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号外
news menu leftnews menu right
僑社新聞
僑社新聞

請支持波士頓華裔 328 退伍軍人會
作者是 Alan K Chow   

(圖右) 29歲的「司徒文信是328華裔退伍軍人會」會長,未退伍前是服務「海軍陸戰隊」,在黃國麟陪同下出席中華公所,呼籲大家捐贈玩具給低收入家庭的孩子,讓他們有個快樂的聖誕。(攝:徐佩蒂)

請支持波士頓華裔 328 退伍軍人會

及美國後備海軍陸戰隊捐贈玩具活動

「波士頓華裔328退伍軍人會」支持美國後備海軍陸戰隊之「小孩玩具基金會」,幫助收集新的玩具作為聖誕禮物送給麻省各地不幸的小童,贈送玩具給小孩的主要目標是通過聖誕節,捐贈玩具能為那些不幸的孩子送上一份關懷、愛和希望,幫助他們成為有責任,富有成效,愛國的公民。

歡迎華埠社區人士支持我們這項捐贈新的、未拆包裝的玩具 (不要武器玩具) 我們的位置是在華埠牌樓。

感謝您的支持,收集地點: 華埠牌樓門口旁邊:收集時間:12月13日,星期五上午10時至下午1時;12月14日,星期六 上午10時至下午4時;

12月15日,星期日 上午10時至下午1時。

 
金大班的最後一夜
作者是 Alan K Chow   

金大班的最後一夜

(News Chinatown徐佩蒂報導)《金大班的最後一夜》是白先勇創作小說,誕生於1968年,是當代文學中重要的經典作品之一,先後被改編成電影、舞台劇和 電視劇;《金大班的最後一夜》敘述一位曾經呼風喚雨風華絕代的舞女大班的故事,在離開紙醉金迷生涯的最後一夜,回首前塵的不勝晞噓;小說充滿著感傷主義的 色彩,根據它改編由姚煒主演的同名電影在1984年轟動一時,也讓蔡琴的一曲「最後一夜」傳唱至今。

「踩不完惱人的舞步,喝不盡醉人醇酒;走不完紅男綠女,看不盡人海沉浮;往事有誰為我數,空對華燈愁;紅燈將滅酒也醒,此刻該向它告別;曲終人散回頭一瞥, 恩……最後一夜……」

2013 年12月12號晚上,波士頓中國城因一股冷風「吹襲」冷得令路人鼻字都「紅」了;曾幾何時,他-黃光野,從側側身的核數在中華起步,服待其主席何遠光,期 間愛做木工,造了一個演講櫃,又在中華入口處種花,博得掌聲,也帶動了執行董事加薪;當梁永基以財政之身夾著「三寶飯」論接任何遠光主席職,側側身的核數 坐正當上財政;再之後,主席一職由他接捧。

6年對參加「中國城」這個「人心隔肚皮」要埋堆、要融入主導派、又要面面俱到、以大比數想法為宗旨,的確是一段很淺的日子,歲歲年年如此這般過了6年,6年中黃光野「想」起了許許多多「好」事,為自己面上貼金。

他稱:「任內」攪妥減稅一事,省回10多萬稅,只交了3萬7千元,更點名多謝永基幫手;一個結之打成,原因在那裡?何以中華公所一個政府免稅機構一直無需交稅,結果變了?

他 稱:他在兩年時間上,對發展中事物業有所研究,下屆執位邀請他他可以參與;老布殊任內最為人知的政績,莫過於1991年海灣戰爭,他對國內經濟有所輕視, 克林頓上任擺平;小布殊「無悔」發動伊拉克戰爭,也由奧巴馬收拾;一個人有上臺總有下臺的一天;近8年來,中華主席卸任後仍一直「插手」局內事,在一個 46票「數字」上,建立了一個平臺,而勿忘了「原該當主導的董事局。」

他又翻開兩筆帳,並稱卸任後主力調查此事……

主席卸任後便是顧問,是一個輊輕輕鬆鬆「名銜」,這個「名銜」告訴大家此人曾任主席,在實質上並無投票及話事權;一任接一任,擔任公職本該「受命執行」、個人不沾上「任何單獨」決策權;就唔會獨領風潮,更可名哲保身;每個社團分擔一下「有何不妥?」

要廷續一個力量,查實是一個個人「權慾薰心」未能降溫;有得有失本是平常事,當人的「力量、學識、財富」因生命終止而不再存在,便一切如燈滅;亦因此卸任便該放手。

美 國民主,離職不再和從前的事「藕斷絲連」,被美國稱不夠民主的中國,中國國家主席是國家元首,處於最高的地位,國家的最高代表,江澤民到胡錦濤目前是習近 平,前者都不再亮相插手;近三位顧問自稱是英語到家使得的中華主席,卻在東方與西方之間悟不出個中道理,也真萬般令人可惜。

要 參與、不求名、不求利,黃光野最好出處是「掃街」,News Chinatown願意贊助他大掃把、垃圾桶、口罩等配備;從winn氏每年撥給中華3萬經費中,黃光野為下臺「有點細藝」未經大會通過,要改修望合墓 園,可惜未知會歷史協會而有所行動,後不獲接受,3萬元用去三千,餘下2萬7過戶給掃街,他話:「足夠掃一年零九個月。」

三個前中華主席黃國威、何遠光、梁永基「企街」保衛中國城,而野主席如「掃街」必可與我們敬重的先前輩紅線女齊名。

 
百多年殖民歷史令港部份人愛國意識薄弱
作者是 Alan K Chow   

(圖) 1840年代畫家筆下的香港島。

百多年殖民歷史令港部份人愛國意識薄弱

(News Chinatown綜合報導) 香港特首梁振英在出席一個地區諮詢會時表示:「香港有百多年的殖民歷史,這段歷史令部份人的愛國意識薄弱」;梁振英稱,愛國愛港本屬天經地義,他說,「我們是國家一部份」,而不論所有公職人員的職銜開頭,均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之後才是官員、議員職銜,但香港的情況較特殊,有百多年的殖民歷史,因此有一部份人的國家意識薄弱,可以理解。

就明年施政報告出席諮詢會的梁振英,認為香港政改成功要素在於「根據基本法及人大常委會有關決定」,理性平和做好香港內部協調工作;他透露,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李飛來港時,曾與其就政改及其它問題交流兩小時,他還表示,會盡最大努力落實2017年普選行政長官,他說隨著有關諮詢工作快將展開,他會更加投入;梁振英於10月17日宣佈成立「政改諮詢專責小組」,香港政府已決定12月開始正式啟動2017年行政長官和2016年立法會產生辦法的公眾諮詢。

在沙田公立中學舉行的諮詢會的會場外曾有100多人示威,其中包括學民思潮、人民力量等;梁振英表示,香港不需要英國政府或者任何其它國家政府在普選以及政治改革上的支持。

近年,香港新移民增多,對香港歷史又認識有幾多?除新移民外,新一代對香港歷史又認識有幾多?

香港位於中國南海沿岸,地處珠江口以東,北接廣東深圳,南望萬山群島,西迎澳門和廣東珠海,由香港島、九龍和新界所組成,自公元前214年被秦朝納入歷史上的中原版圖,及後從1842年起受英國殖民管治近155年,直至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為其特別行政區。

香港開埠前本來是一個只有數千人口的小漁村,因為英國看準香港地理上的「水深港闊,四季不結冰」,且「不在地震帶」的天然良港,於1842年,大清在鴉片戰爭中戰敗後,分階段割讓或租借香港土地予英國,香港成為了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在香港保衛戰攻佔英屬香港,香港經歷了三年零八個月的日治時期;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後,英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基於殖民地的身份及地理環境下,避免受到中國大陸的長期亂局所影響;太平天國、國共內戰、中共上台、三面紅旗及文化大革命期間,大量大陸難民湧入香港。

基於人口急速增長,帶來人才、資金和技術,香港經濟於戰後迅速發展,遂由漁村逐步發展成為在亞太地區具有重要地位、以工商業為主的現代化國際大都會,被譽為「亞洲四小龍」、「紐倫港」之一。

198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英國簽訂了《中英聯合聲明》,1997年7月1日,香港主權移交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成立特別行政區,首長為行政長官,香港實行一國兩制,《香港基本法》明訂香港不實行社會主義,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除防務和外交外,香港享有其他一切事務的高度自治及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稱之為「港人治港,高度自治」。

香港是一座世界級城市,全球重要的國際金融、服務業及航運中心,並且以廉潔社會、優良治安、經濟自由及法律制度完備而聞名,香港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排名中一直名列前茅,為僅次於紐約及倫敦的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連續第18年獲得全球最自由經濟體系的評級,經濟自由度指數排名第一,香港同時為全球其中一處最安全、富裕、繁榮、生活水平高及人均壽命最長的國際大都會,有「東方曼哈頓」、「東方之珠」、「美食天堂」、「購物天堂」及「動感之都」等美譽,亦因擁有壯麗而近在咫尺的郊野公園,於2012年被《經濟學人》選為「全球最宜居城市;「亞洲國際都會」則為官方的香港品牌;在香港回歸問題上,中國政府態度強硬,1984年12月19日,中國國務院總理趙紫陽與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在北京正式簽署《中英聯合聲明》,1997年7月1日,英國結束了香港

(註1) 香港政府於1970年代初調整了政策方針,逐步吸納華人進入決策機制,減少危害英國管治香港的可能性,1973年由於受石油危機的影響,香港經歷了一次經濟大衰退,但自1974年開始了長達20多年的高速增長,1970年代中香港地鐵開始動工,廉政公署成立,九年免費教育開始實行,公共房屋計劃進一步擴展,如十年建屋計劃及居者有其屋計劃,皆為香港未來的「經濟奇蹟」奠定基礎。

(註2) 1970年代初期,由於新界土地契約的問題,使香港政府不得不考慮香港前途的問題,英國政府曾經多次要求向中國政府延續新界的租約,1980年代初英國亦曾提出分拆香港的主權及治權,主權歸中國,但英國仍保留治權,但均被中國政府拒絕,1982年9月22日,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到北京提出這個方針,打算延續對香港的管治,但當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導人鄧小平強烈反對及絕不讓步,不過表示可以讓香港人享有「高度自治、港人治港」;1983年,被指放棄香港的駐華大使柯利達爵士代表英方繼續談判;因中方對收回整個香港主權立場強硬,期間香港的房地產、股票及港元匯價持續急挫,更於1983年9月出現港元危機,港元兌美元由1982年約6港元跌至9.6港元兌1美元的歷史低點,為挽救香港金融體系,香港政府於1983年10月15日公佈聯繫匯率制度,匯率定為7.8港元兌1美元,此後聯繫匯率制度一直實行至今。

(註3) 1984年12月19日,分別以中國國務院總理趙紫陽和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為代表的中英雙方在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和中國國家主席李先念等見證下,在北京簽訂《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政府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簡稱《中英聯合聲明》,英國政府在1997年7月1日需將租約到期的新界和永久割讓予英國的九龍與香港島一併移交給中國,香港成為中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在上述協定中,北京當局會依照鄧小平所提出的「一國兩制、港人治港」之政策,確保香港繼續奉行資本主義制度,不抵觸基本法的法律予以保留,50年內原有生活方式不變,並保證香港除外交及防務外其他事務享有「高度自治」權;至1989年,受到六四事件影響,香港人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香港主權移交更加失去信心,人心惶惶,香港的資產價格下跌,移民潮再次出現,香港政府遂推出香港機場核心計劃以穩定民心,1990年,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時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楊尚昆簽署主席令,正式頒布《香港基本法》。

(註4) 1992年,曾經出任英國保守黨主席的彭定康獲派到香港接替衛奕信,成為最後一位香港總督,彭定康總督主張香港在主權移交之前推行民主,改革了立法局議員及市政局議員的選舉制度,因為彭定康推行的政改方案下所產生出的立法會如果能夠過1997年,實際上會使到1997年後中國共產黨難以操控香港政治環境,故此於1994年,北京政府以該政改方案「三違反」等為理由,宣布香港立法局全體議員不能夠直接過渡到特別行政區時期的香港立法會,並且即時建立香港臨時立法會,1996年,董建華獲得選舉為香港特別行政區首屆行政長官。


 
昆市亞裔協調會《即日生效易稱》亞協服務中心
作者是 Alan K Chow   

昆市亞裔協調會《即日生效易稱》亞協服務中心

(News Chinatown訊)為配合社區轉變和需要,「昆市亞裔協調會」已改名為「亞協服務中心」,即時生效。

本會於2001年開始為昆士市及波士頓南岸鄰近社區提供資訊和轉介服務,於過去十多年, 我們的工作項目和範圍隨著社區要求而改變和擴展。

「亞協服務中心」 現有服務項目,其中包括以下:青年輔導、英語學習班、資訊轉介、免費法律諮詢、入籍選民登記及投票指引,

本中心每年主辦大型文化節目, 例如:農曆新年和中秋節慶典,及獎學金籌款晚宴,如對本通告有任何問題, 請聯絡本中心, 電話617-472-2200 (亞協服務中心 董事局上)

 

 
退伍軍人節:永不忘犧牲英雄;關愛新一代軍人
作者是 Alan K Chow   

(圖) 不缺席的「波士頓328華裔退伍軍人會」由會長司徒文信帶領參加遊行。

「波士頓榮光聯誼會」人才濟濟,理事長石家孝、副處長陳銘俊、僑教主任郭大文參加遊行。

(攝:徐佩蒂)

退伍軍人節:永不忘犧牲英雄;關愛新一代軍人

(News Chinatown徐佩蒂報導)

這一天,11月11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在演講前按照傳統,在阿靈頓國家公墓的無名將士紀
念碑獻花,向歷來在戰爭中捐軀的官兵致敬,他出席退伍軍人節紀念活動時,指九一一後的
新一代將擔起保衛國家的責任,並說,永遠不會忘記為國犧牲的每一個英雄,又說明年阿富
汗戰爭結束後,政府會做好照顧回國軍人的責任。

在波士頓,像過去每一年一樣,這一天,11月11日,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在波士頓
公園 (Boston Common) 集合,準一時起步,只是這10年來老兵一年比一年少;年青的高中
生,一年比一年多……

在這一堆人中,我們仍然看到熟稔的面孔,「波士頓328華裔退伍軍人會」及他們的好朋友
「波士頓榮光聯誼會」;而值得高興的更是隊型也添增新血。

退伍軍人節或退伍軍人紀念日(Veterans Day)是美國聯邦假日,定於11月11日,這是美國比較

重要的一個全國性節日,人們藉此向退伍軍人、特別是參加過歷次戰爭的退伍軍人表達敬意;

在英國以及加拿大等英聯邦國家也是一個紀念日,這一天被稱為「Remembrance Day」,中文

有時被翻譯為「國殤紀念日」或「悼念日」。法國和比利時也在這一天紀念「休戰日」。


美國的希望、安全在他、她們的身上……反戰大隊聲勢浩大。(圖攝:徐佩蒂)

(後記) 最初,美國曾將11月11日定名為休戰日(Armistice Day),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於1918年11月11日上午11點正式停戰,美國總統威爾遜在實施停戰一年後,宣布了第一個停戰紀念日,並由此開始了美國一年一度的紀念傳統;他說,這個假日將「充滿對為國捐軀者的英雄氣概的莊嚴自豪感和對勝利的感激之情;既是因為它帶給我們自由,也是因為它帶給我們機會,顯示美國是站在國際大家庭的和平與正義一邊」。

隨著這個假日在1926年被正式定名為「休戰日」,它的和平與國際團結信息再次得到肯定,美國國會通過決議,責成總統要求所有公共建築在11月11 日升掛美國國旗,並要求公民「在學校和教堂或其他適當場所舉行適當儀式,紀念這一與其他國家人民友好關係的一天」,1938年,美國國會通過法案,把「休 戰日」定為聯邦假日。

威爾遜總統曾希望第一次世界大戰成為結束戰爭的戰爭,然而這一希望不久就因歐洲新戰事的爆發而破滅。美國於1941年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戰,二戰是美國歷史最大的全國軍事動員,美國有1600多萬人參戰;407000人喪生,其中292000人死於戰場。二戰結束後不久,美軍又投入韓戰。

1953年,堪薩斯州恩波里亞市(Emporia)的市民們將這一節日稱作「退伍軍人節」,以感謝他們市鎮的退伍軍人們,老兵組織敦促國會把紀念一戰的「休戰日」改為「退伍軍人節」,紀念所有戰爭的老兵,不久之後,美國國會通過一項由堪薩斯州議員提出的法案,1954年5月26日,艾森豪總統簽署法案,把「休戰日」正式改為「退伍軍人節」。

艾森豪在第一個退伍軍人節公告中說:「讓我們在這一天深切緬懷所有為捍衛我們的自由傳統而在海上、空中和海外英勇奮戰的人所付出的犧牲,讓我們重新投身於促進永久和平的使命,不讓他們的努力付諸東流。」

福特總統簽署法律,從1978年開始恢復在11月11日紀念「退伍軍人節」;此後每年11月11日,從總統到州長都要向美國全體退伍軍人致敬,退伍老兵們則組織遊行集會;全國各地的人們也舉行各種紀念活動來慶祝節日,在紐約市曼哈頓區的第五大道上每年都會舉行退伍軍人節遊行,在華盛頓,許多人都去越戰紀念牆來紀念這個節日;在越戰紀念牆那磨光的黑色大理石上刻著5萬8千多位在越戰中陣亡的美軍官兵的姓名,這也是對參加過越戰的270萬美國軍人表示敬意。

 
« 最先前一個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下一個最後 »

第 119 頁, 共 227 頁




Supported By J&Z Information Technology. XHTML and CSS.