,從死亡到永生,望合墳場帶出一段記憶,中國城除了陳氏兄弟外,也有無數有心人,我們希望中國城能夠代代相傳永恆發光發亮,排樓除了是中國城的地標,樹立那裡「俯仰無塊」底下,亦屬燃點陳毓璇和他弟弟陳毓禮全程投入參政之路……「選票是籌碼、為華埠建樹。」

陳毓璇前輩、回家享永生。

alt


 

 
陳毓璇元老「返天家」
作者是 Alan K Chow   

alt

alt

陳毓璇元老「返天家」

(News Chinatown 大小姐手記 / 文:徐佩蒂) 黑色星期五(26號)獲悉「紐英崙至孝篤親公所」陳毓璇元老離我們而去,心中很難過,最後一次見到毓璇元老是在陳文浩告別儀式上,那時他己很弱,坐在輪椅上送晚輩一程。

這裡我只記下一小段,大家對中國城備受尊重的陳氏兄弟及篤親的感受……2020年「至孝篤親公所」的春宴,眾議員麥嘉威一句話,我認識Uncle Frank& Uncle Bili「l am just a kid」(我只是一位小孩),這樣的說法,原意是要讓大家明白,每一位成功的人物,必須遇上慧眼獨到的前輩。

也因此,在這個大埸合中,至孝篤親備受尊重的元老級:陳毓璇、陳毓禮、陳仕維、陳建立及北美洲舜裔篤親總公所副總理陳文浩、總公所顧問陳天佐、陳日華及紐英崙顧問等亦已退居第二線,被推上第一線的主席陳偉民、陳文棟,議長陳文珊 (前主席),都從社區素人:「l am just a kid 開始,在篤親公所培育下,承擔繼往開來的重任,他們以和祥、融洽、尊重、互助的態度,去處理會務。」

News Chinatown會整理資料稍祝向大家報導毓璇元老的往事。(照片(1)麥嘉威與陳毓璇元老伉儷。(2)毓璇元老坐在輪椅上送晚輩一程。)

alt

九龍餐廳改用途

馬薩諸塞州北岸SAUGUS標誌性餐廳的重建計劃正在加速成型,本月早些時候,一名代表 1 號幹線九龍餐廳業主的律師向索格斯遴選委員會談到了一些細節,黃家在一月份透露,他們正在考慮將這處房產分成兩塊,我們現在知道他們計劃在這些地塊上建造兩座混合用途的建築。

律師理查德·馬格南( Richard Magnan)於 11 月 16日在聽證會上就該家庭要求獲得許可的聽證會與董事會進行了交談,該許可將授予建造兩座六層建築的許可,這需要在索格斯獲得特別批准。


 
黃、伍同日選出2022主席
作者是 Alan K Chow   

拜登計劃連任:美國白宮發言人普薩基表示,拜登計劃在2024年再次競選美國總統,《華盛頓郵報》報導,拜登和其顧問近期一直在向盟友保證拜登計劃尋求連任。

alt

州長說:COVID不應擾亂感恩節

22號、州長查理貝克和其他州領導人與麻州零售商協會主席喬恩赫斯特一起訪問了尼達姆市中心的小企業,以幫助宣傳。州長表示:「麻州家庭應該充滿信心享受他們的感恩節,即使 COVID-19 病例不斷增加。」

貝克說,我特別認為,鑑於大流行對所有這些市中心和大街企業的影響有多大,人們認識到並理解當他們投資這些公司時,這些員工正在投資自己的社區,這一點尤為重要,根據代表 4,000 家零售商和餐館的麻州零售商協會的數據,零售業在麻州擁有 600,000 名員工。週一推出了一個以廣播和數字廣告為特色的#BuyInMA廣告活動,官員們鼓勵購物者訪問BuyInMA.org了解當地商店和餐館的促銷和優惠活動。(網上截圖)

alt

黃、伍同日選出2022主席

(News Chinatown大小姐手記/文:徐佩蒂)11月21號「黃氏宗親會」與「伍胥山公所」同日選出2022年主席。

2022年黃氏宗親會選舉結果:主席:偉健、光沐;書記:紹培、光野;財政:寶華、開洪;外交:鷹立、協健;核數:展唐、啟智;庶務:達榮;議長:國麟。由元老團主席國威唱票,議長國麟監督,年度選舉在疫情下,投票亦保守了一定投票率。

也由於去年疫情關係,紐英崙大部份團體選舉均自動延任一年,故此,光沐當了3年主席,按黃氏章程中條文規定,今次即使票數高出其他競選者,亦得退任副主席,他最終勝出兩票,大家皆大歡喜,光沐表示:「黃氏會務井井有序,全憑兄弟們通力合作,是大家的努力。」

至於其拍檔仁宇,早前當選美東總長,明年黃氏春宴訂於2月12號舉行,在僑社多年,威哥亦透露,因久別一段時間,大家少見面,2022年「虎虎生威年」得悉中華公所2月2日(年初二)復辦春宴,初步得知:至孝篤親公所訂2月19號辦春宴,波城安良工商會是2月20號,余氏公所選在2月27號,波城洪門訂3月7號。

alt


相信其他團體亦會考慮是否「跟進……」黃伍一家親,同一日「伍胥山公所」也在21號舉行選舉,輝民連任,另一位主席人選為偉業。全美「伍胥山公所」美東總長煥華表示:「就職儀式訂在2022年1月9日舉行。」

黃伍婦女們忙碌準備慶祝「感恩節。」(圖右排後3為新主席偉業。)



 
雙十慶典前奏:臺灣美食在龍鳳
作者是 Alan K Chow   

alt

alt

(圖上)經文處施維鈞組長、梅錫銳、中華主席鄭慧民夫婦、孫儉元處長夫婦、僑務委員蔣宗壬、郭競儒及僑教主任潘昭榮等。(圖下) 孫儉元處長、蔣宗壬、全美安良元老胡英僚、會長黃超炎、處長夫人Grace、主任潘昭榮。(攝:徐佩蒂。)

雙十慶典前奏:臺灣美食在龍鳳

(News Chinatown大小姐手記/文:徐佩蒂)Enjoy life while we still can!(在我們還可以的時候享受生活!)一位前輩這樣對我說過;當音樂學院年青的孩子用心拉著小提琴演奏,無論我們聽不聽得懂,看到青春的意色,像活潑的小鳥在枝頭飛舞,很有生氣。

當多重身份的梅錫銳用口琴吹奏出宏亮的「梅花」時,我們心中憶起的感覺,也就是百般滋味在心頭!看到車禍後,一手一腳接駁搶救後,第一次出現在社區活動中份的「紐英崙中華公所」主席鄭慧民,大家都開心。

套用「駐波士頓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孫儉元說,這是疫情後很難得的一個有更多人出席的活動;活動中,大家除了欣賞馬仕威的演唱,也開始和久未見面的朋友互動。

alt

(圖)前排:馬仕威成員:鼓手梅偉民、樂隊主理梅錫銳、孫儉元處長、施維鈞組長、主唱蔡倩婷、主任潘昭榮、(嘉賓主唱陳裕逢)、後排:低音吉他蔣耀南、樂器章思齊、吉他梅榮國主唱伍國光及僑教張小慧。

這個為迎接第「110屆中華民國雙十慶典」前的活動是孫處長提議的,也是雙十慶典十多年來的首次,推動認識臺灣美食,人生要有機遇,機遇的組合有處長的美食心意,有前僑務委員也是龍鳳的CEO梅錫銳和加上疫情前,龍鳳集團聘請了「國立高雄餐旅大學」林志遠加盟,在今次臺灣美食活動中,他把地道臺灣食品「轉身」,一道又一道令人眼前一亮的「臺灣美食味道,成為宴會席上的新寵」。吃著,令我們明白「在滿足中,幸福了。」(*活動:波城華僑協會及僑教中心協辦)

酒是陳年的香,朋友也該是新舊交替地推廣,21號的宴會中我們見到難能可貴的是,遠自羅德島而來的安良工商會成員在元老胡英僚及會長黃超炎陪同下,參加了孫處長的雙十慶典活動。

alt

(圖) 音樂學院年青的孩子用心拉著小提琴演奏。

梅錫銳僑務委員兩屆6年任滿,交棒郭競儒,郭競儒女士,在以前「安良年代」,臺灣海外廚藝教學活動時,她都參加接待教師等工作,她在電子及地產投資分面都有很好的成績,21號少和中國城老僑聯絡的郭競儒,也帶來了不少少露面的臺灣朋友前來。

「新人事、新作風」一張大合照,介紹了主要嘉賓,沒有太多的講者,孫處長的說話,是要海外華人能「互敬互重」地生活,鄭主席笑言要增磅,並且感謝孫處長,潘昭榮主任,僑社好朋友小慧前往他家探訪他。這個餐宴林志遠和梅錫銳用了兩個多星期準備食材與配搭,除了馬仕威駐唱外,陳裕逢也再次登台為大家唱了多支臺灣經典金曲,主任、兩位僑務委員蔣宗壬和郭競儒均得體地以「主辦單位為重」並不爭相出位。

alt

(圖)羅德島而來的安良工商會好友。

僑界好朋友…….謝謝你們抽空參加,因為在疫情加上星期二,上班一族仍得下了班再來。

alt

(圖) 黃國麟和太太黃周麗桃與黃氏姊妹與處長及主任「佳節共嚐」美食。

alt

(圖) 梅氏元老與該會出席者歡度中秋節。

alt

(圖) 黃瑞瑜、Irene、陳家驊、廣教校長黃品榕等。

alt

(圖)中華公所要員:核數張青梅、行政主任朱蘇珊、有中華大總管之稱的珍姐、英文秘書阮鴻燦、僑教張小慧、財政余寶愛。

alt

(圖) 關美玲、翁宇才等為中華巡邏隊要員,默默貢獻社區。

alt

(圖)Alan與黃雄心夫婦及雄心兄長夫婦和兒媳對當晚美食非常欣賞。

alt

(圖) 要和處長主任拍照者不少,左右兩位面露笑容。

攝:徐佩蒂。

臺灣美食在龍鳳

alt

道地冷菜拼盤。

alt

紅燒牛腩。

alt

蹄膀+包餅。

alt

 蟹黃絲瓜豆腐。

alt

alt

alt

alt


 
« 最先前一個11121314151617181920下一個最後 »

第 11 頁, 共 227 頁




Supported By J&Z Information Technology. XHTML and C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